管住蜜蜂,成为一代“毒王”(1 / 1)

赢在自控力 李建珍 2046 字 3个月前

有人喜欢选择轻松且赚钱多的活儿,如果能够不劳而获就更好了;有人喜欢在创新中燃烧生命的**,即使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会被最终的成就感所取代。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教授缪晓青就是后一种人。按理说,他可以和很多教授一样教书、做课题、外出讲学,凭借自己拥有的知识过一种闲适的知识分子生活,然而他并不是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人。15岁起,他就凭借着对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浓厚兴趣以及超常天赋,发明了电蚊香、电热毯、鼓风机等东西。然而,对无线电有着极大兴趣的缪晓青在高考时,却因一分之差与重点校失之交臂,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蜂学专业。但缪晓青并没有就此放弃喜爱的无线电,而是尝试着将电子技术结合到蜂学专业上。

平常蜜蜂蜇人靠的是蜂毒,蜂毒的医学价值非常大,用蜂毒治病古已有之,资料显示:国外一克蜂毒的价格有45美金之多。

目前,我们国家有600多万群的蜜蜂,一群蜜蜂一年大概有十多克的蜂毒,就是说600多万群的话,一年至少有60多吨的蜂毒存在于自然界中,这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相当于是一座非常大的金山等待开发。

然而,传统取蜂毒的方法非常残忍,因为蜜蜂取完毒后肠肚就会被拉断,导致死亡。带着对蜜蜂的怜悯,喜欢钻研无线电技术的缪晓青在1979年上大学时就研制出了一种电子取毒器,可以很轻松地取出蜂毒,而且对蜜蜂没有丝毫的伤害。大学毕业留校后,他又将取毒器进一步改良,设计出蜜蜂电子自动取毒器。用电子取毒器取毒不伤害蜜蜂,蜜蜂排完毒以后就可以跑掉了,肚肠不会拉断。

此项发明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1985—1986年,不断有人来信询问购买该产品。此后,取毒器的影响越来越大,问题却也随之产生。当电子取毒器卖出100多个的时候,就开始有蜂农找到缪晓青,他们要求缪晓青解决蜂毒的销路。为了不让蜂农吃亏,缪晓青动员父母亲将家里前期生产销售电热毯、鼓风机等物所赚的钱拿出来收购蜂毒。几年下来,居然收购了20多斤蜂毒,而家里的300万全部砸了进去。这些蜂毒堆在那里,缪晓青也找不到销售的门道。卖,又卖不出去,囤积着,又怕蜂毒变性,缪晓青进退两难,于是他想:何不自己开发利用蜂毒?缪晓青开始思索蜂毒的研究应用。

由于思考得太过专注,有一次,缪晓青骑着摩托车经过一片田地,路边恰巧有根电线伸出,将正在沉思中的缪晓青的衣领钩了起来,缪晓青还嗔怪是谁在跟自己开玩笑,缓过神来的时候,摩托车已然开出了好一段路。

另外一次,也是一心两用,却出了车祸。那天,他仍是骑着摩托车,也正因为满脑子都想着蜂毒实验的事,车行至福建农林大学门口的时候,没注意缓冲带就在面前。一紧张,加了油门,结果摩托车非常快地撞过去,缪晓青整个人就这样狠狠地被甩到旁边去了,瘫在地上,站不起来。

双腿一动不能动的缪晓青马上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结果让缪晓青几乎绝望。CT出来,发现腰四、腰五跟腰五底都严重地膨出,整个椎核破裂了。福建中医学院教授王和鸣看到这么大椎间盘突出,怕长时间压迫,神经会受到伤害,建议他要手术治疗。

缪晓青问开刀能有多大把握治好,王教授说只有50%,也就是说万一不成功就彻底瘫痪了。

面对大夫提出的做手术的要求,缪晓青拒绝了,他决定在家里躺在**养病。

躺在病**,晚上不能睡觉,因为躺着不动,不过10分钟就开始发麻,受不了,就得叫人帮忙慢慢搬动,时不时换一个位置。

缪晓青做出躺在家中**养病的决定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自家有一种祖传的中医配方,治疗跌打损伤非常有效。接下来的日子,缪晓青的父亲每天给缪晓青熬药,可是,20多天过去了,没有丝毫的效果,缪晓青开始绝望了。

按照常人的观点来看,300万的资金全部收购了蜂毒,卖又卖不出去,大量积压,如今又瘫痪在床,一动不能动,每天还要喝难以下咽的中药,而且最要命的是这祖传的中药秘方也不管用——这些都是因为他自己发明的电子取毒器惹的祸!

为了不让父亲伤心,缪晓青决定把父亲熬的中药悄悄处理掉,但是,把药倒在哪里呢?在缪晓青的床头一直摆放着装着蜂毒的烧瓶,他决定把中药倒到这个烧瓶里。

这一倒,奇迹竟然发生了——

缪晓青倒完药顺手把烧瓶摇了摇,在摇晃的时候,有药水溅到手上,因为腰痛,他又用这只手去抹腰,没想到抹完以后居然觉得很舒服。这是车祸之后20多天里第一个晚上睡了个好觉。

接下来几天缪晓青继续用烧瓶中的中药和蜂毒擦拭腰部,让他欣喜若狂的是,12天之后,他居然能下床走路了。

兴奋的缪晓青赶紧找到瘫痪时为他看病的福建中医学院的王和鸣教授,看到缪晓青居然能这么快康复,王教授非常惊讶。

听了缪晓青的介绍,王和鸣教授对蜂毒和中药的混合物充满了兴趣。他是卫生部的药审委员,有着职业敏感,认为这么好的药应该开发成国家批准的新药,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蜂毒让缪晓青瘫痪的身体重新站立起来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患者前来就诊,电话络绎不绝,甚至半夜三更都打来,还有艾滋病患者也来求他发明药物医治绝症,整个生活秩序被打乱了,这让缪晓青的妻子很是烦恼。

缪晓青决定研究新药,这个消息在福建农林大学很快传开了。蜂学院的教师要研究药,这让人们很不理解。整个学校认识他的人都讲:你搞无线电我们相信,你做狗皮膏药谁相信你呢?更有人说:你搞兽药还马马虎虎,搞人药谁能相信你?所以他当时感觉自己是远离人世,在一个孤岛上的流浪儿,没有依靠,没人信任。

不仅学校里嘲笑声不断,家里人此时也不再支持他,这更让他感到孤独。

尽管单位里没人理解,尽管妻子反对他继续研究蜂毒,但缪晓青对蜂毒研究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还是决定继续研制。

要研制出一种新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研制药品需要资金外,新药立项、报批药号也需要大笔的资金。钱从何而来?缪晓青决定让家里提供援助,可是,300万已经砸进蜂毒里了,还要向家里要钱,一家人怎么也不同意。

有一次,他爱人拿钱叫他去买油,他却拿去买药,还将药带到实验室里去做试验。妻子在家里等着,半天没有见到油,到处找他,后来在实验室里找到他,回来是一顿臭骂。

虽然家人反对继续研制蜂毒,但缪晓青却在坚持。一天,他正在研制“神蜂精”,由于太过专注,不慎将左手放到了粉碎中药的粉碎机中,中指瞬间断了两节。缪晓青说:“当时就觉得震一下,也不痛,触电一样,手一缩回来,感觉到一下烫下来,一看,原来血喷出来了……”

他的手指没了,一家人心里都很难受,看到缪晓青为研制“神蜂精”付出了血的代价,家人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帮助缪晓青完成他的心愿。

家里人把房子作为抵押,贷款30万支持缪晓青,有了钱,缪晓青就赶紧科研立项,报批药号,不久之后,新药的报批手续全部通过,但是,要进行批量生产,还是需要一大笔的资金,钱又从何而来呢?

就在缪晓青为没有钱进行工业化生产而发愁的时候,他医治的一个病人帮了他的忙,这个病人是深圳的一个老板。为了感谢缪晓青用神蜂精治好他的病,他决定出资1000万帮他建设厂房和车间。两年后,一个现代化的生产车间矗立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边上。

一路波折坎坷,“神蜂精”的产品终于出来了,但是怎么卖呢?缪晓青平时只会做研究,被学校里的人称为“书呆子”,根本不懂得如何推广。起先,他只是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内开了几个专卖店,销路一直不好。直到2003年的一天,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的到来,才让情况有了转机。

原来,女排训练非常艰苦,伤病问题一直困扰着主教练陈忠和,一次偶然机会,正在福建漳州进行集训的女排队员们用了缪晓青研发的“神蜂精”后,感觉对缓解伤痛很有效,于是,陈忠和邀请缪晓青为队员们进行了一场讲座,并疗伤。事后,陈忠和对“神蜂精”的神奇功效非常赞赏。

于是,陈忠和与缪晓青商量合作:请他长期给中国女排提供“神蜂”产品,而女排则给他的产品指定为“中国女排唯一专用”。2004年4月12日,双方正式签约,“神蜂”产品成为中国女排唯一专用产品。

有了女排的推广,缪晓青的“神蜂精”终于打开了销路,目前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已经达到200家,不到三年,缪晓青就资产过亿,蜂毒的金山终于渐渐浮出水面。

治好了无数病患,也为了今后医治更多的病患,缪晓青希望“神蜂”品牌可以发展成长久生命线。为此,他一直坚持教学、科研、生产、销售的一体开发。同时,在不规范的市场面前,缪晓青始终“出淤泥而不染”,率领神蜂公司生产高质量的蜂产品。

如今,缪晓青身兼数职: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的教授、院长,福建蜂学医院的院长,福建神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但是,说到他最喜欢从事哪项工作,他还是热心于科研。

他说:“赚钱,对我来讲是其次的,我希望通过把自己的成果转化,赚一点钱,来加强研究的条件。”

与同是福建农大科研成果转化的另一位优秀代表不同,至今已聚集了诸多荣誉,却长期保持低调的缪晓青,一直心系学校的发展。他接受中央电视台的《科技人生》栏目采访,也正是出于对宣传学校的考虑。

他认为:“树苗吸收了土壤的养分,才得以长成参天大树。无论它的枝丫再怎样努力地伸向苍穹、枝繁叶茂,它的叶尖应该始终指向大地,以庇护这一方养育它的土地。即便一定程度上,为达到平衡,土壤会抑制植物生长……就个人而言,即便我的根系可以延伸向其他地方汲取养分,我也不会舍弃农大这片土壤的。”

他表示,将继续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依托,发挥科技作用,开发出更多优质蜂产品,将其推向国际市场,造福人类。

中国有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国还有一句老生常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这两句话用在缪晓青身上真是非常合适。缪晓青和蜂毒打交道的这么多年,充满了神奇色彩:本来想研制电子取毒器减轻蜜蜂的痛苦和病人的痛苦,没想到却把家底儿给搭进去了;为了研制蜂毒,下半身几乎瘫痪了;为研制蜂毒,自己的手指断了……这里面随便哪件事搁在一般人身上恐怕都要将其击垮,而缪晓青凭着坚定的信心坚持下来了,最后他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