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李鸿章,为何成了万人踩的卖国贼?(1 / 1)

1894年6月,一位28岁的西医书生、名叫孙文的年轻人,给大清帝国的时任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1823—1901年),上了一封洋洋洒洒几千字的《上李傅相书》。

13岁就前往美国,并在美国和香港游学多年的孙文在文中提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但1894年,正是大清帝国权臣李鸿章最为焦头烂额的时刻;他不知道的是,这也是他的生命倒数第八个年头的开始。

此前四个月,1894年2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随后日本势力潜入朝鲜暗中资助叛乱,大清帝国与日本的矛盾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在此危急关头,作为大清帝国重臣,李鸿章千头万绪,实在无空接见孙文。他对孙文的书信持欣赏态度,但并无太大在意,只是下令给孙文发了一张出国考察农务的护照,以表示鼓励这位年轻人出国考察。

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位显赫人物,就此错过。

当时72岁的李鸿章不知道的是,这位他并不以为然、草草打发的年轻人,日后将反转干出一番怎样的事业;而已进入政治和生命末期的李鸿章,即将迎来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考验—甲午战争。

1

甲午战争,是大清帝国前所未有的惨败。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年初,因为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属下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李鸿章,在被罢免各项职务后,又被清廷紧急官复原职,并授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协商议和。

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另外三位为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协助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之乱的李鸿章,同时也是清朝洋务运动的重要领袖人物,尽管此前就对日本抱有深刻警惕,但李鸿章没想到的是,明治维新仅仅二十多年的日本,崛起速度如此之快,竟然将号称为亚洲老大的大清帝国彻底击溃。痛彻心扉已然无用,大清帝国各位重臣都唯唯诺诺不敢担责,日后自诩为大清帝国“裱糊匠”的李鸿章,无奈下临危受命,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一行抵达日本马关,日本方面,伊藤博文和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态度蛮横,提出若想停战,必须要清国交出大沽、天津和山海关,以试图将北京直接置于日军炮口之下。

如此苛刻的停战条件,李鸿章当然不能答应。1895年3月24日下午四时许,到达日本第五天的李鸿章,在议和无果后返回住处时,突然被一名行刺的日本青年掏枪射中左面颊,李鸿章血流满面,昏死过去,凶手则当场被擒。

在日后,尽管被痛骂为卖国贼、人人皆曰“可杀”,但是,被刺后的李鸿章,却显示出了非凡的勇气。

李鸿章被刺,国际舆论大哗,日本政府也非常不安。

经审讯,行刺李鸿章的凶手叫小山丰太郎,年26岁,他供述之所以行刺李鸿章,是因为想破坏清日和谈,以促使日军继续战争、占领中国。

当时,尽管日本在清日战争战场上节节推进,但国力有限,难以支撑长期战争的日本,也想趁机结束战争,以求让清政府割地赔款。再说,列强当时也非常担心日本独吞中国,不时在旁敲打。所以,担心李鸿章趁机退出和谈的日本政府,在李鸿章遇刺当晚,立即派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前往探望,日本天皇也派医生前来协同治疗。另外,日本法院则以杀人未遂罪,判处凶手无期徒刑,以求平息国际舆论、稳住李鸿章,继续谈判。

在此当口上,李鸿章本可因此退出,以免担当割地赔款的历史罪名,但看到日本政府态度有所松动,估计“日后和款必易商办”的李鸿章,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尽量减少战败的损失。为此,他拒绝了医生立即手术取出子弹的建议,暂时以绷带止血,改而派他的儿子、曾担任中国驻日公使、通晓日语的李经方接替他继续谈判。

此后,日本不再坚持进占大沽、天津、山海关的要求,但日本方面仍然盛气凌人,坚持要清廷割让辽南、台湾和澎湖列岛,以及赔款3亿两白银。

2

1895年4月10日,遇刺第17天的李鸿章带伤参加会谈,对此伊藤博文仍然盛气凌人地表示,对于日本的要求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对此,清廷担心日本再次开战进占北京,随即电报李鸿章说可以签约:“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尽管有授权签约的谕旨在身,但李鸿章仍然想抓住最后的机会,请求日本再行退步。

1895年4月15日下午,清日双方举行最后一次谈判。当天的谈判从下午2点半一直谈到晚上7点半,历时5个小时,但日本方面除了答应改动个别细节,其他方面均坚持原来的要求。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后来回忆说,作为大清帝国的宰相和第一权臣,李鸿章当时以卑哀的姿态多次恳求,近乎失态:

“李鸿章自到马关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会晤这样,不惜费尽唇舌进行辩论的。他也许已经知道我方决意的主要部分不能变动,所以在本日的会谈中,只是在枝节问题上斤斤计较而已。例如最初要求从赔款二万万两中,削减五千万两;看见达不到目的,又要求减少二千万两。甚至最后向伊藤(博文)全权代表哀求,以此少许之减额,赠作回国的旅费。

“此种举动,如从他的地位来说,不无失态,但可能是出于‘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意思。”

但弱国无外交,权臣如李鸿章,也终究难挽败局。

1895年4月17日,清日《马关条约》最终签订,除了辽南的割地范围和赔款数额稍微减少外,条约的其他部分,均按照日本的要求签订。自此,清朝正式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

尽管中间遇刺、几乎丧命,但苦苦哀求、近乎失态,希望挽回一些权益的李鸿章,将《马关条约》谈成这个样子,作为大清帝国替罪羊的李鸿章,已经成了当时以及此后一百多年间,人人都想朝他脸上吐口唾沫的“历史罪人”。

帝国的罪,要他一个人来当。

尽管这种做法有失公允,但却是此后历史的事实。当时,清廷上下,弹劾李鸿章的奏折蜂拥而来,尽管他只是遵照慈禧等人的谕旨行事而已,但作为大清帝国的替罪羊,那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日后,在回忆《马关条约》谈判经历时,李鸿章说,这件事让他“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此后,1896年在出访欧美途中,他曾经途经日本横滨,尽管有人劝他上岸稍事休息,但李鸿章坚决拒绝,因为《马关条约》是他一生的痛。

这位25岁(虚岁,下同)就考中进士,38岁开始编练淮军,协助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之乱、力倡洋务的大清汉人重臣,是他同时代人中的佼佼者。

1864年太平天国之乱平定后,曾国藩由于担心功高震主和被清廷猜疑,开始自裁湘军,但曾国藩却积极鼓励他的学生李鸿章,希望他能为大清帝国尽心效力。李鸿章也不负所望,因为即使没有曾国藩的提携,他本身也是才干过人。

在晚清满人与汉人、中央与地方、汉人与汉人(湘系与淮系、保守派与洋务派)的激烈矛盾之中,李鸿章几乎是唯一一个数十年屹立不倒的汉人权臣,即使是他的恩师曾国藩,也有处理教案失措以致朝议沸腾、马失前蹄的时候,但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之前,事业一片红火、仕途始终大好。

但甲午战争,是他一生事业和大清帝国的滑铁卢。

4

李鸿章仍然想尽力挽回战败的损失。

为此,他指示总理衙门,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的内容透露给俄国、法国、德国公使,并指令总理衙门游说三国使节,要他们进行游说干涉。在此情况下,担心日本独占中国的俄、法、德三国,联合出动海军,在日本海进行游弋威胁。日本也不得不进行妥协,最终答应放弃侵占辽东半岛,但前提是要中国支付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清廷由此才得以保有了辽东半岛。

在当时,清廷主张“以夷制夷”,在李鸿章和慈禧等人看来,辽东的“赎回”,显然是这一策略胜利的结果。为此,清廷开始制定“联俄制日”方针,希望通过沙俄,来制约日本。

但这显然是一种病急乱投医。

近年来,为李鸿章翻案的人很多,尽管李鸿章确实是晚清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确实能力有限,在捍卫领土意识方面,作为淮军代表的他,远远落后于他向来看不起的湘军将领、“左骡子”左宗棠。

阿古柏之乱后新疆全境沦陷,左宗棠坚持带病出征,李鸿章则认为,收复新疆是浪费银两,纯属胡闹,“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卮,已为不值”。

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入台湾,左宗棠誓死抗击,并向李鸿章求援,李鸿章也是爱理不理,将个人私愤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1879年,日本侵占琉球国,并改为冲绳县。琉球遗民两次派遣代表,秘密赶赴天津拜见李鸿章,请求李鸿章发兵救援,李鸿章却放纵日本,坚持“外须和戎”,以致日本日益猖獗。

《马关条约》签约后,通过促请俄、法、德联合干涉,日本最终放弃了侵占辽东半岛的计划,对此,在国际外交方面向来昏聩的李鸿章,以为看到了希望,因此他跟慈禧等人一样,觉得沙俄可以争取。

但沙俄,又怎会是中国的朋友?

《马关条约》之后,在朝野内外的一片谴责声中,李鸿章从权力的巅峰迅速滑落,当时,光绪帝虽然并未将他治罪,但却命令免去他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一职。在晚清的帝党(光绪)与后党(慈禧)之争中,在光绪帝眼里,李鸿章摆明了就是个后党的中坚分子。此后,李鸿章迅速从帝国的第一权臣,沦落成大权旁落的“伴食宰相”。

1896年3月,已经从权力中枢被排挤冷落的李鸿章,奉命出使俄国,他表面的使命,是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将于1896年4月举行的加冕典礼;实际的行程,则是跟俄国签订密约,以求“联俄制日”。

4月,李鸿章抵达俄国,并与之签订了《御敌互助援助条约》(史称《中俄密约》)。双方约定,如果日本侵犯俄国远东或中国和朝鲜,则中俄共同出兵并互相接济粮食、军火;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应向俄国军舰开放;中国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

尽管密约号称一起对抗日本,但昏聩的李鸿章不知道的是,俄国实际上包含野心,并由此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过境铁路的特权,为其海陆军入侵中国提供了“方便”。李鸿章以为“联俄”可“制日”,却不知道俄国人的野心所在。

5

从1896年3月至9月,已经76岁的李鸿章,相继访问了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英属加拿大等国,尽管他已大权旁落,但作为晚清睁眼看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仍然壮怀激烈,希望为大清帝国,寻找到治国良策。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也试图反思,自己和大清帝国失败的原因。

临行前,他让人随身带了一口棺材,他对儿子吩咐说,如果他在出访途中逝世,一定要将他带回中国安葬。

在德国,他慕名拜访了号称“铁血宰相”、当时已经赋闲的俾斯麦。德国人记录了当日双方会见的详情。

1896年6月25日,俾斯麦特地穿上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赠送给他的军礼服,配上军刀,以最高礼节迎接李鸿章。到吃饭的时候,俾斯麦还特地不让李鸿章的随从搀扶李,而是自己亲自扶着李鸿章的手臂走到饭厅。

聊天过程中,李鸿章对俾斯麦说:“我这次很高兴来到您这里,想向您请问,怎样才能在中国进行变革?”

李鸿章还说:“在我们那里,政府、国家都在给我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我不知该怎么办。”

俾斯麦对此回答说:“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当时,痛感于甲午战争的惨败,光绪帝并不信任李鸿章,而是开始希望变法。对此李鸿章接着问道:“如果皇帝一直受其他人的影响,接受他人的意见,那我怎么办?每天都有一些麻烦,让做臣子的很难开展工作。”

听到这里,俾斯麦突然用了一句法文说,“Tout comme chez nouz”(跟我们这里一样)。然后俾斯麦接着用德语说:“在我当首相的时候,也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来自女人方面……”

俾斯麦意有所指,李鸿章也心知肚明。

6

但李鸿章毕竟已经失势了。1896年7月回国后,大权旁落的他,无所事事,只是被任命为武英殿总裁和在总理衙门行走。

1898年,76岁的李鸿章最终“告假养疾”。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赋闲期间,李鸿章曾经跟来访的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连续交谈了三天,期间他自我评价说: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此中苦况,将向何处宣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又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伊藤博文曾经对李鸿章说:“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7

但慈禧和大清帝国,始终离不了他。

到了1899年11月,他被重新起用为两广总督;1900年,慈禧在向列强宣战失败后,挟持光绪帝仓皇西逃,并急电李鸿章赶紧进京,继续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配合庆亲王奕劻与各国进行和谈。

狼狈逃窜的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下旨说:

“该大臣(李鸿章)公忠素著,平日威望,亦为外人所信服。国事至此,不知该大臣正复如何愤激!朕亦知该大臣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著即迅筹办法,或电各国外部,或商上海各总领事,从中转圜。务期竭尽心力,为国家捍此大患,朕不胜翘盼之至。”

自嘲为大清帝国的破窟窿到处“裱糊”的李鸿章,再次临危受命,并参与了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随后,李鸿章对慈禧上了道奏折,痛心地建议说:

“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

此后,清廷果然彻底向列强屈服,甚至公开提出,以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但当时,占据着中国东北的俄国人仍然步步紧逼,希望在与清廷的谈判中掠夺更多权益。沙俄提出,俄国可以表面“退军”,但俄国人在东北的所有权益,必须全部转交给俄国所有的道胜银行。对此李鸿章告诉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说,我办外交这么多年,从来没签过这样的协定,也从来不敢对这种协定承担责任。

当时,八国联军仍然侵占北京,李鸿章回到暂居的北京贤良寺后,喀西尼继续追到他的病床前,逼着他签字。李鸿章为此大口吐血,1901年11月7日,79岁的他,最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死于北京任上。

此前,他给周围的人留下了一首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临死前,躺在病榻上的李鸿章,突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流下了眼泪,似乎想说点什么。当时他的幕僚周馥见此情景,流着眼泪安慰李鸿章说:“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身边的人也纷纷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中堂放心!”李鸿章流着眼泪,最终气绝,“目乃瞑”。

死讯传到慈禧那里,慈禧当场就流下了眼泪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在慈禧看来,那位不辞辛苦和骂名,始终为她和大清帝国四处奔波的干将已逝,以后还有谁会像李鸿章一般尽心尽力为她和大清帝国卖命呢?

大厦将倾,李鸿章这根力撑大清的朽木,最终,也倒了。

他死后十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大清帝国,最终在众叛亲离中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