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都让我遇到了,我一定是最不幸的人。”不经意间,我们就会听到身边的人吐露类似的话语。遭遇不幸的时候,我们习惯将灾难扩大化,不断地暗示自己未来非常可怕,导致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莫泊桑曾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一个人开车行驶在夜里的乡间小路上,很不幸,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爆胎,他想换轮胎时却发现,没有带千斤顶。
焦急的司机在夜晚的风中凌乱,幸好他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准备过去求助。在前去求助的路上,司机就在心里开始“演戏”了:“如果没有千斤顶,或者有也不借怎么办?这么晚了会不会觉得我是坏人?《聊斋》中有很多乡间的狐狸成精了,我不会遇到吧?”
司机越想越玄乎,情绪也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好不容易坚持着敲开门,不等户主开口,他自己就恼怒地说:“不借拉倒,自己留着用吧!”然后转身离开,户主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我们有时候也会在紧张、猜疑、担忧的情绪中把事情往坏处想,久而久之,我们形成了灾难化思维。这种思维往往体现在未知的事情上面,只要不能够百分百确定,我们就会做出最坏的打算。结果,往往平时常规处理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因为想得过于糟糕,心里预设难度变大,反而做不到了。比如参加国际赛事的运动员,他们背后顶着全国人的期许,由于担心结果太糟,反而会在从未出错的地方出现失误。
我们总觉得过去时光虚度,现在生活劳累,未来岁月糟糕。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朋友圈”写满悲欢喜乐的照片,或因羡慕而自卑,或因同情而自怜。其实生活艰难或快乐在于自己,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毕竟你看到的生活,好或许没有照片上的好,糟也没有文字中的糟。
即便遇到了最糟糕的状况,只要心态和情绪没问题,就能够保证正常思考,去应对最坏的结果。主动去想象最坏的结果,其原因无非就是给自己的软弱找借口。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事情还没开始就先想着逃避,这样的人平时一定缺乏独立和自信,所以才会用负能量来粉饰内心的不安。如果思维出现了不自觉向坏结果倾斜的情况,那么就要注意在平时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悲观的人做错了一件事,他会对自己说:“我永远做不好这件事。”相反,乐观的人会想:“我这次做不好,我要总结经验,下次一定做好。”
遇事不要轻易丧失信心和动力而选择破罐子破摔,我们应做的是积极面对,努力解决,以求达到好的结果,切不可随意就定性结果为“坏”。
美国网球公开赛第五场半决赛,紧张进行了四个小时,堪称史诗般的对决。只需再得一分,老将费德勒就能够击败对手德约科维奇。
面对紧张的局势,德约科维奇保持着过人的冷静。当费德勒往德约科维奇的右侧迅速用力发球后,德约科维奇精准地正手回击过来,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费德勒未能接住,最后,德约科维奇赢得了比赛。
费德勒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自己的失败不过是因为德约科维奇太幸运了,可事实是费德勒在过去的两年里,都没有赢得大满贯,原因无他,只是他在关键时刻过度考虑坏结果从而导致发挥失常。
结果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共同作用才可以得出,在任何一个结果成熟的过程中,最坏的结果只是“万一”,要相信,我们都是生活中的幸运儿。
某个社交平台上,一个女生询问网友手腕动脉的位置,下面的评论很统一:“傻瓜,我们爱你。”人生如歌,跌宕起伏才是常态,也许生活不如电视剧里呈现得那般美好,但是无论怎样,都要笑对。生活给出怎样的反馈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摒弃了消极思想就自然会远离各种消极情绪。生活很简单,虽然没那么好,却也不会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