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汉艺文志》引《中庸》云:‘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素隐’作‘索隐’,似亦有理,钩索隐僻之义。‘素索’二字相近,恐误作‘素’,不可知。”曰:“‘素隐’,从来解不分晓。作‘索隐’读,亦有理。索隐是‘知者过之’,行怪是‘贤者过之’。”德明。
问:“‘索隐’,《集注》云:‘深求隐僻之理。’如汉儒灾异之类,是否?”曰:“汉儒灾异犹自有说得是处。如战国邹衍推五德之事,后汉谶纬之书,便是隐僻。”赐。
“‘素隐行怪’不能择,‘半途而废’不能执。‘依乎中庸’,能择也;‘不见知而不悔’,能执也。”闳祖。
问:“‘遵道而行,半途而废’,何以为‘知及之而仁不能守’?”曰:“只为他知处不曾亲切,故守得不曾安稳,所以半途而废。若大知之人,一下知了,千了万当。所谓‘吾弗能已’者,只是见到了自住不得耳。”又曰:“‘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此两句结上文两节意。‘依乎中庸’,便是吾弗为之意;‘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便是‘吾弗能已’之意。”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