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得,便是“南方之强”。僩。

问:“‘南方之强,君子居之’,此‘君子’字稍稍轻否?”曰:“然。”僩。

问:“‘南、北方之强’,是以风土言;‘君子、强者居之’,是以气质言;‘和而不流’以下,是学问做出来?”曰:“是。”夔孙。

风俗易变,惟是通衢所在。盖有四方人杂往来于中,自然易得变迁。若僻在一隅,则只见得这一窟风俗如此,最难变。如西北之强劲正如此。时因论“南方之强”而言此。义刚。

问:“‘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恐是风气资禀所致。以比‘北方之强’,是所谓不及乎强者,未得为理义之强,何为‘君子居之’?”曰:“虽未是理义之强,然近理也。人能‘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亦是个好人,故为君子之事。”又问:“‘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未达之所守’,‘国无道,至死不变’:此四者勇之事。必如此,乃能择中庸而守之否?”曰:“非也。此乃能择后工夫。大知之人无俟乎守,只是安行;贤者能择能守,无俟乎强勇。至此样资质人,则能择能守后,须用如此自胜,方能彻头彻尾不失。”又问:“以舜聪明睿智,由仁义行,何待‘好问,好察迩言,隐恶扬善’,又须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曰:“此所以为舜之大知也。以舜之聪明睿智如此,似不用着力,乃能下问,至察迩言,又必执两端以用中,非大知而何!盖虽圣人亦合用如此也。”铢。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如和,便有流。若是中,便自不倚,何必更说不倚?后思之,中而不硬健,便难独立,解倒了。若中而独立,不有所倚,尤见硬健处!本录云:“柔弱底中立,则必欹倚。若能中立而不倚,方见硬健处。”义刚。

中立久而终不倚,所以为强。闳祖。

“中立而不倚”,凡或勇或辨,或声色货利,执着一边,便是倚着。立到中间,久久而不偏倚,非强者不能。震。

或问“中立而不倚”。曰:“当中而立,自是不倚。然人多有所倚靠,如倚于勇,倚于智,皆是偏倚处。若中道而立,无所偏倚,把捉不住,久后毕竟又靠取一偏处。此所以要强矫工夫,硬在中立无所倚也。”谦。

问“中立而不倚”。曰:“凡人中立而无所依,则必至于倚着,不东则西。惟强壮有力者,乃能中立,不待所依,而自无所倚。如有病底人,气弱不能自持。它若中立,必有一物凭依,乃能不倚;不然,则倾倒而偃仆矣。此正说强处。强之为言,力有以胜人之谓也。”铢。

“强哉矫!”赞叹之辞。古注:“矫,强貌。”人杰。

“强哉矫!”矫,强貌,非矫揉之‘矫’。词不如此。

问“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曰:“国有道,则有达之理,故不变其未达之所守。若国无道,则有不幸而死之理,故不变其平生之所守。不变其未达之所守易,不变其平生之所守难。”僩。

塞,未达。未达时要行其所学,既达了却变其所学!当不变未达之所守可也。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