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面几节对利润表的项目和结构进行了讨论,本节我们就开始实操了。
本节我将先向大家介绍快速读懂企业利润表的四步分析法,然后我们再以上市公司利润表为基础对四步分析法进行运用。
1.利润表的四步分析法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利润表的四步分析法。
用下面的四步分析法去看企业的利润表,你会迅速对企业的竞争力做出评估。
第一步,比较企业的营业收入,考察营业收入的成长性。
我们看任何一家企业的利润表,都会看到比较式的数据。如果是年度利润表,你一定会看到本年数据和上年数据的比较情况。
利润表的第一行就是营业收入。在营业收入的比较数据(比如年度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特定企业在年度间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要么增长,要么维持稳定,要么萎缩。
当然,处于萎缩或维持稳定阶段的企业并不意味着企业未来的营业收入未来就不行了,我们还要结合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及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去体会。
无论如何,企业营业收入的成长性是企业所追求的重要阶段性财务目标。
第二步,比较企业的净利润,考察净利润的增长性。
由于企业的净利润是一个时期最终的财务成果,企业一般会动员各种积极因素,实现净利润的目标。
一方面,企业要实现能够展示企业业务能力的营业收入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企业还希望实现较为理想的利润目标。
比较理想的状况是,企业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第三步,比较企业的营业利润,考察营业利润的变化情况。
营业利润既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核心内容,也是对企业盈利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的核心内容。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有营业利润达到一定规模,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因为如果企业靠营业外收入去支撑利润总额,即使在个别会计期间能够实现,这种结构的持续性也是困难的—企业不能总靠营业外收入打江山吧?
第四步,对企业营业利润的结构进行分析。
对营业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对企业营业利润“三支柱、两搅局”的结构进行分析,看是什么因素在支撑着企业的营业利润;第二个阶段,对企业的核心利润进行分析。
通过两个阶段的分析,你对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的竞争力就心里有数了。
2.四步分析法的案例应用
下面我们以复星医药的企业利润表为对象,用四步分析法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复星医药2020年利润表分析
我们先把复星医药披露的2020年利润表给大家展示一下(货币单位:人民币元。资料来源:复星医药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
这个利润表里面,包含了合并利润表和母公司利润表的数据。这种同时披露的方式是我们国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特征。
母公司利润表展示的是母公司自身的盈利状况,合并利润表展示的是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内的以上市公司为母公司的整个企业集团的盈利状况。
在这个学习阶段,大家不用去关注母公司利润表的数据,只需要关注合并利润表的数据就可以了。
下面的分析我们是以合并利润表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的。
第一步,比较营业收入在年度间的成长性。
看一下合并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规模。
数据显示,复星医药2020年的营业收入比2019年有所增长,从286亿元增加到303亿元。虽然增长幅度不是很大,但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态势是很清晰的。
第二步,比较企业的净利润变化。
从案例中展示的合并利润表的最后一行“净利润”的数据来看,企业的净利润增长了约2亿元。同样,这个数据增长的幅度是不大的,但至少维持了企业净利润的增长态势。
两步看下来,初步结论是:企业营业收入在增长、净利润也在增长。
第三步,比较营业利润的变化。
营业利润项目的数字显示,营业利润的变化趋势与净利润是高度一致的,都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在具体数据上,企业2020年的营业利润(47.21亿元)比2019年(44.94亿元)增加了2亿多元。
第四步,对企业营业利润的结构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对“三支柱、两搅局”的结构进行分析。
(1)核心利润的规模
我们先计算一下合并利润表的核心利润(单位:亿元)。
计算出来的数据显示,企业的核心利润在营业收入有所增长的情况下,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从规模来看,无论是2019年度还是2020年度,企业核心利润的规模并不大,一是与营业收入相比较得出来的核心利润率不高,二是核心利润与营业利润的规模相比,对营业利润的支持力度并不强。
(2)其他收益的规模
企业2019年其他收益的规模为3.13亿元,2020年其他收益的规模为3.94亿元,这说明企业能够持续获得政府的各类补贴。但从规模来看,其他收益并没有形成对营业利润的重要支撑。
(3)杂项收益的规模
杂项收益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资产处置收益。
企业2019年利息收入为1.87亿元、投资收益为35.6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53亿元、资产处置收益为0.18亿元,合计34.17亿元;企业2020年利息收入为2亿元、投资收益为22.8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79亿元、资产处置收益为0.06亿元,合计30.69亿元。
这说明企业能够持续获得各类杂项收益。从规模来看,杂项收益挑起了企业营业利润的大梁—强力支撑了企业的营业利润。
换句话说,企业的营业利润能够增长,主要贡献来自杂项收益。
(4)“两搅局”的情况
企业2019年度的信用减值损失为0.97亿元,2020年度为1.0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019年为3.90亿元,2020年为1.48亿元。
虽然连续两年均出现了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但从规模来看,两项减值损失并没有对企业营业利润造成很大冲击。同时也说明,企业资产质量和债权质量是较好的。
(5)总结
上市公司复星医药连续两年营业利润的结构显示出几乎一致的结构:营业收入带来的核心利润对企业营业利润的支持力度不强,起重大支撑作用的是杂项收益!
这是不是说,企业支持杂项收益的资产(如合并资产中的货币资金及各类投资资产)的盈利能力是很强的呢?
一般来说,这些杂项资产不太可能有机地组织起来产生收益,而是各自为战式地对企业利润产生贡献。因此,杂项收益具有极强的不稳定、不确定的特点。复星医药对这些不稳定、不确定的资产进行管理并产生不错的收益,应该说企业这方面的管理是有成效的。
与其说复兴医药的杂项资产的盈利能力强,不如说企业经营资产所推动的营业收入的盈利能力不太强。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企业经营活动盈利能力不太强的原因。
第二阶段:对核心利润进行分析。
对核心利润的分析,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关注毛利与毛利率
毛利率代表了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初始竞争力;毛利将最终影响企业核心利润的规模。
从复兴医药2020年与2019年毛利率的比较来看,在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的毛利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毛利也出现了绝对额的降低。这种双低不利于对核心利润的贡献。
企业毛利率的下降,既可能是原材料、燃料等外购生产经营要素的价格上升引起的,也可能是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竞争地位下降导致的,还有可能与企业的销售方式的变化(例如,以前企业直接走市场化的销售路径,现在可以进入集采等)有关。
(2)关注销售费用额与销售费用率
我们已经知道了:销售费用额代表了一个时期企业在营销环节投入资源的情况,而销售费用率则反映了企业销售活动的有效性。一般而言,销售费用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会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对复兴医药2020年与2019年销售费用额的比较来看,企业的销售费用额下降的幅度较大,在营业收入上涨的条件下,这将会直接降低企业的销售费用率。
企业销售费用率的比较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企业的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但整体来看,销售费用率还是处于较高水平。
如果可能,读者可以继续考察企业销售费用的结构,企业销售费用的结构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3)关注管理费用与管理费用率
我在本书前面的内容中曾经谈到,管理费用是企业管理层管理企业时所发生的资源消耗,一般与企业当期的营业收入关系不大。
在管理费用与企业的营业收入关联度较低、与企业的决策关联度较高的逻辑下,企业的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较就不具有关联性分析价值。
但是,将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进行比较,计算管理费用率还是有价值的:可以通过对管理费用率的计算考察管理费用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管理费用率如果过高,一般意味着企业在其资源配置中注重将资源聚集在管理层。过高的管理费用率虽然可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稳定管理层,但最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对复兴医药2020年与2019年管理费用和管理费用率的比较来看,企业的管理费用有了较大提高。在管理费用增长幅度较大的情况下,虽然营业收入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企业的管理费用率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如果可能,读者可以继续考察企业管理费用的结构,企业管理费用的结构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4)关注研发费用与研发费用率
研发费用是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时所发生的资源消耗。在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需要科技手段支持的时候,研发费用的规模和有效性会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初始竞争力直接相关。
在本书前面的内容中,我对研发费用曾经进行了一些讨论。现在,我再强调两点。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与研发活动有关,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选择研发驱动市场发展的战略。
我们所熟悉的贵州茅台产品的竞争力就与研发活动的关联度不大(以下关于贵州茅台讨论中的财务数据来自贵州茅台2020年年度报告):企业2020年度的合并利润表的营业收入将近1000亿元,但研发费用只有区区5000多万元!
想想也是,习惯于喝特定品牌白酒的人,可能最希望的就是白酒口味和质量的稳定,一般不希望白酒的品质经常发生变化。
而恰恰遵循传统工艺的白酒酿造过程不需要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至于贵州茅台在没有什么研发资源投入、没有很多销售费用投入的条件下,毛利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则与贵州茅台的产品质量、品牌竞争力及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关。
又比如,上市公司云南白药(以下关于云南白药讨论中的财务数据来自云南白药2020年年度报告)。虽然这个公司与“药”有关,新药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2020年,云南白药合并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将近330亿元,其研发费用却不足2亿元。这种规模的研发费用投入应该难以产生企业会持续不断地研发出创新药的结果。这可能意味着,企业并没有把研发创新药作为业务发展的持续动力。
这些都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研发费用的投入既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征有关,也与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有关。
第二,研发费用的投入与效益,毛利率是重要试金石。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企业要尽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但普遍的规律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投入。研发费用主要集中在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的薪酬、相关设施的折旧费与无形资产的摊销费、试制费等方面。企业在这些研发要素方面的投资规模一定与企业可能达到的研发水平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直接的关联。虽然高研发投入并不一定能够产生高毛利率、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或者服务,但低水平的研发投入一定难以支撑持续的高毛利率、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产出。
在考察企业的研发与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科技含量的时候,人们往往关注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即考察企业的研发费用率。
一般来说,持续的高水平、高效益的研发费用投入,会导致产品或者服务的高毛利率。所以,当我们考察企业的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率及其有效性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毛利率的变化。
从对复兴医药2020年与2019年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的比较来看,企业的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均有了较大提高。这意味着企业在2020年加大了对研发费用的投入。
虽然当年的研发费用消耗不一定能提高当年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力,但我们还是要比较一下企业毛利率的变化情况—当年毛利率的变化是前期持续在研究与开发上投入的结果,这种比较具有趋势分析的意义。
虽然在2020年复星医药的毛利和毛利率均出现了下滑的情况,但毛利率的水平还是达到了将近56%的水平。这个比率不是很低。
影响毛利率的因素,除了研发费用,还与特定时期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状况、原材料价格状况、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产品结构等有关。如果读者有兴趣去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去看一下复星医药2020年年度报告及此后企业发布的相关公告。
(5)关注利息费用
我在前面讲过,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为充分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息费用就与营业收入没有什么关系了。
如果你去看一下复星医药2020年度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请读者自行查阅),就会发现:这个企业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为充足,根本不需要债务融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虽然需要资金支持,但以复星医药2019年底结存在账上的货币资金来看,企业完全可以消耗这部分现金而不用进行债务筹资。
但实际情况是,现金流量表显示,复星医药在2020年进行了大额的债务融资(借款将近180亿元)、清偿了一定规模的债务(偿还借款157亿元)。这样,到2020年底,复星医药在不缺钱的情况下不但增加了一些贷款,还产生了8.81亿元的利息费用。
在企业核心利润并不高(复星医药2020年的合并利润表中的核心利润为15.57亿元)的情况下,我不知道企业这样进行债务融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什么。
(6)总结
复星医药2020年度的核心利润与核心利润率虽然均有所提高,但与营业收入相比,还有提高的空间:
第一,企业研发费用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企业很重视研发投入并持续提高研发投入规模,研发费用率将近10%,但毛利率并不是很高。如果企业的研发投入更有效,毛利率还会提高。
第二,从表面上看,在销售费用额和销售费用率均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营业收入还在提高,可见销售费用的有效性在提升。但是,在企业需要持续增加营业收入的时候,企业降低了销售费用,因而企业可能丧失了合适的获得更高营业收入增长的机会。当然,这可能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员流动的影响有关,未来企业销售费用的投入将持续影响企业的市场(营业收入)规模。
第三,企业管理费用和管理费用率双增长,与销售费用额、销售费用率双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即对外开拓市场的投入在下降,对内提高管理层士气的投入在提高。当然,管理费用提高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但与销售费用变化方向出现反差,其背后的逻辑值得深思。
第四,企业的债务融资管理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在不缺钱的情况下不但进行了大进大出的债务融资,还发生了规模不小的利息费用。如果这方面的管理进行改善,企业的核心利润、营业利润均会提高。
第五,综合来看,企业产品的毛利率和毛利都处于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值得高度关注。企业要么薄利多销,以毛利下降、毛利率降低换得更大的市场规模,从而提升毛利的规模,加大企业核心利润增长的动力;要么采取高毛利率的高举高打策略,提高研发费用,扩大市场规模。
最后,结合两个阶段对复星医药的营业利润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 复星医药的营业利润结构中,主要贡献来自投资收益,这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企业对投资管理的能力较强。
② 企业基本不靠各种补贴来充实营业利润。
③ 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研发费用有效性、销售费用有效性和债务融资管理等方面的改善将有效提升其核心利润的盈利水平。
讲到这里,我们对复星医药的合并利润表的分析就告一段落了,建议初学者对本节的内容至少看两遍。
现在是不是有了想自己练习一下的冲动?下面,我给大家留一个自我练习的题目。
练习题:分析科大讯飞2020年的合并利润表
我在导论那一节里,曾经给大家展示过科大讯飞2020年度的合并利润表。现在,就请你按照我在本节介绍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对该企业营业利润的分析,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
好了,本节我们就学到这里。从下节开始,我们将转入对资产负债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