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附属殖民地民族主义的发展,英国殖民统治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更。在处理帝国内不同种族的关系问题上,曾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化相对主义受到英国人的质疑与批判,一种新型的多种族联邦思想应运而生。多种族联邦思想的初步形成,标志着英国开始真正放弃用家长式的眼光来看待附属殖民地,因此,这一观念在实际上构成了对委任统治制度基础理论的冲击与否定。
19世纪末,英国对附属领地的主导看法是种族主义。随着英布战争后英国重新强调帝国建设中的道德性以及英国人对土著了解的加深,种族主义开始让位于更强调土著权益的文化相对主义。[97]但是,尽管文化相对主义比种族主义前进了一步,却也导致了一个副产品:在处理整个帝国种族关系的问题上,种族隔离思想和实践得以产生和应用。
随着文化相对主义的盛行,很多英国人开始怀疑帝国内实际存在的种族混合关系,转而赞成美国南部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戏剧评论家阿彻(Archer)认为,种族混居会导致“白人被黑人吞噬和淹没”,“它所引起的不仅是时常出现的疼痛,而且有损于身体的效率和集体的健康”,[98]因此他倡导实行种族隔离。阿彻的主张适逢南非联盟建立,由于南非存在着占人口3/4的非洲土著,所以为了加强白人的统治,许多英国人都赞成在南非实行种族隔离。1907年,谢尔本伯爵明确指出:“在这里,两个条顿种族起源的民族如此普遍地混居在一起……他们之间的融合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当地土著却是异类。[99]这一意图遭到当地非洲人的激烈反对,他们向英王爱德华七世请愿抗议,但在英国殖民当局和布尔人的联合行动下,南非地区还是建立了种族隔离制度,黑人被完全排除出政权。1910年,南非联盟的首届议会中,议员们明确指出:“这里必须是一个白人国家。”[100]
南非建立过程中,出现了后来转为“圆桌会议派”的米尔纳幼稚园班子,他们十分赞成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实施种族隔离。其代表人物柯蒂斯把南非视为新约帝国种族关系模式的实验室,认为种族隔离有助于消弭这一地区乃至整个帝国的种族冲突。他指出,种族隔离的目标“在于维持与每种不同水平的文明最为接近的法律、权利和机构”,而最佳政策便是“在帝国所有范围内,在每一种族和文化范围内实行隔离。在这些地域范围内每个种族可以被授予自治政府,他们在其境内实行,既不损害他们自己,又不损害帝国内的其他成员。对于那些不能被授予这种较高权利的低等种族,则由居住在此地的白人团体代为实行”。[101]
而间接统治制度在非洲殖民地的推广,又加剧了种族隔离思想。这一制度本来就包含着实质上的种族隔离。正如尼日利亚殖民官员坦普尔指出的,间接统治使“土著统治阶层”以及它的政治、司法、行政机构“仍保持为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力量,而不沦为稀奇古怪的、有趣的装饰”;欧洲人应待在幕后,以“帮助土著发展他们自己能发展的文明”。毫无疑问,间接统治暗含着隔离土著社会,使之按自身路线发展。[102]并且,这一体制又被认为是符合人道的,正如卢加德指出的,除了在英国统治下,没有任何殖民体制能使“非洲人享受如此自由和不偏不倚的公正待遇”[103]。因此,间接统治制度无疑增加了种族隔离的合理性。
国联托管原则的确定,又加强了种族隔离的合法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南非政治家史末资完整地论述了种族隔离政策与委任统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种族隔离的必要性。史末资认为,欧洲人深入非洲大陆具有合理性,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欧洲移民在这块土地上,非洲大众将不会有变化”。[104]同时,他还认为,必须通过种族隔离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因为“白人和黑人这两种相异因素生活在一起,会导致很不愉快的社会后果:种族混杂、彼此的道德下降、种族仇恨和冲突以及许多其他形式的社会罪恶。在种族、肤色和文化这些重大事情上,居住隔离和平行的机构能对居民双方都做到公正”[105]。
然而,帝国内非白人地区的迅速发展,却使种族隔离的思想日益受到挑战。自1909年起,印度在莫利-明托改革之后能否获得自治政府,以及如果它获得自治政府,则它在帝国体系内能否享有与白人自治地区一样的平等地位,这些问题引起英国公众的争议。其结果,导致了另一种关于帝国种族关系的全新概念——多种族联邦思想的兴起。
最早在实质上探讨多种族联邦观念的,恰恰是种族隔离的最初倡导者——从米尔纳幼稚园转换而来的“圆桌会议派”。他们主张英国和白人自治领能够联合成一个更紧密的整体,对于这个整体,他们称之为“英联邦”,以显示它所具有的自由性特色。在英国,自责任政府建立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讨有朝一日自治地区成熟后,应与英国建立一个自愿的、松散的共同体。圆桌会议派在继承前人观念的基础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英联邦的概念。但是,帝国内的非欧洲种族(特别是印度)的宪政演进,是英国所面临的新问题,这迫使他们不得不考虑印度在他们主张的“英联邦”中的地位问题。
种族隔离制度在印度这一非欧种族问题上遇到了障碍。种族隔离所针对的是众多发展程度较低的土著地区,而印度的发展程度有目共睹,它不仅有自身的民族主义组织国大党的存在,而且“莫利-明托”改革又使印度人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参政权,其宪政演进的速度在帝国内非白人地区中名列前茅。连圆桌会议派也对印度人的权利和印度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表示认同,当时的一期《圆桌会议》杂志指出,印度人中有不少“受过较高的教育,有思想、有竞争力”。[106]因此,从1912年起,圆桌会议派的成员就开始明确主张让印度出席帝国议会,承认印度在非白人帝国中享有特殊地位。
后来圆桌会议派又把对印度地位的承认提高到协调整个帝国关系的高度。菲利普.克尔指出:“如果我们能在印度缔造一个自治政府,一个责任自治领……并且它通过投票表决仍保留在英帝国内,则我们将解决目前世界上面临的最大困难。”世界未来进步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发现一种体系,使不同种族在互通有无中和平友好地生活在一起”。克尔相信,“通过重建英帝国的宪政大厦”,英帝国“能够解决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冲突”。[107]后来,柯蒂斯也写信给印度总督蔡姆斯福德,指出在英联邦的两种不同地区间——自治地区和非自治地区——享有“平等权利”问题的必要性。[108]上述观念的提出,表明在印度问题上,种族隔离思想因其局限性而开始被突破,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的新型帝国种族关系理论逐渐萌芽。
圆桌会议派把英联邦的范围向印度推广时,坚信的是英国政治机制的优越性和普适性。该派的齐默恩(Alfred Zimmern)指出:“自由和自治政府对于所有人都有好处,无论他是白人还是黑人,这是维多利亚时代旧自由主义的信条之一。”[109]该派的主要理论家柯蒂斯,也已开始根据政治机构而非种族来看待英国人的优越性。不过,这种理论的提出必然使英国的殖民统治思想陷入一种矛盾,即如果承认英国式机构的普适性的话,以文化和种族差异为基础的文化相对主义以及种族隔离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因此,虽然圆桌会议派是种族隔离的倡导者,但却在实际中率先提出了创新性的种族关系理论。
英帝国在一战期间和战后的各方面发展,恰恰有利于多种族联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战争期间,各自治领的政治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英国与自治领之间的更为松散的结合,他们借用圆桌会议派的“英联邦”提法,把自治领与英国间更自愿、更自由也更接近于主权国家的结合称为“英联邦”。另一方面,印度在战争中获得与自治领一同协商帝国事务权利的事实,以及英国对印度将来可以获得英联邦内自治领地位的许诺,使英联邦的范围有了进一步扩大之势,也使一个多种族联邦的前景首次明确显现出来。[110]因此,关于未来帝国(联邦)的走向问题,引起了英国各界的关注。
战后对这一问题探讨最多的,是逐渐崛起的工党。1918年,工党的西德尼.韦伯建立了一个“帝国问题咨询委员会”(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perial Questions),延揽了一批知识分子分析和探讨帝国事务。工党领导人在战前普遍对帝国主义持一种批判态度,在战后则在坚持上述路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多种族联邦的方向迈进。当年,工党公布了他们的新党纲《工党与新的社会秩序》,热烈地支持具有自由主义特色的多种族联邦观念,并主张沿着“地方自治”和“全面自治”的方向,维护和发展“我们称之为大英帝国的所有种族、所有肤色、所有宗教和所有程度各异的文明的伟大联邦”。[111]工党的主张是具有先导意义的,它完全突破了圆桌会议派的英联邦范围——白人地区和印度,首次把英联邦的概念运用于整个附属领地。1920年,当印度实行“二元制”后,英帝国内部的种族关系问题再次引起英国各界的激烈争论,工党的乔塞亚斯.韦奇伍德(Josias Wedgewood)在下院明确阐述工党的态度如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实实在在是这样一个问题:是英帝国转换为一个遍布世界的纯粹的白人联邦,其公民权仅限于白种人?还是采取一种更广泛的计划,将所有能被吸纳的并且愿意被吸纳的种族全部吸纳入英联邦?……工党支持更广泛的帝国观念。”[112]至此,在工党的倡议下,多种族联邦的观念正式开始形成。鉴于工党在一战后逐渐取代自由党而成为英国的两大执政党之一,因此工党的主张在这一时期起过很大作用。
此外,由于战后舆论空前强调英国对土著地区所承担的责任,英联邦的观念开始受到了各界的普遍重视。英联邦的拥护者把联邦解释为一个超越种族划分的概念,并认为英国机制的普适性将消除种族因素在殖民地造成的冲突,因此英联邦是解决英帝国内部问题的良方。1923年的帝国会议,标志着英帝国与白人自治领之间的紧密联合最终成为泡影,这使得英国政治家开始倾向于通过英联邦的方式来维系英国与自治领的关系,联邦的观念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联邦观点兴起的同时,文化相对主义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间接统治制度、委任统治制度以及种族隔离思想也相应地衰落了。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主要来自一群政治评论家,代表人物有诺曼.利斯(Norman Leys)、麦格雷戈.罗斯(McGrego r Ross)、W.M.麦克米兰(W.M.Macmillan)及西德尼.奥利维尔(Sydney Olivier)等人,他们聚集在工党建立的帝国问题咨询委员会中,其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他们对委任托管制度的作用表示怀疑。利斯认为,双重委任托管制度宣称非洲人和白人移民的利益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却不然。非洲人被剥夺了土地,沦为无权的佃户和流动劳动力,这都违反了双重委任制度的主旨。利斯要求,殖民部必须坚持土著人福利至上的信条。这些批评意见对于东非白人国家计划的破产有很大影响。
第二,他们认为间接统治阻碍了殖民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间接统治制度要求殖民政权负责“保护”和“维持”土著的习惯和原则,但是殖民政权几乎没做什么来消除贫穷、无知和疾病。因此,间接统治已经不能够适应殖民地发展的新任务。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投入更多资金来发展当地的教育和技术,促进当地经济的自我发展。[113]
第三,他们认为种族隔离制度是不合理的。他们指出,种族隔离的拥护者从来都不能解释,处于隔离制度下的非洲人能指望从隔离中得到什么样的未来。西德尼.奥利维尔尖锐地说:“对于这种社会理论的支持者来说,不幸的是,非洲生活的总体趋势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非洲的第二代基督教徒处在他们没有控制权的世俗与宗教的权威控制下,总有一天会表现出难以驾驭的特性。”[114]因此,种族隔离很难持久。
另外,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来说,战后的英国都觉得没有继续实行种族隔离的必要了。战后,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支撑作用,使很多英国人都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帝国的资源。这当然包括殖民地的人力资源。1922年,调查非洲问题的费尔普斯-斯托克斯委员会(PhelpsStokes Commission),主张训练黑人从事农业劳动以支撑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就是把黑人劳动纳入白人的经济体系之中,而实行种族隔离会阻碍帝国经济体系的形成。[115]此外,随着人类学的发展,英国人对土著种族的了解也在进一步加深,这有助于削弱英国人对帝国内种族冲突的恐惧。凡此种种,让多种族联邦的观念变得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随着自治领在离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多种族联邦的概念在实践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 of 1926)正式承认了各自治领与英国享有平等的权利,这时的英帝国-英联邦是一个双层结构的特殊实体:一层是由主权国家结合在一起的英联邦,另一层仍然是一个帝国。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处理非自治地区与自治地区的关系时,自觉地扩展了联邦的范围。20年代末,英国继续承认印度将来可以获得自治领地位,而自治领地位是走向英联邦的必由之路。在1930年的帝国会议上,殖民帝国以整体的身份,与各自治领共同作为平等成员出席了会议(尽管是由英国代表他们参加的)。[116]1931年,锡兰获得半责任政府制度,可以说是多种族联邦从观念转化为实践的一个重要先兆。毫无疑问,这一切都预示着联邦的观念已经在无形中深入人心,英联邦必将向多种族成员的方向发展。当时执政的工党政府明确表示将致力于把“帝国”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人民的英联邦”[117]。
总的来说,一战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开始衰落,英国社会对土著统治的主导思想开始了向多种族联邦思想的初步转型。尽管这一观点尚未完全成熟,但它在理论上承认了附属领地与自治地区一样具有向民族国家发展的合理性,承认了附属领地和白人自治地区享有一样的平等权利。这无疑使委任统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发生动摇,是附属领地离心趋势的重要先兆。
虽然附属领地情况各异,但是和自治领以及印度一样,它们的离心也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英国的巩固措施具有明显的创造殖民地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功能。英国的殖民统治(包括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带来了殖民地地域上的统一和对统一的心理认同;更为重要的是,殖民统治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创造了一个民族主义的代言人——土著知识阶层。第二,英国的巩固措施矛盾百出,间接统治曾因其克服了印度式统治中土著人无权的弊端而受到各方赞誉,由此发展而来的委任统治制度更是明确维护土著种族的利益。但在实践中,间接统治的所谓维护土著权利是指维持土著地区传统的社会结构,它拒绝考虑殖民地可能出现的变更,无视知识阶层的要求,导致了殖民政权与土著知识分子之间的冲突。尽管当时这一冲突尚未形成印度那样的规模,却预示着殖民地民族主义将向纵深发展。另外,委任统治的原则又使英国人不可避免地在多元种族殖民地陷入两难境地:维护移民的利益就必然会破坏委任统治的原则,而维持委任统治原则又必然会动摇英国人的最高权威。其结果是,在各方的压力下,土著权利得到维护,英国统治的矛盾性暴露无遗。此时,英国社会中多种族联邦观念的兴起,则在实质上动摇了委任统治的理论基础。第三,附属殖民地的离心趋势也同样是走向民族国家的。非洲的民族主义尽管只处在初始阶段,但其政治组织的目标是很明确的——要求在英帝国内获得参政权和责任政府。众所周知,责任政府只是通向民族国家的前奏,附属领地的发展只不过是早期自治地区和印度发展的重演。埃及的有限独立更是清楚地表明了这种方向。如果说埃及是一个保护国,它的发展只是特例的话,则锡兰作为附属领地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率先获得半责任政府就完全说明了一切问题。多种族联邦观念从一个侧面表明英国对附属领地最终走向民族国家的承认。凡此种种说明,和对自治领及印度的巩固一样,英国对附属领地的政策导致了附属领地表现出潜在的离心趋势,可以说,正是对附属领地的巩固促进了它们的离心。
【注释】
[1] Paul Kennedy,Strategy and Diploma cy 1870—1945(Fontana,1984),p.208.
[2]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55页。
[3] Bernard Porter,The Lion's Share,p.290.
[4] Ronald Oliver & Anthony Atmore,Africa Since 1800(Cambridge,1994),p.125.
[5] E.A.Benians,Sir Jaine s Butler & C,E,Carrington(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 tish Empire vol.III The Empire—Commonwealth 1870—1914(Cambridge,1959),p.466.
[6] Melvin E.Page,Africa and the First World War(Macmillan,1987),p.111.
[7] John M.Garland,The Colonial Office and Nigeria 1898—1914(Macmillan,1985),p.204.
[8] Adu Doahen,Ghana:Evolution and Chan ge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s Centimes(Longman,1975),p.105.
[9] Roland Oliver & Anthony Atmore,op.cit,p.146.
[10] Roland Oliver & Anthony Atmore,op.cit,p.150.
[11] John M.Garland,op.cit,p.48.
[12] Basil Davidson,Modern Africa A Social & Political Histo ry(Longman.1994),p.25.
[13] A.D.Robe rts(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Vol.7 from 1905 to 1940(Cambridge,1986),p.405.
[14]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18页。
[15] Robert O.Collins(ed.),Western Africa History vol.I Of African History; Text and Readings(Markus Wiener Publishing,New York,1994),pp.225-226.
[16] G.B.Kay(ed.),The Political Economy o f Colonialism in Ghana Documents and Statistics 1900—1960(Gregg Reviv als,1992),pp.279-280.
[17] Adu Boahen,op.cit,p.114.
[18] G.B.Kay(ed.),op.cit,p.281.
[19] Roland Oliver & Anthony Atm ore,op.cit,p.157.
[20] Basil Davidson,op.cit,p.25.
[21]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21页。
[22] L.H.Gann & Peter Duignan(ed.),The Colonialis m in Africa 1870—1960 vol.I(Cambridge,1982),p.37.
[23] Andrew Roberts(ed.),The Co lonial Movement in Africa Essays on the Minds and Materials 1900—1940(Cambridge,1986),p.53.
[24] Andrew Roberts(ed.),The Colonial Movement in Africa Essays on the Minds and Materials 1900—1940(Cambridge,1986),p.61.
[25] Basil Davidson,Africa in Modern History The Search for a New Society(Penguin,1978),pp.34-35.
[26] Ibid.,p.33.
[27] G.E.Melcalfe & Bungay Saffock(ed.),Great Britain and Ghana Documents of Ghana History 1807—1957(Richard Clay and Company,Ltd.,1964),p.511.
[28] Ibid.,p.112.
[29]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509页。
[30] Henri Crimal,Decolonization the British French,Du tch and Belgian Empires 1919—1963(Westview Press,1978),p.57.
[31] L.H.Gann & Peter Duignan(ed.),Colonial ism in Africa vol II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Colonialism 1914—1960(Cambridge,1982),p.380.
[32]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512页。
[33]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14页。
[34] Adu Boahen,op.cit,p.127.
[35] Ibid.,p.133.
[36] 黄金海岸政治家海福德语。Henri Crimal,op.cit,p.56.
[37] Basil Davison,Africa in Modern History,p.180.
[38] 张顺洪:《大英帝国的瓦解——英国的非殖民化和香港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39] Adu Boahen,op.cit,p.116.
[40]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31页。
[41]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31页。
[42] Endre Sik,The History of Black Africa(Akademini Kiado,Budapest,1966),vol.II,p.55.
[43] Ibid.,pp.55-56.
[44] T.O.Lloyd,The British Empire 1588—1995(Oxford,1996),p.305.
[45] [英]布莱恩.拉平:《帝国斜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1页。
[46] Andrew Roberts(e 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p.677.
[47] Dagmar Engels & Shula Marks(ed.),Contesting Colonial Hegemony State and Society in Africa and India(British Academic,1994),pp.256-260.
[48] [法]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80—193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33页。
[49] Basil Davidson,Afri ca in Modern History,p.160.
[50] 肯尼独立后的首任总统。
[51] Judith M.Brown & Wm.Roger Louis,op.cit,p.196.
[52] Denis Judd & Peter Slinn,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ommonwealth 1902—1980(Macmillan,1982),pp.43-44.
[53] Max Beloff,Dreams of Commonwealth 1921—42,p.215.
[54] R.J.Cain & A.G.Hopkins,British Imperi alism:Crisis and Expansion,1914—1990(Longman,1993),p.223.
[55] E.A.Brett,Coloniali sm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frica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s Change,1919—1939(Gregg Revivals,1992),p.42.
[56] 德文希尔公爵为1923年保守党政府的殖民大臣。
[57] S.E.M.Pheko,South Africa:Betrayal of a Colonised People(Billing and Sons Limited,1990),p.54.
[58] Denis Judd & Peter Slinn,op.cit,p.45.
[59] Andrew Roberts(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pp.679-680.
[60] Ibid.,pp.679-681.
[61] John Barnes & David Nicholson(ed.),The Empire At Bay The Leo Amer y Diary,1929—1945(Hutchinson,1988),pp.139-141.
[62] [英]布莱恩.拉平:《帝国斜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页。
[63] L.E.Gann & Peter Duigman(ed.),Colonialism in Africa vol.II,p.67.
[64] John Barnes & David Nicholson(ed.),op.cit,p.138.
[65] John Barnes & David Nicholson(ed.),op.cit,p.143.
[66] Maragaret Cole(ed.),Beatrice Webb's Diaries 1924—1932(Longmans,Green and Co L TD,1951),p.229.
[67] S.E.M.Pheko,op.cit,p.55.
[68] William M.Welsh,No Country for a Gentleman British Rule in Egypt 1883—1907(Greenwood Press,1988),p.140.
[69] Ibid.,p.139.
[70] 科普特人是埃及的基督教徒。
[71] Ken neth Kirkwood,Britain and Africa(Chatto & Windus,London,1965),p.34.
[72] John Alfred,Great Britain:Emp ire and Commonwealth 1886—1935(London,1936),p.722.
[73] John Gallagher,The Decline,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 e(Cambridge,1982),p.93.
[74] John Alfred,op.cit,p.727.
[75] Palme Dutt,The Crisis of Br itain and British Empire(International.Publisher.1953),p.188.
[76] 1882年,埃及曾爆发过由埃及军官阿拉比领导的规模庞大的民族主义斗争,后被镇压。
[77] Max Beloff,Dreams of Commonwealth,p.44.
[78] Palme Dutts op.cit,p.189.
[79] G.C.Men dis,Ceylon under the British,转引自张顺洪《大英帝国的瓦解——英国的非殖民化和香港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80] Judith M.Brow n & Wm.Roger Louis,op.cit,p.449.
[81] K.M.De Silva,A History of Sri Lanka(Oxford,1981),p.413.
[82] Ibid.,pp.374-375.
[83] W.Howard Wriggins,Ceylon:Dilemmas of a New Nation(Pinecone,1960),p.82.
[84] K.M.De Silva,op.cit,p.379.
[85] W.Howard Wriggins,op.cit,p.82.
[86] K.M.De Silva.op.cit,pp.387-388.
[87] W.Howard Wriggins,op.cit,pp.83-84.
[88] Judith M,Brown & Wm.Roger Louis,ap,cit,p.455.
[89] Henri Crimal,op.cit,p.54.
[90] Judith M.Brown & Wm.Roger Louis op.cit,p.417.
[91] Judith M.Brown & Wm.Roger Louis op.cit,p.419.
[92] W.Howard Wriggins,op.cit,p.85.
[93] W.Howard Wriggins,op.cit,p.86.
[94] Ernest Bark er,The Ideas and Ideals of the British Empires(Cambridge,1941),pp.142-143.
[95] K M.De Silva.op.cit,p.421.
[96] T.Y.Wright,Ceylon in my Time 1899—1949(The Colombo A Pothecarids' Co,LTD,1951),pp.161-162.
[97]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
[98] Paul B.Rich,Race and Empi re in British Politics(Cambridge,1986),p.53.
[99] S.E.M.Pheko,op.cit,p.20.
[100] Ibid.,p.26.
[101] Paul B.Rich,o p.cit,p.58.
[102] Basil Davidson,Africa in Modern History,p.94.
[103] Ibid.,p.51.
[104] E.A.Brett,op.cit,p.47.
[105] E.A.Brett,op.cit,p.46.
[106] Paul B.Rich,op.cit,p.59.
[107] Paul B.Rich,op.ci t,p.59.
[108] Ibid.,p.60.
[109] Ibid.,p.63.
[110] Bernard Porter,The Lion's Share,p.288.
[111] Paul B.Rich,p.77.
[112] Be rnard Porter,The Lion's Share,p.288.
[113] Judith M.Brown & Wm Roger Louis,op.cit,pp.194-195.
[114] Paul B.Rich,op.cit,p.75.
[115] Paul B.Rich,op.cit,p.67.
[116] Max Beloff,Dreams of Commonwealth,1921—1942,p.206.
[117] Paul B.Rich,op.cit,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