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和拿破仑战争(The Napoleonic Wars)时期是英帝国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从1793年到1815年英国同法国进行了长达12年的战争。拿破仑战争对于英帝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战争期间,由于英国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同法国争夺法国海外殖民地上,英帝国的版图大大扩张,英国政府新的帝国政策逐步成熟,基本上完成了从旧帝国向新帝国的转变。[259]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了巴士底狱,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法国革命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同样也在英国引起巨大反响。此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之中,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激进派和保守派的斗争也在不断发展。法国革命使英国皮特政府面临一个比印度问题更严重的危机,它必须同时对付国内的激进主义、爱尔兰的叛乱和对法战争。
当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消息刚刚传入英国时,英国国内最初的反应是普遍的欢欣、快慰。除了乔治三世和埃德蒙·伯克等极少数人对法国革命大加谴责外,英国多数民众对它抱着同情观望的态度。[260]对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法国一向被看作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专制国家,在政治上和立宪君主制的英国格格不入。在国际关系方面,法国是英国殖民扩张的主要对手,现在突如其来的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无疑为英国在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扩张的道路上扫除了一个障碍。所以大多数英国人认为这个君主专制王朝的崩溃,标志着政治自由时代的到来。但保守派人士则对法国革命的影响惶惶不安,为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采取对策,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更加保守。
在英国政府领导人看来,法国国内已被革命弄得天翻地覆,秩序大乱,它必然抵御不了对它抱敌视态度的奥地利和普鲁士,因此无需英国出面便会垮掉。战争爆发后英国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政策[261],连小皮特也以幸灾乐祸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认为革命将给法国以沉重打击,至少使法国在短期内不再能够成为欧洲强国。[262]
但随着法国革命的不断深入,英国民众对它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两极分化。当大多数英国人对法国革命抱着肯定的态度,而一些保守分子还在观望的时候,英国著名的保守主义者埃德蒙·伯克却于1790年11月发表了《法国革命的感想》(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对法国革命进行攻击。伯克宣称: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社会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是正常现象,由于法国的第三等级无知和嫉妒,用暴力手段破坏了正常的自然秩序,造成了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现在英国国内也有人要求改革,如果不批判这些人的言论,那么英国的国家、教会、社会和正义都要受到破坏,穷人将去掠夺富人的财富。
大革命疾风骤雨式的“平等”深深地伤害了贵族的尊严,骄傲的荣誉感**然无存。当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妮被送上断头台时,伯克惊呆了:“我简直没有梦想过,我竟然活着看到了在一个充满了豪侠之士的国度里、在一个充满了荣誉的人们和骑士的国度里,会有这样的灾难落在她的身上。”伯克以悲怆的心情惋惜道:“欧洲的光荣是永远消失了。我们永远、永远再也看不到那种对上级和对女性慷慨的效忠、那种骄傲的驯服、那种庄严的服从、那种衷心的部曲关系——它们哪怕是在卑顺本身之中,也活生生地保持着一种崇高的自由精神。那种买不到的生命的优美、那种不计代价的保卫国家、那种对英勇的情操和英雄事业的培育,都已经消逝了!”[263]伯克预言将出现无政府主义和独裁,他说:“那个[国民]议会自从推翻了秩序以后,就根本没有法,没有严格的惯例,没有受人尊敬的习俗来限制它。他们发现自己不是有义务要遵守一部固定的宪法,反而是自己有权力制订一部能符合自己想法的宪法。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控制他们。”[264]伯克担心法国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他说:“每当一个民主制的政体出现了它往往必定要出现的严重分歧时,公民中的多数便能够对少数施加最残酷的压迫;这种对少数人的压迫会扩大到远为更多的人身上,而且几乎会比我们所能畏惧的单一的王权统治更加残酷得多。在这样一种群众的压迫下,每个受害者就处于一种比在其他任何的迫害下都更为可悲的境地。”[265]在伯克看来,“法国大革命无疑就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暴民政治,狂热、暴虐、空想、阴谋……充斥其中,一切传统的美好的东西统统被砸烂。法国人民的民主权力就像马儿挣脱了缰绳一样,已经毫无宪政约束可言,彻彻底底地成为一种暴虐的权力”。伯克深深担心这场革命会波及到自己的国家,甚至会殃及整个欧洲。“我主要是担心我自己国家的和平,并且绝不是不关怀你们的国家。”[266]
伯克的观点最初并无多大影响,听信他的人也不多。随着法国革命的深入发展,斗争越来越激烈,英国国内对法国革命的反响也发生了变化。中下层人民中对英国现实状况极端不满的人更加坚定地支持和同情法国革命,特别是当雅各宾派专政建立之后,他们对雅各宾派所采取的措施感到鼓舞。但是当法军在对外战争中节节胜利时,英国的利益受到威胁,有产者的畏惧情绪增长起来。保守派开始惶恐不安,有更多的人走到伯克这方面来。执政的托利党人准备采取措施镇压激进派运动,而乔治三世则对伯克的著作颇为赞赏,在一年之内,伯克的这本小册子一版再版。
当法军越过莱茵河,控制了奥属尼德兰的大部分地区时,英国政府才意识到欧洲局势不可等闲视之。1792年2月,英国政府公开表示愿意联合欧洲各国抵抗法国革命;同年12月,英国照会法国政府,其中说:
英国决不会同意法国擅自以冒充的天赋人权为借口,把自己当成唯一的裁判官去裁决由神圣的条约建立起来,并由所有大国一致加以保证的欧洲政治体系。英国坚持它一个多世纪以来所遵循的法则,对法国直接或间接地使自己成为低地国家的主人,成为欧洲普遍权力和自由的主宰者的行为,决不会置之不理。[267]
事实上,当法国军队横扫欧洲,称霸欧洲,打破了欧洲大陆力量均衡,特别是占领比利时,并威胁到荷兰以后,英国就不能袖手旁观了。英国政府公开表示会愿意联合欧洲各国抵制法国革命,从1792年秋天开始,英国政府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荷兰以及西班牙和德意志一些诸侯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进入了长达22年之久的反法战争。
反法战争对英帝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帝国的战略方针发生了很大变化。战争期间,英国采取攻击敌人殖民地、占领具有战略意义地区的政策,英帝国的版图大大扩大了。
小皮特的首要目标是夺取法国富裕的西印度殖民地,其次是法国在印度和印度洋上的贸易货栈和海军基地。1793年,查尔斯·格雷爵士(Sir Charles Grey)率领1.7万名海军开往西印度,以征服法国最富裕的殖民地圣多明各和马提尼克。[268]1801年,英国战争部大臣亨利·邓达斯(Henry Dundas)曾声称:“通过削弱法国经济来削弱法国,是自战争爆发以来英国的战略核心。”出于对七年战争的经验总结,英国政府把称霸海洋作为削弱法国,加强自身力量的手段。[269]为了对付法国的威胁,英国一方面资助欧洲大陆上的盟国抗击法国,另一方面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争夺海上及殖民地霸权上。在英国人看来,如果法国的殖民地被剥夺,其海外贸易及经济一定会萧条,这会导致法国的内乱,从而迫使法国从德国及其他地区撤军。1801年3月,邓达斯在下院做解释说:“我们所关注的重要目标应该是通过什么手段能最有效地增加我们在海上的霸权可依赖的资源,同时又要消灭或者占有那些可能使敌人在这一方面同我们竞争的资源。因此,必须切断敌人的商业资源,这样,我们便可切实可靠地削弱、摧毁他们的海军力量。”[270]
从1795年到1805年,英国一直面临着法国入侵的威胁。法国人曾经做过三次进攻英国的尝试,一次想通过威尔士进攻,两次想通过爱尔兰进攻。拿破仑还于1800年在英吉利海峡沿岸集结了大量兵力,动用几千条帆船和驳船,准备大举入侵英国。但战争之初,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英国都没有做好准备,英帝国处于危机之中。小皮特首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海军实力有所恢复。1793年春,英国海军113艘战舰中,有93艘适于航海,海军总人数也只有56337人。[271]而法国海军实力不弱,其战列舰(sail-in-the-line)、护卫舰(frigate)与英国同等级的军舰相比,在吨位、速度、火力等方面都比英国有优势。法国可服役的战列舰有76艘,每艘战舰装载110—120门炮,而英国最大的战舰(胜利级)上只有100门炮。[272]就陆军而言,英国更是相形见绌。法国革命中“人民的军队”由50万到75万人组成,其中30万人是在1793年征召的。拿破仑军队顶峰的时候曾经达到100万人。[273]英国陆军兵力却严重短缺。英法开战之初,英国军队能派出的远征军只有1万人左右。1803年,在不列颠和爱尔兰的正规军有5.2万人,1804年上升为9.4万人,另外还有8.5万名民兵,40万名志愿者。[274]直到1810年,英国也只有14.5万名水手,3.1万名水兵,30万名常备军,18.9万名志愿军。[275]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政府采取了重点发展海军、在海外掠夺法国等敌国殖民地的战略,绝大多数情况下,英国并不直接派军队到大陆与法国作战,直到1811年英国派遣军队到伊比利亚半岛时,英国的军队才在欧洲大陆上发挥了作用。格伦维尔坦承:他宁可资助大陆各国也不愿给它们派遣军队,因为这“会剥夺英国工业的人力”[276]。因此,英国于1805年4月和俄国签订条约时,英国同意对俄国每10万名士兵付给125万英镑。[277]在整个反法战争中,英国政府用以资助其盟国的钱款达到6000万英镑,为英国整个战争开支的5%。[278]英国正是靠其强大的海军力量,才把法国的舰队困守在港口,并封锁法国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的港口。与此同时,英国在海外大肆掠夺法国以及荷兰等国在西印度、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地。
英国的政策有其内外因素。首先,从经济方面讲,英国因夺取殖民地而受益匪浅。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英国经济实力大增,因此英国有实力对其盟国进行经济援助。同时,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实行大陆封锁后,英国征服敌人的殖民地便具有反击法国大陆封锁的目的。通过征服敌人的殖民地,英国还控制了殖民地的原料,欧洲各国要么从英国进口这些原材料,要么什么也得不到。通过占领敌国殖民地,英国又为英国棉纺织商品及其他工业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279]因而邓达斯主张:“必须切断敌人的商业资源,这样,我们便可切实可靠地削弱、摧毁他们的海军力量。”[280]
英国和法国在西印度群岛展开激烈争夺,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经济考量。18世纪下半期,西印度殖民地在帝国经济体系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1782年,英属圣克里斯多弗岛及其他较小的10个英属西印度群岛殖民地总价值超过1500万英镑,英国在西印度的投资估计为7000万英镑,而同期在东印度的投资只有1800万英镑。[281]1801年,这些英属岛屿的收入为3300万英镑,英国出口的制造品价值也由1795年的1833.5万英镑增长到1801年的2569.9万英镑。[282]
西印度殖民地对法国经济也至关重要。法属圣多明各(SaintDomingue)在18世纪80年代特别繁荣,其外贸总额超过整个美国。法属西印度殖民地占了法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5,海外商船总吨位的2/3,注册海员的1/3。人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丢失了这些殖民地,法国的经济和海军实力会遭到沉重打击。[283]对英国而言,夺取这些富庶的殖民地实属一举多得,不但可以打击对手,更可以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其次,从战略方面讲,英国占领敌人殖民地,就可确保通向印度的航路畅通无阻。1793年—1815年英法之间的战争,对英国来讲一方面是为了生存而战,另一方面是为了保卫英国海上及商业利益,保卫英国殖民地。小皮特的战略与他父亲老皮特的战略十分相似,他认为真正的英国利益在欧洲之外,某些地区如低地国家、波罗的海、地中海等,在这些地方英国的安全会受到威胁。[284]因而1795年法国占领荷兰之后,英国随即派兵攻占荷属开普殖民地,东印度公司也派兵攻占了荷兰殖民地斯里兰卡,这两个地方对保护印度至关重要。
开普殖民地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是欧洲通往印度的中转站,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斯里兰卡则是印度次大陆的“一滴眼泪”,是保卫印度的门户。占领开普、斯里兰卡这两块殖民地是英国保护印度的重要措施,对英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英国经过1795—1803年短暂占领开普后,1806年又第二次占领,最后在1814年,荷兰正式将开普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这一时期英国还占领了马来西亚、爪哇、马耳他以及西印度群岛的一些殖民地,其中大部分在战后又还给了原宗主国如法国、荷兰、西班牙等。[285]
最后,夺取敌人殖民地也比较现实。英法开战之时,英国的陆军力量非常弱小,小皮特刚把军队人数削减到1.8万人。[286]这些军队既要维护秩序,又要抵御敌人入侵,根本不可能抽出兵力支援大陆盟国。但英国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1790年,英国皇家海军500吨以上的军舰总吨位为45.89万吨,法国同等吨位的军舰总吨位为31.43万吨。[287]强大的海军足以使英国在海上自由游**,保卫英国的殖民地并夺取法国的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夺取敌人具有战略意义的据点,不但对英国海上霸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还可以消灭敌人的经济资源,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确实是一举多得的政策。
法国也想夺取英国的殖民地,法国认为殖民地是英国财富的源泉,夺取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力量就会衰弱。雅各宾派的领袖们曾呼吁法国人民:“要么将和平建立在摧毁伦敦塔之上,要么吸干腐朽的英国财富。”也就是说,法国要么进攻英国,要么进行殖民和商业战争。[288]拿破仑是个伟大的执行者,1798年拿破仑率领远征军躲过英国舰队的追击,在埃及登陆,其目的就是为了从埃及威胁英国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切断英国同印度的联系,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289]为了威胁英国,法国派军舰到印度海岸,和印度一些土邦结成联盟,鼓动它们反击英国,企图恢复法国在印度的统治。在西印度群岛,法国也派了五艘巡洋舰[290],英属西印度群岛受到了巨大威胁。《亚眠和约》签订后,拿破仑一面进行国内改革,一面制定庞大的殖民扩张计划。在欧洲,拿破仑企图恢复从莱茵河到阿尔卑斯山的法国天然疆界,在海外则恢复18世纪法国丧失的殖民地。拿破仑尤其想收复七年战争中失去的在印度的殖民地,而法国在18世纪所失去的殖民地大多为英国所得,因而拿破仑的扩张计划首先与英国发生冲突。[291]
战争开始的头两年,英国的政策取得很大成功,许多法国海外殖民地都被邻近的英国殖民地驻军侵占。邓达斯曾经指示:“法国海军遭到沉重打击后,占领这些西印度殖民地将会阻止法国海军恢复。”[292]实际上,英国占领敌人殖民地的战略也得到英国国内大多数人的认可,这个战略的核心是摧毁法国海军和商业力量,并不是扩大英帝国版图。无论谁占领了这些富饶的岛屿,都会使其海上力量占绝对优势。当然,英国也为占领这些殖民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远征西印度的英军和水手伤亡惨重,死亡率达70%,其中绝大多数人死于黄热病和疟疾。[293]由于伤亡率居高不下,当地指挥官决定招募黑人入伍,1798年,作为权宜之计,军队开始出钱购买奴隶来补充兵员。9年内,英国共购买6800个奴隶,花费48.4万英镑。[294]
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法国革命及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从法国、荷兰、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大量殖民地,英帝国的版图迅速扩大。战争结束之时,根据维也纳会议签署的《最后文件》,英国虽然放弃了一些它所征服的殖民地,但那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殖民地,则被英国永久占领,其中包括非洲南部的开普殖民地(Cape Colony),亚洲的锡兰(Ceylon,即斯里兰卡),南美洲的埃斯奎博(Essequibo)、德梅拉拉(Demerara)、伯比斯(Berbic)(都在今圭亚那境内),西印度的特立尼达(Trinidad)。英国还占领了马耳他岛(Malta)、塞舌尔群岛(Seychelles)和马达加斯加附近的毛里求斯岛(Mauritius),并从丹麦手中夺取了北海的重要据点赫尔戈兰岛(Halgoland),并将爱奥尼亚群岛(Ionian Islands)置于英国保护之下。在这一时期,英国在印度的领地也大大扩大,第二英帝国的基本框架定型了。
战争期间,英国殖民地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正值英国工业革命飞速发展时期,英国主要工业部门以机器代替手工生产,以工厂制代替作坊制,结果生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均有较快的增长。英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商品的再出口,但英国外贸已变成商品销售为主,对外贸易成了英国经济的生命线。以实际价值计算,英国出口的货物从1798年的4260万英镑增加到1800年的5230万英镑,离港船只增加了1/3,几乎达到200万吨。[295]在这种情况下,殖民地作为英国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对英国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英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保护已有的殖民地,尤其要保住印度这块东方宝地,并确保通向印度的航道畅通。英国占领地中海诸岛,占领开普、斯里兰卡等,都是为了保护通向印度的航路。
而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战争使得棉花的价格飞涨。18世纪大部分年代,英国从东方购买大部分原棉,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从东方运来的棉花已经满足不了英国的需要。到1790年为止,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已经供应英国需要的棉花的70%以上。英美战争以及英国对美国港口的封锁,使西印度群岛殖民地暂时消除了一个危险的竞争者,1808—1815年期间,牙买加与特立尼达都从对拉丁美洲的贸易中获得大量利润。[296]
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属北美殖民地进一步巩固。1791年,下加拿大大约有16万人口,其中讲英语的有1万人。20年后,这里的人口达到27.5万人,其中从美国来的移民就有3万人。[297]1815年,下加拿大人口又增至30万人,是1791年的两倍。[298]上加拿大的人少些,但增幅很快。据估计,1792年,上加拿大人口为1.2万人,到1800年有3.5万人,1812年为7.5万人。[299]1791—1812年,上加拿大人口增长了500%。[300]尽管拓荒时期经济困难重重,但是到1812年,上加拿大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沿着安大略湖北岸建立了一连串的殖民点,有的地方,如尼亚加拉半岛居民点已经深入离湖岸几英里的地方。在其他大西洋省份,也有7.5万—8万居民。[301]19世纪初,下加拿大的毛皮贸易衰落,但出口剧增。1810年,下加拿大木材出口已经占其全部出口的70%。在新的国际市场和国内消费的刺激下,农业也有巨大发展,其农产品出口总值由18世纪90年代的30万英镑增至1811年的122.1万英镑。[302]
由于战争的刺激,各殖民地经济迅速繁荣。英国政府逐渐放弃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放弃了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促进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纽芬兰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在经济上对英国十分重要,尤其对于英国船运业和捕鱼业的重要性更为显著。不列颠贸易委员会甚至一度认为在财富和安全上,纽芬兰的重要性大于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的总和。[303]18世纪末,纽芬兰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它同加拿大和西印度殖民地贸易关系已经确立。1793年反法战争爆发后,英国水手被征入海军,从英国来的渔船数量减少,定居渔业繁荣起来。纽芬兰人口从1785年的1万人增加到1815年的3.5万人;[304]1824年,英国给纽芬兰以殖民地地位。
由于战争的刺激,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布雷顿角和爱德华太子岛四个省的经济也发展起来,尤其是木材业和造船业发展最快。尽管在重商主义殖民理论的指导下,英国很早就鼓励北美木材贸易,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成本较高,北美木材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波罗的海沿岸一直是英国主要木材供应地,但是拿破仑战争完全改变了原有的供求关系。1793年以后,由于栎木短缺,英国改变政策通过关税保护,鼓励从英属北美殖民地大量进口木材。战争期间,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经济实行保护,1798年,英国对来自殖民地的木材几乎免税,一船只征收2先令,后来出于特殊原因,则完全免税。[305]1803年,由于战争消耗,波罗的海沿岸的木材价格急升,北美殖民地输往英国的木材量激增。1808年,英国政府对进入英国的大陆木材强行征收高关税,每船27先令4便士,1811年加倍,1812年则增至64先令。[306]而殖民地的木材进入英国却不交税,这一做法目的是保护英国海军的木材供应,准备一旦英国失去波罗的海的木材供应也不至于束手无策。1810年关税优惠加倍,1811年和1812年再加优惠,达到补偿从北美运至英国的高运输成本的水平还大大有余。这种帝国特惠制度的结果是使上、下加拿大及沿海各省的木材工业空前繁荣,英国不少进口公司原来是与波罗的海进行贸易,而今大都转向北美,接受英国政府的合同,投资砍伐和运输殖民地木材。英属北美殖民地木材的贸易量从1802年的21782吨增长到1807年的91660吨,1814年为110759吨。[307]约有1 500条商船、1.8万名英国海员在从事北美大西洋木材贸易。[308]美国独立战争之后,重建因失去美国而削弱的英国船队,刺激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造船工业。1783年后,沿海各省每一个重要港口都有造船厂,所造的船多数卖给英国。北美殖民地已度过了艰难的“拓荒时期”,开始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1808—1815年间是加拿大各殖民地经济大发展时期,最初,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只是地图上的两个地名,其后几年内,这里的港口和城镇成了大西洋西岸最繁荣的地方,积累了大批财富和资本。两地成了大西洋贸易体系中最活跃的两个成员,很快就对新英格兰的霸权形成了挑战。
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为应付战争需要,英国政府逐渐放弃了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权。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尽管《航海条例》仍未废除,但重商主义在英国正退出历史舞台,自由贸易也开始兴起。新、旧两种体制共存是第二英帝国初期的一个特点,小皮特本人便深深信服亚当·斯密的理论,他是坚信自由贸易的第一位英国政治家,而追随他的托利党人也先后接受了这种理论。[309]1786年英法签订《英法商约》,这是根据新的经济原则签订的第一个自由贸易条约。
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对于殖民地贸易的限制大大放松,直至最终放弃。美国独立虽然使它在政治上脱离了帝国,但是美国各州与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却无法割断。第一英帝国解体之前,为促进英国与其他国家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在1766年通过法案,将西印度殖民地的港口对外国船只开放[310],在西印度殖民地设立了自由港。美国独立后,英国《航海条例》实际上受到了挑战。英国政府最初希望完全禁止英属西印度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甚至用英国船也不行。但是英属西印度殖民地与美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使西印度殖民地强烈反对英国的政策,它们要求继续将美国留在帝国贸易体制内。事实上,到1783年,能够方便地为英属西印度殖民地供应食品和木材的仍然是美国各州。1783年4月,英属西印度种植园主和商人向英国政府提出:“同以前一样,允许美国船只自由地装运美国领土的产品到蔗糖殖民地。”[311]1783年6月23日,约翰·昆西·亚当斯总统明确说:“西印度群岛的贸易是美洲商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没有我们不行,我们没有他们也不行。造物主把我们安置在地球上,我们就有必要互相往来。”[312]
为此,1784年,英国政府做了一些变通,决定允许英国船只装载木材、牲畜、面粉、谷物、桅杆以及各类海军必需品从美国港口出发驶往西印度。[313]涉及一切海上贸易事务时,对待美国与对待其他外国没有两样。[314]
面对英属西印度要求扩大自由港制度的要求,1787年,英国政府禁止任何面粉、面包、大米、小麦、其他谷类和木材从其他国家的西印度岛屿进入英属西印度,但同时英国又规定:如遇紧急情况则例外。[315]同年,通过了新的自由港法案,在以下西印度殖民地设立自由港,其中牙买加有四个,多米尼加一个,巴哈马一个。这些港口对欧洲国家的商船开放,但仅限于只有一层甲板、吃水量小于70吨的商船。[316]这样,事实上在这里实行了自由贸易。因为“紧急情况变得那样频繁”,自由贸易也就成了常态。自由港开辟后,这些殖民地的对外贸易额急剧增加。牙买加同西班牙的货物贸易量每年达到5000—6000吨;1787—1790年,驶入多米尼加港口的外国商船数目超过了英国商船。[317]到1792年,自由港制度已经常态化。
由于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英国对欧洲大陆的贸易锐减,因而英国便设法向欧洲大陆以及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走私其工业品,这样西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就愈发明显。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自由港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为了保卫西印度殖民地,也为了夺取更多的敌国殖民地,英国在1795—1796年间派遣了3.5万人到加勒比海地区,但1796年死去1.4万人。[318]英国在格林纳达(Grenada)、安提瓜(Antigua)、巴哈马(Bahamas)、百慕大(Bermuda)等殖民地设立的自由港的贸易额也大大增加。大量的英国工业品运到英属殖民地的自由港,再从这里出口到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地。1793年以前,仅格林纳达的圣乔治自由港(S.George)每年从英国进口的工业品总额就达33万英镑。[319]而1793年之后,巴哈马每年从英国进口的制造业产品达到50万英镑,而其中18.4万英镑的产品被西班牙人买走。[320]拿破仑战争期间,自由港的贸易额进一步上升。1805年10月到1806年10月,仅在巴哈马殖民地,参与贸易的93艘商船就运送了价值60万英镑的货物。[321]
1808年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的总督主动宣布允许英国或美国船只把某些列举商品转口运至西印度,后来这一决定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认可。这实际上已经冲破了《航海法》的限制。1811年英国又进一步宣布:允许除法国之外的任何国家的船只装载某些重要产品,如小麦、面包、饼干、树脂、沥青等进入英属殖民地的哈里法克斯、圣安德鲁斯、圣约翰三个港口。[322]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进一步放松。同样在印度,1793—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也被取消。1793年,东印度公司被迫允许一定数量的英国散商商品进入印度,从而在东印度公司近200年的贸易垄断厚壁上打开了一条缝;而1813年颁发的东印度公司特许状则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特权,使印度对所有英国商人开放,东印度公司仅保留茶叶贸易垄断和对中国的贸易垄断。到1833年,东印度公司所有的商业特权都被取消,英国人可以自由定居印度,从事贸易和各种职业。[323]自由主义殖民政策与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并存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独特现象。但是其趋势是重商主义逐渐消亡,自由主义日益壮大。
由此看来,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对英帝国影响深远。战争期间,英帝国不但在版图上大大扩大,而且形成了一套新的殖民统治体制,英帝国开始了从重商主义殖民帝国向自由主义殖民帝国的转变。拿破仑战争结束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自由贸易的呼声进一步高涨,英国放弃对殖民地贸易垄断的步伐也大大加快。1825年英国国务大臣威廉·哈斯金森(William Huskisson)宣布将英国殖民地的商业对所有友好国家开放,条件是英国的商船在这些国家的殖民地也享有同等的权力。哈斯金森还取消了向殖民地各港口所征收的大多数收费。[324]至此,自由主义殖民政策基本确立。
在这个过程中,英帝国的版图迅速扩大,1792年英国占有殖民地26块,至1816年占有的殖民地已扩展到46块。[325]新的扩张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在西印度群岛,二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三是在印度和加拿大。在这三类地区中,前两类是英国攻占敌人殖民地的结果,后一类是为了应付危急局面而进行战争的结果。
西印度群岛是欧洲殖民者开辟较早的殖民地,那里盛产蔗糖,十分富饶,曾经是欧洲国家最重要的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虽然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在英帝国中的地位下降,但是仍具有很高的经济与战略价值。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英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受到威胁。大革命爆发不久,法国向加勒比地区派遣一支庞大的援军,仅在多米尼克(Dominica)就有4000多名士兵[326],由此法国在加勒比海域占据了明显优势,大有将英国驱逐出西印度群岛的迹象。面对法国的威胁,小皮特政府的第一个行动是向西印度群岛派遣一支远征军,攻击法国的西印度殖民地。[327]首相小皮特向格伦维尔指示说:“即使我们在地中海的部队耽误下来,西印度也必须保住。”[328] 1793年1月陆军大臣亨利·邓达斯发给牙买加总督一封私人密信中,谈到了西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他说:“如果战争爆发,那么使陛下政府和英王军队的保护达到法属西印度殖民地,使它们从隶属于大英帝国中获得利益,并采取同样措施使这些岛屿和现有英国殖民地一样,免受那些必然导致他们完全灭亡的图谋的影响和蔓延——这些必将是我国采取的作战计划的一部分。”[329]在英国未做好战争准备,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英国仍决定向西印度派遣重兵。1793年5月负责战争的国务秘书邓达斯给格伦维尔的报告中,记载了英国海军兵力分布的情况:英吉利海峡有25艘战舰,地中海有20艘,西印度12艘,东印度5艘。[330]由此可见西印度在当时英帝国中所占据的位置。
法国大革命客观上为英国夺取西印度殖民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革命爆发后,法属西印度殖民地受到很大影响,1793年,法属圣多明各殖民地的奴隶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举行反对法国人的起义,其他法属西印度殖民地也有效仿。1793年8月,雅各宾派政府宣布解放殖民地奴隶,唤起了西印度殖民地黑人奴隶的狂热希望,他们揭竿而起,要求得到应有的权利。[331]但种植园主顽强抵制,他们拒不执行国内的指令,许多法裔种植园主逃到了英属牙买加(Jamaica)。法国殖民者甚至派代表到伦敦,请求将圣多明各置于英王的保护之下。[332]同时,英国又收到了来自法属马提尼克(Martinique)和瓜德罗普(Guadeloupe)殖民地保王党代表呈送的归附英国计划,该方案提出,如果波旁王朝复辟,这些岛屿就归还法国,或者用以交换英国在战争中有可能丢失的殖民地。法裔居民向英国宣誓效忠,但可以像加拿大人一样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333]
英国接受了法属西印度群岛的要求,以法国种植园奴隶主的邀请为借口,于1793年9月从牙买加出兵,占领海地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11月,英国派7 000名士兵攻击其他法属西印度殖民地。1794年,英军从法国手里夺取了瓜德罗普、圣卢西亚(St.Lucia)、多巴哥(Tobago)等地。1795年荷兰、西班牙与法国结盟,英国又从荷兰手中夺取了库拉索岛(Curacao)、德梅拉拉、埃塞奎博以及圭亚那,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特立尼达(Trinidad)。除特立尼达之外,所有的殖民地在1801年根据《亚眠条约》归还;但1803年重新开战后,英国人重新占领了这些岛屿。1815年,根据战争最终解决方案,英国占领圣卢西亚、多巴哥、特立尼达,又购买了德梅拉拉、埃塞奎博、伯比斯。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还给了法国,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希望维持英吉利海峡的安全。
与18世纪以前的其他战争不同,1793—1815年的英法战争除了政治理念冲突之外,还与争夺殖民地及商业霸权紧紧联系。战争中,英国一方面在欧洲大陆组织反法同盟,资助它们抗击法国;另一方面乘势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并用它来攻击法国殖民地。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自此确立,这对以后英帝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是,攻占敌人殖民地的战略在西印度群岛却遇到了极大困难,使英国付出巨大的代价。法属西印度殖民地诸蔗糖岛看起来很诱人,但入侵这些岛屿殖民地却危险异常,其中最大的敌人便是黄热病。[334]圣多明各殖民地是法属殖民地中最大、最富饶的岛屿,1679年就被法国占领。该岛盛产蔗糖,这里每亩地所产蔗糖要比英属牙买加多出2/3。[335]但是由于岛上奴隶起义军的顽强反抗以及黄热病流行,致使英军伤亡惨重,成千上万名英军士兵因黄热病而死亡或残废。[336]英国最终未能占领法属圣多明各岛。在海地英军遭到同样重创,1795年西班牙从海地撤军,英军陷入孤立作战境地,加上海地黄热病流行,使英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1798年2月,在阿尔蒂尼特河谷平原,英军战败,几乎全军覆没,10月1日,英军向奴隶起义军投降。在六年的武装干涉海地的行动中,英国军队死亡4.5万余人。
当然,第二英帝国初期,帝国的扩张并非都是战争的副产品,塞拉利昂殖民地就是一个特例。该殖民地建于1787年,最初是为了给英国获得自由的黑人奴隶寻找一块居住地,由英国人道主义者出资建立的。1785年英国就开始在非洲寻找合适的地方来安置流放犯,那时伦敦还有大量黑人贫民,他们大多是解放了的奴隶或者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退伍兵。对这批人英国政府倍感头疼,按照当时的《济贫法》,贫民救济应该由其原来的教区负责,但这些黑人显然无法回到北美。因而就有人出主意,建议把他们运到非洲去。
1787年,英国皇家海军鹦鹉螺号(HMS Nautilus)与三艘运输船抵达塞拉利昂。船上运载了400名自由的黑人和60名沿途收押的白人妓女。[337]塞拉利昂殖民活动最初并不顺利,当地土著对他们进行抵制。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大批黑人效忠派逃到了新斯科舍,他们发现这里气候寒冷,并不是他们的理想之地,当地白人对他们也不欢迎。后来他们听到了塞拉利昂的移民计划,很感兴趣。1792年,在伦敦福音教派成立的“塞拉利昂公司”(Sierra LeoneCompany)的组织下,1000名来自美国、加拿大的解放黑奴来到塞拉利昂,建立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地。
1795年,500名被牙买加驱逐的黑奴来到塞拉利昂,这批人由于叛乱而被流放到新斯科舍。在那里他们发现自己不受欢迎,于是也设法来到塞拉利昂。1808年,由于塞拉利昂公司无法再向殖民地提供资助,遂将它转给了英国政府。当时该殖民地没有商业价值,也不适合英国移民。后来,该殖民地成了反对奴隶贸易和向非洲内陆扩张的前哨基地,才变得相对重要起来。
这一时期,英国在非洲、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夺取了开普、斯里兰卡、马来亚、马耳他等殖民地,主要是考虑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开普殖民地位于非洲最南端,在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前,是欧洲通往亚洲的必经之地,是欧洲通往印度的中转站,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最早来到南非地区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1652年4月,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范里贝克(Jan van Riebeeck)率80名公司雇员来此建立了一个后勤补给站,并围绕这个中心建立起第一个白人殖民地。在最初五六十年,开普殖民地的土地扩张是缓慢的。从18世纪初开始,荷兰殖民者中以畜牧为主的农场主(后来渐渐被称为布尔人)加快了土地扩张的速度,这种扩张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随着荷兰的国际地位日益衰落,在世界舞台上,英、法开始了激烈的争夺,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好望角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美国独立战争后旧的英帝国崩溃,印度成为新帝国的支撑点,在英国政治家看来,开普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38]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宣称:“无论哪个列强占据了开普,它都将控制印度。”[339]早在1780年,英国内阁就试图派兵占领开普,以确保通向印度的航道畅通。[340]东印度公司主席在向英国内阁的报告中就指出:“那些占据了好望角的国家便拥有了通向东印度的钥匙,这个道理对我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我们必须把好望角做为印度的直布罗陀。”[341]法国革命中荷兰与法国签定《海牙和约》,荷兰改称巴达维亚共和国(Batavia Republic),成为法国的仆从国,这对英国来说是个沉重打击。随后,亲英的荷兰国王威廉五世逃往英国,他训令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财产移交给英国人,以免落入法国之手。1795年6月英国人借口保护“盟国”的海外殖民地,派兵进军开普殖民地,驻守海港的荷兰正规军不战而逃,当地布尔人民团也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些抵抗。9月15日,英军顺利实现占领,“名正言顺”地接收了开普殖民地的管辖权。
这次占领历时八年,从名义上说是代“盟国”占领,但是实际上却在做长期占领的准备。英国当局取消了加尔文教作为南非国教的地位,确立宗教自由的政策,同时英国传教士加紧在南非传播英国国教。1796年,英国取消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开普所做的种种限制,以赢得荷兰裔居民的效忠。[342]
1802年3月27日英法签订《亚眠条约》(Treaty of Amiens,1802),条约规定英国将战争期间所占的法国及其盟国的殖民地都给予归还,但斯里兰卡和特立尼达岛除外。法国将特立尼达岛割让给英国,巴达维亚(即荷兰)将斯里兰卡割让给英国,而英国将马耳他岛归还给圣约翰骑士团(Knights of St.John)。[343]根据条约,1803年2月20日,英国极不情愿地撤出了它统治了八年的开普殖民地,由荷兰政府接管。但同年5月英法再度交战;1805年英国军舰再次逼近开普,1806年1月英国第二次占领开普殖民地,此后就再也不愿意把它交还给荷兰了。1814年维也纳会议上,英国迫使荷兰政府正式将开普殖民地移交给英国。此后直到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开普殖民地一直是英国从大西洋通向印度洋航线上最重要的海军基地。英国在好望角港口驻扎重兵和舰队,拱卫它在两大洋上的航线。
开普殖民地对英国维持海军优势及它在东方的开拓具有重大意义,为英国推行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9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军舰和远洋商船从使用风帆改用蒸气动力,而盛产煤炭的南非,又从原来的海上食物供应站转变成极其重要的加煤站,开普殖民地在大英帝国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为了保卫开普殖民地,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在开普殖民地的驻军始终维持在4000人以上。
而且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印度殖民地对英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成了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印度输往英国的棉花等原料激增,英国输往印度的工业品也急剧增加,航行于两大洋航线而停泊于开普的军舰和商船数目直线上升,这些船只在开普港停泊,补充给养,船员也得以休养。开普殖民地成了通往印度的重要的战略基地。
锡兰(Ceylon)(即现斯里兰卡)地处印度次大陆南端,是扼守印度洋保卫印度的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最早来到斯里兰卡的欧洲殖民者是葡萄牙人。1505年,在一次海上搜捕中,葡属印度殖民地总督弗郎西斯科·德·阿尔梅达(Francisco de Almeida,1450—1510)派遣自己的儿子洛沦索去追击进行海上偷运的阿拉伯运输船。由于海上突然起了风暴,葡萄牙军舰不得不尾随阿拉伯人的海船进入一个港口躲避,这个港口就是位于斯里兰卡(Sri Lanka)西部沿海的科伦坡(Colombo),斯里兰卡从此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葡萄牙统治时期,斯里兰卡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吸引力最大的是肉桂,因此他们来到斯里兰卡以后,首先抓在手里的就是岛上肉桂贸易的垄断权。在经济掠夺过程中,他们没有对其所控制的僧伽罗国家的现存的行政管理结构进行干涉,而是利用僧伽罗国家原有的一套行政机构和管理制度为自己服务。[344]
1658年,荷兰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下斯里兰卡,成了第二个统治斯里兰卡的西方殖民国家。荷兰人统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所以对斯里兰卡社会结构也没有造成多大破坏。
随着英国在印度的扩张,斯里兰卡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对英国人来说,要完成对南印度的征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优势,而斯里兰卡的亭可马里(Trincomalee)港口是一个优良的港口,可以给英国人控制印度海岸提供战略据点,对保护印度至关重要。同时斯里兰卡资源丰富,尤其是这里出产肉桂,对英国人也有很大**力。
1758年印度的马德拉斯被法国占领,亭可马里港的战略地位就变得更加重要。荷兰站在法国一边,不允许英国军舰在亭可马里停泊。1794年法国攻入荷兰,荷兰投降,荷兰总督逃到英国,英国便利用这个机会,由东印度公司派兵占领了斯里兰卡,以阻止法国接管斯里兰卡。英国于1795年2月开始进攻岛上荷兰人的定居点,1796年2月英军攻占科伦坡,将荷兰人赶出了斯里兰卡,占领了整个斯里兰卡岛,开始了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
在战争中,地中海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地处地中海之中的马耳他(Malta)岛则是英国扼守地中海的门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但这块岛屿对法国来说同样十分重要,拿破仑曾经对一个英国大使说,他宁可让英国人占领一片巴黎的郊区,也不愿让他们占领马耳他岛。[345]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该岛授予圣约翰骑士团,此后两百多年这里一直由骑士团统治。拿破仑战争期间,英法曾经对该岛进行争夺,1798年6月9日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途中登上了马耳他岛,开始了法国对该岛的统治。法国对马耳他实行的是肆意掠夺政策,激起了马耳他人的反抗。1798年9月,马耳他向停靠在西西里的英国海军求援,英国随即派军队对该岛进行封锁。1800年英国接管了该岛,并将该岛作为英国的保护领。曾经亲临马耳他的英国海军军官鲍尔上校论述了占领该岛的好处:一是把大港作为英国在地中海进行贸易的主要集散中心;二是马耳他诸港能为英国海军作战提供可靠的基地;三是管理群岛的费用,凭进口税和骑士团产业的收入就足以开支,而不必由英国国库开支。[346]1802年,马耳他派代表团到伦敦,请求把马耳他列岛置于英王陛下的永久保护之下,马耳他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战争的进行,英国政府认识到马耳他在地中海具有何等重要作用。骑士团的小造船厂为皇家海军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修船基地,马耳他还可以用来对法国在地中海的利益加以排挤。1803年,纳尔逊(Horatio Nelson,1st Viscount Nelson)将军便宣称:“我现在宣布,我把马耳他看成是印度最重要的外围工事,而且它将对地中海东部诸国及整个意大利南部产生巨大影响,根据这一点,我希望我们永远也不要放弃此岛。”[347]1805年初当有人征询基思海军上将对地中海各军港作用的意见时,他毫不含糊地回答:“马耳他较之我所提到过的一切港口都更为优越,整个港口遍布着绝妙的防御工事,只要它掌握在英国手中,任何敌人也不敢在这里登陆,因为围攻它所需要的兵力不可能从岛上获得给养,而一旦出现优势舰队,围攻的军队将只有投降……马耳他所有的兵工厂、医院、仓库等规模都很大。”[348]而且,马耳他的商业作用也日益凸显,它不仅是皇家海军的基地,还成为一个货物仓库,可将各种货物批发到意大利等地,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Berlin Decree,1806)后,马耳他的商业价值就更为巨大了。
英国占领爪哇(Java)、马六甲(Malacca)也是出于战略考虑。1810年英国印度管理委员会向印度总督明托勋爵发出指令:“要将敌人赶出爪哇。”[349]英国人无意永久占据荷兰的这一领地,他们的一个目的是破坏拿破仑包围印度的计划。1811年8月,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兵占领了荷属爪哇殖民地。这个殖民地是荷兰最富饶的殖民地,但英军只占领了五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将它归还给荷兰。
英国作为海上强国,对占领大洋上的要冲一向非常敏感。马来半岛(Malay Peninsula)和苏门答腊岛(Sumatra)之间的马六甲是进出远东的必经之路,因此英国人早就处心积虑想插足此地。18世纪8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利用马来半岛北部的吉打苏丹阿卜杜拉需要援助的机会,与阿卜杜拉签订协议,根据协议,靠近吉打海岸的租给东印度公司,公司每年向苏丹支付3万西班牙币。[350]1786年8月,东印度公司派一小队士兵,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占领槟榔屿,更其名为“威尔士亲王岛”。1800年,吉打苏丹又将槟榔屿对面大陆上的狭长地带割让给英国,英国人用这片地方种粮食。虽然英国人占领了槟榔屿,但是该岛距马六甲海峡太远,因此必须尽量在靠近海峡的地方再寻找一个据点。而马六甲是最靠近海峡的一个港口,它仍然掌握在荷兰人手里。1795年法军占领荷兰后,荷兰流亡政府将马六甲转交给英国。战争结束后,1818年,英国根据诺言将该地归还了荷兰;但六年之后英国与荷兰又签订协议,英国用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的一块地换取马六甲,马六甲从此成为英国殖民地。
除以上这些地方,英国在战争中取得的殖民地还有:印度洋的法属岛屿波旁岛(Bourbon)、毛里求斯(Mauritius)、罗得里格斯岛(Rodriguez)及塞舌尔(Seychelles)。这几个岛屿除波旁岛外,都成了英帝国的一部分。在加勒比地区,英军占领了特立尼达、马提尼克、爪得罗普、圣卢西亚、多巴哥、荷属圭亚那、库拉索,丹属圣托马斯(St.Thomas)及圣克里奥克斯(Sr.Croix)。后来这些殖民地除特立尼达、圭亚那之外,大都返还给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351]在印度洋,1796年,英国还从荷兰手里夺去了马尔代夫(Maldives)。这样,加上原来夺取的开普、斯里兰卡殖民地,通向印度及东方的战略据点基本上被英国占领。
从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又放弃这么多它曾占领的殖民地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英国对于扩张新的殖民地并不是非常感兴趣。拿破仑战争后期英国已完全击败了法国的海上势力,消灭了法国及其盟国的船队,成了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海上优势确保了英国控制海上贸易,并大大扩大了它的贸易量,这就使它能顶得住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并不断增加开支资助反法同盟各国。英国征服殖民地主要是“要禁止中立国与敌方殖民地通商,而把这项贸易保留给自己”[352]。
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得英国把殖民扩张重点转向占据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据点,以确保其海上航线的畅通,并使英国可以得到它想要的任何地方。拓殖新的殖民地对英国来说已没有多大意义了,英国占领的地方都与其海上力量与商业贸易有关,或者与英国现有殖民地的安全有关。[353]占领特立尼达主要是为了向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走私,多巴哥、圣卢西亚两个法属岛屿对安的列斯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普殖民地是英国保持与东方殖民地联系的必经之地,占领毛里求斯和塞舌尔,是为了保卫东印度与远东的联系。在地中海地区,英国占领马耳他及爱奥尼亚岛,加强了英国在直布罗陀以东海上的力量,保证了从亚历山大港经红海通向印度这条线路的安全。[354]而英国占领斯里兰卡,正是为了保卫印度。
虽然在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政府采取了攻击敌人殖民地、占领重要的战略据点的战略,并且夺得了许多殖民地,但是这些征服与旧帝国时期的扩张有很大不同。此时英国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商业贸易上,对商业航道的畅通特别注意,而征服殖民地只是第二位的事[355],这与第一英帝国崩溃之后,英国所采取的殖民政策是一致的。既然如此,有人不禁要问:既然英国不愿征服殖民地,为什么英国在西印度损兵折将之时,仍然死守着那些岛屿,并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政治上讲,英国占领这些殖民地,目标是将敌人从欧洲吸引开,为战后和谈中的讨价还价做准备。[356]1802年的《亚眠和约》(Treat of Amiens)及1815年《巴黎和约》中英国同意返还在战争期间占领的一些殖民地,为此提供了例证。
其次,从经济方面讲,夺取敌人殖民地是打击敌人的一个有效的手段。随着战争的深入,英法斗争进入胶着状态,小皮特及邓达斯都认为:持久的战争只有靠经济力量来取胜,如果法国丢失其海外殖民地,法国经济就会枯竭[357],法国大革命以前,殖民地贸易在法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很大,1789年占其进口贸易的1/5。[358]一方面,通过征服敌人殖民地可以割断法国的商业资源,削弱、摧毁法国的海军力量。另一方面,英国经济则从战时夺取的殖民地中受益,英国可以控制这些殖民地的原料供应,欧洲被迫从英国进口这些原材料,否则什么也得不到,而英国却为兰开郡的棉纺织品及其他工业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359]在1806年11月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实行大陆封锁政策之后,英国征服敌人殖民地还具有反击法国大陆封锁体制,进而粉碎封锁体制的目的。
最后,从战略方面讲,英国占领敌人殖民地又是为了确保通向印度的航路畅通无阻。美国独立之后,英国政府并无意在印度进行新的扩张,1784年《印度法》第34条明确规定:“追求征服、扩大印度占领地的计划对于国家政策、理想、道德及荣誉而言是个臭名昭著的措施”,除了纯自卫目的外,“任何对印度境内的宣战、敌视或为战争而缔约都是非法”。[360]也就是说,英国政府不允许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采取战争和征服的政策。前印度大总督黑斯廷斯被弹劾的一大罪状是他曾在印度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但是在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期间,尤其是韦尔斯利(Richard Colly Wellesley,Marquees)任印度大总督时,英印殖民当局在印度仍进行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急速扩大,使印度成为第二英帝国的支柱。
接替黑斯廷斯的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1st Marquis,1786—1793),他是第一个以上院议员身份担任印度总督的人,他和邓达斯关系密切,获得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大力支持。根据1786年的法案,他可以支配参事会,对马德拉斯和孟买实行有效的控制,还被授予了犹如总司令那样的军事控制权,这样他在印度的地位就非常巩固了。[361]
康沃利斯到达印度后不久便认识到,严格遵循《印度法》的禁令是不可能的,他认为这个法令“不免使我们公司总处于不方便的地位,必须在尚未预先争取到得力同盟军帮助的情况下发动一场战争”。康沃利斯还考虑到当时欧洲的国际环境,认为英法在欧洲一有战端,必然会在印度引起反响。而同法国人结盟的迈索尔苏丹提普(Tipu)也在大力扩充军队,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准备打击英国人。康沃利斯于1788年3月写信给驻扎官马利特说:“我把同提普的决裂,看作与法国发生战争的必然的直接的结果。如果那种情况发生,马拉塔人的有力合作,对我们在这个国家的利益的确是最重要的了。”[362]
于是他在1790—1792年和马拉塔联盟(The MarathaConfederacy)及海德拉巴(Hyderabadi)结成攻守同盟,马拉塔和海德拉巴答应各派1万人和英军一起战斗。有了这样的准备,英国人于1790年发动了第三次英迈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两年,提普苏丹虽然率领军队奋起抵抗,但由于寡不敌众,在首都被围困的情况下不得不求和。1792年3月双方签订条约,提普苏丹赔款3300万卢比,割让领土的一半。[363]通过战争英国人获得了对马拉巴尔(Malabar)等地的统治权,并取得丁迪古尔(Dindigul)及其南部毗邻地区;在印度东部,英国获得了巴拉马哈尔县(Baramabal District),并将其并入孟加拉和马德拉斯管辖区,大大扩张了东印度公司的领土。
不久,马拉塔联盟和海德拉巴又发生火并,海德拉巴被打败,割让一半领土给马拉塔联盟,从此失去南印度三强之一的地位。海德拉巴为了对付马拉塔人接受英国驻军,订立了军费补助金条约,成了英国的附属国。
这样,在18、19世纪之交,英印帝国的轮廓已经可见。沿海地区和肥沃的内陆平原都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已与英国人讲和的印度王公们保留了一些内部自治,但却不能自行制定外交政策。英国人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征服的成果,于是英国人又重提不干涉政策。
1793年约翰·肖尔爵士(Sir John Shore)继任印度总督。肖尔是东印度公司一位文官,他在印度当了五年的总督。在其任期内,他严格遵循1784年《印度法》所规定的中立政策,这一时期英国在印度的势力范围也未扩大。然而,肖尔的不干涉政策并未能持久,英法战争爆发后,法国人把切断英国同印度的联系做为削弱英国的手段,并试图恢复法国在印度的统治。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就是为了威胁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此外法国还支持印度土邦反对英国,马拉塔人首先发动对英国的战争,印度的稳定被破坏。
002
1798年4月,莫宁顿勋爵(后称为韦尔斯利侯爵)继任印度大总督。新总督时年只有37岁,他是威灵顿公爵的胞兄。他作为印度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印度事务颇有了解,“除了寇松,没有一个印度总督像韦尔斯利侯爵那样对有关印度政府的一切问题都这样精通”。他是一位“成熟和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个强有力的帝国主义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目的是“在印度斯坦和德干的每一个地区建立广泛的联盟和政治体系”,换句话说,是“把英国政府提升到印度的最高权力的地位”[364]。正是在他担任总督期间,印度变成了英属印度。
韦尔斯利上任之时,英国在印度的局势异常危急,肖尔总督采取的中立政策使东印度公司面临严重的危险,公司宿敌提普苏丹的实力大大增加。1797年,迈索尔提普决定同法国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企图获得法国人的支持。[365]因而在他统治期间,阻止法国势力在印度重新抬头,就成了英国扩张的主要因素。[366]
韦尔斯利的政策是:全部扫除法国在印度的影响,不让它在印度有立足点;而由于印度君主鼓励法国人在印度建立立足点,因而英国在印度的策略就是:用英国在印度的霸权取代不干涉政策。[367]
英国政府给他全力支持,让他掌握一切可用的兵力。1799年,韦尔斯利借口法国派舰队来迈索尔,发动了第四次迈索尔战争。海德拉巴作为英国的附庸参战。这一次英国除了军事进攻外,还采取了从迈索尔内部收买封建主的方法,结果,迈索尔内部出现了一个内奸集团。战争开始后,尽管提普苏丹奋力抗战,但是由于迈索尔内奸集团的破坏,致使英国军队**,提普苏丹不得不退守首都。1799年5月4日,英军用大炮轰开城门冲入城内,迈索尔内奸集团关闭内城城门断绝了提普苏丹的退路,提普苏丹战死,他的儿子投降,迈索尔国灭亡,其领土大部分被英国人兼并,海德拉巴也分到一些,少部分留下用以扶持王室的后裔。一支英军驻扎此地,由迈索尔供养。[368]英军还从迈索尔国库中掠取了1143216英镑的财物。[369]迈索尔的沦亡使英国完成了对德干以南地区的征服,为英国进一步吞并印度打下了基础。
为了保卫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韦尔斯利对印度各邦采取了“军费资助同盟”政策。印度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面对这种情况,对每一个王公实行武力征服是东印度公司力所不及的。对大批弱小的王公来说,也不需要武力征服。所以英国人很早就考虑采取另一种征服手段,即用驻军和订立条约的办法把这些小邦国变成自己的附庸。其中最常用的是资助同盟条约,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英国军队驻扎该国担负防御任务,由该国负担全部费用,或者划出一片土地给公司作为给养费来源;这些小邦国在外交上要接受东印度公司的监护。[370]按照资助同盟体系:“未经英国政府了解和同意,印度各邦不得从事战争,也不得和任何其他邦进行谈判。大的公国各以英国军官指挥的一支土著军队来维持公共和平,它们各自割让某些有充分主权的领土,以支付这支军队每年的费用,小公国则对最高权位者纳贡,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它们个个都加以保护,以抵抗任何入侵的外敌。”[371]
资助同盟政策加强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地位,“让当地王公自己支付镇压他们的军备费用”[372]。这是一种不平等条约,接受这个条约就等于成为东印度公司的藩属。这样做好处很多:既然是一种不经过战争的征服,就无需耗费公司的钱财,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分驻在各附属国,控制印度各土邦,最终确立英国在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最高权力。英国人通过这种方式,把一大批土邦纳入英国人的管辖范围下。一些王公之所以接受这种条约,有的是因为受到英国人军事进攻的威胁,有的是由于和别的王公有矛盾或者内部有矛盾,想借助英国人的力量保护自己。最早和英国人签订这种条约的是奥德和卡尔纳典克,1813—1823年,中印度145个小王公,喀提雅瓦尔145个小王公和拉其普他20个小王公被纳入资助同盟体系。[373]
如果说,在此之前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还是遮遮掩掩的话,韦尔斯利的政策则是**裸的扩张。1801年,韦尔斯利总督与奥德签订新条约,那瓦布的大部分领土割给了英国,奥德地区主要由英军防守,那瓦布每年付现款给他们。通过条约,英国将先进的英国军队驻扎到印度人的心脏地区。以后,资助同盟体系扩大到印度其他地区。韦尔斯利刚上任之时,英国只是印度六个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而7年之后,英国已成了印度半岛的霸主。在他任职期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军队由1790年的9万人上升为1815年的20万人,这些军队不仅用来防卫、扩张,还被用来征税和治安。[374]在资助同盟体系下,韦尔斯利利用结盟、战争等手段,击败一个个强敌。
英国在印度的扩张行为动机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为了扫除法国人在印度的影响。那些同法国人勾结的土邦要么被解除武装,要么与英国兵戎相见。尼扎姆最早接受资助同盟条约,并且解除了武装,遣散了法国军官。[375]而同法国人秘密结盟的迈索尔人则受到英国的严厉打击。1801年,英国吞并了卡纳蒂克,其全部军政、民政事务由东印度公司接管,公司保证将卡纳蒂克1/5的收入留给那瓦布作为年金。[376]
1803年,韦尔斯利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第二次英国对马拉塔战争。第三次英迈战争后,马拉塔联盟分到一大片迈索尔的领土,随后和海德拉巴作战又得到其一半的领土,其结果是联盟的统治者自我陶醉,他们因分赃问题而相互争夺,内斗不已,既不对英国人可能的侵略做任何准备,也不进行内部改革来增强国力。19世纪初,马拉塔联盟内各王公相互征战愈演愈烈,英国人利用这些矛盾挑拨离间,阻止他们的联合行动,这种外交手腕取得了成功。面对英国人的进攻,王公们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尽管马拉塔的兵力达25万,而英国在印度各地的兵力只有5.5万人,但联盟各王公最后被英国人各个击破。[377]
第二次马拉塔战争使联盟各王公丧失了大片土地,联盟也失去了强国地位,政治上已经部分失去了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英国人控制。英国人在马德拉斯和孟加拉的领地现在完全连接起来。这场战争还彻底摧毁了法国人在印度的影响,由法国人训练的军队被遣散,1803年12月,英国同北方的信希亚签订了《苏杰尔·安江干条约》,朱木拿河和恒河之间的领土以及其他一些领土割让给英国。对印度名义上的最高权威莫卧儿皇帝的控制权也从马拉塔人手中转到了英国人手中。[378]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莫卧儿帝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真正结束了,英国评论家芝罗讲道:“我们现在是印度十足的主人了,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更加巩固,那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动摇我们的权力。”[379]
尽管韦尔斯利为英国在印度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的扩张政策在英国国内还是受到攻击,许多英国人认为新征服的地区太辽阔,不易经营获利,东印度公司的债务也从1797年的1700万英镑增加到1806年的3100万英镑。[380]小皮特和邓达斯起初支持韦尔斯利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国对印度的威胁确实存在,当这种威胁消除之后,大臣们对他的扩张便漠不关心。1804年英法重新开战之后,英国又面临法国入侵的威胁,小皮特则担心韦尔斯利的政策力不从心。[381]这样在英国便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局面:当韦尔斯利旗开得胜时英国政府是不干涉的,但当他一旦失败,他的“好战政策”便遭到强有力的指责,连小皮特本人也宣布“韦尔斯利的行事多半是轻率的、不合法的,不能容许他继续留在政府之内”。[382]这种大环境决定了韦尔斯利的命运,1806年他被召回。
韦尔斯利离开印度后,他的继任人巴洛(Sir George Barlow)和明托(Lord Minto)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他们与土邦王公进行和解。[383]明托任总督时,拿破仑战争正处于**,欧洲的局势使英国无暇分散力量向印度派兵,而印度的局势也迫使英国不能后退。明托在稳定印度局势的同时派特使出使波斯,以消除法国的影响,并派遣1万名士兵占领了法属波拿巴岛、毛里求斯和塞舌尔岛。1810年,根据印度管理委员会的指令,明托派兵占领爪哇,以破坏拿破仑包围印度的计划。[384]
马拉特王公们在第二次马拉塔战争中蒙受了羞辱,近一个世纪来在印度封建势力纷争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他们,不愿意接受英国这个外来势力的摆布。1817年11月,巴吉·拉奥二世领导佩什瓦起义,烧毁了英国统监的官邸,攻打英军的军营。佩什瓦起义对其他马拉塔王公是个鼓舞,他们纷纷起兵响应,第三次马拉塔战争由此爆发。但马拉塔军完全不是英军的对手,到1817年底,朋斯拉军、霍尔卡军都被击溃,1818年佩什瓦军队也被击溃,佩什瓦投降。明托趁此机会取消佩什瓦的职位,兼并了佩什瓦的土地,巴吉·拉奥二世被软禁在康浦尔,靠每年80万卢比的养老金生活。1818年,英国还与霍尔卡、朋斯拉签订条约,这两个王公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国人。[385]
经过1817—1818年的第三次马拉塔战争,马拉塔联盟不复存在,各个王公领地的相当一部分土地被兼并,并入孟买管辖区,但保留了马拉塔诸王公政权的残骸,使之成为附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土邦。马拉塔联盟的瓦解,消除了英国征服印度道路上的最强劲的敌手,德干和印度斯坦落入英国人之手。尽管印度各地特别是北、中部尚存在一批大大小小的王公,但他们已经没有力量可以和英国殖民者抗衡了,英国全面征服印度已在所难免。
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对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两个殖民地的影响不是很大,这一时期,这两个殖民地都站稳了脚跟,并开始发展壮大。到1815年,澳大利亚殖民地已经越过蓝山,开始向澳大利亚内陆发展,随着牧羊业大规模地发展,澳大利亚的民族经济已经初步建立,殖民地已经巩固。
英属北美殖民地也进一步巩固发展。从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到第二次英美战争,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逐渐形成。一些探险者横跨大陆,来到太平洋海岸,一个新的毛皮贸易帝国正在兴起。与此同时,大西洋沿岸各省依靠捕鱼和通商逐渐繁荣起来,由于缺乏足够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地,自效忠派之后,除了一些苏格兰高地人来到新斯科舍、布雷顿角和爱德华王子岛之外,再也没有大规模的移民来到沿海各省。到18世纪末,沿海各省的居民总数大致为8万人。
1791年以后,仍有美国移民来到上下加拿大。1790—1812年,大约有10万人从美国移居加拿大,这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和效忠派并无多大联系。吸引他们的是便宜的土地,而不是生活在英王的统治之下。[386]在1791年,上下加拿大两省共有大约18万人,其中只有1.4万人居住在上加拿大,但到1812年时,上加拿大人口超过9万人,下加拿大则多达33万人。下加拿大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法裔居民的自然增长,只有大约9000名美国人迁移到那里,他们与早期到达的效忠派一起,居住在圣劳伦斯河以南的东部城镇。[387]
由于拿破仑战争的刺激,各殖民地经济迅速繁荣。英属北美殖民地已度过了艰难的“拓荒时期”,开始平稳发展。农业仍然是最主要的产业,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加拿大殖民地的木材业和捕渔业都有很大发展,哈利法克斯成了重要的海军基地和货物集散地。1800—1814年,加拿大向英国的出口也大大增加,出口物主要是小麦、木材、海豹皮、鲸油、桅杆、船板。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向加拿大的出口也大大增加,仅咖啡的出口量就从13050磅增至63929磅。[388]北美各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也有很大增加。
英属北美殖民地真正稳固下来还是在1812年英美战争之后。在这之前,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口大大增加。
1810年,大约有50万人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安了家[389],1795—1812年之间,数千名非效忠派美国人也移居到上加拿大。他们主要是被廉价的土地所吸引,而不是喜欢英国的制度。[390]老魁北克省的大法官呼吁把整个英属北美置于一个政府之下,他说:“为了帝国各部分的共同利益和安全起见,把大不列颠在北美洲的老殖民地的残余部分放在一个政府的统治之下吧。”[391]但是,当时美加边境尚未划定,年轻的美国时刻想把加拿大吸收到美利坚联邦中来,加拿大仍受到美国入侵的威胁。
根据1783年《巴黎和约》,俄亥俄地区被划给美国,但英国认为加拿大西部边境受到了美国的威胁,因此借口美国未清还效忠派的财产,迟迟不肯撤出俄亥俄地区驻有兵士的贸易站。实际上,1783年《巴黎条约》签订后,英国很快就后悔让出了如此广袤的西部土地,因而设法拖延该地区的割让。另一方面,美国也没有放弃吞并加拿大的野心,1786年杰斐逊宣称:“应当把我们的联邦看作是基地,我们应该从这里出发遍布全美洲,北美和南美。”兼并加拿大的念头,在富兰克林这些人的头脑中也深深扎下了根。印第安人问题是另外一个因素,美国唯恐印第安人对美展开袭击活动,英国也害怕受印第安人的拖累。加拿大总督卡尔顿曾一度希望在美国与上加拿大之间建立一个印第安人的隔离区,借以保护上加拿大。而美国却设法以武力夺取俄亥俄以南的地区。1794年,美国在“落木战役”中最终击败印第安人,夺取俄亥俄以南的地区——卡尔顿建立缓冲区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在英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美国感到本身力量还很弱,国内也不团结,西南部虎视眈眈的西班牙殖民地仍是隐患,若再深入卷进与印第安人的冲突甚而与英国作战,恐怕对自己不利。1794年4月,美国总统华盛顿派遣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约翰·杰伊(John Jay)赴英国进行谈判。1794年11月19日,英美签订《杰伊条约》(the Jay's Treaty),条约规定:英国撤走在美国西部所占领的据点和要塞,但仍可在美国北部边境进行毛皮贸易;美国可以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贸易,但不能与加拿大通商。美国承诺将积极处理效忠派的财产问题;美国船只对英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仅限用70吨以下的船只运载,并且不能将进口货物转运英国。[392]
但是《杰伊条约》并未消除英美间的摩擦。西部据点虽然在1796年前交还给美国,但印第安人仍然到昔日的贸易站以北同英国商人进行交易,英国也乐意与印第安人继续保持和睦关系,以便日后同美国发生冲突时可以利用印第安人。在俄亥俄地区,美国的毛皮商人竭力排斥英国人,英美矛盾还在增长。
在海上,英美冲突也在增加。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实行大陆封锁,英国则实行反封锁政策,禁止中立国在敌方港口之间进行贸易,这一措施直接损坏了美国的商业利益,影响了美国的中立国地位。1802年后,为了防止向法国控制的欧洲提供战争物资,英国海军在公海上强行登上中立国船只进行检查,其中包括美国商船。英国的军舰甚至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从美国船只上拘捕所谓的英国逃兵,在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人劫夺了6000名以上的美国海员,被英国扣留的美国商船达到528艘之多。[393]英国海军的所作所为遭致美国的强烈抗议,为了避免争端和寻求解决办法,美国最终终止了它与交战国的所有贸易,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对中立国船只搜查权的争论,导致英美关系日趋紧张。1807年6月22日,英国“豹”(Leopard)号军舰借口搜查逃兵,袭击了美国快帆船“切萨皮克”号(Chesapeake),打死3人,打伤18人。[394]这一事件刺激了美国人对英国人的仇恨,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准备对英开战。如果此时美国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切萨皮克”号事件或许已经把美国拖入了战争。
随着事态的发展,美国日益感到自己无法维持中立国地位。18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令,禁止向英法输出一切货物。这项法令使美国在经济上付出巨大代价,无异自食其果。为拉拢美国,法国在1810年8月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将美国商船从柏林敕令和米兰敕令的名单中去除;但英国拒绝承认美国的中立权,这种政策使美国人相信美国事实上已经处于殖民地地位[395],11月2日,美国宣布断绝对英国的贸易。1811年3月美国国会制订了一个法案,宣布对英实行“不来往法”。同时,美国西部各州急切希望向加拿大扩张,一些号称“战鹰”的议员不断发出夺取加拿大的叫嚷。
在英国控制海洋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避开在海上同英国发生对抗,它把军事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加拿大,企图吞并加拿大。用门罗的话来说,美国的目标是“通过入侵这些省,……这个英国唯一易遭攻击的地区,报复她对我国海上权力所造成的伤害”[396]。于是,美国到处响起了“向加拿大进军”的口号,众议院议长亨利·克莱甚至扬言:“把不列颠人从美洲大陆上赶走”,他还说:“我不要在魁北克停下来,我要的是整个加拿大。”[397]
1812年6月28日美国对英国宣战,英美两国再次开战,宣战的理由是:美国说英国在以下三个方面侵犯其主权:(1)英国不遵守1783年《巴黎条约》,拒绝移交西部地区的军事要塞,并且武装印第安人,威胁美国边陲;(2)皇家海军拦截美国商船追捕逃兵,强征美国海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出生于英国,但已归化为美国公民;
(3)英法之间的战争导致的贸易禁运,使上百艘美国商船被皇家海军扣押,美国的中立国地位未被尊重。费城一家报纸宣布美国向英国宣战的十大原因,包括:抓捕和奴役美国公民,鼓动印第安人屠杀美国人,进攻美国边境,侵犯美国中立权,侵犯美国港口,以及商业上对美国的不平等,等等。[398]
这是继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之间第二次军事较量,也是美国企图使用武力兼并加拿大的第二次尝试。对于美国来讲,战争的目的是夺取地广人稀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尤其是加拿大。[399]美国人把这次战争看成是把英国彻底赶出美洲大陆、彻底摆脱英国控制的第二次独立战争,但对加拿大来说,则是反对美国扩张和军事入侵的斗争——美国是主动出击者,加拿大是被动防御者。
战争初期,英国在加拿大的正规军相当薄弱,还不到5000人,加拿大人口只有40多万,英国援军又一时难以到达。美国应征入伍的正规军有7000人,民兵有70万人,美国总人口已达725万,给养充足。[400]美军在军事上占优势,所以美国采用了进攻战略。
实际上,不论是在加拿大的英军还是美国,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美国人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异常乐观,认为他们很快就能占领大部分英属北美地区,轻而易举地征服该地。[401]美国陆军部长威廉·尤斯蒂斯(William Eustis)宣称:“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占领加拿大,我们只需要派一些官员到加拿大,那里的人民就会团结在我们周围。”托马斯·杰斐逊也写道:“今年占领加拿大和邻近的魁北克,只是一个进军的问题,这将会为我们接下来攻击哈利法克斯以及最终将英国赶出北美大陆提供经验。”[402]
战事是在加拿大领土上进行的,分两个区域:大西洋及其沿海,圣劳伦斯五大湖盆地。美国在大西洋区域缺少强大的海上力量,它的军事行动局限于袭击英国的商船,但是由于商业利益,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继续与加拿大沿海省份进行贸易,因此,加拿大不仅从英国人大量的军事订单中大获其利,而且从与新英格兰的非法贸易中获利匪浅。到战争结束时,英国皇家海军实际上封锁了美国海岸,总计掳掠200多艘美国商船。
在英国陷于拿破仑战争泥潭之际,美国征服加拿大本来并不是难事,但是美国军队的入侵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美军将领威廉·赫尔(William Hull)本应在1812年从底特律出发向东进击,但却被一支远弱于自己的部队打败。
总的来说本次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1812年6月至1813年初是美国的战略进攻阶段。在海上,美国战舰和私掠船在大西洋上全面出击,仅几个月时间便击沉3艘英舰,俘获英船500艘以上。但在陆地上美军却连吃败仗,陆战主要在美加边境的西北部展开,美军向加拿大发动了3路攻势,企图入侵加拿大。英将布罗克率军于7、8月击退了美军的西路进攻,并攻占了美国西部的几个重要堡垒。底特律的2 500名美军不发一枪,便向700名英军缴械投降。接着,英军转到中路,于10月12日夜以1000人的军队击溃了美军的进攻,许多美军士兵还未交火便四散逃跑,而纽约民兵则袖手旁观,按兵不动。11月东路美军的攻势也因民兵不配合半途而废,最终美国输掉了这三路战争。
战争初期,在陆上,英属加拿大处于防御地位,三个重要因素决定了加拿大人的成功:法裔加拿大人和“效忠派”的忠诚,少量英国正规军的训练有素和战术得当,以及美军战略失误。最后一个因素至关重要。美军一开始就低估了上加拿大的实力,而且从战略上讲,加拿大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按其重要性而言,依次是魁北克、蒙特利尔、金斯顿(Kingston)、尼亚加拉(Nigara)和底特律河(Detroit River)。但美军却把进攻重点放在底特律河[403],事后证明,如果美军最初将其进攻主力放在蒙特利尔,该城由于寡不敌众,肯定会陷落,这样将会切断圣劳伦斯河谷对上加拿大的供应线。而在实际进攻中,美军分三个方向进攻,结果三路部队均遭到失败。下加拿大总督普雷沃斯特对法裔居民实行怀柔政策,而美国的胜利将剥夺法裔加拿大人的宗教、语言和法律特权之前景,争取了大多数居民对英国殖民政府的忠诚。美国人入侵下加拿大的部队主要是被由法裔加拿大人组成的民兵击退的。在上加拿大,美国人对紧随效忠派从美国西部进入该地区的大部分农民抱有期望,威廉·赫尔将军从底特律向他们发出呼吁:“你们将会从暴政和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的身份”,但收效甚微。[404]加拿大总司令伊萨克·布鲁克(Isaac Brock)在欧洲参加过对法国的战争,作战经验丰富。他在加拿大建立了一些堡垒,训练当地军队,维持同当地居民的良好关系,赢得了加拿大人的信赖。1812年8月16日,布鲁克率领英军以少胜多,在底特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军事上的胜利对效忠派来说是很大的鼓舞,也奠定了英军胜利的基础。
1813年初英军转守为攻,大批英国海军赶到北美,控制了制海权。英国海军封锁了美国东海岸,1813年捕获了200多艘美国船只。美国舰船避在港内,难有作为,仅有个别美舰突破了封锁在外海作战。
这一期间,英美双方主要在通往加拿大的门户——五大湖地区展开激烈争夺。美国吸取了前一阶段的教训,改组了指挥机构,由阿姆斯特朗担任陆军部长,成立了总参谋部,提高了指挥效率。1813年初,美军三路反攻底特律,英军击溃了其中两路,美军损失900人。在五大湖区,9月10日,美军司令佩理率9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在伊利湖(Lake Erie)同英国舰队激战,迫使由6艘军舰组成的英国舰队竖起白旗。这是英国海军史上仅有的一次舰队投降事件。美军控制了伊利湖后,打开了通往安大略湖的通道,切断了英军供应线,英军被迫撤出底特律。美将哈利逊指挥3500人乘胜追击,10月5日在泰晤士河畔的莫拉维安追上了英国与印第安人组成的联军1600人。经激战,美军歼敌500多人,生俘英军600人。美军在战斗中残忍地杀害了著名的印第安人领袖特库姆塞(又译杜堪士),并将他的皮剥下来制成剃刀皮带。接着,美军兵分两路,共1.3万人向加拿大首府蒙特利尔发起钳形攻势,但被2 000名英印联军击溃。美国人获得了大湖区的实际控制权,攻入上加拿大首府约克城,并纵火焚烧城内议会大厅等建筑,以后又向加拿大纵深发动几次进攻,但是均没有坚守住任何阵地。到年终,英军反攻,把美军赶出了加拿大。这期间,战争还扩大到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1814年9月—1815年1月是战争的第三个阶段,美军粉碎了英军的进攻,取得战争胜利。1814年初,美军进一步改组指挥机构,大胆提拔年轻军官取代老朽无能的将领,立有战功的布朗、伊泽比、斯科特、杰克逊等人被委以要职。高级将领年龄从60岁降至36岁。此外,美军加紧了对军队的训练,使部队的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期间,英国从欧洲战场脱身,大举增兵北美。一方面继续用海军严密封锁美国沿海,使美国的外贸和渔业几乎全部停止;另一方面,双方在各战场展开激战。在五大湖区,美军7月5日和7月25日在奇普瓦和隆迪斯兰两次同英正规军正面交锋,并展开白刃战。美军经强化训练,战斗素质大大提高,把英军打得溃不成军。9月11日,美五大湖区舰队司令麦克多诺(Thomas Macdonough)指挥14艘美舰同两倍于己的英舰队交战,击毙英舰队司令,俘英舰4艘,取得了普拉茨堡战役(Battle of Plattsburgh)的胜利,从而消除了英军从加拿大入侵的威胁。在东海岸,英将罗斯8月19日率军4 000人登陆,直奔首都华盛顿。美军集中正规军和民兵7000人迎击。但英军300人的先头部队一发起冲锋,美军便溃不成军。麦迪逊总统及美国政府成员仓皇出逃,英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华盛顿,将白宫等建筑物付之一炬,以报复美军对约克城的破坏。9月12日至14日,英军又进攻巴尔的摩。
1814年4月英国在欧洲反拿破仑战争中取得胜利。这也根本改变了北美战场的态势,英国海军可以腾出力量,将战斗转移到了美国本土。很明显,此时的美国根本无法征服加拿大,美国人的战争热情也迅速消退。[405]
从1813年起,英美双方都在摸索怎样才能使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最小,并期望赶快结束这场战争。从整个第二次英美战争来说,美国战争费用大约为1.05亿美元,英国的军费大体上也差不多。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调停下,英美双方代表在1814年秋在根特开始谈判。英国提议在美国北部建立一个印第安人的缓冲区,并企图修改美国与加拿大的边界线,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1814年9月以后,一方面英国在战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欧国家又一次组织反法联盟,英国无暇西顾,最终两国于1814年12月24日签署了《根特和约》(Treaty of Ghent)。
《根特和约》并没有反映北美战场上的军事态势,而是英国担心拿破仑法国东山再起的产物。条约双方恢复了战前的边界,规定:双方互相交还在战争中占领的所有对方领土,停止同任何一方印第安人的敌对行动;双方成立四个委员会,根据1783年《巴黎和约》第二条的规定划定边界,解决美国同加拿大没有解决的边界问题。战后,根据《根特和约》及1817年、1818年签订的和约,双方恢复了战前的边界,划定从伍兹湖沿北纬49度线至落基山脉的边界。[406]美国渔民不再享有在加拿大沿海捕鱼的权力,而加拿大人自由进入北美西部毛皮产区的权利也同时被取消。这样,美加双方的边界被正式确定下来,此后虽然美国仍不时发出吞并加拿大的叫嚣,但在英国海军控制大洋的时代,美国用武力兼并加拿大的可能性不复存在了。
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对于加拿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战争阻止了美国人向上加拿大移民的潮流,而这个潮流持续下去会改变上加拿大的特性。战争还切断了上加拿大美国移民同美国的联系,他们开始接受现实做一名英国臣民。[407]
战争促进了加拿大的联合,加强了加拿大与宗主国的联系。战争使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反美情绪高涨,特别是在美国垂涎已久的上、下加拿大,这种情绪更加明显。战争没有打断加拿大发展的历程,沿海各省和圣劳伦斯河谷地区的贸易都开始变得繁荣。这次战争中,加拿大的士气比上一次战争高得多,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和上下加拿大的效忠派成了反抗美国的中坚分子,就连在上一次美国入侵时支持过美国的蒙特利尔商人,这次也坚决反对美国人。美国原想兼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两个富裕省份,但结果适得其反,战争使上、下加拿大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共同反对美国的入侵,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成功地抵御了侵略者,由此培植了加拿大的民族感情。美国军队在加拿大烧杀掳掠,使加拿大人共同反对美国,上加拿大的反美情绪尤为明显,正如历史学家洛厄(A.R.M.Lower)所说:“上加拿大社会诞生于1812年战争,其人民不再是美洲人或者是英属臣民,而是上加拿大人。”[408]正是在这种反美情绪的基础产生了加拿大的民族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法裔加拿大人在战争中的表现。英美战争与欧洲持续多年的英法之争,使英国处于两面受敌状态,这不免激起法国人和美国人对法裔加拿大人的期盼。在战争前夕,曾有一些法国间谍试图在法裔加拿大人中煽起叛乱,然而他们的期待和努力全部落空了。拿破仑的法美结盟提议并没有在法裔加拿大人中激起热情,许多法裔人并不为法国人的宣传所动,相反,他们积极投入了战争。一方面,尽管他们不喜欢英国的影响,但他们更清楚,在美国统治下就不会有独立的宗教与语言,他们因此感到在英国的统治下更安全。[409]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摧毁了魁北克天主教会所依赖的旧法国的宗教和社会体系,法裔加拿大人同法国之间旧有的纽带已所存无几,因此在英国与法国的作战中,他们更倾向于英国。[410]法裔加拿大人把这次战争看作是对他们的侵略,因而奋起反击美国人。法裔民兵在拉科勒和沙托盖击退了美国军队的进攻,英裔加拿大人也成功地把美军赶出昆斯顿高地。总之,1812年战争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影响是巨大的,加拿大的安全至此才得到保证,美国也从此被迫放弃用武力吞并加拿大的打算。
【注释】
[1] Supplement Note and Appendices Sir George Birdwood Report on The Old Records of the India Office London W.H.Allen & Co.Limited 1891 p.209.
[2] Edited by Patrick Tuck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600-1858 Volume II P.J.Marshall Probles of Empire Britain and Inida 1757- 181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16.
[3] Brian Gardner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 History p.41.
[4] H.T.Dickinson A Companion to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p.461.
[5] Ibid.p.465.
[6] 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7] Ramkrishna Mukherje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 Sociological Appraisal pp.226-227.
[8] Ramkrishna Mukherje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 Sociological Appraisal pp.226-227 p.119.
[9] 罗梅什·杜特:《英属印度经济史·从1757年的起始至1837年维多利亚女登位》,(上册),陈洪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73页。
[10] Marguerite Eyer Wilbur The East Inida Company and the British Empire in the Far East New York Richard R.Smith 1945 pp.266-267.
[11] James Alexander Williamson 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Expansion London Macmillan and Co.Limited 1927 p.215.
[12] Maya Jasanoff Edge of Empire Lives Culture and Conquest in the East 1750- 1850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5 p.49.
[13] Edited by Anil Chandra Banerjee Indian Constitutional Documents 1757-1947 In Four Volumes Volume I 1757-1858 Calcutta A.Mukherjee & CO Private 1961 pp.8-10.
[14] J Talboys Wheeler Early Records of British India A History of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