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外战争与对外扩张(1 / 1)

随着英吉利民族国家的形成,英国开始参与殖民扩张。1584年,理查德·哈克卢伊特(Richard Hakluyt)就提出了殖民帝国的问题,他认为殖民地是英格兰制造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还可迁徙“过剩”人口,建立袭击西班牙帝国的基地。[37]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者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曾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产生过兴趣,而且也很积极。1688年,詹姆士二世曾支持东印度公司加入反对印度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和暹罗(Siam)(今泰国)王国的战争,最终失败。“光荣革命”后,英国具备了向外扩张的优越条件,走上了建立海外大帝国的道路,在北美和印度表现出颇具实力和肆意扩张的态势。

英国在北美的拓殖者主要由三种人组成:一种人是在英国国内受到宗教迫害的人,他们希望在北美找到自由的天地,找到逃离欧洲后的自由天堂;第二种人是英国送往北美的囚犯和不安定分子;第三种人是身无分文的穷人或胆大妄为的冒险家,他们到北美去寻找发财机会,即土地和黄金。

在西班牙强悍之时,英国在美洲殖民的政治目的,是建立对西班牙的战斗基地,经济目的是探测金银矿产。但1585年和1587年在弗吉尼亚(Viginia)设立殖民地的努力都失败了,结果,不是殖民地振兴了英国的势力,而是对西班牙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英国建立殖民地的基础。1607年,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殖民地正式诞生。这一年,伦敦的贸易公司根据英王的特许状,获得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北纬34度至41度之间的移民权,在詹姆士河口(James River)建立了有一个炮台、一所教堂、几间薄板房的詹姆士城。1620年,一群清教徒乘“五月花”号(The Mayflower)船抵达北美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的科德角(Cape Code)港口。经过十年艰苦的开拓,1630年马萨诸塞殖民地建成。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建立,对拓殖者无疑是一种鼓舞,也勾起了英国在北美继续扩张的意图。继此之后至1733年,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到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建起了11个殖民地,即马里兰(Maryland) (1632)、罗得岛(Rhode Island) (1636)、康涅狄格(Connecticut)(1638)、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 (1663)、纽约(New York)(1664)、新泽西(New Jersey)(1664)、南卡罗来纳(South Carolina)(1670)、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1679)、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 (1688 )、特拉华(Delaware ) (1703 )和佐治亚(Georgia)(1733),这些殖民地代表了这个时期英国殖民事业的辉煌成就。英国虽然没有大规模派遣皇家海军和陆军部队驻扎美洲,但詹姆士二世仍取得了对新英格兰的统治权,控制了美洲北部殖民地区,形成了与法属加拿大的对峙。威廉三世1689年入主英国后,先后将美洲的大部分公司殖民地和业主殖民地转变为皇家殖民地,马萨诸塞、宾夕法尼亚、特拉华、新泽西、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佐治亚等先后都成为皇家殖民地,但康涅狄格和罗得岛保持了公司殖民地的地位,马里兰保持了业主殖民地的地位。英属美洲殖民地人民以极大热情支持了“光荣革命”,却为此而卷入了持续20多年(1689—1713)的旷久之战。这些战争并非为了给帝国带来财富,而只是为了保护英国殖民地不受法国攻击。

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沉重地打击了荷兰的海上力量,取代荷兰成为海上霸权国家,而在英国确立海上霸权的同时,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权国家。17世纪80年代,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达到顶点,它趁神圣罗马帝国虚弱之机尽量割取与之接壤的领土。[38]“光荣革命”引起的首要军事动向是英国决心通过结盟来遏制法国路易十四(Louis ⅩⅣ)在欧洲的野心,以及创建英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为了牵制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兵力,法国从加拿大向英属北美殖民地施加压力。1689年英国参加奥格斯堡(Augsburg)同盟战争,法属加拿大新任总督弗龙特纳克(Le comte de Frontenac)突袭纽约和新英格兰边界,结果损失正规军1500人、加拿大当地民兵2000人,他的惨败表明新英格兰殖民地不是一个容易被征服的地区,因而对英国北美殖民地的巩固有重要意义。

威廉来到英国,转变了英国对外政策的走向,有学者说:威廉“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大陆政客,他把与路易十四之间可能进行的无休无止的战争当做他一生的事业,把获得英国王位作为实现他这一事业(指抗衡路易十四)的筹码”,他与玛丽的婚姻不过是他实现他的政治和外交目的的工具。事实上,他确实把他的整个成年时代都献给了一个目标:抵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称霸西欧的野心。[39]威廉三世继承王位不久,英国就被拖进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英国参与的第一场战争是1689年至1697年具有帝国规模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第二场战争则是1702年至1714年同样具有帝国规模的西班牙王位战争。不过,由于威廉意外去世,他未能领导英、荷联盟对抗法国直到最后胜利,这一责任由安妮女王指派的马尔博罗公爵(John Churchill,1'st Duke of Malborough)来完成。在威廉和安妮在位的25年统治时期里,英国处于战争状态的时间长达21年。

因此,“光荣革命”引起的首要军事动向和外交变化是成功当上英国国王的威廉三世决心通过英、荷结盟来遏制法国路易十四在欧洲的野心。在参加对法战争的意图上,国王与主要由两大政党把持的议会达成了一致意见,英国适时参与对法战争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恰在此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军事局面为英国对法作战提供了有利的国际背景——欧洲各国对于法国的扩张恐惧不已。

经过16、17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红衣主教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马扎然(Jules Cardinal Mazarin)等人的良好治理,法国到17世纪时国力雄厚。野心勃勃的路易十四即位后,积极寻求对外扩张。经过三十年战争及尼德兰(Nederland)革命的打击而衰弱不堪、但所辖领土仍旧广阔的西班牙成为其首要的打击对象。16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Philippe Ⅳ)死,其子查理二世(Charles Ⅱ,1665—1770在位)继位。路易十四以其王后玛里亚·特瑞丝(Maria Therese)是腓力之长女为由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这一要求被拒绝,法国于是在1667年对西班牙宣战,并在三个月内占据了尼德兰大部分地区。1668年,在英、荷、瑞典的介入下,法西签订《亚琛和约》(The Treaty of Aachen),战争结束,法国如愿得到了南尼德兰的某些地区。

1672年,路易十四又挑起了法荷战争。法国对荷兰此前干预其入侵西班牙不满,在确保瑞典、英国中立后,于1672年派遣12万大军进攻荷兰,旗开得胜。后来,由于其他国家的参战,演变成欧洲战争。战争一波三折,直到1678年《奈梅亨条约》(The Treaty of Nijmegen)签订,战争才结束。荷兰恢复国土并得到低关税的优惠,瑞典重新收复西波美拉尼亚(West Pomerania),法国获得对西班牙领土如弗朗什孔泰(Franche -Comte)、佛兰德(Flanders)和埃诺(hainaut)等地区部分城市的占领权,成为最大赢家。各国开始承认路易十四自诩的“太阳王”的称号,法国取代荷兰成为欧洲的仲裁者。此后,在法荷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奥伦治的威廉决心以终身的精力来阻止法国的扩张。

经过两次战争,法国领土得以扩张,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其陆军实力位居欧洲首位,海军数量比英、荷总数还多,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野心受到进一步的激励而越发膨胀起来。此时,在法国的东部,神圣罗马帝国在维也纳城下大破土耳其军队,激发了欧洲各国的十字军情结。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这引发崇尚权力的路易十四内心的强烈不平衡,“一山不能容二虎”,路易十四决定趁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在东线作战之时,计划以速战速决战略,扩张法国在德意志的势力范围。

面对法国的强势扩张,欧洲大小国家都惊慌不已、惴惴不安,生怕法国把刀剑对准自己,他们认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1686年,在奥地利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的号召下,这些国家在德意志的奥格斯堡聚会,组成了以结合地命名、以神圣罗马帝国为核心的“奥格斯堡同盟”。奥格斯堡同盟的主要意旨在于遏制法国在欧洲的扩张,因而淡化了宗教因素。它既包括荷兰、瑞典、勃兰登堡(Brandenburg)这些新教国家,也包括奥地利、巴伐利亚(Bavaria)等信仰天主教的国家。[40]不过,此时,奥格斯堡同盟的大多数成员国还在密切关注法国的军事动向,尚没有实际的联合作战大行动。

1688年10月,法军攻占帕拉蒂纳特(Palatinate),并于次年攻克此地。时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利奥波德一世察觉到路易十四的意图,马上派军迎战,虽然开局不利,但终于稳定战局。路易十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破产了。但欧洲各国对路易十四的举动仍旧大感震惊,从而加速了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联盟。1689年5月12日,荷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缔结了《维也纳条约》(Treaty of Vienna),宣布共同对抗法国,恢复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Peace of the Pyrenees)。在其后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里,英国、西班牙,以及勃兰登堡、萨克森(Saxon)、巴伐利亚这三个德意志诸侯国均相继加入,组成了反法大同盟。

1688年的9月份,路易十四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Ⅱ)宣战,并向帕拉丁(Paladin)领地发起攻击,路易十四在位时的第三场大战——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由此爆发。此时,法国已经是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拥有实力雄厚的军队和颇有名望的将领。路易十四这位伟大的君王想要通过把法国领土扩展至莱茵河(Rhine River)流域,获得更为广阔的领土和更大的权力。[4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路易十四指挥法国军队直逼莱茵河西部地区,袭击位于莱茵河上游的菲利浦斯堡(Philipsburg)。这一举动使奥伦治的威廉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进军英国,并且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胜利,登上了英国王位。这是路易十四始料不及的,他以为威廉入侵英国会被拖入旷日持久的英国内战,这才发动了对莱茵河的进攻。

威廉获得英国王位之后,就把曾经在詹姆士二世统治下与法国结盟的英国拉到了法国的对立面。1689年,威廉正式加入了包括神圣罗马帝国、荷兰在内的大联盟,抗衡路易十四。此前,他迎娶詹姆士二世之女玛丽、受七位政要之邀冒险领兵前去英国从而发动了“光荣革命”,都是为了寻找机会把英国纳入荷兰阵营,因此在坐上英国王位宝座后,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最终的目的:与路易十四抗争,抑制法国的势力。他生怕当初查理二世时法英联盟的局面再度出现,因此在即位后不久,就利用国王的外交权把英国拉入了反法大同盟。这样,英荷两国同在威廉三世领导下合力抗法的局面就形成了,威廉三世实际上成为大同盟的领袖。英国参战后,很快成为反法同盟的盟主,威廉也担任了反法联军的主帅。随后,西班牙、萨伏伊(Savoye)、德意志的勃兰登堡等都加入了大同盟,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八年时间的规模大、遍及地域广、错综复杂的战事。战争波及的地区包括欧洲大陆的佛兰德斯(Flandes)、莱茵河流域、多瑙河(Danube River)流域、北意大利、爱尔兰,以及北美洲和远海地区。[42]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1688年至1692年、1693年至1697年。从1688年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开始,至1692年,战争几乎在各个主要战场同时展开,双方战事不断。然而,从1693年起至1697年战争结束,由于双方物力耗竭,尤其是饥荒问题的困扰,双方甚至避免作战,且战且和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但美洲殖民地的情况却不同。威廉国王参加这场战争带有自救性质,由于他对殖民地事务不感兴趣,加之又滥用英国皇家海军和荷兰海军的力量而相对忽视了对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的商业贸易保护,这使得英属美洲殖民地失去保护,暴露于法国偷袭的威胁之下。由于法国路易十四允诺恢复被废黜的詹姆士二世的王位,纽约和新英格兰殖民者估计,如果法国赢得战争而让詹姆士二世恢复王位,将会在殖民地进行专制统治,因此纽约和新英格兰下决心自卫,动员殖民地组建当地民兵团。1690年,马萨诸塞殖民地派出总督威廉·菲浦斯(William Phips)征服法属阿卡迪亚(Acadia)一些主要的殖民地。同年,纽约、马萨诸塞、新普利茅斯(New Polymouth)和康涅狄格召开殖民地大会,计划经由乔治湖(Lake George)取道圣劳伦斯(Saint Lawrance)水路双面夹击,攻占加拿大,但恶劣的天气和缺乏合作导致了失败。印第安人(Indians)在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689年后,北美印第安人之间、印第安人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逐渐融入了英法帝国的争霸战争,[43]法军强迫印第安人两次签订中立协定,英国则在纽约边界与易洛魁人(Iroquois)缔结了长期共存联盟。战争爆发后,纽约方面物质匮乏,英国政府并未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支持,结果,几乎全是易洛魁人在与法军及其印第安人联盟作战。[44]

然而到了1694年,易洛魁人向纽约殖民地总督求援受阻后,与弗龙特纳克开始谈判并签订停战协定。1701年,弗龙特纳克的继任者制定了一份全面的停战协议,要求易洛魁人在今后的英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对英国的纽约殖民地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与英国一样,法国的路易十四也不理会弗龙特纳克的多次请求增派足够兵力以扩张其原有属地来驱逐英国殖民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1697年战争结束时,美洲殖民地边界仍保持原样,尽管法国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德农维尔(Denonville)的领导下,法军曾攻占了英国防御薄弱的哈德逊湾公司(The Hudson's Bay Company)要塞,并在该地区保持权势日隆的地位。法军在新英格兰海岸外大肆进攻纽芬兰(Newfoundland)英属殖民地,直至1697年英国派遣一支强大的海军收复圣约翰(St.John’s),并加强了在那里的防御工事。

这时英国还没有在西印度群岛(The West Indies)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经济是首要考虑因素。在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的英国殖民者遭遇了法国人致命的反抗,而且也没有得到当地殖民者的支持。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期间英国政府派往西印度群岛的远征军队力量薄弱,且常受疾病、法军顽强抵抗的困扰。牙买加(Jamaica)是靠自己组织民兵击退法国侵略军的,战争的经历使西印度群岛及其他殖民地更深切地意识到,争取自治在弱肉强食的殖民地区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1589—169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遭到战争的严重伤害,商船一进入南大西洋便易受到法军袭击。所有前往英国的商路充满危险,英国在该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严重不足。尽管如此,东印度仍是英国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硝石的主要来源,根据政府授权,公司需每年以固定价格提供2000—3000吨硝石,战争使东印度公司蒙受了价值100万英镑的损失。

基于海洋霸权对于英国的商业霸权及殖民帝国的重要性,海洋霸权对于第一英帝国的意义不言而喻。总体而言,对于英国来说,海战比陆战要进行得顺利一些。[45]

路易十四对英作战的主要目标是废黜威廉三世,拆散英荷联盟。为此,他在1689年至1690年时,先后派出两支法国军队前往爱尔兰。当时,就军舰数量来说,法国足以在英吉利海峡与英、荷两国相抗衡,因为早在17世纪60年代,路易十四的大臣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Jean-Batiste Colber),就设计出了一个重新武装海军的宏伟蓝图。作为一个重商主义者,他把法国的未来设想成一个伟大的、商贸繁荣的殖民帝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张自己的势力。不过,路易十四则显得要传统一点:他想逐个征服周边国家,把低地和莱茵河谷都收入法国的囊中。他派军远征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威廉三世的统治,恢复詹姆士二世的王位,进而在荷法战线打开缺口,而不是与英国争夺海权。[46]当然,基于法军的实力,这两支法国军队都没有被英国皇家海军阻挡住,英荷联军此时因为后勤供应不佳、所处位置易攻难守、两军联合作战默契不足等问题而频频战败。[47]

由于长年的战争,法国财力受到严重打击,希望尽快摆脱战争,而同盟方也对战争的胜利前景感到渺茫。于是,交战双方于1697年9月20日签订了《里斯维克条约》(Treaty of Ryswick)。自英国1689年加入对法战争,直到1697年结束战争,英国总共与法国作战九年,因此,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又称为“九年战争”。根据《里斯维克条约》,英国获得了派遣舰队进入地中海的权利,法国归还了除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以外所夺取的一切领土,并承认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休战协定,给所有参战国一定的时间恢复元气,并为下一场战争——西班牙王位战争作准备。从短期来看,对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最为满意的是威廉三世和他领导的英国:威廉三世的国王身份为各国所公认;英国人捍卫了“光荣革命”的成果,夺回了爱尔兰,抑制了法国的势力,维持了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的均势局面。此外,或多或少有点满意的是荷兰人以及尼德兰的商人:荷兰人为他们的亲王获胜而欢欣鼓舞,尼德兰商人则因保住了荷兰海外商贸帝国、获得了在西属尼德兰设置堡垒保卫本土的权利而感到高兴。除此之外,《里斯维克条约》既没有解决莱茵河或意大利的边境问题,也没有解决西班牙的属地问题,在海上,它也仅仅是简单地恢复战前的局面,这就为法国和英荷未来几十年的争斗埋下了伏笔。最为重要的是,路易十四的勃勃野心和傲慢自大并没有受到抑制,尽管法国人力、物力、财力和幸福感都在流失,他作为法国国王,仍将在四年之后再次把法国拖入西班牙王位战争(1701—1714)。[48]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是一场相当枯燥乏味的战争,没有决定性的战役,也没有决定性的战果。但是,对于英国来说,这场战争在某些方面显得特别重要。首先,它是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或至少是关乎1688年“光荣革命”成果能否保留的战争。其次,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国王的权力进一步萎缩,对扩张英国议会的权力起了推动作用。长达九年的战争经费开支巨大,迫使国王一步步地依赖议会的拨款,一次次地接受议会提出的各种条件。结果,议会权限扩大,并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国王的对外宣战权被剥夺,议会和臣民获得了宗教、司法等其他诸多权利和自由,政党政治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不仅有利于英国政治体制的变革,还有利于英国财政体制的变革:战争使得建立更高效率的财政机构和财政机制成为必要,英国的国债机制和英格兰银行在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中应运而生。

总的来讲,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历时九年,其结果是推进了《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的出台,维护了“光荣革命”的成果;促进了英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议会成为国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激发了英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国债制度因之诞生。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的结果并没有从根本上缓和英法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仍在继续。法国虽然还掌握着欧洲大陆霸权,但海上力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后,英法之间的矛盾成为欧洲的主要矛盾,从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英法争霸斗争。

英国的商人及殖民地团体由衷地赞同积极进取的、侵略性的、有利可图的反法和反西班牙政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政策有利于商业利益。战争给英国带来了兼并土地,也给英国带来了有利于海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的机会。如同后来乔治三世在1762年作御前宣言演讲时提醒下议院时所说的那样,“我的领土不断地扩张”,“这为贸易和制造业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就国内发展来说,战争同样刺激了国内的生产力,特别是英国中部地区的船只制造业和冶金业,伯明翰(Birmingham)制造生产的毛瑟枪和刀剑为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提供武装,日益扩大的贸易使国家关税收入更加丰厚,土地阶级就不用额外多交土地税了,这使得他们非常满意,这些人当时是占社会支配地位的一大群人。

在18世纪关注政治的人当中,兴起了一种普遍的兴趣,不论是属于辉格党还是属于托利党,人们都一致认为,为了使英国变得富裕并争得海洋统治权,英国参与战争是必要的、甚至是合意的,没有人对增加海军军费持反对意见。更为重要的是,好战的政策不再引起纳税人、商人和制造商的苦恼,因此,不管是传统的土地集团还是新兴的商业利益集团,都渐渐地接受了重商主义价值观,并支持可以为之带来商业利益的战争融资及战争本身。[49]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不仅有利于英国政治体制的变革,还有利于英国财政体制的变革:战争使得建立更高效率的财政机构和财政机制成为必要。在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期间,国债机制和英格兰银行应运而生。1692—1693年,当时的贷款机制处于崩溃边缘,政府采取了发行所谓“国债”的权宜之计。公司和个人受邀把钱借给政府,政府先给他们股票,将来再以年度红利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有偿回报。这种形式,使得投资者可以获得可靠的收入,而政府在需要时可以找到必要的资金,尤其是在战时支付陆军和海军的必要资金。如果说英国能够成功抵御法国的入侵,原因之一在于威廉三世本人的外交手腕和军事能力,那么其原因之二则在于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有独创性的支持战争进行的金融机制,这个因素在长远意义上显得更加重要。[50]

可见,由于英格兰银行和国债机制的建立,英国相较于法国具有获取战争军费的明显优势。[51]更重要的是,英格兰银行和国债同样也强化了《王位继承法》,因为那些借了钱给威廉政府的人,是绝不想要詹姆士二世再回来做他们的国王的,就像那些已经在亨利八世时代与宗教改革结成连理的人,并不希望恢复罗马教皇的统治。[52]因此,在英格兰银行建立之后,有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都开始支持威廉三世的统治。

但是1697年的《里维斯克条约》不意味着和平时期已经到来,路易十四之所以愿意停战,结束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要把注意力转向争夺西班牙王位。[53]当时,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卧病在床,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查理二世没有子嗣可以承继王位,他的性格又软弱无比、缺乏决断力。而此时的西班牙,是一个雄霸欧洲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15—16世纪)、占据庞大领土的帝国,其统治范围包括意大利的米兰(Milan)、那不勒斯(Naples)、西西里(Sicilian)及撒丁岛(Sardinia),尼德兰的南部(今比利时),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大片地区,远在太平洋的菲律宾群岛(Philippines),等等。但是,曾经称霸欧洲的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后渐渐没落了,空有其躯壳。这就意味着,法国若得到西班牙的王位,就可以得到许多殖民地。在18世纪之初的欧洲,各个列强争夺殖民地已发展到了发狂的程度,因此德意志各邦、英国、法国、荷兰等均对西班牙的领地虎视眈眈。在此时,谁将承继查理二世登上西班牙王位?这是欧洲国家热切关切的问题。

按照亲属血缘关系,当时西班牙王位主要有三个可能的继承人:第一个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Philip),时为安茹公爵(Duke of Anjou)。第二个是巴伐利亚的王子约瑟夫·费迪南(Joseph Ferdinand),他还是个年仅6岁的小孩。第三个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利奥波德的小儿子查理大公(Archduke Charles)。这三个人都有权要求得到西班牙的王位及其广大的领土。西班牙人当然希望王位由一个人来继承,这样就不会因为帝国被瓜分而导致国力减弱,但是其他国家,不管是威廉三世主政的英国还是路易十四世主政的法国,都希望西班牙由以上三个人分别继承,这样西班牙帝国就会被瓜分,国力也就被削弱。并且,如果西班牙由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继承,就会使奥地利过于强大;如果由波旁王朝的菲利普继承,就会使法国过于强大。此外,法国、英国和荷兰此时都希望避免又一场欧洲大战。

因此,1698年,法、英、荷三个国家签定了《第一个分割条约》(The First Partition Treaty),规定,在查理二世死后,由巴伐利亚的小王子继承西班牙的大部分领土。不幸的是,这个小王子却在第二年就夭折了。这样,西班牙领土要么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继承,要么由法国波旁王朝的人继承。于是,几个国家又设法缔结了《第二个分割条约》(The Second Partition Treaty),这一条约规定:把西班牙、尼德兰以及西印度地区交给查理大公继承,把意大利各部分交给菲利普继承。这个条约不如第一个条约能有效地解决分歧,希望承继整个西班牙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对此并不满意,甚至拒绝签约。但是,这个条约还是可能生效的。

然而,法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赢得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的好感。查理二世在临死之际立下遗嘱,要把王位及其所附属的所有西班牙领土都交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继承,随后,他于1700年11月1日去世。路易十四兴高采烈,他撕毁了《分割条约》,以菲利普的名义接受了遗嘱。他当然知道这个遗嘱给予法国太多好处,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从而引发一场欧洲大战,但是想要他拒绝这么大的**,实在是不可能。

此时,法国已经拥有遍及亚、非、北美洲的广大的殖民地。在亚洲,占据了印度的本地治里(Pondicherry)等地;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Madagasca);在北美,除继续加强对加拿大的殖民统治外,又在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流域建立了广大的路易斯安那(Louisiana)殖民地。有了这样多的殖民地,才使得路易十四狂妄自大、肆意妄为起来。在国内,他一方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包括修建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殿、开辟巨大的园林,显示他的无限权威;另一方面加强宗教控制,不容国人中存在天主教以外的宗教,政治上又大肆宣扬法国只能有“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上帝”。对外方面,路易十四野心勃勃,力图扩张领土,其主要目标一是先拓展法国的东北部疆土,以取得易于攻守的天然疆界;二是把波旁王室的一个王公扶上西班牙的王位宝座,控制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以扩大法国在海外的势力。

这引起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满,他们宣称西班牙的王位应该由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即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继承。这同样也引起了威廉三世的不满,遏制法国势力扩张的目的没有达到,威廉三世不愿意眼见他一生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不过,在起初,这两方面并没有采取行动,而是接受了现状。也许是因为查理二世遗嘱中的附属条约规定西班牙和法国永远不得合并,也许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都还没有准备好再次投入一场新的大战。

战争的导火索并不是查理二世的这份遗嘱,而是路易十四接下来所做的三件事。第一件是,用武力保证法国对西班牙土地的控制,拒绝让菲利普作出法西永不合并的承诺。路易十四把军队派到米兰和西属尼德兰,占据其“障碍堡垒据点”,清除了荷兰人设立的障碍堡垒,使得荷兰暴露在外敌入侵的范围内。根据此前签定的《里维斯克条约》,荷兰有权设置障碍堡垒抵御外敌的入侵。这显示出路易十四侵犯低地国家和德意志领土的野心,[54]因此,法国的邻国们心怀忐忑,生怕法国把战火燃烧到自己的国土上。为此他们积极寻找同盟,以求能够在必要时刻对法宣战,不仅求得自保,还可以一并夺得西班牙的王位及其广大的殖民地。为此,1701年,英国、荷兰和奥地利三国联合起来,组成了“大联盟”。不过,英国和荷兰仍然对和平抱有希望,并没有对法国宣战。

第二件事是,关闭所有法国和西班牙对英贸易的港口,强迫西班牙与法国公司签订将非洲黑奴输送美洲的合同。当时英国的商人已经在西印度地区及其他地区开展起了商业贸易,并且做得有声有色,他们当然不能容忍别人抢走他们的摇钱树。如果英国袖手旁观,任由法国占领西班牙本土及西属意大利和最为重要的横跨大西洋两岸的广大领地,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从一开始,路易十四就下定了决心,要独吞所有原属于西班牙的商业贸易,要把英国和荷兰排斥在这个商贸圈之外。这对于英国来说无疑将会是一个大灾难:它的海外市场将会丢失,对海洋的控制权将转而易手至法西舰队。这件事使得代表英国商人利益的辉格党人坚定地站到了路易十四的对立面。

第三件事是最为不明智的,对战争是否爆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路易十四居然在詹姆士二世死后,宣布詹姆士二世之子詹姆士·爱德华(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为英国的国王詹姆士三世,这给英国人造成一种印象:路易十四又要给英国指派一个天主教国王了。这就把托利党人也推向了对法主战派。

于是,威廉三世准备好再和法国大干一场。他在1701年夏天,就巧妙地就路易十四的所作所为大做文章,使议会支持对法战争。在当年9月,他又同荷兰、神圣罗马帝国缔结盟约。可惜的是,他没能亲自参加战争,因为当这场战争正式发生时,威廉已经去世了。不过,他是组建大联盟对抗法国的总设计师,而且,他明智地选择了一个比他更有军事才能的将领来做他的军队指挥官,这个人就是后来功勋卓著的马尔博罗公爵,不过此时只是个普通的布衣——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1’st Duke of Malborough)。[55]

1702年,西班牙王位战争爆发了,英法于1702年5月正式宣战。[56]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就参加的国家来说,一方有组合成大联盟的英国、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另一方主要是法国,巴伐利亚因为在1699年与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不和闹翻了,反而成为法国的盟军。西班牙理所当然地与法国站在一起;此外,科隆等德意志选帝侯国也与法国结盟。

西班牙王位战争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而引起,与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一样,其主要战场在欧洲大陆,作战方式是陆上作战,主要指挥官是陆军将军,主要作战部队是陆军。这在英国历史上是极少的作战案例。西班牙王位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由马尔博罗公爵指挥下的陆军在陆上完成的。[57]

就战场来说,欧洲大陆可以分为四个小战场:第一个是包括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在内的低地国家,这里是传统的“欧洲战场”;第二个是西班牙,其王位和领土的归属权是这场战争试图解决的问题;第三个是今意大利北部的平原地区;第四个是今德国中部。在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时,威廉把主要部队用于长久围攻已经精心设计好防御工事的城镇;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同样也有很多的围攻战,但不是主要的。与之相比更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大军之间正面交锋的大规模战役。

对英国军队和它的盟国来说,最主要的变化在于指挥官的变化。在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中,威廉国王是主要统帅,而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威廉已经去世,安妮女王继承大统,[58]安妮任命了她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指挥官——约翰·丘吉尔出任主帅。

马尔博罗是一个伟大的军人,他是有史以来英国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在与知名法国军官交手的过程中屡战屡胜,造就了不败的传奇,他在布伦海姆(Blenheim)和拉米伊(Ramillies)指挥的战役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人统计,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马尔博罗发动过四次战役,指挥过四次大战,攻城三十余座。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人,还是一个继续威廉三世未竟事业的政治活动家。他按照自己的策略进行外交活动,通过与欧洲各国各地区的政治领袖会晤,加强、巩固和壮大了大联盟的势力。[59]

大联盟于1704年派出查理大公带领一支联合军队前去西班牙,正是这支军队的一部分在英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爵士(Rooke George)的指挥下,于同一年夺取了直布罗陀(Gibraltar)。

此后,直布罗陀及通往地中海海域的通道就一直为英国军队所控制。[60]

到1704年8月,在布伦海姆大战中,马尔博罗指挥军队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英奥联军以1.2万人的伤亡,歼灭法军3.1万人。此外,他俘获的战俘就有将近1.5万人。布伦海姆大捷“取得了对法国令人震惊的胜利”,是英国军队在欧洲大陆上取得的最辉煌的军事胜利,使马尔博罗的威名远震整个欧洲。如此一来,就沉重地打击了法军与巴伐利亚军队的联军,同时也挽救了维也纳,维持了大联盟。[61]

布伦海姆战役是路易十四的军队自西班牙王位战争开战以来所遭受的最大损失,正是这场大战使得欧洲东部和欧洲中部摆脱了法国的控制。

虽然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陆上战场是决定性的战场,海外战场只起辅助性的作用,但海外战场不仅仅影响整场大战的进行与结束,对英国海上力量的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直布罗陀位于西班牙南端附近的狭窄海角上,英国1704年从在西班牙驻守的法国军队手中夺过来并用作海军基地,使英国取得了对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的控制权。夺取直布罗陀四年之后,在1708年,英国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夺取位于地中海西部的梅诺卡岛(Minorca)上的内陆港口——马翁港(Port Mahon),这里是从巴利阿里群岛(Baleares)对法国南岸作战的最佳基地。[62]对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的攻占对英国的战略攻势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整个18世纪,英国在地中海的战略计划都是以直布罗陀为防御基地,以梅诺卡岛为进攻基地的,因此人们说:“攻占了它们后,英国军队可以在地中海永久驻扎,英国还可以对沿海的小国家施加本国的政治影响。”[63]“有了这些港口,英国在地中海海域进可攻,退可守。”[64]

英国的战争是为了消灭法国的海上力量,是纯粹的商业战争。[65]从商人的视角来看,这些军事行动有保护英国同利凡特(Levant Company)的商业往来的目的,事实也证明起到了这样的效果。在欧洲之外的作战,相比之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其中也没有给人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战役。英国皇家海军在欧洲水域之外,对法国和西班牙的船只和殖民地只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小动作。

在北美,英政府最初没有采取什么行动。西班牙王位战争从战略上看,原因与此前的战争不一样。路易十四及其大臣于1700—1701年改变政策,决定不仅要保持法属新殖民地路易斯安那,而且还要把它与加拿大连接起来,作为抵抗英属美洲殖民地的屏障,企图将英属殖民地控制在阿勒格尼(Allegheny)山脉的东部,这将严重威胁到英属殖民地的资源。正如法国财政大臣科尔伯特(JeanBatiste Colbert)所预见的那样,这将引发一场持久战。[66]

1704年英军取得了布伦海姆大捷,还一举拿下了直布罗陀,取得了对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门户的控制权。尽管这两个胜利对英国具有重大意义,但法国仍然不肯收敛其扩张的欲望,企图利用国家的财富将欧洲均势的天平永远投向法国这一边:由波旁王室继承西班牙王位,还能够从内部控制西印度群岛。法国这种想法使争夺新世界更为重要,于是马尔博罗将战略重心转移到欧洲以外。它担心西班牙在西属美洲骚乱和经济危机中兵力不足,使法国趁机干涉西班牙事务。事实上,当时法国已经开始在美洲有所作为了,比如,1702年法属几内亚公司被授权贩卖奴隶,随后11年间法国不仅控制了从加的斯港(Cadiz)至西属美洲之间的贸易,而且提供军船保护贸易正常进行。[67]相对于陆军,英国的海军力量在这次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辅助性的。这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上作战,也没有出现起决定性作用的海军战役。不过,战争还是为海军在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68]

1710年,英国“主和”的托利党政府上台执政,开始独自与法国进行和谈,停止对法的战事。由于英国态度发生转变,反法同盟各国先后停止了主动进攻,逐渐与法国停战,战争进入了僵持状态。但和平姗姗来迟,1713年4月11日,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一方,以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萄牙这些大联盟的成员国为另一方签订了《乌特勒支条约》(Treaty of Utrecht)。奥地利与法国于1714年签订了《拉什塔特和约》(Treaty of Rastatt)。而西班牙则于1713年7月与英国和萨伏依分别签订《英西条约》和《西班牙-萨伏依条约》,于1714年6月与荷兰签订了《西荷条约》,于1715年2月与葡萄牙签订《西葡条约》。

通过缔结条约,法王路易十四承认战败并退还大部分的占地、让出大量商贸权利,同时承认反法同盟对西班牙领土的占领。至此,西班牙王位战争正式结束。《乌特勒支条约》首先解决了西班牙和英国的王位继承问题。根据这一和约,法国承认了威廉三世的英王继承权,放弃詹姆士二世及后代的继承权利;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继承了西班牙的王位,并且领有西班牙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但西班牙不得与法国合二为一,同时规定他的后代也永远不能继承法国,法西两国永远不得合并。根据和约,法国将早先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领地划归英国,将阿卡迪亚(Acadia)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将它改名为新斯科舍(Nora Scotia)]。法国还承认了英国对纽芬兰和哈得逊湾(Hudson Bay)周围地区的权利要求。在西班牙,英国除得到直布罗陀外,还有梅诺卡岛的一部分。

西班牙王位战争是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House of Bourbon)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争夺西班牙王位为导火索,而引发的一场大部分欧洲国家参与其中的长达13年的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但王位继承问题是一个幌子,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欧洲列强,特别是在“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自己政治体制的英国,要争夺世界殖民地、开辟世界市场。利益之争使战争在所难免,短暂的几年和平时光不过是在为又一次大战作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准备。在双方互不让步的情况下,战争又一次爆发了。当时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参与了争夺。

西班牙王位战争“在欧洲公共历史上具有某些为人所不齿的特征,但是对于英国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69]这场战争主要是在欧洲大陆进行的,其结果是极大地改变了西欧国际舞台上的各国力量的配置。首当其冲的是法国——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海外殖民势力受到削弱。首先,法国遭受了巨大的领土损失:根据和约,法国在中欧和低地国家侵占的土地几乎全部归还,法国早先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领地以及阿卡迪亚殖民地也都丢失,在纽芬兰和哈得逊湾周围地区也不再享有特殊地位和特别权利。虽然西班牙的王位被波旁王朝的菲利普五世(Felipe Ⅴ)继承,但《乌特勒支条约》规定了法国与西班牙不可合并,法国在这场战争里损兵折将。法王路易十四称霸全欧的计划被制止,从此法国被英国压制,直至拿破仑战争时局面才有所改观。

其次,法国的经济因为战争遭受严重创伤。由于参战,法国付出了沉重的财政代价,国家财政亏空,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民不聊生,法兰西国力大为削弱,从盛极一时到开始走下坡路了。到1715年路易十五(Louis ⅩⅤ)继承这个残破衰败的国家时,法国国库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巴黎人民越来越忍无可忍,当他们觉得无需再忍时,一场革命就爆发了,法国的专制统治开始面临危机。

西班牙王位战争宣告了路易十四的野心受挫。[70]虽然他的孙子菲利普继承了西班牙的王位和海外帝国,但法国和西班牙的王冠没有合一,法国也放弃了与西班牙贸易的特权,这实际上表明法国没有实现其战争目标,因为1709年路易十四曾说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有利可图的商业。[71]

英国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大量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成功地巩固了海上优势,从而走上了殖民大国之路。

尽管英国在新法兰西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失败了,1711年的远征又遭受重创,但英国通过《乌特勒支条约》获得了广大的殖民地,其中包括原属于西班牙的、位于地中海范围的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原属于法国的、位于美洲的圣基茨岛(St.Kitts)的一半土地;纽芬兰、新斯科舍以及哈得逊湾周围土地。同时,英国还得到了其他特殊权利和诉求,其中包括: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黑奴的为时30年的垄断权,以及每年向该地区派出一艘620吨的商船的权利。西班牙允许英国在巴拿马地峡(Isthmus of Panama)进行有限额的贸易,允许英国在莫斯克托海岸(Moskito Coast)采伐洋苏木。这些使英国海军掌控了地中海,打开了曾经为西班牙所垄断的封闭的海外贸易的缺口,明确地缩小了法国在北美的据点。[72]

“通过和约,英国得到了所有她在开战初期想要得到的”,甚至比所预想得到的还要多。可以说,对于英国来说,西班牙王位战争成了它继续扩张的基石。通过这场战争,它想实现的都实现了,想得到的都得到了,想打击的都打击了。首先,英国扩大了帝国版图,扩大了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奠定了未来殖民霸权的基础。1689年至1697年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期间,英国在欧洲以外的殖民地甚少,威廉三世主要把精力放在欧洲大陆,对海外殖民地也几乎不感兴趣。

但西班牙王位战争中,马尔博罗充分地考虑到了英属殖民地和海外战场对英国的重要性,结果,《乌特勒支条约》使英国获得了广大的殖民地,其中包括位于地中海领域的重要关隘——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而这原本是属于西班牙的。它还获得了位于美洲的圣基茨岛的一半土地,纽芬兰、新斯科舍以及哈得逊湾周围土地,而所有这些原本是属于法国的。此外,还不应该忘记,在安妮女王即位时的1707年,辉格党联合托利党在议会通过了《合并法案》(The Act of Union),实现了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合并。英格兰和苏格兰分治的局面结束了,大不列颠整合成一个国家,国内政治也相对稳定。

其次,英国发展了对外贸易,初步确立起了商业霸权。从表面看,这与英国建立和发展其商业贸易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英国可以更加自由地在美洲发挥自己的商贸优势了。英国的商品贸易必将战胜西班牙的金银掠夺,而美洲终究会是英国商人的天下。

在18世纪,单单为了西印度群岛的蔗糖贸易,英国和法国就战事频频。它们之间的战争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在空间上是全面的而不是分区域的。18世纪与法国的争夺,更多地具备商业性质和政治性质。《乌特勒支条约》宣告了过去西班牙为反对他国“越线”而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局面终于结束。之后,英国可以放手在北美竞争,商业贸易对第一英帝国如此重要,以至于史家经常把第一英帝国和“商业帝国”作为同义词。[73]

再次,英国发展了军事力量,开始建立其在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海上霸主地位。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英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为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马尔博罗公爵,有人甚至称他是英国最伟大的军事家。[74]以前,在为詹姆士二世镇压蒙默思起义(Monmouth Rebellion)的塞奇莫尔(Sedgemoor)战役中,马尔博罗就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体现和证明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此次战争中他更是以布伦海姆战役、拉米伊战役、奥德纳尔德(Oudenarde)以及马尔普拉凯(Malplaquet)战役等创造和延续了他一生的战争神话。在1711年马尔博罗被免职后,他把注意力放在建设宏伟壮观的马尔博罗宫上,其资金来源于英国议会的赠送。在这一宫殿里,丘吉尔家族的下一个佼佼者将会在下一个世纪出生,那就是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丘吉尔为自己祖先的所作所为颇感自豪,当别人说“不列颠之战”是他的滑铁卢的时候,他回应道:“哦,不,我想这是我的布伦海姆。”[75]

更为重要的是英国海军力量的增长和海上作战的成熟。虽然西班牙王位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低地国家,在西班牙领土,在德意志中南部等等这些欧洲大陆地区,但是马尔博罗公爵的政治才能和战略眼光远远超出了他在传统欧洲的作战场地。他独具匠心地把对地中海的控制设想成为对“欧洲软肋”的威慑,他是第一个产生这一战略构想的英国人。在1704年之后产生的所有英国战略模式中,一个决定性的构成因素就是在地中海维持一支英国舰队,以阻止敌军舰队在南欧港口或大西洋港口汇合。

因此,从一开始,英国的战略就旨在消除法西联盟在地中海的势力。要使这种战略富于侵略性和可操作性,这首先需要在该地区获得一个海军基地,并把战火燃烧至敌人的海岸。由于认识到这一点,马尔博罗才在指挥军队占领地中海边沿的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后,又时不时地占领过进一步深入地中海腹部的巴利阿里群岛、科西嘉岛(The island of Corsica)、西西里岛、马耳他岛(Malta)、科孚岛(Corfu)、克里特岛(Crete)、塞浦路斯岛(Cyprus)等等。[76]这样做还能达到他的战略计划的另外一层效果:即通过这些行动迫使法国分散陆军去欧洲南部迎敌。如果没有英国海军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权,如果没有英国海上力量的防护,马尔博罗的陆地作战计划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77]

其实,海上力量对英国一直非常重要,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它成功地阻止了西班牙和法国的进攻,在未来,它还将阻止拿破仑法国和纳粹德国的进攻。从根本上讲,是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战争使英国军队获得了战争经验,使一支没有战斗经验的偏安一隅的武装力量发展成为一支备受推崇的职业军队。在18世纪接下来的年月里,英国军队再也不是欧洲最弱的军队了。[78]

这次战争不仅对马尔博罗本人非常重要,对英国的军事史和政治史甚至是外交史都有深刻的影响。[79]西班牙王位战争后英法关系有所缓和,在随后20年内基本上维持了均势,双方都怕打破现状。[80]在此次战争及之后,英国的陆军和海军并驾齐驱,全面发展,英国成了军事强国。

最后,战争最终解决了英国的王位继承问题,“这场被大部分史家称为‘西班牙王位战争’的战争,实际上也是一场英国王位继承战争”。[81]因为,路易十四曾叫嚣要打败英国,并把詹姆士·爱德华·斯图亚特(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扶上英国王位。英国如果战败的话,詹姆士·爱德华·斯图亚特就会被路易十四送到英国,做他在英国的傀儡国王。如果是这样,“光荣革命”的成果就功亏一篑,这是辉格党人所不能接受的,大部分的托利党人也无法接受,因此他们才联合起来作战。而《乌特勒支条约》规定法国承认英国的新教国王,不再扶植詹姆士二世之子,这使得英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变成了相对简单的内政问题。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战争是由大联盟国家参战的,而英国是大联盟的主心骨。在两场战争之后,英国在商业贸易和海军力量上都获得了极大的优势,这也是英国参战的初衷。对于英国来说,西班牙王位战争使英国大发“战争财”——它扩大了帝国版图,加强了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扩大了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增强了海上力量,发展了对外贸易,英国的商业霸权初步确立,其海上霸主地位在西地中海和北大西洋建立起来,还奠定了未来世界商业和殖民霸权的基础。在战争中,荷兰和法国的力量都受到重创,而荷兰和法国是英国在海外的最大竞争对手。[82]正如法国一位历史学家所说:这场战争“确立了英国在欧洲的霸权”。[83]英国放弃了英法大陆联盟,这一举动乃为英帝国史上最为轰动的事件之一。

西班牙王位战争后,英国维持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它的商业触角已伸向全世界,它在建立世界帝国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英帝国的前景才刚刚开始展现,它的未来会震惊全世界。对于那些和亚当·斯密一样,把第一英帝国定义为一个重商主义帝国的历史学家来说,帝国的生命就是从《航海条例》或《贸易法》(the Acts of Trade)开始的。[84]因此,西班牙王位战争对于英国的发展及第一英帝国的建立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西班牙王位战争后英法关系有所缓和,两国对外扩展殖民地,对内发展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在随后20年内基本上保持着均势,双方都欲维持表面的平静,等待时机,再图进取。[85]

欧洲两强的和平有利于欧洲的整体稳定,这种局面持续到1739年才被新一轮的贸易战争所打破。在1713—1739年的和平时期里,英国在殖民地上的主要对手不是法国这个劲敌,而是西班牙,较劲的地方在美洲。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和贸易的时期久远,根深蒂固。英国利用从《乌特勒支条约》取得的权利,不断扩大在南美洲的贸易规模。在美洲的贸易活动中,奴隶贸易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奴隶贸易本身风险不大,利润却巨,历来让各国商人眼红心热,英国和西班牙都虎视眈眈,矛盾也因此而来。西班牙王位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在美洲贸易的权利,如向西班牙帝国提供奴隶和每年向贝洛港(Portobello)派遣一艘船只。一艘船只提供的货物和有限制的奴隶贸易当然不能满足英国商人的胃口,精明而胆大的商人们很快就开始了非法贸易。非法贸易是由私商进行的,多年来在美洲已是司空见惯。西印度群岛的地理位置对于这种贸易十分有利,这里盛行的季风和潮流对于往来的船只都有利,不管是驶向美洲英国殖民地的船只,还是返回欧洲的船只,都要紧靠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和古巴岛(Cuba)的南岸航行,然后再向北穿过巴哈马海峡(Bahamas)。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西班牙当局对英国走私商的活动采取了容忍的态度。1713年后,西班牙殖民当局转变态度,加强了对外国走私船的缉查,导致了1718年和1727年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两场战争。1731年后,两国关系改善,西班牙政府为了政治的原因对英国人的非法贸易再次采取忍让态度,却引起了西班牙各殖民地总督的不满。1732年,英国建立了佐治亚(Georgia)殖民地,对英国而言,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殖民地,但对西班牙而言,这是对西班牙在佛罗里达(Florida)北部殖民权的挑战,这使得本已紧张的英西关系更具火药味。在两国的摩擦中,法国利用形势,极力拉拢西班牙共同对付英国。1733年,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了秘密的“家族协定”,商定以英国为对象,共同保护两国的殖民和商业利益。法国答应帮助西班牙夺回直布罗陀,西班牙则许诺把英国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商业特权转交给法国。此后,西班牙加强了在南美的缉私活动。早在1721年,英国贸易委员会的报告就指出在美洲南部与西班牙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着重指出南加利福尼亚(Southern California)可能遭到印第安人的威胁,大西洋沿岸受到来自西佛罗里达(West Florida)的压力,而中间部分可能面临路易斯安那的法军沿阿尔泰马哈河(Altamaha River)东下的威胁。[86]然而,不到最后关头,双方都不想付诸战争,在1729年的《塞维利亚条约》(Treaty of Seville)和1739年的帕得(Pardo)会议中,英西都试图调解矛盾,但最后却无济于事。

1738年,“詹金斯耳朵事件”引发了英西之间的战争。罗伯特·詹金斯(Robert Jenkins)是英国商船“丽贝卡”号(Rebecca)的船长,在1731年报称自己在加勒比海遭到西班牙人员登船搜掠,他不但被野蛮地吊上桅杆,而且还被割下了一只耳朵。加勒比海的英军总司令曾就事件撰写报告,詹金斯船长返回英国后也向英王申冤。不过事件最初没有成为舆论焦点,到1738年,詹金斯再度讲述其遭遇,而且还戏剧性地在下议院一个听证会上展示“相信是”被割下的耳朵。此事一出,舆论哗然,把这件事情提高到国家荣辱的地步,认为“詹金斯耳朵事件”不仅仅使英国殖民地商业受到压制,整个国家也蒙受羞辱。这之前,英国国内已有声音提出希望在商业上和军事上主导大西洋海盆地带,在这次事件的刺激下,要求对西班牙开战之声更不绝于耳。英国的好战派把这件事情看作一个很好的开战理由,为了帝国的商业贸易利益,打败西班牙而获取它的广阔的腹地,尽管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Robert Walpole)并不希望与西班牙开战,西班牙也不希望与英国争吵。但是,反对沃尔波尔的人借此大做文章,煽动英国人的爱国热情,再加上担心法国会配合西班牙联合行动,沃尔波尔还是于1739年10月向西班牙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詹金斯耳朵之战”(War of Jenkins'Ear)。这是英国单纯为殖民地问题而介入的第一场战争,至少表面上可以这么说。

自战事开展以来,英、西双方的海军和武装民船队的势力不相上下。一方面,英方的乔治·安森(George Anson)意外地掳获了极具价值的马尼拉大帆船,但这只是补偿了英国在大西洋地区贸易停顿的损失。相反,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贸易往来却没有因战争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当战争成为奥地利王位战争的一部分以后,英方船舰更在公海受到法国商船队的攻击,使其贸易活动更受困扰。更重要的是,1740年10月,奥地利王位战争爆发,各方都把军事焦点和资源移回欧洲大陆,“詹金斯耳朵之战”最终陷入休止状态,而各方也未因战事而取得任何新的领土。

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逝世。这位没有男性后裔的皇帝对继承人的问题早已做出安排。1713年,他颁布《国事遗诏》,规定其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Maria Theresia)有权承袭奥地利君主国所属之各个领地。大部分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诸侯和一些欧洲国家都是诏书的签署国。查理六世为了把继承人限制在哈布斯堡家族内部可谓苦心孤诣,但他的设想没有顺利地实现,权力斗争因此展开。1740年12月,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Ⅱ)率领32000名士兵侵入富庶的西里西亚,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战争的起因与殖民地联系紧密,关系到英国与法国之间的世界霸权之争。在1713年的《乌特勒支条约》之后的年份里,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在殖民地上积极进取,造成摩擦。在印度,两国的东印度公司为了贸易、战略地带、对土著的影响而竞争。在西印度的岛屿上,为了糖贸易和奴隶贸易英法两国的商人相互争夺,西班牙也参与其中。在北美,英国大陆东岸殖民地的人口飞速增长,同时,法国控制着圣劳伦斯(St.Lawrence)和深入大陆内部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水路,建立起一条要塞线,阻止英国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 Mountains)向西扩张。在不断的冲突中,英国人惊讶地发现,法国和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已经做好准备对英国一战,英国人也要做好准备才可以。对英国来说,不管是在西班牙获得对商船有搜查的权利这个小问题上,还是在与法国争夺世界范围的商业利益这个大问题上,都要通过战争来解决,不是这一场,就是那一场,所以后来有人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更像是七年战争(The Seven Years War)的序曲。

这样,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领土争端很快就触及其他国家之间的敏感问题,奥地利王位战争的范围迅速扩展。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有奥地利、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之间的斗争;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撒丁、奥地利等力量在角逐。法国、低地国家和英国则在欧洲西北地区争斗。当然,各个地区的争斗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法国在1744年3月15日向英国宣战,4月26日向奥地利宣战。在海外殖民地,战争依然主要靠殖民地军队进行。法国和英国为加拿大同新英格兰的边界以及争夺俄亥俄河谷(Ohio Valley)发生战争,它同英国与西班牙的商业战,以及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复杂地扭结在一起,是英国和法国争夺北美殖民地的第三次大交锋。在东方的印度,英国的势力受到来自法国的挑战,法属本地治里总督迪普莱克斯(Joseph Francois Dupleix)派出一支海军摧毁了英国海军在孟加拉湾(Bay of Bengal)的优势。1746年法军又对英国主要殖民据点马德拉斯(Madras)水陆并攻,大获全胜。1748年,英国虽派遣一支强大海军舰队增援也未能扭转形势,直至战争结束。[87]

1748年英法双方缔结了《艾克斯拉沙佩勒和约》(Treaty of AixLa-Chapelle),法国收回了路易斯堡,英国收回了马德拉斯。这场战争的结果对英国而言并不令人满意,它与法国的矛盾丝毫没有缓和,相反在殖民地问题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88]英国并没有达到占领西属美洲殖民地的目的,因为西属美洲殖民地领地规模较大,完全自给自足,其政治经济中心常处于内陆且海拔较高,英国殖民地人口距离这些中心地带很远,因此英国发动的水陆两路战争不能奏效,战争的效果大打折扣。战争的目的是追求西属美洲贸易的巨额利润,而战争结果并没有解决英法在西印度群岛的矛盾,双方的殖民地也没有易手。向风群岛(Windward Islands)中四个有争议的岛屿多米尼加(Dominican)、圣卢西亚(Saint Lucia)、圣文森特(Saint Vincent)和多巴哥(Tobago)宣布为中立地区,双方撤出这些岛屿。英国与西属美洲的贸易没有得到发展,这不是英国商人愿意看到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英法缔约只是暂时的休战,矛盾和战争的根源并没有消除。相反,英法两国在印度和北美的争夺愈来愈激烈:在西印度群岛,英法关于四个“中立”岛屿的新一轮争夺已经开始;在印度,以马德拉斯为中心双方多次发生冲突;在北美,俄亥俄河流域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整体而言,英国在殖民地的势力上升了不少,但要一家独大,还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场战争来驱逐对手,夯实帝国。

奥地利王位战争结束后,八年中欧洲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各国都在积蓄力量,伺机而动,整体局势暗流涌动,难以预断。

英国对大陆欧洲兴趣不大,乔治二世(George Ⅱ)一是希望汉诺威(Hannover)不受威胁,他是那里的领主,对其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二是希望大陆没有霸主,不影响英国的利益。英国的心思主要用在殖民地上,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打败法国,夺其殖民地,占其商业利润,进而垄断整个制海权。西班牙王位战争结束后签订了《乌特勒支条约》,英国垄断了大西洋两岸的三角贸易,急速地扩充舰队,到1758年,英国已有156艘外洋军舰,而法国只有77艘。要想真正建立殖民地霸权地位,与法军的战争不可避免。此计划由于法国黎塞留公爵在梅诺卡岛的胜利而受到阻挠,但是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博斯科恩(Edward Boscawen)1759年4月在葡萄牙外海摧毁了一支法国舰队,在基伯龙湾(Quiberon Bay)又取得另外一次胜利。结果是法国与其殖民地的贸易,从1755年的3000万里尔降到1760年的400万里尔。法国当然知道自己对手的计划是扩大殖民地并且攻击自己的贸易,但是这时候法国的局势不容乐观,[89]政府始终摆脱不了财政危机;穷人越穷越要承担赋税,富人不纳税的局面更加严重。为了从平民身上压榨出更多的油水,政府恢复了早已被人忘记的封建捐税和劳役。这使得国内政局很不稳定,而国外形势也让人担忧。路易十四雄霸欧洲的时代早已过去,海外殖民地面临着英国巨大的压力。当时法国海军能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只有45艘,而英国却有130艘。两国在东印度和加拿大的小冲突时有发生,法国往往败多胜少。

英国和法国已成世仇。英国政客老皮特(William Pitt,1st Earlof Chatham)经常在议会发表演说,鼓吹只有通过军事手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时英国与奥地利、俄国是盟友,皮特认为只要把法国的同盟者普鲁士拉过来,组成英、奥、普、俄对法大同盟,那么法国就会被围困于欧洲大陆。1756年1月,普鲁士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条约》(Treaty of Westminster),规定英国和普鲁士将共同抗击入侵德国的外国军队,普鲁士希望该协定可防止俄国攻击普鲁士,英国却希望该协定能震慑法国,顺便还可以保护汉诺威。

当欧洲大陆还在拉帮结派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在北美的斗争已经延续了几年,英国在俄亥俄河岸边遭遇挫折,预示着更大的失败将会到来。1756年5月17日,英国对法宣战,英法之间的战斗率先开始;1756年8月29日,奥地利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也再次爆发,由此而启动了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使整个西欧的资源几乎耗尽。法国濒临破产,它失去了殖民地,海外贸易几乎停顿,英国也急需和平来巩固他所获得的财富。1762年9月,英国首相布特(John Stuart,3rd Earl of Bute)派遣使节赴巴黎会见法国陆军大臣舒瓦瑟尔公爵(Duke of Choiseul),表示如果法国愿意割让加拿大,英国将同意归还西印度群岛的贸易中心瓜德罗普岛(Guadeloupe)和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同意把菲律宾和古巴归还给西班牙,同意法国在印度保留五个非武装的贸易点。11月,英、法、葡、西签订《枫丹白露条约》(Treaty of Fontainebleau)。这以后只剩下普奥两军还在相互对峙。1763年2月,玛利娅·特蕾西娅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与普鲁士签订和平条约,腓特烈二世答应接受特蕾西娅的儿子约瑟夫(Joseph Ⅱ)成为罗马国王,继承神圣罗马帝国。战争结束了。

从殖民扩张的角度来看,七年战争是法国与英国之间在海外长期冲突的一个关键。两国都想控制殖民地和支配海洋,但1748年的《艾克斯拉沙佩勒和约》没有解决问题,双方的竞争只是越来越尖锐。两国都在东印度、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拥有殖民地,在印度,两国都仅仅占有沿海一些互不关联的商业据点,这些据点好像散布在广阔印度土地上的微小的斑点。两国都在广州与中国进行贸易;都在通向亚洲的航路上占有一些停泊地:英国人占有圣赫勒拿岛(Saint Helena),法国人则占有更有价值的毛里求斯岛(Mauritius)和留尼汪岛(Reunion)。法国积极在马达加斯加沿岸活动,最大的停泊地——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属于荷兰。在西印度群岛,英国人的种植园主想得到牙买加、巴巴多斯(Barbados)和背风群岛(Leeward Islands)中的一些岛屿,法国种植园则在圣多明戈(Santo Domingo)、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所有种植园都得到兴旺的非洲奴隶贸易的支持。[90]

在美洲大陆,法国拥有较多的领土,居住在上面的移民数不多,不到10万人。英国移民的人数是法国的20倍,在从佐治亚到新斯科舍的英国殖民地上,大概居住着200万白人。英国人的人口优势非常明显,相当于母国的1/4,虽然那里还包括了大量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荷兰人、德国人、法国人和瑞典人等。发展的程度也不错,约有4万人口的费城(Philadelphia),其规模可与英国除伦敦外的任何一个城市相比。英国殖民地的缺点是地方性非常明显,只关心本地,不能一致行动。法国殖民地人口虽少,却有一些值得依赖的优势。法国控制着进入美洲大陆心脏地区的两大水系,圣劳伦斯河和密西西比河;法国的主要城市,魁北克(Quebec)、蒙特利尔(Montreal)和新奥尔良(New Orleans)等都在这两条河边上。此外,法国构建了一条要塞线,从五大湖区沿着俄亥俄河连通密西西比河,其中最著名的是莫农加希拉(Monongahela)的迪凯纳要塞(Fort Duquesne),[91]该要塞建于1754年。法国想利用这样的地理优势包围英国殖民地,把英国殖民者限制在阿巴拉契亚山到大西洋之间的狭长地带。这是法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宏观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实现了,那么北美历史和世界现代史都要重写。法国的殖民地直接受中央集权政府的控制,直接受宗主国的监督,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快速有效地联合行动。英国的13块殖民地各自为政,外表上看起来非常的独立和不团结,并且不愿意合作,哪怕共同防御法国人和印第安人。还有,法国人同印第安人的关系更好,也许是因为法裔人口少,没有威胁印第安人的土地,但也与天主教在印第安人中间的传教活动更为活跃有关。一个势力庞大的印第安人部落联盟——易洛魁人,占据了直到安大略湖(Dntario Lake)西部和南部的很多战略要地,这是一支很不错的战略力量,他们大体上是反英国的。两相对比,尽管英国人口上有优势,法国似乎更有可能永久占据北美大陆。法国人占有布雷顿角(Cape Breton)岛上的路易斯堡,这是路易十四时期创建的、位于圣劳伦斯湾的一个要塞,建筑该堡的目的在于建立北大西洋的海上统治,控制进入圣劳伦斯河、大湖以及现在称为中西部的广阔地区的通路。法国人虽然经常穿越这一地带,但只在南方的新奥尔良周围和北方的魁北克周围有较大的法国人居住点。而英国则在哈利法克斯(Halifax)建立要塞,这是1749年在新斯科舍建立的据点。

从两国国内来看,英国的整体氛围比法国更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帝国很大程度上都执行重商主义的政策,在一些方面,英帝国要比法帝国更为自由。它允许殖民地自治,允许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进入。但在另一些方面英国的制度更为严格,例如,根据《航海法》要求,英国臣民必须使用英帝国的船舶和雇佣英格兰、苏格兰或殖民地的海员,而法国人则可以比较自由地利用其他国家的运输工具和人员。英国的蔗糖种植园主必须把粗糖运回国内,在国内精炼后向欧洲出售,而法国种植园主则可以自由地在产地精炼自己的糖。北美英国殖民地被禁止制造铁器以及许多其他商品,他们只能指望从英国买到此类产品。由于西印度群岛的奴隶没有收入,无法购买货物,英国人几乎没有向那里出售什么东西;而北美大陆殖民地却是英国货物相当重要的市场。对比之下,英国的做法明显更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虽说这些限制很容易招致殖民地人民的反感,但在七年战争期间,因为战争带来的外部压力,这种反感没有引发大的内部冲突,殖民地居民只是想办法尽可能逃避,还没有想要彻底改变。

在领导人的注意力上,英国对殖民地的重视,不单单是法国在这方面不能与英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在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上,老皮特比他的同僚们都要有远见,这个问题事关北美殖民地上的英美关系。在内阁讨论关于1748年的《艾克斯拉沙佩勒和约》时,老皮特反对归还路易斯堡,他认为路易斯堡处于圣劳伦斯河的入口处,对加拿大来说非常重要。他还指出这个要塞处于对波士顿和纽约的进攻位置上,有利于法国发动进攻。但皮特的意见被否决,法国如愿以偿重新得到这个要塞。这对法国来说至关重要,在法国与英国开战后,英国无奈之下又把老皮特[后成为查塔姆伯爵(1st Earl of Chatham)]召回指导战争。老皮特是个高瞻远瞩且大胆自信的人:“我知道我能拯救这个国家”,“我也知道别人谁都不行”。他让英国集中力量于海军和殖民地,同时资助普鲁士的腓特烈在欧洲战斗,以使英国能如他所说的那样,在德意志平原赢得一个帝国。[92]

两个国家在这样的竞争中,即使在欧洲的和平年代,战斗也是不新鲜的事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冲突随时在酝酿,新斯科舍是一个引起麻烦的地点。按照《乌特勒支条约》,此地的法国人被英国所管理,但新斯科舍与路易斯堡靠近,这里的人与法国人的联系又比较多,与英国人的联系反而少,因此成为一个经常动**不安的地点。1755年,英国政府预见到将与法国打仗,遂将阿卡迪亚(原法国殖民地,新斯科舍的一部分)说法语的7000人迁移,这占当地居民的大部分。他们要被分散到整个英属北美各殖民地,但最终不少人移民到路易斯安那,并在法国阿卡迪亚文化中保留了独特的认同。更大的冲突地点在阿勒格尼山(Allegheny Mountains)。英国殖民者开始探索穿越该山脉往西去的道路。法国商人和士兵则从密西西比河和大湖向东朝这条山脉移动。双方在这里的摩擦必不可少。还有,法属美洲殖民地严重依赖于外来物资补给,与印第安人的贸易往来也容易被英国海军切断。在北美洲,英国货价廉物美,大量流入市场,严重威胁到法国对西部印第安人的稳固统治。1749年英国政府应弗吉尼亚和伦敦资本家的请求,特许一家土地开发公司——俄亥俄公司(Ohio Company)在法国人已经提出要求的土地上经营业务。法国人匆忙在俄亥俄河附近建造一座迪凯纳堡,后来称为匹兹堡(Pittsburgh)。商业竞争很容易引发军事冲突。1749年夏,法军在布莱恩维里的率领下占领了俄亥俄河谷,驱逐外来商人,为法国日后的统治打下基础。这一举动引起了英国殖民地的反对。1754年4月,弗吉尼亚民军上校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率领部队打响了山区战斗的第一枪,他们试图抵抗法军,将法国人驱逐出俄亥俄河谷,但是遭到失败。面对法军在俄亥俄河的新攻势,英军于1755年初由爱德华·布拉多克(Edward Braddock)统率两个步兵团充当先锋队,发动了一系列反攻。英国的纽卡斯尔(Duke of Newcastle)内阁反对这些行动,结果在俄亥俄河迪凯纳堡一战中,布拉多克全军覆没,他自己也死于印第安人之手。英国的战意被激发了,便积极开始准备战争,为此它开始与普鲁士结盟,这与其传统外交政策正好相反。所有这些冲突累积起来,最终导致了七年战争的爆发。

在西印度和北美殖民地英国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在印度,英国和法国同时从混乱不堪的状况中获得好处。[93]在七年战争中,无论英国政府还是法国政府,都无意在印度进行领土征服,他们在这方面的政策与对美洲的政策根本不同。在印度的争夺中,英国的海上力量明显是英国的支柱,它确保英国可以在东方战胜法国。英国政府仍然无意管理印度,但它不能容忍东印度公司被法国公司代理人排挤。因而,英国海军被派往印度洋,他们不仅允许克莱武(Robert Clive)从马德拉斯转往加尔各答,而且逐步切断了法国据点与欧洲的联系,以及据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到战争结束时,英国已成为争夺印度殖民地的最终胜利者。

1763年2月10日,以英国、葡萄牙为一方,法国、西班牙为另一方签订了《巴黎和约》(Peace of Paris);2月15日,以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萨克森为另一方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Treaty of Hubertsbung)。《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国的势力范围达到一个顶点,英法的霸权之争有了初步结果:加拿大和印度都落到了英国手中。

七年战争是第一英帝国时期最后一次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英国得到了加拿大,以及佛罗里达河以西直到密西西比河口的所有土地。作为对西班牙盟国的补偿,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和重要港口城市新奥尔良给予西班牙。法国在北美的势力几乎被清除了。在印度,英法双方交换了相互占领的土地。在加勒比海,英国得到了圣文森特(Saint Vincent)、多巴哥(Tobago)、多米尼加和格林纳达(Grenada)等岛屿;在西非,英国得到了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冈比亚(Gambia);在欧洲,英国收回了梅诺卡。这样,英国牢固地树立起了世界殖民霸权和商业霸权,一个世界范围的英帝国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强国。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就此评论道:“在这一个世纪里,在欧洲的侧翼,乃至更边远的地区,大国的格局的确出现了重大的调整。某些西欧国家不断将其位于热带地区(尤其是在印度、东印度群岛、南非和遥远的澳大利亚)的一些不稳定的小块飞地变为大得多的领地,其中殖民地最成功的国家是英国。”[94]殖民地成为英国商业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财源。

同时,七年战争和《巴黎和约》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巴黎和约》成为法国的屈辱,法国在战争中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大伤元气,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尽管是临时的)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法国的外交策略黯然失败,声望也显著下落。英法之间近百年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以法国的失败告终。法国在战争中的失败使其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结束了三十年战争以来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

英国从战争中获得了巨大好处。老皮特在接受年度国家和帝国奖项的颁奖典礼时变得非常谦虚,他老套地说:“女士们先生们,这个奖项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所有在背后默默奉献而使得我们成功的人……”正是在这个时候,英国成了最具实力的国家、殖民的霸主、拥有最好技术的国家。[95]英国夺得了海上霸权和更多的殖民地,一个世界范围的英帝国初具雏形。[96]殖民地的财富,特别是印度的财富源源流向英国。海上霸权和殖民地的财富推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它在19世纪成了最强大的工业国和“世界工场”。但英国将这次扩大帝国战争的费用转嫁给北美殖民地,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七年战争结束后的第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揭开世界历史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