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①。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②,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③,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④,皆浣花溪委也⑤。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⑥,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⑦。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⑧,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⑨。过此则武侯祠⑩。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11)。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12),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13)。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14),各不相袭。严公不死(15),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16)。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17)。”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18)。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19),冠盖稠浊,磬折喧溢(20)。迫暮趣归(21)。是日清晨,偶然独往。
楚人钟惺记。
【注释】
①万里桥:在成都南面的锦江上。因三国时费柿奉命出使吴国时在此饯行说“万里之路,始于此桥”而得名。 ②玦(jué决):有缺口的环形玉器。 ③琅玕(lánɡ ɡān狼甘):像玉的美石。绿沉:浓绿色。 ④窈(yǎo咬)然:深邃美好的样子。潆(yínɡ营)回:水回旋的样子。 ⑤委:屈曲。 ⑥草堂:即杜甫草堂。 ⑦青羊宫:着名道观,即古青羊肆,相传老子曾牵青羊过此,古名青羊观,唐封老子为帝,遂改今名。在今成都市文化公园内。 ⑧舁(yú愚)夫:轿夫。 ⑨缘江路:以杜甫《堂成》诗句:“缘江路熟俯青郊”而得名。 ⑩武侯:诸葛亮曾被封为武乡侯,简称为武侯。 (11)“百花潭水”:源出杜甫《狂夫》诗:“百花潭水即沧浪。” (12)梵安寺:又名草堂寺、浣花寺,杜甫初到成都时,曾借居于此。 (13)别驾: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署:代理长官。 ( 14)东屯:在夔州城东滚溪岸,公元767年,杜甫曾迁居于此。 (15)严公:严武(726—765),字季鹰,官东川、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杜甫在成都颇受他照顾。 (16)夔(kuí葵)门:代指夔州。 (17)司城:掌城建的官员。 (18)万历辛亥: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 (19)监司郡邑:按察使与州县长官。 (20)磬折:身体如磬一样弯曲。形容官员们行礼时的情形。 (21)趣(cù促):催促,赶快。
【作意】
记述浣花溪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突出杜甫为溪增胜的作用。
【鉴赏】
钟惺作为竟陵派的首领,作文非常推崇苏东坡,认为苏文既有战国之文的“雄博高逸之气,纡回峭拔之情”,又能“出入(书为人)于仁义道德礼乐刑政之中,取不穷而用不敝,体屡迁而物多姿”。虽然他的成就离苏东坡尚远,但就这篇《浣花溪记》来看,他在学苏方面还是有成绩的。
以数百字的短文来写数十里长的一段溪流,入(书为人)题和剪裁十分重要。作者开门见山,以一连串的比喻先给浣花溪拉了一个全景: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形容的是它的地貌,极写其曲折多姿;如鉴、如琅歼、如绿沉瓜,形容的是它的水面以及两岸的颜色,突出其窈然深碧。但是,山水再奇,也得靠人而出名,所以,作者紧接着点出它的得名由来,从而推出了诗圣杜甫对这美丽溪水闻名于世的作用。
接下来作者又选取了几个特写镜头:一是青羊宫附近的溪水及岸边之景,突出其清幽空灵;二是自缘江路至杜工部祠,中间有名的景点武侯祠与梵安寺均一笔带过,而对于与杜甫有关的缘江路、百花潭水以及“浣花溪”题榜和杜工部祠,则都多少花些笔墨加以介绍,显见其对人文景观有所偏爱,而对杜甫的遗迹的兴趣更胜于诸葛亮的。
后面一段议论,于游记散文颇有些不伦不类,但因其作文的重点在突出杜甫,所以也还不算离题。它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说如果严武不过早去世还能照顾杜甫的话,杜甫就有可能在浣花溪终老一生,不再奔走,可见患难朋友的可贵;二是说,杜甫如此遭遇,对四川乃是因祸得福,让他又在夔门东屯定居了一段时间,另外留下一处胜地;最后,总起来,赞扬杜甫在穷愁奔走之中,还能从容选择如此好的地方居住,显示其处变不惊、心胸开阔的精神境界。评价之高,已与孔圣人相提并论,足可见杜甫在他心中的地位。
最后的结尾,于时间、地点的交待中突发神来之笔,显示了他对当时官府“公费旅游”之铺张和喧嚣的厌恶之情,大概也是他学苏的一种表现吧。
【补充说明】
杜甫《卜居》诗云:“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钟惺为曹学俭《蜀中名胜记》所写的序中,提出山水“有待而名胜者也”的观点,认为“事”、“诗”、“文”这三者是“山水之眼”,实为本文所实践。
游黄山日记(后)①
徐弘祖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②。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③。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④,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⑤。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⑥,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⑦,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⑧;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⑨,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⑩,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11),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注释】
①游黄山日记(后):徐弘祖第二次游黄山,是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初三至初六。本文节选初四登天都峰一段。 ②汤口:在黄山南,为前山登山必经之地。下汤寺、汤池均沿途名胜。 ③朱砂庵:故址即今之慈光阁。 ④石门:即今之“天门坎”。 ⑤石罅(xià下):石缝。即“一线天”。 ⑥级之:凿出石级。 ⑦夫仆:挑佚、仆人。 ⑧擥(lǎn览):揽。 ⑨历:越过。这里指抓住丛起的石块而经过。 ⑩碧峤:碧绿的尖而高的山。 (11)脱:倘。
【作意】
记述攀登天都峰的经过和天都峰的雄险地势,表达作者知难而进的探险精神。
【鉴赏】
黄山不在我国五岳之列,但以其兼具五岳特色,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一应俱全而名闻于世,故早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有所谓三十六峰之奇,而最奇最险的要数天都峰了。如果到黄山而不登天都峰,就不能领略黄山的真正风采,所以,民间又有“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的说法。可见天都峰在黄山诸峰中地位的重要。
作者在万历四十四年正月曾登上过黄山,因大雪封山,只游了慈光寺、光明顶、石笋、狮子林等名胜,没能上天都、莲花峰,但于“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磐结,天都独巍然上挺”,颇为神往。时隔两年,正值黄山最美的秋季,作者又一次来登黄山,重点就是补上次未游的天都、莲花两峰,可见他对两峰的钟爱程度。这次他攀登的路途险阻但景观特别诱人,而他的主要目标始终是天都峰。转入石门,他说好像是钻过了天都峰的胳肢窝,对“秀出天半”的天都、莲花峰肯定仰望多时。后上玉屏峰时,再一次赞美了两峰秀色。待随行人员跟上,又得游僧澄源之助,他不顾天色已晚,不顾寺僧的劝阻,坚持要上“近而无路”的天都峰。攀登过程中,备尝艰辛,但他都置之度外,表现了一个探险家的大无畏精神。
与一般游人的游记不同之处是,徐霞客的游记是寓科学性于抒情性之中,处处不忘对山川地貌作科学的观察与记载,所以,攀登之路,简明清晰;景色描绘,美而不诞。所有上过黄山的人,都会由衷地佩服他观察的敏锐与准确,记叙的优美与简洁。特别是雾中的天都峰顶一段文字,真堪称为千古绝唱。大自然的杰作得大手笔的文字复制流传不朽,实乃天下的幸事。
【补充说明】
潘耒在《徐霞客游记·序》中说:徐霞客的“游”,“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远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钱谦益《徐霞客传》说徐的出游,“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攀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玃父为伴侣。儚儚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称赞他的游记“当为古今游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