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童谣①
张打铁,李打铁,②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③
我要回去学打铁。
打铁一,苏州羊毛好做笔;
打铁两,两个娃娃拍巴掌;
打铁三,三两银子换布衫;
打铁四,四口花针好挑刺;
打铁五,五个粽子过端午;
打铁六,六月不见早禾熟;
打铁七,七个果子甜蜜蜜;
打铁八,八个娃娃砌宝塔;
打铁九,后花园里好饮酒;
打铁十,十个癞子戴斗笠。
打铁十一年,拾个破铜钱;
娘要打酒吃,仔要还船钱。
——《庄谐选录》卷七
【注释】
①湘中童谣——流传于湖南的一首童谣。据《庄谐选录》的编者夏曾佑说,它“传自明季”,并认为它“语殊荒幻”。
②张打铁,李打铁——泛指打铁的人,借以起兴,犹如“张三、李四”一样。有人说:“张李者,即献忠、自成之谶。其‘打铁一’以下,均暗兆顺治以后年号”云云,似过于牵强。
③歇——本意是休息。湖南方言又作留解。留我歇,是留我住一晚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供幼儿传唱的游戏性的童谣。它的优点在于综合了语文、算术方面的内容,而以幼儿经常接触的生活中事物作“媒介”,通俗易懂地传授了有关的知识,是一种“寓教育于游戏”的好方式。
童谣可分三个部分。从“张打铁”到“我要回去学打铁”四句,是“引子”。主要交代出童谣中主人公的身份,用作全诗的“起兴”。这里的“张打铁”、“李打铁”,只是为了传唱的方便顺口诌出,犹如旧小说中的“张龙”“赵虎”一样,并非实指姓张、姓李的铁匠,更不是实指明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李自成了。但是,由于古人对童谣的迷信,喜欢把一些无根之事往“名人”身上靠,所以硬把童谣附会到张献忠、李自成身上,也并不奇怪,反倒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诞生的童谣的复杂性。“送姐姐”等三句,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表现了“我”不图安逸、勤于学艺的精神境界。当然,作为一般的游戏文字看,也无不可。
“打铁一”到“打铁十”十句,是童谣的主体。从形式看,它们主要顾及的是每一句两个部分本身的押韵和数字的递进运用,内容之间并无内在逻辑联系可言。它的作用在于对幼儿进行从一到十的计数教育,并联系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材料对他们进行语词训练及简单的知识灌输。所以,前半句都是“打铁×”,而后半句在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略有变化,不是一律的数字重复,使文句显得活泼些。如“打铁两”到“打铁八”,数字都是一样的,而“打铁一”后面就没有“一把羊毛”之类而用了“苏州羊毛”,“打铁九”后面,把数字“九”巧妙地隐藏在“酒”字里面,一语双关,位子也从头上移到了末尾,这乃是不变中的“变”,使孩子们唱起来时不感到呆板而增添乐趣。
“打铁十一年”以下四句,是收尾部分。从内容上看,它们与前面更是毫无联系,实际上只是借“打铁”作由头,继续作着“趁韵歌”的文字游戏罢了,不必当真。如果咬文嚼字,则这四句在内容上倒自成一体,完全围绕着一个“破铜钱”在做文章,亦庄亦谐,令人哭笑不得。你想,打铁十一年,只“拾”到一个铜钱还是“破”的,这是多么可怜而又可悲!但就是这个“破铜钱”,娘和仔还在如何使用它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这种没有结果的争论给读者留下了长足的思考余地。
以数字入童谣是我国童谣创作中的传统之一,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目前的资料看,这首《湘中童谣》在这方面是比较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清人范寅编的《越谚》,收有一首《数目顺逆讴歌》,其词是:“一事无成实可怜,两眼睁睁看老天,三餐茶饭全无有,四季衣衫不周全,五更想起双泪流,六亲无靠苦如连,开门七件全无有,八字生来颠倒颠,久(谐音“九”)事寒窗无出息,要到十字桥头寻短见。路哩碰见一个算命先生,算我19岁功名就,八月科场面前存,七篇文字如锦绣,六个同窗倒颠中,五伦殿上朝天子,四拜王廷万岁恩,君王连饮三杯酒,两朵金花盖顶雪,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这首“数目”歌被认为是明代的产物,时代比较早,但内容陈腐,有明显的生拼硬凑痕迹和成人创作味道,远不如这首“打铁谣”来得通俗、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后来许多童谣都把巧嵌数字作为构思手段之一,并受到幼儿的欢迎,可能与受到这类童谣的影响有关。
有人认为,童谣列举的“打铁一”到“打铁十”,“均暗兆顺治以后年号”,理由是清顺治以后至清灭亡正好经历了十个朝代。显然,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附会,不足为训,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从中悟出一点古代童谣被附会、歪曲的严重情况了。
【今译】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