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做事业,①
专靠黄蔡叶。②
一朝西风起,
干鼈。③
——《明史·五行志》
【注释】
①丞相——指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张士诚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自立为吴王,封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
②黄蔡叶——指张士诚手下三个出谋划策的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
③干鼈——同“干瘪”。
【赏析】
元朝末年,到处发生反对元统治阶级的农民大起义。在江苏泰州,有张士诚、士信、士德兄弟三人率领破产农民和贫苦盐民组成的一支起义军,一度十分活跃,曾屡次打败前来镇压的元军。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以苏州为基地,自立为王,国号曰周。在加速元王朝的崩溃中,张士诚有一份不可抹杀的功劳,但是,他在政治上却反复无常,一度曾因形势不利,拒绝与朱元璋合作而投降了元统治者,并且充当刽子手,攻打其他起义军。着名的红巾起义军领袖刘福通就是被他的部下攻破城池而杀害的。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曾想招降他,没有成功,最后因城破被俘,自缢身亡。
这首童谣表面上写的是张士信,实际是写张士诚。它着重反映的是张士诚兄弟用人的不当所招致的失败。张士诚在自立为王的十几年间,政治上割地为王,反复无常,敌我不分,经济上不懂爱惜民力、发展生产,而一味聚敛财货,挥霍浪费;生活上也逐渐腐化,失去斗志;军事上取保守主义,缺乏深谋远虑。这些,当然他自己要负主要责任,但与他所用的谋臣策士的无能也很有关系。童谣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构思的。它抓住张士信手下正好有三个“谋士”姓黄、蔡和叶,于是利用口头文学多借助语言来表意的特点,使之谐音讹变为“黄菜叶”。谁都知道,“菜叶”要吃青的,而“黄菜叶”只有进垃圾桶的份儿。就这样,不用多费笔墨,便把黄、蔡、叶三个人给骂倒了,突出了他们的“无用”和一文不值。可如今,这样三个无用的人,却被“丞相”当作宝贝,不但“依靠”,而且是“专靠”他们来“做事业”。可想而知,这样的“事业”还会有什么希望吗?有了这个前提,下面接着说“一朝西风起,干鼈”,就显得合乎逻辑、顺理成章了。“西风扫落叶”,这种比喻十分形象。这里的“西风”,指自然界的风固可,借指朱元璋的势力,也是可以的。因为朱元璋的军队正是从西向东推进,最终消灭张士诚的。张士诚兄弟与他们的谋士都像菜叶一样“干瘪”了,这种双关的比喻运用显得特别巧妙和贴切,表现了中国文字特有的魅力。
童谣在表达思想时,采用了“三句半”的体裁,也是一种创造。依现在演出的曲艺形式“三句半”来推测,当时儿童们在集体传唱时说不定会有动作、表演,因此,即使它并不包含有什么政治意义,仅以形式的活泼和语言的抑扬顿挫也就会乐于传唱了。
【今译】
丞相做的经国业,专门依靠黄蔡叶,一旦西风刮起来,统统都干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