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化差异更大的(上)(1 / 1)

吻着梦想过日子 毛路 1948 字 1个月前

在国内你要是跟哥们儿说“请”,那就太见外,对方肯定觉得别扭。但在西方很多国家,情况就不一样了,“请”字已经是他们语言习惯的一部分。就算是多年的夫妻之间,也会自然地夹带“请”字。

(一)

溪溪是我刚玩豆瓣那会儿认识的一个姑娘,偶尔会跟她在网上聊几句,但总觉得没什么有意思的话题,聊天模式基本上都是,她有问题时,跟我抱怨,让我给出出主意,然后再反驳我的所有建议,说一套自己的道理,过段时间又否定自己的理论,让我给出主意,然后又反驳我的建议……就这样循环下去。后来一看到她上线,我就立刻隐身,要是我俩都在国内,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见面。但在汉堡的时候, 她邀请我去她住的地方,我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自己在国外的时候,就是无法拒绝一位同胞的邀请。

溪溪提议一块儿做晚饭,于是我们去亚洲超市买回来一大堆食材。折腾了将近两个小时,饭桌上才出现了几盘像模像样的川菜。这时我才明白,“一块儿做饭”的意思是:她负责炒盘西红柿鸡蛋,而我负责余下的四菜一汤。

“你一定很想念中餐。”她一边吃,一边乐呵呵地说。

“我刚从祖国过来……”我呵呵地回答。

饭桌上东拉西扯了一阵之后,溪溪开始抱怨自己在德国的生活。(不出所料!)她说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在这边很难交到什么朋友。不仅难交到朋友,还常被人瞧不起。 比如“隔壁那个邻居,就因为我是中国来的,看我特不顺眼。你也知道,很多德国人都挺瞧不起中国人的——”

“我不知道。”

“——我那个混蛋前任就是,分了手我才恍然大悟,其实他不喜欢中国人。”

类似的话,我在北京的时候也听到过。有个英文名叫Lily的女孩子曾跟我诉苦说,约会对象Ben其实不喜欢中国女孩,“他只是玩玩而已,骨子里他瞧不起中国女孩子。”而Ben的说法是:“我不是不喜欢中国女孩,而是不喜欢Lily那样的中国女孩。她很漂亮,但我跟她完全没话说。”后来Ben结婚了,娶了个新加坡太太。Lily质问他:“你为什么要娶个新加坡人?”

“这是什么问题?不是我‘要’娶个新加坡人,而是我遇到了一个我爱的女人,她恰好来自新加坡。”Ben回答。

后来Lily陆续交往了几个外国男朋友,均以被分手告终,除了觉得“好累,再也不会爱了”以外,她还得出了一条“真理”——外国人都是骗色的混蛋,很不靠谱。我接触的姑娘里,有此看法的还不少,当然,也有姑娘觉得外国人单纯、善良、痴情又浪漫。我觉得吧,这两种外国人都有,不过大多数也就是个普通人,没那么单纯,也没那么混蛋,更多的是“被混蛋”了,比如溪溪的前男友。

听溪溪唠叨了一大堆,我一点都没明白到人家的混蛋点在哪里。于是我说:“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他不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女生,而是——我花了几秒钟寻找一个委婉点的说法——觉得你不适合他而已?”

“哎呀,你别胳膊肘向外拐了!他就是不喜欢中国人!我跟你说他特别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这帽子也扣得太大了吧。真是种族歧视,一开始也不大可能跟你约会吧?退一步说,就算他对中国女生没啥兴趣,也许他只是觉得亚洲人的长相不符合自己的审美呢?那是个人口味而已,你不也说过不能接受黑人当男朋友吗?那你是不是种族歧视呢?”

“那不一样!” 尽管她花了一番口舌跟我解释,我还是没搞明白,为什么别人不想继续跟她谈恋爱就是种族歧视。我失去了继续听下去的兴趣和耐心,正好她无意提了一句,自己一会儿得去洗衣服,我便面带困倦地说:

“那你先忙吧,我先走了。”

溪溪说:“没事,我不忙。”

有点人际常识的人,都知道“你先忙吧,我先走了”的意思其实是:“我要去忙了,拜拜。”但溪溪不知道。我只能采取更直接的告别方式了。

“我还约了人,快迟到了。”

一般人大概会说:“哦,那好吧。你慢走,下次再聊。”

但溪溪显然不是一般人,她说:

“你约了谁呀?”

“一个朋友,你不认识。”我故意焦急地看看表。

“男的女的呀?”

“男的。”

“嘿嘿,男的。”

“哪国人?他是做什么的呀?”

“中国人,具体做什么我也不清楚。”

“嘿嘿,这都不知道,算什么朋友呀?”

我很想说句,算不算关你屁事,然后甩门走人,但还是耐着性子,一边回答,一边往门口走。

溪溪:“真要走了,再坐会儿吧。”

我大喊一句:“不好意思,我真的要迟到了!拜拜。”

然后逃出了她家。

(二)

其实我是要去参加一个派对,没告诉溪溪,是怕她跟来。几杯金汤力下肚后,这才甩掉了起先在溪溪家积聚的压抑感。邀我参加派对的是位叫小米的老乡,N年前,我们在老家的少年宫相识,他算是我年少时的好哥们儿加暗恋对象。长大后,小米跟我平时也不怎么联系,不过一旦碰面就会一起抽风,无话不说,特别开心。

小米带着我在派对上转悠,期间不停有人跟他打招呼。屋子里的音乐声有点吵,我们走到花园里,坐在水池的围台上,一边喝酒一边调侃对方年少时那些“见不得人”的往事。互相取笑得差不多了,又聊起了各自现在的生活。小米就职于瑞典一家公司,每年都会被派往不同的城市,已经在斯德哥尔摩、巴黎和赫尔辛基等地居住过。他来汉堡差不多有五个月了,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和这里的居民。

屋里有人探头张望,看到他便用英文大叫:“嘿,小米,快过来。我们需要你!”

小米看看我,我说:“你去吧。喝完这杯我再进去。”

看着小米欢快蹦跶的背影,我想起溪溪对德国人的评价,耸了耸肩。不排除溪溪遇到过真正的种族歧视的情况,但她什么时候才能明白,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方不喜欢她,是因为她这个人,而不是因为她是个中国人。就拿她的邻居来说吧,也许人家不喜欢她,仅仅是因为她半夜三更洗衣服,影响别人休息,跟她来自哪里根本没有关系。

两个年轻姑娘嘻嘻哈哈地从我身边路过。她们没走出去几步,又退了回来,问我有没有打火机。得知我没有,她们并没有扭头就走,而是跟我聊起天来。

其中一个问我:“谁邀请你来的呀?”

“小米。”

“哦,原来是小米的朋友。”俩姑娘都对小米赞不绝口,说他非常酷,而且很有趣。我抬头朝屋子那边望了望,小米正站在门口,被一群人围着,他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

他看到我在看他,便招手示意我们过去。我过去的时候,正好听到小米旁边的一个小哥说: “Yeah!Fucking stupid Chinese!(真他妈愚蠢的中国人!)”

要是溪溪听到,肯定会大骂此人种族歧视,并把小米归进“卖国贼”的行列——别人侮辱你,你居然还笑脸相迎。殊不知接下来小哥也会说到关于“真他妈愚蠢的德国人、真他妈愚蠢的美国人、真他妈愚蠢的巴西人、真他妈愚蠢的日本人……”的各种笑话,吐槽“真他妈愚蠢的英国人”(小哥是英国人)时,更是毫不含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派对结束后,小米送我回家。在路上,我问小米有没有被“文化差异”的问题困扰过。小米想了想说:“偶尔还是会有,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觉得文化差异其实并不是交际的劣势,而是优势。关键是看你怎么对待文化差异。比如,由于我身上的‘异域风情’,比起本地人,其实更容易交到朋友。他们知道我来自另一个世界,自然觉得我跟他们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对我比较好奇,也乐意跟我交流。当然我也得让对方感受到,我是一个开放的人,我愿意跟对方交流。 ”

(三)

文化差异永远是存在的,但并不总是以我们以为的方式存在。比如一个被说烂的事情——买单。有一对异国恋人,女孩是中国人,男孩是英国人。女孩的分手理由是:“他太小气,吃完饭买单他还不乐意,一旦付钱他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我接受不了跟我的男人AA制。这就是文化差异,没办法的。”

而男孩的说法是:“让我不爽的不是买单这件事,而是每次我付钱之后,她连声谢谢都不说。我喜欢她,我不介意为她付钱,为她做事,我介意的是,我为她做的任何事,她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好像是我欠她的一样。在英国的时候,我跟女孩子出去,除非对方坚持要付自己的那份,也都是我买单,但对方总会说一句类似‘谢谢你的晚餐,真是太好吃了’这样的话。”

我想起小米给我讲过一段小故事。

有次他跟一对年轻夫妻到另一对更年轻的夫妻家做客,跟他同行的那对夫妻丈夫是中国人,太太是美国人。主人家都是美国人,两人有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小孩,名叫Nick,非常活泼可爱,很快跟他混熟了。Nick要跟他做“在月球上吃早餐”的游戏,也就是在地上铺块太空图案的毯子,然后摆出一堆小杯子、小碟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他还得假装吃得很开心。吃到一半,Nick说:

“小米,把餐巾纸递给我一下,可以吗?”

小米起身去拿餐巾纸,跟他同去的美国姑娘拦住他,对小孩说:“Nick,What’s the magic word?(那个有魔力的词呢?)”

小孩立马纠正道:“请把餐巾纸递给我一下,可以吗?”

小米感慨,那次,也给我上了一课。在中国,别人家的小孩少说了一个字,谁会去纠正?以前我觉得,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只要混熟了,这个字是可以省去的。在国内你要是跟哥们儿说“请”,那就太见外,对方肯定觉得别扭。但在西方很多国家,情况就不一样了,“请”字已经是他们语言习惯的一部分。就算是多年的夫妻之间,也会自然地夹带“请”字。所以在国外,你不说请字,你觉得是因为大家很熟了,不用见外,但别人会觉得你没有礼貌。当然,一般人也不会因为你的一两次“不礼貌”而对你有成见,但经常性“不礼貌”,人家就会反感了。小问题可以不是问题,但小问题累积起来,就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