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元(公元1271—1368年)
尺寸: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
出土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东郊白塔东南500米处
馆藏地:内蒙古博物院
供图:内蒙古博物院
主讲人:刘弘轩
今天,我为您介绍的文物是一件元代的钧窑瓷器,叫“小宋自造”香炉。它得名于器物正面的铭文,“小宋”可能是工匠的名字,“自造”意为自己制造。这件香炉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形最大、最完整、制作最精湛的钧窑香炉之一。
黄金有价钧无价
钧窑是我国五大名窑之一。它始于唐,盛于宋,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附近。靖康之变因战乱停烧,金大定后恢复并进一步发展。金、元时期,除今河南很多窑场烧钧瓷,邻近各省的一些窑场也都在仿烧,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钧窑瓷器的基本特点是窑变成色,釉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乳光釉。其纯粹、匀净、含蓄的釉色,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于是就有了“雨过天青”和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美名,再加之高温下自然巧妙又幻化万千的窑变效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让它的艺术价值瞬间飙升。钧窑瓷器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
宋、元两代钧瓷烧造技艺的结晶
正因为宋代钧瓷烧成条件高,在成形和烧制工艺中限制比较多,所以宋代钧瓷的高度均不超过一尺(即33.3厘米),于是民间也常用“钧不盈尺”来体现宋代钧瓷的珍贵。和宋代钧瓷不同,这件元代香炉完全打破了高度“一尺”的限制,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堪称已发现的钧窑瓷器之最。受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其浑圆硕大的造型也让它成为元代钧窑瓷器中的代表,1999年中国邮政局还专门以它为图案发行了一枚小型邮票。
香炉为三足兽,足尖的位置刻出三条爪痕。
背面一只麒麟“行走”于瓷器的后颈部正中位置。
正面两只麒麟中间有一个长方形题记,上面刻有“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共15字的楷书铭文。
香炉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足尖的位置刻出三条爪痕,口沿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直耳,口沿至肩部两侧装饰有兽形耳。颈部雕刻有三只麒麟,贴于正反两面:背面一只麒麟“行走”于瓷器的后颈部正中位置,正面两只麒麟呈对称分布,两者中间有一个长方形题记,上面刻有“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共15字的楷书铭文。腹部装饰着四个兽面铺首衔环纹与兽面纹,因浓釉垂流经过,局部轮廓略显模糊,虚实相映。
香炉通体施天青色釉,胎质土黄色,因施釉非常浓厚,以致烧制时釉色纵横由左上及右下流于器表,形成天青色釉面与土黄色露胎处的强烈对比,具有铜器的金属质感。那么,为什么钧窑香炉的釉会流动,而且是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流动,而不是通常垂直往下流?原来,钧瓷的烧成温度很高,大约是1320°C以上。当窑温达到1150°C以上时,一部分釉会开始溶化,靠近坯体的釉有的渗透于坯体之内;而表面上的釉由于黏性较弱,当它黏粘不住的时候,就会往下流,待烧成后其状如涕,也就形成了当时风行一时的“流釉如涕”。
据专家推测,钧窑香炉采用的是斜装窑法。入窑时它的两只脚会被垫高而呈倾斜状,所以釉子会顺着香炉的前面倾斜向下流。由于流动的釉浓淡不一,它的色彩会如水墨画般晕染开来,甚至有水流凝滞的感觉,可以打破垂直流动的呆板,一次成形可谓浑然天成。香炉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具有荧光般的蓝色光泽,色调古朴优美。整体胎质层次分明,内容丰富、清新明快,整体造型浑圆饱满,古朴典雅、浑厚凝重。可以说“小宋自造”香炉是汲取了宋、元两代钧瓷烧造技艺的结晶,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完美结合,更彰显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匠艺。
“小宋自造”香炉正面的铭文
关于匠人“小宋”的信息,我们知道得非常有限。只能推断出他姓“宋”,有可能别人叫他“小宋”,他也习惯了这样的称呼,于是在香炉正面的铭文中就写下“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这15个字揭示出了不少信息,让香炉显得弥足珍贵。
首先,己酉年到底是哪一年?按照我国的干支纪年法,每60年为一个甲子即一个纪年周期,己酉年为天干“乙”对应的一个地支“酉鸡”年。大一统的元朝(1271—1368)共历97年,有两个乙酉年:一个是元定宗皇后海迷失称制时期,即1249年;另一个是元武宗至大二年,即1309年。专家普遍认为香炉产自1309年。因为1249年元朝尚未统一,战乱不断;而1309年元朝统一全国日久,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包括瓷器制作业在内,手工制造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可以推断,这件香炉应该是元代中期的钧窑产品。
其次,铭文中“一个”的“个”字,有别于元朝使用的繁体字,而使用了现在的简体字。这说明在我国元代,为了书写的便利,民间已产生了一些简体字。这对我们研究简体字发展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通过比较同一历史时期其他钧瓷的文物,便可以进行钧窑地区分布、元代瓷器贸易发展等方面的积极研究。在当代遍及世界的“中国制造”语境下,“小宋自造”四个字则证明在距今六七百年前的元代,工匠不仅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展现出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物件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充分表达,我们甚至能感受到勤劳的“小宋”在完成烧造后骄傲和喜悦溢于言表的神情。这不正是源远流长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在碰撞和交融中凝结出的开放、兼容与自信的果实吗?
“小宋自造”香炉的发掘
那么,这件“小宋自造”香炉是怎样被发现的呢?1970年12月,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们在呼和浩特东郊白塔东南500米处参加生产劳动时,无意中发现了窖藏文物——两个盖有铁釜的黑釉瓮。令人惊奇的是,两个大瓮中竟还藏着6件瓷器,分别是:香炉1件、镂空高座双螭手耳瓶1对、缠枝牡丹纹瓶1对、缠枝莲纺瓶1件。通过研究证实,这批瓷器属于元代窖藏,代表了元代瓷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其中这件钧窑香炉更是让人惊为天物。
经考证,香炉窖藏地点属于古代丰州城辖区。这是公元10世纪初辽太祖在位时期在辽境西南部兴建的上等州城,金元两代相继沿用,其中元朝的丰州城不仅延续和发展着金代的繁荣,而且成为中原地区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辽朝,丰州城西北隅寺院内便有一座“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是寺内存放佛教经卷的地方,尤在元代负有盛名,来访人众甚多。因此,香炉的出土地信息正说明它很可能是当时寺庙内使用的供器,但元代寺庙使用的多为小香炉,而这件钧窑香炉体积奇大,极为罕见。后来,古城里的居民迫于战事而离开此地,为了避免破坏,作为当时的应急措施,便将这些精美的瓷器掩埋于房屋和院落内。由于历史原因,古城逐渐湮没,这些窖藏瓷器才有幸完整地保存至今。
内蒙古地区地处中原,是通往漠北、西域的交通要道。受特定历史文化环境的限制,这里出土的瓷器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原与南方地区商品或贡品的输入,各大窑系的产品均有发现,而且不乏精品。钧窑“小宋自造”香炉正是其中的代表,它让我们站在文化的碰撞、交流地带,找到了一个理解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件香炉曾多次在国外巡回展出。直至现在,近40年过去了,随着中国田野考古发掘和水下考古事业的兴起,元代钧瓷出土较多,但钧窑“小宋自造”香炉仍然是传世钧窑瓷器中的佼佼者,至今珍藏于内蒙古博物院,欢迎您到内蒙古博物院近距离欣赏它的美。
参考文献
a 《元钧窑“己酉”天青釉鼎式香炉》,内蒙古博物院,李毅君.
b 《国之瑰宝——小宋自造钧窑大香炉》,《内蒙古日报》,2018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