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高23.6厘米,腹径16.2厘米,底径12.5厘米
出土地: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石渚湖彩陶源村一带
馆藏地:长沙市博物馆
供图:长沙市博物馆
主讲人:吴婉
您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件青釉寒食元无火瓷壶。为什么这件瓷壶要用“寒食元无火”来命名呢?这正是长沙窑的一大特点,我先留个悬念,后文细说。
这件瓷壶高23.6厘米,腹径16.2厘米,底径12.5厘米,敞口,颈部长且粗;圆肩,瓜棱形腹部,颈肩处有一半环形系,系的正对面有一多棱柱短流,流下方则以褐彩书写有诗歌一首;胎质为灰色,通体施青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
千年前的世界工厂
这件瓷壶是长沙窑的一件代表性器物。长沙窑曾惊艳地出现在世人眼前,那是在1998年。当时一家德国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打捞出水一艘唐代沉船,名为“黑石号”。这艘阿拉伯式的沉船上装载了约6万多件中国瓷器,其中56,000多件陶瓷都来自湖南长沙窑。其数量之巨、品相之精、艺术之美,举世震惊!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时期的商业性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所辖的望城区石渚湖的彩陶源村一带,今人名为“长沙窑”,唐时称为“石渚窑”。晚唐诗人李群玉写过一首名为《石渚》的诗:“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明确记载长沙窑的诗词。
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长沙窑出土的文物数量已过万,从而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同时,其窑址所在地长沙更是出土了大量的长沙窑遗物,这其中以长沙市博物馆收藏得最多,共计7000余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沙市博物馆是国内收藏长沙窑器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寒食元无火
这件瓷壶的腹部用褐彩书写着一首诗歌:“寒食元无火,轻松自有烟。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故得名“寒食元无火瓷壶”。壶上的诗文字迹清楚,内容语出自然,立意精简;通篇对仗,虽为“宽对”形式,但亦可称之为工整。第三、四句本应为“新柳”对“古坟”,“上”对“前”,最终将“柳”与“上”的次序调换,“上”之词性亦随之改变,使“鸟啼新上柳”成为写时间之早,而非原来的季令之早。尽管打破了对仗,但通观全篇,不得不承认这一变动确有别出心裁之妙。
瓷壶上提到的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关于它的起源,据研究,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便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却不愿为官,躲在山里。于是,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古人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风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不过韩国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这件瓷壶的诗文重点放在了寒食节之上,可以说既出于缅怀先贤的传统,又表现了民间的情兴所在,同时将目光盯住民间节假日,用以扩大瓷铭诗的民间影响,并将寒食节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传播到各地。
中国瓷器上最早出现的诗文
长沙窑是第一个将诗歌用书法的形式装饰在瓷器上的瓷窑。据统计,长沙窑留下的诗歌近百首,其中许多未见于《全唐诗》,此外还有一些教人如何处事做人的警句。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面极其广泛,有酒诗、离别诗等。
长沙窑瓷铭诗,是中国瓷器上最早出现的诗文,也是唐代“诗到元和变新体”的见证,还是唐代文学史家公认的唐德宗贞元至穆宗长庆(785—824)期间“唐文学的第二个繁荣阶段”所发展的产物。“寒食元无火”这首诗及其他瓷铭诗在长沙窑的大量涌现,是这一特定文学环境与土壤造就的。长沙窑瓷器上的题铭诗是根植于民间沃土,并以民间喜好与愉悦为基点,形成了一种连接民间情感的链条,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从而在瓷器装饰上开辟了一条人文关怀的渠道。
长沙窑彩瓷艺术的特征
长沙窑之所以能够在唐代晚期扬名世界,成为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并驾齐驱的窑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釉下多彩的创烧和广泛使用。我国瓷器发展到唐代,有人概括为“南青北白”,即南方以制造青瓷著称,北方以生产白瓷盛名。长沙窑在秉“青”承“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褐、绿、蓝、红、黑等多种釉色的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形成了长沙窑彩瓷艺术的一个鲜明特征。
以釉彩绘画则是长沙窑彩瓷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特征。长沙窑是第一个以生产彩瓷为主的瓷窑,彩瓷所占比例几乎达到一半。更重要的是长沙窑不仅是一窑多彩,甚至有一器多彩现象,彩有褐彩、绿彩、蓝彩、红彩、黄彩等,这些色彩往往两种相间使用,既有北方的釉上彩,也有南方传统的釉下彩。
除了这些多姿多彩的釉彩,长沙窑还将绘画题材和釉彩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这可以从国内外不断出土的长沙窑瓷上得到验证。据统计,长沙窑瓷上的绘画题材包括人物、花鸟、山川、动物、建筑塔庐以及随意画等。长沙窑瓷上的绘画是在文人或准文人的参与下完成的,或者得到了他们的指点,这些绘画既吸取了宗教画、文人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同时又更多地表现出了民间绘画的特色,突出了自己的个性。
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
长沙窑是在安史之乱后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南北制瓷工艺融合的产物,其焙烧技术多继承岳州窑的工艺,而产品的种类及其釉彩、装饰工艺则与中原特别是河南瓷业有着较深的渊源。长沙窑的烧造年代主要是唐代,因此,其产品也有着明显的大唐风范,造型多圆润饱满,体态丰盈,圆形是主要的造型元素,并运用大量大角度的弧线,而且陶瓷产品非常富于变化,常以细节取胜。同样是壶,长沙窑瓷壶的口、腹、流、系就有不同的变化,同一造型元素也能以不同的方式应用。
唐代中期以后,随着造船业的兴盛及新的海上航线的开辟,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海外。长沙窑抓准这一机遇,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湘江通江达海的水路优势,将产品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最远抵达非洲东北部,被誉为第一个外销型瓷窑,还将异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当时只有长沙铜官窑根据国外市场需求而设计、制作、包装产品。
由此可见,正是工艺的不断创新,成熟的市场意识,外域文化的融合,让长沙窑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真正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