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 越窑荷叶盏托 越窑青瓷中难得的精品之作(1 / 1)

国宝小档案

年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通高6.6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6.6厘米

出土地:宁波市和义路唐代海运码头遗址

馆藏地:宁波博物馆

图片:李安宁摄

主讲人:陈宁

您好,今天为您介绍的这件越窑荷叶盏托,在1975年出土于宁波市和义路唐代海运码头遗址,是越窑青瓷中难得的精品之作。

古代南方著名窑系——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窑系,主要分布在现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开始了原始瓷器的生产。东汉中晚期,随着烧制技术的进步,在曹娥江中游上虞地区和滨海宁波地区诞生了一种面貌一新的青瓷,胎质细腻,釉色均匀,叩击之声如金石,被称为“成熟瓷器”。它的烧制成功,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进步,使人类结束了由制陶到制瓷的漫长历程。

随后的三国两晋时期,越窑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其精湛的烧造工艺代表了当时全国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可以说当时越窑正处于南方青瓷一枝独秀的时代。随着越窑生产区域的不断扩大,中国第一个瓷窑体系——越窑系也开始形成。

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青瓷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良,唐代晚期至五代,越窑青瓷的生产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今天要介绍的这件越窑荷叶盏托正出自这个时期。

越瓯荷叶空

盏托是一种古代盛放茶汤的器具,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上部的叫“盏”,位于下面的叫“托”。

盏的口沿作五片开口的荷花花瓣状,外部压出内凹的五条瓜棱,让素净的器面有了层次分明的节奏感,质朴大方。

盏下的托盘像一片荷叶,叶子的四边微微卷曲。

这件越窑荷叶盏托的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盏的口沿作五片开口的荷花花瓣状,外部压出内凹的五条瓜棱,让素净的器面有了层次分明的节奏感,质朴大方。盏下的托盘像一片荷叶,叶子的四边微微卷曲。整体来看,仿佛一片荷叶托着一朵盛开的荷花,在清波涟漪的水面上随风漂**,花与叶珠联璧合,令人赏心悦目。

唐代诗人孟郊作“越瓯荷叶空”,即是对其造型的生动写照。釉色之美是它的另外一大优点,通体饱满青翠,呈清水般的湖绿色,玲珑像冰,剔透似玉,看上去就像杯盏中倒了半碗清水,令人倾倒,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高贵的感觉。

唐代的饮茶风尚

越窑荷叶盏托的杯盏较浅,看起来更像是一只碗的造型,这与唐代的饮茶风尚有关。

唐代“风俗贵茶”,宫廷饮茶之风盛行。最高统治者唐太宗直接提倡饮茶,热衷茶事。为满足皇室自身的饮茶需求,朝廷大规模推行贡茶制度,设置皇家贡茶院。上行下效,崇茶风俗很快在官僚贵族、文人士大夫和僧侣阶层中推广开来,“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当时,在皇室崇茶、士大夫扬茶、佛教重茶、商人卖茶、举国饮茶的背景下,与茶相关的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毗邻湖州,在历史上拥有制瓷渊源与技术基础的越州,于是率先成为这一时期制作瓷器茶具的中心。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给予了越窑很高的评价,他将越窑列为唐代“六大名窑”之冠,认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在这段文字中,陆羽这样描述茶碗,越州窑出产的是最佳的,鼎州的稍逊一些,婺州的又差一些,岳州的再差一些,寿州、洪州的更差。也有人将邢州出产的瓷器排在越州瓷器之前,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如果邢窑瓷像银,越窑瓷则像玉,这是邢窑瓷不如越窑瓷的第一点;如果邢窑瓷像雪,越窑瓷则像冰,这是邢窑瓷不如越窑瓷的第二点;还有,邢窑瓷色白而使茶汤泛红色,越窑瓷色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窑瓷不如越窑瓷的第三点……越州瓷和岳州瓷都呈青色,青色瓷能凸显茶汤的色泽,茶汤呈白红色。邢州瓷颜色白,茶汤呈红色;寿州瓷颜色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颜色褐,茶汤呈黑色,这些都不宜用来盛茶。在这些内容中,您一定能感受到陆羽对饮茶器具的挑剔和品位。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以及明代的泡茶。唐代的饮茶习惯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流行煎煮法饮茶,饮茶时要先有一整套细致的加工茶叶的程序。首先会在春天将茶树上的嫩叶采摘下来,蒸灸捣揉,和以香料,压成茶饼;喝的时候用一种特殊的工具茶碾(就像现在缩小版的药碾子)将茶叶碾成细末并进行过筛备用。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抹茶,跟唐代的碾茶极为相似。

按照唐代陆羽的煮茶三沸法所示:在水面开始有小热气泡冒出来时,加适量的盐调味;等锅具边沿开始有小水泡涌起时,加入适量的茶粉并搅拌均匀;然后趁着茶汤在没有完全沸腾前,将煮好的茶等份地盛到茶盏中供人饮用。由于饮用时要趁热连汤及茶末一起喝下,这就要求茶碗不宜太深。另外,为了防止茶盏烫手,还须用盏托在底下托着茶盏。现今,日本传统茶道就保留了较多唐代茶道的形态。

一件不可多得的秘色瓷器

唐代是各个艺术门类都得到高度发展的时期。越窑青瓷取得的突出成就是唐代窑业发达的生动体现,因其温润如玉的瓷质,美艳如翠的釉色,柔和优美的造型,舒展流畅的纹饰,而深受海内外偏爱。在越窑青瓷中最优秀的作品中,一直被猜测、被传说,却一直无法确认含义的就是秘色瓷。

“秘色”一词,最早出现于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这首诗,之后唐代诗人徐夤在他的《贡余秘色茶盏》一诗中也有提及,可见“秘色”一词最早来源于热衷茶事、喜爱越窑茶具的民间文人雅士,是他们在赴会雅集、茗茶吟诗之时,凝视手中精美的越窑茶具所抒发的优雅赞叹。陆龟蒙在诗中将这种青瓷的釉色比喻为“千峰翠色”,而徐夤更是以“捩翠融青”“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嫩荷涵露”等华丽的辞藻对其极尽赞美。再结合《说文解字》对于“秘”“色”的解释:“秘,神也”“色,颜气也……凡色之属皆从色”,因此唐代人们口中的“秘色”应该是指神秘的颜色。

因唐代茶具以越窑青瓷为冠,所以“秘色”一词多被用来赞美越窑青瓷,以致唐五代以后的文人墨客多认为“秘色瓷”即是青瓷的专用词,其秘色的意义被不断衍化。尤其是五代吴越时期统治者钱氏以大量“秘色瓷”频繁上贡中原王朝,让后来的宋人更加关注秘色瓷的功用,认为“秘色瓷”就是“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秘色”因此又被赋予了另一层更深的含义。总之,千百年来“秘色瓷”究竟作何解释,始终像一团迷云萦绕着世人。

直到1987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中2199件精美文物的惊人发现,尤为可贵的是在地宫中一并发现的物账碑上明确记载了13件秘色瓷,秘色之谜水落石出。在进行实物对比后,宁波博物馆的这件越窑荷叶盏托也被证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秘色瓷器。另外,目前越窑青瓷可以说拥有了史料记载的最早皇家用瓷的记录。

中国瓷器的发展源远流长,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复制出与之相似的器形、接近的釉色,却复制不出它们的灵魂,以及其沉淀千年的古瓷韵味。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制作出了这些精美的器物,千年之后,当我们回头再看,不得不惊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