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长67厘米,宽47.5厘米
出土地:济南市北郊无影山11号汉墓
馆藏地:济南市博物馆
供图:济南市博物馆
主讲人:杨冬梅
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是我国首次发现,目前也是唯一立体展示汉代百戏表演及观赏场景的实物,它就是西汉彩绘杂技乐舞陶俑。这件文物可以说是一个迷你版西汉欢歌宴饮场景的再现。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一套或一组,因为所有的歌、舞、杂技、乐、观赏俑和各类乐器,各就各位被安置在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长方形陶盘上。
汉代最流行的“百戏”
您可能会说:汉代乐舞、杂技陶俑多地都有出土,怎么就这件是国宝级呢?请您少安毋躁,听我慢慢道来。
在济南市的北郊有一座无影山,1969年4月,周边的群众发现了古墓,并及时报告了政府。山东省和济南市的文物工作者迅速赶往勘察,共发现清理了14座墓葬,在其中的11号汉代早期墓中出土了这件彩绘杂技乐舞陶俑,这在我国是首次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陶盘上共有22个陶俑,7个表演者位于陶盘的中心部位,后面是8人乐队(现在缺损了1人,只有7人),两侧是7个观赏者。
首先,来看这一组7个表演者,其中4个头戴尖顶褐色小帽,身穿及膝紧身短衣,腰束白带的男子正在表演杂技:前面两人双手撑地,举足倒立,相对表演“拿大顶”;后面两人,一人向后弯腰,另一人胸部着地,双腿反弓过肩,身体反圈成一个圆形,两手扶脚,似现代杂技中的“叼花”,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柔术动作。
“杂”是指多样,“技”指技艺,“杂技”就是各种技艺。我国杂技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出现,所以学者们多认为中国的杂技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其实杂技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来源于一时一地,它与人们生产、狩猎、民间舞蹈,以及和大自然的斗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目前发现的画像石等史料看,秦汉时期杂技的难度已经相当高,其惊险性和观赏性绝不亚于现代杂技。
在杂技表演者的左边有两个年轻女子,面施粉黛,头绾垂髻,身穿绕襟长袖花衣,一红一白,挥动长袖正翩翩起舞。这是汉代非常流行的“长袖舞”。长袖、细腰是长袖舞的基本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是“翘袖折腰”,也就是把长袖向上甩起,同时腰肢向后弯折,就像现在戏剧里的“卧鱼”。这种源自楚国宫廷的舞蹈,到了汉代,开始风靡社会各个阶层,上至皇室贵族,下至乡黎百姓:《韩非子》用非常洗练且精辟的“长袖善舞”四个字描写了这种舞蹈的特点;汉高祖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就最擅长跳长袖舞,据传她的“翘袖折腰”跳得美轮美奂;徐州博物馆曾展出当地墓葬出土的长袖舞陶俑30余件,在汉画像石上也有非常多的长袖舞的图案。这种长袖飘飘的优美舞姿,一直是我国民族传统舞蹈的一种显著特点。
在表演队伍最前面一人,身穿窄袖朱色长袍,双臂向两侧张开,头微微向上昂起,似在引吭高歌或大声咏诵,这也是唯一可以转动的人物俑。
在表演者的后面是一排为其伴奏的乐队,原有8人,现只有7人,缺失1人。最左侧是两位女子,头绾垂髻跪地吹笙,其余五位是男子,他们依次在鼓瑟,击扁形小鼓,敲编钟,击磬,击建鼓。瑟、鼓、钟、磬、笙都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鼓、磬和铙在商代遗址中就有出土;周代铙发展成了悬挂的钟,大小依次成组的叫“编钟”;笙和瑟稍晚出现于东周时期的墓葬中;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及汉画像石的宴乐图中出所见乐器也是大致如此;2000年,济南洛庄发现一座汉代大墓,仅乐器就满满一个陪葬坑,而且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编钟、编磬、笙、瑟、扁鼓、建鼓、悬鼓和架子鼓等,数量虽多,但也是以这几类乐器为主。这就说明汉代及汉代以前,这几种乐器在宴乐时是最主要的乐队组合。
古代的乐舞工有男有女,其中女性居多,这些从事乐舞的女性被称为“女乐”。她们都是卑微的奴隶,主人可以把她们当作礼物,任意地互相赠送,甚至让她们陪葬。1950年,在河南安阳发掘了一个商代大型贵族墓,其中墓室西侧发现了24具年轻女子的骨架,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乐器和舞蹈用的小铜戈,证明她们是墓主人生前的乐舞奴隶。
最后来看一下这组观赏者,7人分列两边,均是长衣广袖,拱手而立:其中右侧3人,宽衣博服,头戴冕形冠,应是地位尊贵的贵族,在他们前面置有两个大壶。这两个壶,确切地讲应该是酒尊,按古礼,凡贵族宴饮必置两壶以盛酒,汉乐府《相和歌词·陇西行》有这样的描述,“请客北堂上,……清白各异樽”;左侧4人,头发束成高耸于头上的环形发式,与鼓瑟人的发型相似,似非贵族,应是一般观赏者。
您看整个场景中有弹的、吹的、敲的、打的、说的、唱的……可能会觉得这里有点乱,但是在当时真不乱,这就是汉代最流行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叫“百戏”,也叫“角抵戏”。
风靡朝野,久盛不衰
汉代的社会统一,经过汉初“与民休息”的一系列政策,经济和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太平御览》说“百戏起于秦汉”,其实百戏最盛的时候是汉代。
百戏表演内容非常丰富,除杂技、舞蹈,还有角力、武术、幻术、驯兽、竞技、魔术等,这种异常热闹大杂烩式的表演形式起于民间,属于杂舞。与百戏所对应的则是用之庙堂的雅舞。宋人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说:“杂舞始皆出自方俗,后寖陈于殿庭……自汉以后,乐舞寖盛,故有雅舞、有杂舞,雅舞用于郊庙朝饗,杂舞用于宴饮。”由此可见,汉代以前,热闹嘻哈的百戏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
我们也都知道,汉室皇族刘氏非贵族出身,刘邦及其左右多来自社会中下层,自然喜欢同样来自民间的艺术。“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史载,汉武帝元封三(公元前108年)年,在长安未央宫举办盛大百戏表演,京城周围“三百里内皆来观”,可见百戏在汉代风靡朝野、城乡,且久盛不衰。
您看整个场景中有弹的、吹的、敲的、打的、说的、唱的……可能会觉得这里有点乱,但是在当时真不乱,这就是汉代最流行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叫“百戏”,也叫“角抵戏”。
这件西汉杂技乐舞陶俑所表现的内容虽然复杂,但是布局却井然有序,人物主次分明。观众、乐队、表演者之间的安排非常合理。对于研究汉代的音乐、舞蹈、杂技、雕塑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汉代乐舞、杂技造型的陶俑和木俑虽然不断有发现,但都是单个体。所以,这件杂技乐舞陶俑一经出土就引起各方的极大关注,在我国的音乐史、舞蹈史、杂技史及美术雕塑史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被评定为国家一级藏品,堪称国宝级文物。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希望您有机会到我们济南市博物馆来一睹这件珍贵文物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