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翔鹭纹铜鼓 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瑰宝”(1 / 1)

国宝小档案

年代: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重30.75公斤

出土地: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馆藏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供图: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主讲人:黄怡

铜鼓,是我国的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而广西是我国古代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目前广西的国有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机构所珍藏的古代铜鼓有700多面,散存民间且还在使用的传世铜鼓有1400多面。广西铜鼓的文献之丰富、数量之众多、品类之齐全、历史之绵长,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这件翔鹭纹铜鼓,纹饰清晰,图案精美,而且器身保存完好。它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鼓身装饰有锯齿纹、圆圈纹、羽人舞蹈纹以及羽人划船纹,船头下方刻绘有衔鱼而立的鹭鸶和花身水鸟,水中有鱼畅游。鼓腰饰有8组羽人舞蹈纹,每组2~3人,头戴羽饰,下身系羽裙,翩翩起舞。鼓身足部一侧卧刻有篆文“百廿斤”字样。经实测,翔鹭纹铜鼓重30.75公斤,相当于一个十三四岁青少年的正常体重。

翔鹭纹铜鼓的用途

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研究,它被确认为“国宝级文物”,定名为“翔鹭纹铜鼓”。铜鼓,首先是作为祭祀或乐器使用。当铜鼓成为乐器,它的功能与中原古代铜钟相似,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击铜鼓以为乐”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铜鼓逐步演变成王权的象征,为部落头人或贵族所拥有,正如史书《隋书·地理志》所言:“有鼓者号为都老, 群情推服。”

大约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天的广西、广东及湄公河流域一带等骆越故地流行烧制和使用一种称为“釜”的陶器。这种陶器多为夹砂陶,侈口圜底,口径15~20厘米,高约20厘米,是一种炊煮器,也可用作存储的容器;周至战国时期,陶釜继续流行,体积逐渐增大,同时出现了铜铸的釜。历史上,陶釜曾被先民们作为乐器使用,《诗·陈风·宛丘》中就有“坎其击缶, 宛丘之道”的记载。而早期的铜鼓,与倒置的铜釜形状极为相似。通过对比早期铜鼓与铜釜的形态、用途,“铜鼓起源于釜”基本成为学界的共识。

鼓面中心是永恒不变的太阳纹,象征着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和敬仰。

翔鹭纹铜鼓的纹饰内涵

翔鹭纹铜鼓的纹饰,除了装饰意义,一些写实图案还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内容,详细解读就会发现。鼓面中心是永恒不变的太阳纹,象征着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和敬仰。鼓胸上的划船纹呈现的是龙舟竞渡的写实画像,绘制的各种船纹,不论是捕鱼、水战,还是游戏、竞渡,从铜鼓本身的社会功能来看,都与祭祀活动有关。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鼓腰上的8组羽人舞蹈纹,这是祭祀场合娱乐神灵的真实记录,展现了当时化装成鹭鸟的人们翩翩起舞的优美场景。单独来看呈现的是二三人的舞蹈,连接起来看却是一个整体的大型集体舞的壮丽场面。专家推测,这应该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

鼓胸上的划船纹呈现的是龙舟竞渡的写实画像,绘制的各种船纹,不论是捕鱼、水战,还是游戏、竞渡,从铜鼓本身的社会功能来看,都与祭祀活动有关。

翔鹭纹铜鼓的铸造工艺

那么,精美规范的铜鼓又是如何铸造的呢?尽管铸造铜鼓的历史悠久, 但因其工艺严加保密, 历来“传于子而不传于女”,在史书上也从未有过记载。其实铜鼓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为了揭开铜鼓铸造工艺之谜,考古学者与铸造学者也进行了艰辛的努力。

1982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在广西、云南两省(区)博物馆的配合下, 对81面铜鼓进行了精确的测量。根据对这些铜鼓铸造工艺的初步分析, 89%的铜鼓采用了泥型合范法。这种方法往往用泥型做鼓身,用蜡型做鼓耳和各种动物塑像,巧妙地施用以中心顶注式浇注为主的各种浇铸系统。装饰花纹的制作方法也灵活多样,常用雕刻法、滚压法、印痕法制作各种精美的几何图案和生动的画面。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铸造技术, 从中原华夏地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都曾普遍使用过。

劫后余生的瑰宝

说起这面翔鹭纹铜鼓的发现经过,我想用“劫后余生”来形容它,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45年前,在广西贵港发生的一场考古发掘说起。

1976年6月,在当时广西贵港县城东面郁江边的罗泊湾,县化肥厂的工人正在山坡上动工扩建厂房。当时的罗泊湾荒凉而神秘,放眼望去,南北2.5公里、东西7.5公里范围内,40余座土山连绵起伏,有的高大突兀,有的低矮平缓。这天,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几位民工正忙着挥锄挖掘土方。突然,叮当一声脆响,一个金光闪闪的钩状器件从泥土里蹦了出来。当他们继续往深处挖时,竟然挖出一条深达四五米的墓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当地文物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人员随即赶往现场查看。就这样,一场广西考古史上规模空前的发掘工作在罗泊湾展开了。

随着挖掘的逐步深入,墓葬结构逐渐呈现出来——高大的封土堆,斜坡墓道,还有白膏泥隔离层……这一切都显示出湖南楚墓的风格,与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的结构极其相似。那么,此处墓葬会不会像马王堆汉墓一样出土惊世之宝呢?考古人员极度兴奋起来。

在清理墓道封土时,一个陈旧的盗洞出现在眼前时,大家原本激动的情绪顿时平息下来——这个墓可能已经被盗了。不过,大家依然在低落的情绪中继续往下挖,由28根大方杉木并排平铺而成的椁室盖板显露在眼前,当28根杉木盖板起吊完毕,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墓室是“一片泽国”。待抽水机日夜作业把水抽干时,墓室的“庐山真面目”让现场所有人都陷入极度失望之中——宽阔的椁箱内,所有随葬物品早已被洗劫一空,甚至尸骨无存!

鼓腰上的8组羽人舞蹈纹,这是祭祀场合娱乐神灵的真实记录,展现了当时化装成鹭鸟的人们翩翩起舞的优美场景。单独来看呈现的是二三人的舞蹈,连接起来看却是一个整体的大型集体舞的壮丽场面。专家推测,这应该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

心有不甘的考古人员继续泡在泥泞里“捞鱼摸虾”,期望能找到一点盗贼丢失的东西。而墓内仍在不断渗出泥水。在抽水过程中,考古人员发觉一个异常的现象——底板枕木下方不断向上冒气泡,椁室枕木下方似乎还有一个空间存在!于是,他们用电锯将冒气泡地方的椁底板锯断撬开,清除淤泥后,一个残破的竹筒现身了。随后,还发现了7具骨骸分布在不同的葬坑内,经鉴定为一名男性和六名女性,男性不过13岁,女性是16~26岁。这些殉葬者均以棺木装殓,身穿彩绣衣服,身旁有一定数量的陪葬品,有名有姓,生前应该是主人宠幸的歌舞乐伎和侍从。在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用活人殉葬的野蛮风气已经被明令废止。然而,罗泊湾汉墓中的7具骨骸却以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岭南地区,仍然沿袭这一股野蛮之风。

发掘工作进行到这里,考古工作似乎已接近尾声,考古人员带着丝丝伤感,撤离了墓地。而县化肥厂的工人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走进墓室,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2000年前的遗存,却在无意中发现了与殉葬坑平行的两个大坑,里面竟堆满了器物!接到消息后,考古人员目瞪口呆,再次回到罗泊湾都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他们将椁室后壁塌方的泥土全部清除,一直挖到生土边。最后起开底板、枕木时,所有人都瞬间惊呆了——重重叠叠的器物,在清水和泥泞中露出美妙的姿容!

在西边坑内,一面倒置摆放的大铜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当铜鼓鼓身的泥浆被抹去,其金黄色的光芒和鼓身上的精美图案,让在场所有考古专家都惊叹不已,它正是翔鹭纹铜鼓。依据出土文物的特征及器物上透露的诸多信息,罗泊湾汉墓的年代最终确定为西汉初期,即赵佗在岭南割据称王的南越国时期。而墓主人可能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的高级将领,或是当时的西瓯君。

回顾铜鼓的发展演变轨迹,其实与中原的青铜鼎大致相同,它起源于炊具,演变成乐器,又成为权力的象征。因所在地域、所处社会的发展程度,人们的民族文化和信仰的不同,铜鼓与中原铜鼎的演变又略有不同:鼎在经历西周的繁华之后,便逐渐消亡;而铜鼓则一直伴随着民族的发展世代传承下来,除了祭祀,仍在娱乐、丧葬等场合中使用。无论铜鼓充当何种器皿,它都集合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着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文化面貌,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瑰宝”。

参考文献

a 蒋廷瑜. 铜鼓[M].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8(10).

b 广西卫视. 千年铜鼓 盛世和鸣. 《广西故事》电视专题片第11集.

c 覃彩銮. 骆越铜鼓文化研究—骆越文化研究系列之三[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d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 广西、云南铜鼓铸造工艺初探[D]. 中国铜鼓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3.

e 《广西日报》. 广西博物馆翔鹭纹铜鼓神秘现身.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