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和根——序《西部之西》(1 / 1)

收获的季节,走进果园,看到挂满枝头的果实,你一定会十分十分欣喜。当你津津有味地品尝甘甜的果实的时候,能不由衷地对果实进行赞美?!

献给人们甜蜜的果实固然可赞。可是,你是否想过,是谁给果实以充足的养料,让她灌满甜蜜之汁、酿成甘美之味呢!?这时候,你不觉得果树下的那片土地肃然可敬,那深深地扎在土地里的果树的根分外可尊吗!?它默默无闻地、不分白天黑夜地汲取土地里的养分,供给在枝头上抛头露面的果实,使她变得丰满而甜蜜,赢得人们的赞美。

近日,一摞厚厚的散发于各报刊的文学作品撂在我的案头。那是文学果园里的一串甘美的果实啊!翻阅这一篇篇美文,犹如品尝一个一个味道鲜美而甘甜的果实。

我爱果实,我更爱孕育这些果实的树,孕育这些果树的深埋在土地下的根。

如果说,作品是果,那么,她是作者生命之树孕育的。《西部之西》是甘建华生命之树上结出的又一串丰硕的果实。

甘建华,湖南新闻界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一位非常优秀的记者。他的长篇独家报道《衡阳少了一个好人》、《愤怒的好人》、《二十世纪的窦娥冤》等一系列名篇,在三湘大地乃至全国范围内,曾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响,让千百万人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独立品格和神圣使命。因其敢替好人正名,敢为正气疾呼,敢向丑恶宣战,而被省市领导和广大读者誉为“湖南铁血记者”。

与他在新闻界的盛名相比,知道作家甘建华的人相对要少一些。其实早在10多年前,在离我们十分遥远的青藏高原,甘建华曾以“菁菁校园”和“西部之西”两个散文系列,为中国西部文学的振兴和繁荣作出过积极的努力。甚至在他的母校青海师范大学,有中文系学生以他为对象撰写学士和硕士毕业论文。7年极为艰苦的记者生涯,磨炼了他的人品,也磨炼了他的文品,他因此摘取了“青海省首届青年文学奖”这顶桂冠。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作品集,是甘建华多年前在西部之西生活的结晶。西部之西这个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种想像力的延伸与地老天荒的镜像。但对于甘建华来说,那里的雪山、戈壁、盐湖、骆驼刺是他孤独的伙伴,那里的黄沙万里和刚劲漠风开阔了他的视野,陶冶了他的性情。所以,我们从他的系列小说和散文中,不难读出自唐代边塞诗以来那种令人景仰的壮士悲歌,也不难读出一位湖湘文化哺育出来的西部作家的浪漫情怀。

每个人都会在多年之后回顾历史。甘建华把他美好的青春岁月留给了西部之西,但有了《蓝色玫瑰舞池》、《黄金戈壁》、《眺望似水流年》这样近乎精美的爱情故事,夫复何憾!

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担当记者之责,甘建华的心,都是紧紧贴着时代,紧紧贴着人民。在我看来,作品是作者生命之树长出的果实,作家是作品的“树”。那么“根”呢?是养育作家的我们民族的高天厚土!

朋友,品尝果实,不要忘了“根”!

(原载《中国石油报》2001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