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做一个最令人景仰的食品公司
愿景一词,是台湾传来的新词汇,这个词汇因了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而风行南北。愿景,寓意了愿望、目标,同时也含有期待之意。
大成公司的核心战略是:“快速建立全中国最完整、最有竞争力之鸡肉供应链系统,向前带动饲料扩充,向后快速发展食品消费,供应庞大之中国与越南市场及日本、欧美之外销市场。”
而大成的愿景则是:成为中国及亚洲最令人景仰的食品公司。
韩公这个人
我一直心存感激,感谢天、地、朋友帮助我,我不记恨,也不怕失败,永远记住别人的长处好处,并想法子报答别人。
韩浩然的老家是东北的,浓浓的故乡情结并没有因为他久居台湾而淡化,所以这也很能解释为什么大成集团进入内地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东北。
在大连,我们探访大成的养鸡户时,听到最多的是对大成集团的创始人、老董事长韩浩然的由衷赞美。在他们的描述里,韩浩然最高兴最开心的事,是能让乡亲们透过与大成的合作多赚些钱,所以,每逢乡亲们和他通电话,他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赚到钱了吗?”
韩浩然在台湾地区创业那年,长子韩家宇只有8岁,念小学二年级。全家人暂住在工厂隔壁,每天都可以闻到从工厂飘来的蒸豆饼的味道。
在儿女们的眼里,父亲为人正直,待人诚恳。他吃过很多苦,但均能甘之如饴,从不抱怨。
韩浩然的岳父原本经营五金钢铁生意。1948年秋天,韩浩然被委派到台湾创立分公司,从日本进口五金产品,很受台湾客户欢迎,利润也很可观。之后,岳父又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在台中投资了一家机械厂,交由韩浩然管理。
然而,1950年4月,当局以“操纵台湾金融”为名,将韩浩然抓到牢里关了半年。最后虽以“无罪”释放,但是公司的业务却在他离开期间被迫停止,不得不忍痛关闭。
韩浩然后来转往台中天源铁厂、联华实业厂与南港面粉厂工作,到了1957年自己创业,都是终年奔波,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整个家业随着他搬来搬去,一直到台南市开元路的第一栋房子,一家人才算真正安定了下来。此时,长子家宇已经上了高中。
“满招损,谦受益”始终是韩浩然处事的座右铭。他总是谆谆告诫几个子女,凡事不可以投机取巧,一定要规规矩矩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人。此外,一定要懂得谦虚,不可骄傲,更不可自满。
韩浩然的事业越做越大,但是子女在学校念书,从不告诉别人“父亲是大成的老板。”他们只是说:“我父亲是养猪、卖豆饼的。”绝无炫耀,也无夸张。
有一次,韩浩然和太太去拜访一位家境不是很好的朋友,从朋友家出来后,他随口问太太:“我今天表现怎样?”太太说:“还不错,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你不要在言语中强调自己去过哪里哪里,听起来太炫耀了。”韩浩然急着辩解说:“我没有那个意思。”太太说:“没有最好,不过我们以后一定要注意!”以己推人,处处为别人着想,从不凌驾于别人之上,使得韩浩然成为一个出了名的谦谦君子。
韩浩然不是那种精明练达的人,口才也不怎么好,机智也不比一般人强,但是他宅心仁厚,对朋友好,对下属也好。他待人决不“大小眼”,对每一个人都是客客气气。公司一些退休的人员贫病交加时,他都会专程探望他们,不时地自掏腰包3万、5万地送。他的“以德待人”的人格风范,使得很多人始终心悦诚服地长期追随着他。
跟随韩浩然多年的总厂厂长张过胜观察后说,韩浩然没有老板的架子,身段放得极低。每次到工厂巡视业务,他总是喜欢拍拍工人的肩膀,和他们称兄道弟,这些伙计被老板这么一拍,个个都神气得要命,走起路来仿佛都脚底生风。
韩浩然非常注重承诺。他一再强调,在商场做事,信誉是最重要的基石,他经常告诫子女和属下:“人跌倒了还可以爬起来,信誉丢了,却很难再建立。”商场上结识的朋友和同行,提到大成的韩浩然,总是竖起大拇指说:“这个人了不起!”
有一回,一个年轻的女记者采访他,他随口问对方:“结婚没有?有没有男朋友?”对方回答说:“快了,马上就要结婚了。”他马上接腔道:“到时候别忘了请我喝喜酒啊!”不久,那位女记者果真寄了请帖来,韩浩然嘱咐秘书替自己定好机位,说要去喝喜酒。秘书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建议他不必专程跑一趟,不如派人送礼过去,但他还是坚持亲自去。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上到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和人打成一片。见了面,不管熟悉不熟悉,也不管是外省、本省、南方、北方人,他都有办法和对方认老乡,总是能扯上一点边。这种豪迈的性格,正是他结交朋友的制胜秘诀。
但是他还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
有一次他额头红肿地回到家,家人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追问之下才知道,他到台南大饭店谈一桩业务,还没来得及等到自动门打开,便结结实实地撞了上去。说他粗心大意,但是他也有细致的一面。他随身记的小账本,一笔一笔的数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的恒心和毅力。他每天清晨不到4点就起床,正襟危坐地先批阅公文,再写上一个小时的日记,然后做一个半小时的运动,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有一天,还不到凌晨5点,全家人突然被他“打死你!打死你!”的吼声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紧冲到院子里。只见父亲大人手里拿着拖鞋,正在追打一只四处逃窜的蟑螂。家人环顾四周,发现左邻右舍的灯也次第亮了起来……
韩浩然看事情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否极泰来的信念,所以在他的一生中虽然曾经起起落落好几回,但最终都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他说过:“即使我自己命不好,但是股东里面一定有好的,我可以沾他们的光。”
小女儿韩美蒂长大成家后,有一次和父亲聊起人生观,父亲的话让她至今难忘:“我一直心存感激,感谢天、地、朋友帮助我,我不记恨,也不怕失败,永远记住别人的长处好处,并想法子报答别人。”
这,就是大成集团的创始人、老董事长韩浩然。
一次让人扼腕的危机公关
大成的危机宣传没有做成,其结果是销路逐渐下跌,反倒是原本没什么名气的台糖沙拉油异军突起,销路极好。因为消费者认为它是公家的牌子,大家使用起来比较放心。大成沙拉油从领导品牌一路倒退一路下滑,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这是当初大家始料未及的。
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有一个人称“黄豆之父”的陈世爵博士,非常熟悉油脂界。他曾经建议韩浩然下大力气搞食用油。他说:你们做食用油,将来一定能走向生产精炼油,而且要分成一般家庭用的小包装。
那个年代,市面上没有家庭用的散装油,家家户户都是提着小油瓶,出门到附近的油行打油。
韩浩然接受了陈博士的建议,决定生产精炼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由陈博士介绍,大成引进了美国皇冠公司的提油设备,这是台湾地区油厂第一次进口国外机器,也是皇冠公司第一次把机器卖到亚洲。他们很兴奋,还把广告刊登在杂志上。这台机器的特色是采取溶剂式榨油。以往大家都是用高温加热的压榨式提油,缺点是提炼出来的油不干净、杂质很多。而溶剂式是用溶剂将豆片中的油溶解出来,再经过脱味、脱色、过滤等环节,制成高级的食用油,也就是后来一般人通称的沙拉油。
大成小包装的沙拉油在1974年上市。当时,总源的沙拉油已经在市场上立足一年多了。为了让消费者充分认识“大成”这个牌子,韩浩然请来了广告公司,设计出一个五滴油的商标,并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大成沙拉油后来居上。”大成的沙拉油果然不同凡响,成为货架上最主要的品牌之一。
20世纪70年代是沙拉油在台湾地区全盛的时期,大成每年以30%~40%的速度成长。那阵子,沙拉油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除了总源、大成、统一、元宝这几个老牌子之外,陆续又冒出了很多新牌子,如嘉新、金牌、泰山、台糖等。
大成沙拉油在最高峰的时候,平均一天的产量是110吨。若是分成一般家庭用的三公升包装,大约可以分成37000桶。工厂必须每天24小时昼夜不停加班,才能赶出货来。万一工厂出了点小毛病,被迫停工一两个小时,从上到下,全公司的人都会急得跳脚,业务部的电话会把人催疯。
大成这样的好光景一直维持到1980年。当年爆发的“多氯联苯事件”使得沙拉油的竞争格局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事件的发生地在彰化县。有一间小型油厂为了去除油内的豆腥味,放了一个热煤让锅炉加热,那个热煤即含有多氯联苯。这原是全世界标准的制油方法,但是万万没想到,这间油厂却因为机器设备损坏,多氯联苯不慎渗入油内。多氯联苯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不巧,泰中的鹅惠明盲人学校的师生食用了这间油厂的油,结果发生了严重的皮肤溃烂。消息传开,舆论哗然,人人谈油色变。
而大成是唯一使用德国克虏伯高压蒸汽锅炉装置的制油厂,完全不需要用热媒加热,制油过程保证安全。公司里的生产干部一想:“这不正是一个最佳的宣传自己的机会?”
哪知道,他们在向大成的股东赵常恕、韩浩然、牟清善汇报这个点子时,却被严辞喝止。韩浩然说:
“大家都是同业,不要幸灾乐祸!我们说自己100%没问题,是不是就表示别人有问题?这样子做不够厚道!”
大成的危机宣传没有做成,其结果是销路逐渐下跌,反倒是原本没什么名气的台糖沙拉油异军突起,销路极好。因为消费者认为它是公家的牌子,大家使用起来比较放心。
大成沙拉油从领导品牌一路倒退一路下滑,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这是当初大家始料未及的。
用现在的价值观来衡量韩浩然,当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判结果:一种认为这个老板太傻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再加上自己的确比同业都好,为什么不就此落井下石、让自己出头?另一种就是,韩浩然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古风,诚信、谦和、和气生财。
只不过,被现代商品经济污染了的中国,现在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古风了!
所谓打造让人尊敬、令人景仰的企业,其实塑造的是人。
过去说文如其人,现在可以说,企业如其人。
得失与进退之间
现代人喜欢动不动就称某人为儒商,以致搞成儒商像蜜蜂一样满天飞。可是,儒商并不是仅仅只是有学问的商人,这个“儒”字,应该包含着仁、义、礼、智、信。儒商的本源的意义,应该是具备上述品性的商人。
1973年初,台湾地区正准备过农历年,物价飞涨,人心浮动,市面上甚至连卫生纸都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一场大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
处在这个关口,大家心里都有一种不祥的预兆。产业界,到处都缺原料,粮食和饲料业者叫苦连天。
那个农历年前,如果说还有少数并不着急的,大成公司应该算一个。半年之前,大成向美国预定了三艘货船的黄豆。眼下,这三艘船已经装货完毕,正在运送途中。韩浩然掐指算了一算,保守地估计,赚取的差价至少可达300万美元。
“这个年应该可以过安稳了。”他心里想。
除夕前一天,公司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他们神情严肃地专门来拜访韩浩然,其身份是“物价督导会”的。他们口气严厉地对韩浩然说:“明天我们来盘查工厂的库存,你们必须暂时停止出货。”
听到当局官员突如其来的指令,大成的员工一时慌了手脚。“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要来盘查库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工厂不能出货,客户那里该怎么交代啊?”
当晚,韩浩然在**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第二天一早,物价督导会的官员果真来了。
原来,当局之所以派员来盘查库存,是担心厂商在经济发生危机的时候借机囤积物资,哄抬物价,故而临时决定到各饲料厂盘查库存;因为饲料厂一般是消耗粮食的大户。经过盘查之后,物价督导会还把包括韩浩然在内的所有饲料、油脂等相关产业负责人,统统召集开会。
原来,当时台湾的饲料业所使用的原料都是联合采购,那阵子,大家都在预估,预计原料要涨价三倍,而当局害怕恶性的通货膨胀,遂紧急应变设置“物价平准基金”,要求各厂商依照未涨价之前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若有亏损,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
大成得知这个政策之后,决定全力配合规定,董事会决定,所有的饲料仍按原价出售,原本预计可以赚到的300万美元,当然就此泡汤了。
为了协助稳定物价,大成在此次危机中,默默做了无名英雄。
军工教福利中心所贩卖的沙拉油,原本是由统一、大成、总源三家供应,但后来大家都不愿意交货,主要是因为原料不断上涨。国际期货市场上,黄豆、玉米等原料一日三市,早上、中午、晚上的行情都不一样。有时一天内的差距,竟然在一两倍之间,厂商没人敢卖,拼命惜售,谁也不敢保证,后市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变化。
然而,老百姓出门连一桶沙拉油都买不到,不免怨声载道。军工教福利处赶忙召集三家沙拉油的负责人去协商。起初,三家的态度都表现得很迟疑,深怕一旦订单签下去,到时候交不出货,那个罚款可是无法吃得消的。不过,在福利处拼命的游说下,最后只有大成一家点头答应,一口气签下供应90万桶沙拉油的合约。
大成的举动连统一和总源的人都吓傻了。
那么,大成为什么敢签下这个合约呢?
大成幕僚人士分析,即便是用当时最高档的原料的成本价卖给福利处,买卖仍然有利可图。资深执行副总裁张铁生解释说:“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谷物不可能永远都歉收,等涨过了头之后,未来的行情一定是看跌。”
大成的判断没错。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月,物价开始下跌,一桶三公升的沙拉油,从新台币190元,一路下跌到137元,但是,按照大成与福利处签署的合约,福利处仍需以原价向大成采购。
这90万桶沙拉油只交到50万桶的时候,福利处那边大叫:“吃不消了!”承办人员再次找到大成协商,希望能取消原来的订单,重新拟定合约。
这种行为不要说在国际上,即使民间买卖也不能反悔啊!
可是,韩浩然二话不说,当着福利处官员的面,当场就把原来签署的合约撕碎了。
结果是,本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赚取三四千万的利润,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现代人喜欢动不动就称某人为儒商,以致搞成儒商满天飞。可是,儒商并不是仅仅只是有学问的商人,这个“儒”字,应该包含着仁、义、礼、智、信。儒商的本源的意义,应该是具备上述品性的商人。
常隆危机
在这个过程中,韩浩然既没有放弃对于宝隆的力挽狂澜的努力,甚至没有一句埋怨宝隆领导人的话。所以这7年的过程既考验了韩浩然的经营能力,也考验了韩浩然危难中对待友人的真诚。
宝隆纸业成立于1965年,是台湾地区第一家制造瓦楞芯纸的工厂,并于1976年发行股票上市。全盛时期的宝隆纸业曾经标榜自己是“纸业巨龙”,在它的属下,共有五个造纸厂。它所生产的纸芯品质,被认为是独步全省,占据台湾市场的30%份额。
在宝隆的后期,打算从生产工业用纸转型为生产文化用纸,于是就积极扩充厂房和设备。由于自己的经费不足,必须从银行贷款,而且贷款的数量很大。正巧新的纸张生产出来的时候,碰上了台湾地区经济不景气,新厂试车不顺利,生产出来的文化型纸张也卖不出去。这样一来,银行的利息付不出,自己的资金被套牢。延续到1983年的5月,宝隆彻底面临着停产的命运。消息一经传出,全台工商界立即惊慌一片。
这件事情与大成有什么关系?
不仅这个“赵伯伯”与韩浩然一家关系匪浅,而且赵常恕向银行贷款,是由大成公司出面担保的,宝隆出事,大成就要连坐。大成若是帮助赵常恕还掉这笔贷款,那大成就得关门。所以城门失火,殃及了池鱼。
1970年的前后,在台湾地区的工商界,有个为人熟知的“山东帮”。这是由那些山东籍的人组成的工商联盟。而这其中的核心人物有三个,被人称之为“铁三角”,一个是大成的韩浩然,一个是联华的苗育秀,另一个就是宝隆的赵常恕了。这三个人很有些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味道。这是因为这三家企业常常为对方作担保,只要是其中一家公司向银行贷款所开出的本票,另外两家一定负责在本票后面背书或为共同发票人。
因为这三家都是响当当的大企业,在这之前,这样做了许多次,都是信誉卓著,没有发生过任何让银行担心的事情。
等到宝隆发生了财务危机,他们才意识到,这种“三足鼎立”原来也充满着危险。因为只要其中的一只脚坍塌下来,这只鼎就肯定要訇然倒塌。
原来宝隆捅出的是一个天大的窟窿——积欠各银行长、短期贷款新台币26个亿(4台币折合人民币1元)。而它自身的资本额是新台币12个亿。当时大成公司已排名为台湾的前30大企业,但它的总资产也不过7个亿。
宝隆爆发的这场财务危机一经传出,各银行争先恐后找上门来,要求抽回银根。宝隆的债户一共有31家银行,宝隆已经破产,无钱可还,于是按照当时的签约,各家银行都同时找到了联华和大成,要求还款。其中美商华友银行是第一个发难者,宝隆欠了它2亿元,它就打上门来,向大成要这2亿元的贷款。
正当大伙慌乱失神的当儿,想不到有一个人出来救了驾。这个人姓翟,曾在法院担任过审判庭的庭长,退休后来到大成厂里当了法律顾问。他说:
“我们公司的进口原料,所有权也不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是借了银行贷款购买的。换句话说,是‘银行信托占有’。因此,在法律意义上,它的归属权还在银行,是贷款给我们买原料的银行。法院要封存这批货,不应当对我们说,应当去对银行说。”
韩浩然猛省,他立即指令给银行打电话。另一边,又派出翟顾问去同法院交涉,其实也是为了拖延时间。
不久,3个银行的契约书都送到了,这三份银行的契约书向法院表明,在大成没有还清货款的过程里,这些原料还属于银行所有,法院无权封存。
3份契约书打退了逼债的人们,大成暂时躲过了一劫。
没过几天,美商华友银行及西雅图银行,又联名向法院申请冻结大成在银行的账户。这可是非常厉害的一着,如果大成的资金被冻结,不仅原来存在银行的款项不得挪动一分,就是不断汇入大成的款项也不能使用,这等于把一个发动机关了,大成的整架机器都会立即停顿下来。
财务部门一听到消息,赶忙连夜加派人手,到各往来的银行里把上百张尚未到期的托收支票抽掉,再以公司内部同仁的名义把钱转至个人账户兑现。法院是不可能对私帐户全部都封存的,这样一来,保存下来的财款高达上亿元,要是不采取措施,大成就没有一点周转资金了。
大成躲过了第二劫。
再接下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辛苦的谈判过程。每天的从早到晚,不断有人进出大成的办公室,甚至闯到韩浩然的办公室里,逼着向大成要钱。这些人不是律师,就是银行的代表,抑或是法院的人。经过折中协调,终于做出了一个初步的协议:“联华与大成自即日起分期还款,至于宝隆则可以申请重整。”
事情看似解决了,但是落在大成肩膀上的担子却异常沉重。因为计算下来,大成每年必须负责代还的款项总数为7000万新台币。偿还的年限分6年与12年不等,最后的一笔还款日期是1999年。
行政院长的责权可以达到台湾人开的银行,对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开的银行却无能为力。所以美商华友银行和西雅图银行还是坚持要查封大成。对于外国银行的这种做法,大成想到了在《破产法》中有“商会和解”这一条,便邀请台南的商会出面,担当双方的调解人,并向法院申请,在和解期间债权人所有扣押和查封的动作必须停止。这就是说,只要大成提出调解,美商华友银行和西雅图银行就得停止过激的行动。当然,如果调解成功,对方更不可能出现这类不友好的行动了。所以,大成牢牢抓住了这个条款,让它变成了缓兵之计。
大成一面申请商会和解。一面加紧组织生产,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缓冲期。最后,双方达到了和解。
“商会和解”的确不是国际法,而且全台湾也没有哪个企业曾经使用过,这是第一次。所以事后对方的一位副总私底下对韩浩然说道:“你们这招很高明,这不是国际法,但是是台湾法。我们生活在台湾,也没有必要去与这条法律作对,你们这次是打败了我们!”宝隆事件最严重的风暴总算过去了,这时台湾的地方经济也开始出现了复苏的迹象。1990年后,台湾地区的股票、土地大涨,宝隆纸业卖掉了位于台北市复兴北路的办公室以及一些土地、厂房,把积欠银行的贷款以及大成、联华两家代偿的债务全数还清。大成一共拿回来4.3亿新台币。这笔钱的归还,标志着长达7年的宝隆事件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记号。
在这个过程中,韩浩然既没有放弃对于宝隆的力挽狂澜的努力,甚至没有一句埋怨宝隆领导人的话。所以这7年的过程既考验了韩浩然的经营能力,也考验了韩浩然危难中对待友人的真诚。正是韩浩然的这份真诚成就了今天的大成企业。
中国有令人景仰的企业吗?
我们有最受尊敬的企业领袖吗?
我们有最令人景仰的企业吗?
这个问题提得有些冒失。
中国每年都要评选最受尊敬的企业,不仅如此,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每年也在建设自己城市的“尊敬榜”,你怎么还在问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获奖者已经出炉,他们是: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新浪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李宁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浙江吉利控股有限集团。
在这个获奖的24家企业中,有9家属于中外合资企业,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企业不评也罢,因为它们中很多已经连续坐稳世界最受尊敬企业的排行榜。
在获奖的本土企业里,本人对排名第2的华为技术和排名第22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情有独钟。
华为技术不用多说,作为本土的、唯一能和国际同业抗衡的高技术企业,华为的确为中国的企业建立了一面默默耕耘的镜子。它的爆发力来自于对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华为1980年以2万元注册资本起家,一直低调地默默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现在,华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电信业的格局。这个企业连续12年独霸全国电子百强企业利润第一、税收第一、研发第一和专利申请量第一。第一,也许不能说明什么更深的问题,但是,华为最令人尊敬的是,它是一个民营企业(尽管老板任正非不喜欢别人称他们为民营,但,不是民营,是什么呢?一直没弄清)。在它成为耀眼的明星之前,它是靠自己的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它没有垄断资源和政策,也没有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原罪,它干净而且扎实。
至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获奖理由是对新闻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秉承中国文化,肩负传媒的理念,力图高度和品位,从未改变。说实在话,南方报业能获奖,至少说明这个以制造新闻传播产品为主的机构,获得了多数老百姓(读者)的认可,以“南方”字头为名的南方系列产品,某种程度说成为中国多如牛毛的新闻媒介的镜子,他们追逐真相(尽管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在中国已属不易),做出来的产品起码有点像新闻了。不过略为遗憾的是,从南方传媒和光明报业联袂在北京创办的《新京报》来看,似乎有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意味。
就在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概念如火如荼的时候,北京大学的一个学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有最受尊敬的企业领袖吗?如比尔·盖茨那样的前瞻性与预见性,或者像沃伦·巴菲特那样毫不动摇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独到的原则,或者如同杰克·韦尔奇那样不仅制订出通用电气公司现在与未来之路,而且影响到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管理者们的思维与判断力。从我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我们惭愧地说一声,还没有。
至于那些国有企业或垄断企业,获奖不获奖,实在属于无话可说。把一个垄断性企业,交给一个资质普通的企业家。加上政策资源、公共关系资源,以及对自己的业务随意可以进行解释的权力,在中国想做大并不是很难。
令人景仰,不容易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自身的形象建设便超越了企业家个人形象的塑造。个人的人格魅力所维系的是对个体的人的认可和认同,而大型企业形象的塑造,则是基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它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塑造企业的人格。
让人敬畏的企业很多。
这个世界有很多垄断寡头、行业托拉斯、超级航母式的企业,它们有的时候一挪屁股,整个世界都得跟着晃悠。比如石油公司,它说顶不住了,油价要涨一点了,结果整个社会都得跟着动。从某种程度来说,2007年中国副食品的涨价就和能源的涨价有关系。你说说,这样的企业难度不是很令人敬畏?
可是,做一个令人景仰的企业却没那么容易了。
尤其身处当下这样一个传统的价值观断裂、颠覆和蜕变的年代,一个企业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一种已经久远的信念,当属不易。
大成创办的时候,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很落后,食品仍然是家家户户所关心的问题,当时的信息和资讯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即使大成后来转向饲料,所面对的客户很多也是乡里乡亲的,这样的时候,企业首脑的人格魅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因为那时的社会形态、特别是在乡间,是靠稳定的小农经济体系维系的,而小农经济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格的、道德的、伦理的、宗法的某些要素,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
但是,50年的社会发展,其实在某些层面上已经颠覆了原有的很多观念和价值。特别是,当原先的那个榨油作坊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时候,企业形象的培育所基于的支点就有了相当大的差异。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自身的形象建设便超越了企业家个人形象的塑造,个人的人格魅力所维系的是对个体的人的认可和认同,而大型企业形象的塑造,则是基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它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塑造企业的人格。
对大成公司来说,因为所从事的是动物蛋白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在这个链条中,涉及到两个体系,一个体系是产品的体系(包括产品的开发、销售、推广),还有一个体系则是人的体系(原料供应商、种植农作物的农民、契约养鸡户、工人、管理层、客户等)。无论是打造让人放心的品质优良的食品产品体系,还是建立人际和谐的人脉体系,都需要小心翼翼精益求精,每个环节都需要优化。
特别是对食品企业来说,他们的产品是吃的,是人生存的每日所需,如果不能维系一个美誉度,势必影响到产品的品牌形象。
关于企业人格的塑造,韩家寰的阐述也许最为精到。
韩家寰说,有句话,大家都是认可的,做生意也是做人,这也是老董事长人格魅力一再被提及的原因。当企业还在作坊阶段的时候,除了出品质量,就是老板的为人了。但是,现在,当我们的产业关联起农民、原料商、养鸡户、工人、管理层、客户、消费人群、中国人、外国人的时候,你必须有一个最鲜明、最易记的口号,设定企业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这个原则和理念是适用于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即使它不能兼顾到所有人的利益,但是,它应该能被所有人认同和接受。大成50年来,一直在躬行这条原则,也力求这个产业链中所有的人群因为我们的理念而受益。
以鸡肉垂直整合的产业来说,我们把基地选址在东北,我们希望东北种植谷物的农民兄弟能因为大成而受益,契约养鸡户能分享我们产业的利益。由于食品产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所以我们希望大成的员工因为能参与我们的工作有基本满意的收入;当然,我们更希望消费者能快乐享受大成的美食,经销商、代理商能因为代理销售我们的大成产品而致富;对于大成本身来说,我希望能为股东带来丰厚的、阳光下的利润回报。当这个链条所涉及人群都能合理受益的时候,大成的品牌便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如果只是这些,大成最多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企业。与令人景仰还有相当的距离。
韩家寰说,大成在一个传统的产业里做出了现代化的成绩,我们更需要前瞻性和预见性。这主要表现,第一在我们对环境及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台湾地区叫永续,内地叫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食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和介入,我们成立了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每年投入很多资金,我们希望,大成作为中国的企业,能在这个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我们希望我们的产业体系、包括餐饮事业群、面粉事业群、基本农畜事业群、东北亚事业群、亚洲营养事业群、特殊营养事业群、水产事业群和数码价值事业群,建立起最具中国特色的粮农食品产业体系,不仅让中国人从中受益,也希望更多的亚洲人群从中受益。
透过上述的演说,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脉络:
品质——分享——永续。
产品的质量对任何企业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过硬的质量,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而分享,则是一个企业的领袖在操控企业运行的时候,能合理地分流利益,让这个产业链所涉及的每个链条都可以从中获益。
永续,则是透过前瞻性的举措,建立企业价值无限延伸的机制。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承担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我们发现,作为第一产业的食品行业,所承担的责任更为明晰和具体。
正因为大成半个多世纪以来孜孜以求、从不放弃,所以,他们有资格对世界说:
做一个最令人景仰的食品公司!
我忽然记起,春节期间在安徽,与一个县长谈起大成,他眼睛忽然放射出贪婪的光芒,他拉着我的手臂央求说:
“大成我知道,知道,做农业的,你能不能邀请大成来我们这里看看啊,哪怕不投资来看看也行。”
我问:“你怎么知道大成啊?”
他有点不高兴:“就你懂得上网啊?就你知道“公司+农户”啊?就你知道韩家寰啊!”
他一串连珠炮,搞得我灰头土脸,不得不连续喝了六杯酒,才勉强让他平息了不忿。
有一天,我想我会代表那里的父老乡亲,隆重向韩家寰发出请帖:
有空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