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五首(1 / 1)

贺兰山〔1〕外动妖氛,

漠北洮南〔2〕作战云。

夜舞剑光〔3〕挥白雪,

时期颈血染沙殷。

筹边岂仗和戎〔4〕策,

报国须传净虏勋〔5〕。

已见请缨〔6〕争击虏,

何如议口〔7〕徒纷纷。

说明

据《诗稿》,这组诗是在作文手稿中发现的,无标题。据内容判断,似为1912年底至1913年初寒假在成都时作。标题为《诗稿》整理者加。

1912年8月19日,蒙军在沙俄唆使支持下,袭击洮南府,20日攻占科布多。此诗从边地战事写起,抒发了热血沸腾,闻鸣起舞,抵御外侮,血染沙场的爱国情怀。以诗铭志。

注释

〔1〕贺兰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自西南绵延至东北。因山树木青白,望如马,北人呼为贺兰,故名。见《元和郡县志》。

〔2〕大漠之北,曰漠北。即外蒙古,今蒙古国。内蒙古洮尔河之南,曰洮南。

〔3〕夜舞剑光,闻鸡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晋书·祖逖传》载:中夜荒鸡鸣,因起舞。

〔4〕筹边,筹划边境事务。《明史·吴执御传》:“故曰筹边不在增兵饷,而在择人。”和戎,古代与边疆民族结亲交好为和戎。此句意为不能依靠妥协来制止西方列强的侵略。“岂仗”,《诗稿》为“直仗”,据原稿校改。

〔5〕净虏,指消灭侵略者。勋,功勋。

〔6〕请缨,请战报效国家。见《汉书·终军传》。参见《感时八首》之六注〔4〕。

〔7〕原稿缺字,疑为“论”或“事”。

江湖水涨急流滞,

倒挽狂澜〔1〕终觉难。

篝火殷燃狐啸〔2〕地,

搃戎〔3〕无事虱生鞍〔4〕。

貌矜任侠〔5〕仇孤独〔6〕,

粉饰太平怀晏安〔7〕。

肃杀金风〔8〕犹未起,

嗟哉时局令心寒。

说明

叹国事情急,竟无挽狂澜于既倒的国策。对玩忽职守、粉饰太平的腐败军事现状,给予无情的鞭斥。义愤填膺,对国家前途深表忧虑。

注释

〔1〕倒挽狂澜,挽狂澜于既倒。喻竭力挽回颓败的时局。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2〕篝火、狐啸,指战火烽起,喻内忧外患。参见《感时八首》之四注〔3〕。

〔3〕搃戎,总戎。总管军事的长官。

〔4〕虱生鞍,怠于职守,以致马鞍生虱之意。

〔5〕任侠,仗义负气,抱打不平。《史记·季布传》:“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貌矜任侠,貌似坚强。《诗·小雅·无羊》:“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6〕孤独,喻老弱妇孺。《礼记·王制》:“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此句谓貌似任侠负气的当权者以老弱妇孺为仇。

〔7〕晏安,安逸,安乐。《左传·闵公元年》:“晏安酖毒,不可怀也。”此句谓粉饰太平,贪图安乐。

〔8〕肃杀,喻局势严重。金风,即秋风。《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

甲保〔1〕街头夜鼓鼙〔2〕,

满城烟火月轮西。

兵骄将悍〔3〕杜陵泪〔4〕,

象走蛇奔庾信悽〔5〕。

社鼠缘经成市虎〔6〕,

惩羹敢不慎吹齑〔7〕。

茫茫大祸如何日,

深夜牙牌费卜稽〔8〕。

说明

此诗写四川反正后,成都发生兵变,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满城烟火,象走蛇奔,市虎昼行。大祸临头,当权者却只顾寻欢作乐。

注释

〔1〕甲保,《诗稿》正文作“保甲”,书后附表勘误。宋代以来形成的带有军事色彩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后演变为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十户为“甲”,十甲为“保”。

〔2〕鼙,军中所用小鼓。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兵骄将悍,杜甫《后出塞》其四:“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表达了对安史之乱前安禄山士兵骄横,将军凶悍的深切忧虑。

〔4〕杜陵,汉代帝后墓地。又,汉宣帝墓亦名杜陵。杜甫祖籍杜陵,曾在此居住过,自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安史之乱时杜甫作诗《哀江头》描写当时战乱情景,云:“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故称“杜陵泪”。

〔5〕象走蛇奔,喻统治者相互残杀,争斗不止。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人。梁元帝时出使西魏,稽留长安,不久梁亡,从此流寓北方,常有故国之思,因作《拟咏怀》二十七首与《哀江南赋》。晚年诗作,叙述战乱,沉痛凄凉。故称“庾信凄”。

〔6〕社,祭土神的庙。社鼠,指仗势作恶的坏人。市虎:指城中本无虎,然而三人言而成虎。见《战国策·魏策》。此句谓坏人、群小当政,有恃无恐,横行无忌,形同老虎。

〔7〕羹,汤。惩,戒。齑,冷的齑菜汤。意谓被羹汤烫过后,喝冷的齑汤也要吹一下。屈原《九章·惜诵》:“惩热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陆游《秋兴》:“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此句谓吃过亏不敢不谨慎之意。

〔8〕卜,占卜。稽,考。古人用牙牌占卜吉凶。

汉祖虚传三侯歌〔1〕,

嗟无猛士奈如何。

淮阴约作陈稀质〔2〕,

天下倒挥黥布〔3〕戈。

鹿逐〔4〕长才〔5〕思屡试,

狗烹〔6〕奇祸惨经过。

目今牟〔7〕昔多惆怅,

会见都门棘铜驼〔8〕。

说明

如作者《反正前后》新言,凡有国者必富,有兵者必强,这在辛亥革命以后“巴经成了天经地义”。“不怕你昨天还是万恶的军阀,今天便可以成为忠实的信徒”。观今鉴古,不免太多惆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深切的担忧。

注释

〔1〕汉祖,汉高祖刘邦。虚传,空传。三侯歌,即《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见《史记·高祖本纪》。三侯,即三兮。兮,语助词。《大风歌》中有三个兮,故曰三侯歌。此句和下句喻革命党入手中无兵权,对军阀无可奈何。

〔2〕淮阴,淮阴侯韩信。韩信为汉高祖刘邦大将,楚汉相争灭项羽,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后闻信谋反,用陈平计,伪游云梦,实欲袭之。信主动谒见,赦为淮阴侯。后韩信使陈稀举兵谋反,称病伪装,欲夜袭吕后、太子,事泄被诛。陈稀于高祖十二年战败被杀。见《史记·淮阴侯列传》。约,《诗稿》作“传”,据原稿校改。质,此处应作盟解,非古代酷刑“椹质”。

〔3〕黥布,即英布,汉初诸侯王。微贱时因受黥刑,脸上刺字,故名黥布。从项梁、项羽,率军攻入咸阳,封九江王。后倒戈降汉击楚,垓下战后封淮南王。韩信、彭越被诛后,布恐惧,复挥戈反汉,兵败为长沙王诱杀。

〔4〕鹿逐,即逐鹿,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鹿,喻帝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高祖因蒯通曾劝韩信谋反,欲烹之。蒯通对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5〕长才,有才能之人。此指逐鹿发动战争之人。贬义。

〔6〕狗烹,即兔死狗烹,喻杀戮功臣。《史记·淮阴侯列传》载:“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7〕牟,眸,看。

〔8〕铜,原稿缺字,校添。棘铜驼,即荆棘铜驼。喻亡国之祸。参见《和王大九日登城之作原韵二首》之二注〔2〕。

不怨萑苻转怨兵〔1〕,

曾经弓弹听弦惊〔2〕。

多多益善〔3〕谁能得,

日日添骄势甚横。

乡校官衙纷捣毁,

壶浆箪食畏争迎〔4〕。

还怜帷幄纡筹者〔5〕,

惩令欲行不敢行〔6〕。

说明

直斥四川反正后,拥兵者的骄横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对不能控制局势的当政者,给予无情揭露和鞭笞。

注释

〔1〕萑苻,即萑蒲,喻匪盗。《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蒲之泽。”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这里指成都反正后,蒲殿俊上台,纵容士兵抢掠,比盗匪更甚,因此老百姓不怨匪转怨兵。

〔2〕听弦惊,见《国策·楚策四》:“伤弓之鸟,闻弦音烈而高飞。”此句谓人像鸟一样经过祸患,变得胆怯。

〔3〕多多益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4〕壶浆箪食,《诗稿》正文作“箪食壶浆”,书后附表勘误。《孟子·梁惠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箪,盛饭用的竹筒。喻犒劳军队。此句谓百姓害怕乱军抢掠,不敢前去犒劳。

〔5〕帷幄纡筹者,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张良。此谓掌权、决策者。

〔6〕喻掌权当政者惩戒之令迟疑不决。蒲殿俊任四川都督后对成都局势失控,不能以军令纪律约束军队,此诗最后两句实际是对他的讽刺。不敢行,《诗稿》正文作“不得行”,书后附表勘误。

民国初年乐山大渡河上的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