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一年冬)
呜呼我叔,一世儒宗〔1〕,正气为骨,信道〔2〕是宏〔3〕。闻叔幼时,聪颖不群〔4〕,维〔5〕祖积德,维岳降灵。好古敏求〔6〕,希成大器,以荣闾里,以光门弟。学既有成,试乃弗售〔7〕,年已不惑,泮始获游〔8〕。叔游泮时,吾祖已死,祖母犹存,心焉是喜。日暮途远,叔心息机〔9〕,乐叙天伦,不期奋飞〔10〕。祖母耄年〔11〕,行须持扶,叔侍左右,未尝或离。寿极期颐〔12〕,祖母飞升〔13〕,请旌建坊〔14〕,赖叔经营。叔曾有言,常铭五内〔15〕,我名不成,希望汝辈。披图执简〔16〕,遍召子姪,训诲谆谆,不倦如一。侄之儿辈,长大成行,亦劳我叔,诱掖相将〔17〕。叔之交接,忠恕〔18〕是取,人我同胞,物为我与〔19〕。呜呼我叔,古道是行,对内对外,孝友齐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叔行如斯,宁不为助。乃叔一生,却鲜子息,晚得八弟,颇劳燕翼〔20〕。乙未之岁,八弟云亡,遗腹一姪,亦从而殇。时叔之年,古稀已近,暮景桑榆〔21〕遭兹不运。谁谓荼苦,其甘如荠〔22〕,搔首问天,天何不启〔23〕。去岁抚孙,后嗣用续,委形观化〔24〕,厌世脱浊〔25〕。君子曰终,得正〔26〕斯可,死不足悲,生实哀我。悠悠我思,不宁惟是,丧父中年,丧叔暮齿〔27〕。自今以往,如盲失相〔28〕,孰扶我颠,孰正我妄〔29〕。我忧何诉,我乐何告,我言何依,我行何效。追惟曩昔〔30〕,心如辘护〔31〕,呜呼我叔,墓道已除〔32〕。我哭我叔,我叔无闻,我招叔魂,叔在帝〔33〕。虔具精糈〔34〕,侑〔35〕以清酒,尽此一哀,叔来格〔36〕否。
说明
三叔祖,郭明祥。作者曾祖父郭贤琳第三子。郭贤琳有三子:郭明桢、郭明德(作者祖父)、郭明祥。三子中郭明祥学问最好,但年近四十方考取生员。这时曾祖父郭贤琳已逝,曾祖母邱氏(妙恩)尚在。郭明祥一面侍奉曾祖母,一面在家塾教育子侄。曾祖母去世后,由他操办,请旌表,建百岁坊。百岁坊上精美的雕刻给作者的童年时代以美的启蒙。三叔祖的学识才情,为人处世,孝道德行,教诲幼辈,均堪称楷模。但他一生际遇不顺,晚年又丧子丧孙。三叔祖的去世令作者哀痛不已。
注释
〔1〕儒宗,儒者的宗师。《史记·叔孙通传·赞》:“卒为汉家儒宗。”
〔2〕信道,知道,料知。
〔3〕宏,广博。
〔4〕不群,高出同辈。《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
〔5〕维,句首句中助词。《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6〕敏求,勉力以求学。《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售,卖,引申为科举考试得中。不售,不中。
〔8〕明清科举制度,经州县考试录取为生员而入学的,称为入泮,也称游泮。
〔9〕息机,摆脱事务,停止活动。
〔10〕奋飞,鸟振翼高飞,比喻人奋发有为。
〔11〕耄年,高龄。《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12〕期颐,称百岁为期颐。《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苏轼:《次咏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13〕飞升,仙逝。
〔14〕请旌建坊,报请官府建立牌坊,以资表彰。旌,表彰。据作者《我的童年》:郭明祥为祖母邱氏所建“百岁坊”立于沙湾场北端。(20世纪50年代原坊被拆除,现存者为近年异地仿建。)
〔15〕五内,五脏:心、肝、脾、肺、肾。常名五内,常铭刻于心之意。
〔16〕披图执简,此指教书育人。图、简,皆指图册书籍。
〔17〕诱掖相将,此句大意是诱导奖掖并行并重。诱掖,劝诱,诱导。奖掖,提携。相将,相共。
〔18〕忠恕,儒家伦理思想。《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仁爱之心待人。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串孔子全部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
〔19〕人我同胞,物为我与。同胞物与,儒家伦理思想。同胞是兄弟;万物是朋友。
〔20〕燕翼,指善为孙子计谋。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
〔21〕桑榆,日落处;暮景,晚景。喻暮年,晚年。
〔22〕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语出《诗·邶风·谷风》。荼,苦菜。荠,茡荠。甘,甜。喻人生劳苦而不辞之意。
〔23〕搔首问天,天何不启。大意是:抓头挠发地问天,天为何不予启示。搔首,抓头,挠发,有所思貌。天启,上天的启示。
〔24〕委形观化。委,授,赋予。《庄子·知兆》:“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委形,意谓自然规律存在于世间万物的形体之中。观化,了解事物的变化。《庄子·至乐》:“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委形观化,亦作委化。谓生死顺任自然变化。
〔25〕厌世脱浊。厌恶人间生活,离开污浊的人世。此为婉言人死之意。《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迁。”
〔26〕正,正直,中正。
〔27〕暮齿,晚年。
〔28〕如盲失相,像盲人失掉了扶持。相,扶持。
〔29〕孰正我妄,大意是谁来纠正我的过错。正,纠正。妄,错误,过失。
〔30〕曩昔,从前。
〔31〕辘轳,井上汲水的装置,引申为俗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2〕除,修治。
〔33〕,古代外城的重门。帝,喻天都之门。
〔34〕精糈,祭品。糈,祭祀用的精米。
〔35〕侑,劝侑。《诗·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36〕格,即感通。有感于此而达于彼。意谓感动对方,从而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