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总会被问,长大要干什么?我们小的时候比较没出息,全体一致要当解放军。刚改革开放那阵儿,情况稍有变化,大家都想做科学家。有一段时间,教授也挺走俏。到现在,似乎又全体一致转向,变成了大款和大官。自古以来,中国的牛人,就是两种,一种是官,一种是商。所以人生理想,无非当官发财。而当官本身就意味着发财,发得比商人还容易些。所以,自古以来的吉利话,都围着登科、升官、封侯打转。现在的大学生渴望当官发财,只能说是返祖。
我们上大学那阵儿,公务员还不大热,不仅不热,有些地方居然还有公务员辞职下海的。广东的某些地方,家长教育孩子居然还这样讲,你要是不努力,以后就只好做公务员了。那个时候,最时髦的事儿,是下海经商。折腾了几年,人们终于发现,最好挣钱的职业,还是做官。不仅有钱,而且威风、神气,退休还有保障。想当公务员,想到的也许还不只是待遇。前两年,有个六岁的孩子宣称,自己长大了要当贪官。居然还引起了媒体一阵紧张,好些教育学家出来说这说那,好不啰唆。其实,这孩子只是说了句实话,大人的实话。当今之世,那些平日痛恨贪官的大人们,心里有几个不想做贪官呢?恨只恨自己没有机会。
成千上万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们,是不是个个都揣了那六岁孩子的心思?不好说,但肯定有人是这样的。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定格在贪官上,嘴上不说,心神往之。说起来不好听,但这就是严酷的现实。当然,也有好些人,只是图公务员的待遇,图这工作的稳定,退休后收入高。大概只有极少数的人,打算做官之后,利用职权做点事的。
做贪官的志向,当然不好。不仅不好,而且不道德,甚至下作。这样的理想泛滥,其实跟当下社会大环境有关。已经有好长时间了,这个社会只问成功,不问别的。做人的道德底线,已经被冲击得摇摇欲坠。一时间,社会流行的信条,就是为达到成功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做贪官,只要不被抓到,就是成功。而社会上这样招摇的成功人士,或官或商,大多数都活得好好的,有滋有味。有这样的榜样在,年轻人学坏,或者想学坏,怎么挡得住呢?
作为一个老师,我当然也挡不住这样的追求,毁不掉这样的大志。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一句,如果你良心未泯,最好不要做这样的选择。因为不管你在这个道路上走多远,你那未泯的良心,终究会让你过不好的。人的社会,不是传说中的地狱,所有小鬼都黑着心互相撕咬、互相折磨。身处那样一个地狱,不管外表多么华丽,内心还是要经受折磨,感到痛苦。
当然,更多的人,想当公务员,仅仅是图它个安逸,图它个待遇。做老师这么些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好些年轻人,很聪明,也很有才华,但混进公务员队伍,成天就是写材料、跑腿,每日加班加点,做无聊无益之事。写一堆堆的报告、讲话、总结,几乎都是无病呻吟的例行公文,一丁点用处都没有,但天天都得写。他们就是这样一天天混着日子,直到熬成什么长,再支使新一代年轻人做他们做过的事情。
不是所有公务员都这样,但的确相当多的公务员就这样。跟我同龄的公务员,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还挺闲,一杯茶、一张报就可以混一天。现在,他们的后辈,已经像大观园里的贾宝玉一样,每日无事忙。只是,贾宝玉的忙,是他自己要的,而现在公务员的忙,是领导要的。
中国的公务员队伍,据说已经超过了1000万,还不算临时工。其中的大多数,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务员一样,每天做着例行公务,过着单调的生活。能混上去、有机会攫取灰色甚至黑色收入的,只是一少部分人。热衷于把这样的单调乏味生活作为理想的,大概只有中国的大学生。
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很多人已经有本钱过一种优裕有闲的生活了,多点梦想,多点选择,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才对得起自己。那些家境贫寒,出校门就要为自己的生计打拼的学生,选择做公务员,更是失策,因为即使你能挤进去,升迁也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还是做点实在的事吧,学点本事,学会养活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