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要对得起自己(1 / 1)

跟着张鸣上大学 张鸣 562 字 3个月前

为爹妈读书,在当代大学生里,不是一个稀罕的现象。其实,爹妈送你上大学,为你选专业,都是为了你的生活。其实他们不希望你读书是为了他们,读书,是为你自己好。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一对夫妻一个孩,有谁还指望将来儿女为自己养老呢?让儿女受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给儿女一个好的归宿。

所以,即使从爹妈的角度,现在的大学生读书,也得为了自己。人活一辈子,下辈子有没有,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有眼前这一辈子,掐头去尾几十年。要对得起自己,为自己负责,让自己的生命过得精彩。对儿女的义务,对爹妈的义务,对社会的义务,其实都是这精彩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想对得起,那么别的就无从谈起了。

很多学生跟人相处,大大咧咧,我行我素,完全不讲公德,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个宿舍住着,经常吵得别人没法睡觉,或者根本不在意个人卫生,浑身恶臭,熏得别人没法接近。这样的人,不用我说,大家都会觉得受不了。还有一种人,处处在乎别人的反应,别人的一个眼色,偶尔粗声对他说了句话,他就在心里嘀咕,是不是他对我有了意见?是不是某件事我说了句话刺激他了,等等。

其实,人都很在意自己,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逻辑。别人怎么样,并不是真的处处留意,他说什么,做什么,每每都只有他自己的理由,除非像第一种人那样,实在妨碍到自己了,才会引起强烈的反应。所以,我们的作为,就是在这样两个边界之间活动。第一不要碰到别人,引起别人的反感,第二不要过分敏感,累到自己。

每个人其实都很在乎自己,但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你在乎自己,别人也一样在乎。你的自己碰到别人的自己,伤人的结果,一般都是也伤了自己,除非你是黑社会老大,没人敢惹你。同样,过于敏感,成天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了看法,有了意见,实实在在地伤了自己。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严复把约翰·密尔的《论自由》,翻译成《群己权界论》,十分精当地理解了自由的内涵。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但作为群体动物、社会动物的人,自由必须有边界,有清醒意识的边界。守住自己的边界,在边界之内充分发展,就是对得起自己。

过于敏感,对别人的反应过于在乎,属于对不起自己大家可以理解。因为这样的敏感,的确让人很累。但是,那种不管不顾,只顾自己舒服,不管别人怎样的行为,也属于对不起自己,好些人就不大理解了。他们甚至觉得,这样的人,很对得起自己呀。其实,他们忘了,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的自我,都要在别人的印象中得到体现。不管你有多么牛,如果所有人都对你印象不佳,那么,你的那个自己,是绝对无法发展起来的。自古以来,不管是官员、商人、艺人抑或土匪流氓,没有人人讨厌的恶少能成气的。这样的恶少,如果不改邪归正,不管他老子来头多大,结局都会死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