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红黄牌(1 / 1)

跟着张鸣上大学 张鸣 577 字 1个月前

都说中国大学像中国足球,还别说,真的有了红黄牌。据报道,教育部给几十个大学和职高的专业亮了红黄牌,其中亮红牌的法学、计算机和生物工程,都是一度赫赫有名的热门专业,当年考生挤破门的。亮了红黄牌,说明这些专业就业出了大问题。

其实,作为在大学里的人,我们知道,早在十年前,这些专业就已经开始出了问题,就业市场饱和,人才培养混乱。显然,不是说社会上现在不需要这几个专业的毕业生了,而是这些专业膨胀得过于迅速,学生质量掉得过于厉害,才造成了今天被亮红牌的局面。这些年来,大学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这样的,无论什么大学,重点还是非重点,只要哪个专业热门,大家就一拥而上,争着抢着上这些专业。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也上,多数是没有条件硬上的。文科的专业办得最烂,以法学为例,试问,现在有哪个大学没有法学院呢?再不济,也会办一个法律系。一个专任老师没有,敢办;一台设备没有,也敢办。前提是只要这个专业热,我就要办。

奇怪的是,中国的大学,其实是无权添加专业的,连各专业的招生比例,最后毕业证的发放,都统一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门手里,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法学院、计算机系和生物工程专业,是怎么通过的审批呢?何以十年前就出了问题,今天才亮红黄牌,信息滞后如斯?教育行政当局的监管,到哪儿去了呢?

都批中国教育产业化,其实,中国教育如果有产业化的话,也只是一小截的产业化,只体现在对学生的收费上,剩下的,无非是行政当道,官僚办学。如果完全产业化的,按市场调节,早就该知道某些专业过剩,何至于一拖就是十年,甚至十几年。这种状况,完全是计划经济才能出的,总是调节滞后,车都翻了,才想起刹车。

亮了红黄牌就能调整过来吗?当然不会,这些专业固然报考的人不多了,但其他的热门专业,还不是大家争抢着上,直到臭大街而后不止。现在的大学,想的只有一件事,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把学生骗进来,多收点学费,维持大学的表面繁荣。而主管者想的,则是如何维持自己的权势,保住自己的审批权、控制权。所以,什么管理、把关、审核,都实际上不存在。同一个机构,先前的滥发准生证造成了这些专业的泛滥,转过身来,又由这个机构亮出红牌,这是一件多么滑稽的事情。按情理,这红牌亮给谁呢?首先应该亮给他们自己才对。

其实,无论什么专业都一样,现在的大学,包括主管部门,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培养人上。滥上专业,就类同于市场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哪个品牌红,就大家一哄而上,争相仿冒。市场上的仿冒还得有点含金量,至少外观看起来要像,否则蒙不了消费者,而大学的仿冒,有些则连像都不用像,四年下来,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就毕业了。

中国足球已经从根上烂了,非脱胎换骨不可,大学已经有了红黄牌,接下来类似的黑哨、黑脚、黑俱乐部、黑管理者,是不是也该亮一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