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湖南省桃源县人。说到中国近代史,大家不能漏掉宋教仁先生,一九〇四年,他在长沙和黄兴成立“华兴会”;一九〇五年,和孙中山成立“同盟会”。他筹组成立“中国国民党”,担任第一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中华民国成立后任职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院长,是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翻译过《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德国官制》、《美国制度概要》等十多个国家的宪政著作,是中华民国实施民主宪政的伟大人物代表。
一般人对宋教仁先生的印象,都是停留在他和孙中山先生一起筹组同盟会,翻开历史文献资料,对宋教仁先生的着墨实在太少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宋教仁先生,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国。
宋教仁先生是一位很有前瞻性、建设性的人才。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为了避免总统独权、专制,宋教仁先生主张“责任内阁制”,他认为:“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动摇国本。”权力带来腐败,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宋教仁先生以制度、政党的力量,来限制权力无限扩张的可能性,这对袁世凯的皇帝梦,造成很大的威胁和压力。因此,袁世凯担任总统后,百般笼络宋教仁,请他出任总理,他坚决不做,后来又召见他,亲自送上贵重的礼物和五十万元巨款,他也予以谢绝。
同时,宋教仁先生也提倡“政党政治”的理念,他认为:“透过选举的竞争,在国会里头,占得大多数议席的党,组成一个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使它有所忌惮而不敢妄为。”就像台湾今天的政党政治,有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等一样,大家彼此互相制衡。
宋教仁
不仅如此,宋教仁先生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党的利益之先,和袁世凯讨论内阁组织前,国民党大老陈其美、应夔丞等人,询问宋教仁关于国民党内阁的组织办法,宋教仁只有一句话:“我只有大公无党一个办法!”宋教仁先生不恋栈权位,不图利个人,高风亮节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推翻清政府后,中国仍然处在极度的混乱中,列强侵略、军阀四起,于政、于党,大家想法意见都不同,利益冲突暗潮汹涌。一九一三年,在上海火车站,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先生,得年三十一岁。当时在日本的孙中山得知宋教仁遇害,书写挽联:“作民权保障,谁为后死者;为宪政流血,公真第一人。”
宋教仁先生牺牲以后,袁世凯的帝制思想浮上台面,孙中山先生等革命人士,二次革命讨袁护法,才不至于让初萌的民国政治走回皇权时代。宋朝范仲淹先生曾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宋教仁先生一生为革命、民主、立宪的努力奋斗,可以说,是这句话的最佳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