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人第六讲(1 / 1)

佛光与教团 星云大师 1628 字 1个月前

佛光人聚集在佛光门内,并非无事痴聚的乌合之众,而是以弘法利生为目标的有志之士,所以我们哪怕只是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要尽忠职守,让佛光僧团能运转自如,发挥功能,期使所有信者能均沾法益,同获法喜。佛光人应如何尽好自己的职责呢?在第六讲里,我提出了四点意见,希望大家都能切实做到。

一、佛光人要有为教的忧患意识

古德有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的,佛教兴亡,也是我们每一位佛子的责任所在。这种忧时忧教的使命感,就是每一个佛光人应该具备的忧患意识。

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的佛教盛况而洋洋得意,须知在繁华的表象之下,往往埋藏着重重的危机。近年来,本地政府虽然对于宗教政策,略采开放态度,但是还未能真正意识到宗教的可贵,也无法从长远的角度来处理宗教问题,尤其对于佛教,不该限制的地方处处设限,该设限的地方却又门户洞开。例如光是一个管理人的制度,就使得多少寺院受制于外行领导内行,不能有所发挥。而寺院住持的资格却漫无限制,一些住持没有受过正统的丛林训练,在威仪、佛学、修持、弘法等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更遑论领众熏修,净化社会!类似这些不合理的规定还有很多,对于佛教未来的前途,将是一大隐忧,吾等佛子是否据理力争,是否能力图改善呢?

这些年来,外道人士目睹佛教兴盛,因此也在他们的仪式学说中,掺入佛教的色彩,企图鱼目混珠。一些邪魔歪道更是表面上打着佛教的旗帜,事实上敛财骗色,无所不为。然而一些佛子们却还在醉生梦死,只知道赶赴热闹,锦上添花,却不知道自我充实,破邪显正。长此以往,佛教日渐削弱,有心之士,宁不忧乎?

佛光人不能因为今日佛光山的各项建设还算平顺,就掉以轻心。现在大部分的佛光人未曾参与早期的开山建寺,所以不知道一砖一瓦来处不易,一桌一椅物力维艰。目前的社会虽然没有过去物质缺乏的窘状,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不景气,天灾人祸又频仍不断,寺院的油香供养自然受到影响,加上工商业社会形态逐渐取代了过去的农业社会组织,兴建法会、化缘募款的方式将日趋式微。近几年来,佛教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如果我们不开源节流,另谋良策,只借佛教可用资源,越分越薄,大家都要同归于尽了!

危机并非注定败亡,假如我们能善观时变,未雨绸缪,危机就能转为契机。目前我们的教界没有制度,不问是非;一般的教徒也只看眼前,不管将来。所以佛光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为教的忧患意识,不但要自我充实、广开门路,更应关心国家、社会、佛教、众生的当前需要,时时思维未来的前程应何去何从!我们不仅应该记取印度、西域、印度尼西亚等国佛教遭逢异教入侵,中国三武一宗,民国初年教产兴学的法难教训,更须常思效法高僧大德为法忘躯、舍我其谁的道德勇气,担负起绍继如来家业的神圣使命!

二、佛光人要有为道的笃实心态

我们学佛修道,最重要的莫过于求真务实,里外一如。

在丛林里如果赞叹一个有道心的人,常说他是一个“本分的修行人”。所谓的“本分”,就是一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笃实心态,也就是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到自己的血肉里,乃至须臾之间,都不悖离佛法。例如对人慈悲,就必须真正的慈悲,受人之托,要忠人之事,不能滥用方便,权巧说谎;工作服务,就必须诚诚恳恳地做事,要步步为营,全力以赴,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即使是做一个烧煮饭菜的典座,也要实实在在地将米饭煮得香甜可口,让大众吃了,心生喜悦;哪怕只是写一个字,也要恭恭敬敬地将字书写端正,让别人看见以后,感到高兴。

只要用一瓣心香去供养大众,自然就得到一份法益。否则只是在嘴上说些好听的话,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非但于道有所亏损,久而久之,也得不到别人的信任,这种虚晃一枪、空腹高心的处世态度,终将使自己陷于失败的境地。

佛光山经过前人的努力,从当年的克勤克俭,白手起家,发展到目前的佛光普照五大洲的成就,可说是集体创作,成就不易。现在佛光山所办的活动都是要最大的,所动员的人数也要最多的,什么都是要求最好的,我们佛光人这种要大要好的心态,固然是无可厚非,值得嘉勉,但也要讲求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不要虚妄骄纵,自以为是。就像慈惠法师在《随侍翻译二十年》一文中所说:1977年,徒众们目睹我过去在台湾艺术馆主持的佛经讲座,造成座无虚席的轰动,所以纷纷劝我改在中华体育馆举行,然而这些建议都被我一一否定。弟子们都只看到我的愿心很大,颇能承担,却不知道我向来做任何事,都是胆大心细,审慎规划,量力而为。

佛经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起心动念,进退举止,非但会影响自己的道业,也将牵动佛教的未来,不仅涉及僧团的兴衰,也将关系众生的慧命,希望佛光人都能从诚信里认清自己,从笃实中向前迈进。

三、佛光人要有对事物的敏锐觉知

佛教里所谓的“一念三千”、“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固然说明了真如自性的妙用无边,更提醒我们要善用自己的真心,在做事时要有敏锐的觉知,六根并用,闻一知十,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自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要学习敏锐的觉知,并不须旁人指点,只要自己能在平时留心周围环境,主动了解状况,善于会意灵巧,懂得瞻前顾后,左右连贯,看到了一点,能由点想到线,由线及于全面,自然可以运筹帷幄,预得先机。此外,我们需要培养综合推论,分析演绎的能力,使得四方周遭的事物,都能在当下视野内照顾妥当,让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情景,迅速掌握在方寸中,如此一来,即使有突发状况,也能善知应变,触类旁通,而不会偏于一隅,惊惶失措。古德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佛光人具有“佛教兴亡,佛子有责”的神圣使命,尤应紧随时代的脉搏,以便走在潮流的前端,引领群伦,步向正道。佛光人肩负“万方多难此登临”的重责大任,更须深切了解当前社会的弊端在哪里?目前的众生需要的是什么?俾能及早对症下药,解民于倒悬。

佛光山开山以来,之所以能在社会上产生些许影响力,不但是因为我们办了许多福国利民的佛化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随着时代的脚步与众生的需要,不断创造突破,推陈出新。今后,佛光僧团的前途、社会大众的福祉,就要靠现在的佛光人,以敏锐的觉知来掌握自己和佛教的前途。

四、佛光人要有为众的慈心悲愿

佛光人宁可以没有学问,但是不能没有慈悲;佛光人宁可以丧失一切,但是不能丧失慈悲。因为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慈悲是济世的能源。我们的教主佛陀示现娑婆,教化众生,固然是基于慈心悲愿;即便他在因地修行时,种种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也是为了慈悯众生。我们后世佛子怎可安逸懈怠,自私自利呢?

慈悲既是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长养慈心悲愿呢?佛教里常说“佛法在众生中求”,慈悲既是学佛的根本,又何能自于其外?所以,我们应该从处众、和众、爱众、敬众、助众、利众、容众、领众……当中,培养自己的慈心悲愿。

一般人做到的慈悲大都是一时的慈悲、热闹的慈悲,至于永恒的慈悲、寂寞的慈悲,就必须运用我们的智慧,才能洞悉其中的珍贵;必须发挥我们的愿力,才能不畏艰难,坚持到底。例如济苦救贫,以财物来纾解众生的困境,固然是一种慈悲,但是它只能济人于燃眉之急,而无法使人永久得度,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一时的慈悲”;相对而言,兴学办道,以教育方式,从根本上启发众生的慧命,著书立说,宣扬佛陀的真理,就是一种“永恒的慈悲”。开办弘法活动,举行斋戒法会,不论是以活泼动态的方式,或以庄严肃穆的场面来摄受众生,大都属于“热闹的慈悲”;相形之下,文化事业虽然向来不受重视,但是却能无远弗届,对大众产生莫大的裨益,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一种“寂寞的慈悲”。

佛光山在海内外建寺安僧,汇集文化、教育、弘法、慈善等佛化事业于道场之内,依据众生的根器,观机逗教,应病予药,标本兼治,可说是在实践最彻底的慈悲。

我们因慈悲而聚集在佛光僧团里,共同为慈悲的目标而努力,希望大家对慈悲都能具有深刻的认识,让慈悲的佛光能遍照寰宇,让慈悲的法水抚慰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