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净耀法师同样年代的青年,也非常具有人缘、在台湾佛教界也很活跃的,那就要算明光法师了。
明光法师,台北县人,一九五二年出生,台湾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他以悟明长老为依归,在台北大安公园建了一所大雄精舍,在那里弘法利生,很有口碑。一九九五年,曾到美国纽约沈家桢居士创建的庄严寺担任过住持,是一位诚实本分的有为僧青年。
明光法师自从出家后,就和我多所来往。他的身材高大,行动举止彬彬有礼,可惜佛门的长老凋零,如果佛门长老众多,像他这种人才,能够亲近各方的长老大德,他的成就真是不可限量了。
我想,在明光法师的弘法过程中,让他最感困难、挫折和考验的,应该就是一九九四年二月,发生在台北大安公园的“观音不要走”事件了。
所谓“观音不要走”事件,是因为明光法师的大雄精舍就在大安公园旁边,公园里有一尊一丈余高、由国际知名艺术家杨英风先生所创作的观音雕像,自一九八五年起,就由土地所有人捐赠安座在那里了。多年来,成为台北市民一个流连、沉静、散步的好去处。
后来在一九九二年时,台北市政府计划辟建公园,明光法师代表民众向市府陈情,希望能在公园内保留此一观音圣像。经过市长黄大洲裁示,并且发文给明光法师明确指出,“大安七号公园用地内的观世音像一尊,经查系名雕塑家杨英风教授作品,经本府深入研析结果,为维护艺术、文化气息,在捐给本府维护管理原则下,准予保留……”
然而,对面的基督教教堂灵粮堂,他们放不下这尊开门就能看得到的观音圣像,便由林治平牧师向市府提出异议,认为公园乃公共所有,不可以设立宗教色彩太浓厚的观音像。但是明光法师认为,观音雕像是艺术作品,树立在公园里面,让人见了也能引发心灵的美感。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地居民、信徒多年来每天在那里经行、散步,礼拜、问讯,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这一切说起来,只显得灵粮堂有些小气,放不下观音像的存在,故而一再诉诸市政府,强力要求把观音移走。
当时台北市政府黄大洲市长,也不愿意得罪远在美国的蒋宋美龄夫人和基督教,就出尔反尔地发出公文,要明光法师在限期内,将观音像迁离七号公园。那个时候,明光法师和昭慧法师多次到佛光山台北道场找我,要我出面支援。为了明光法师所托,我也曾到灵粮堂拜访林治平牧师,但他们的态度强硬,非要观音离开不可。
后来,明光法师、昭慧法师和林正杰等数十位信徒,就在观音圣像的旁边搭设帐篷,静坐绝食,诉求“观音不要走”。后经媒体报道,社会舆论哗然,很多佛教徒及非佛教徒纷纷主动加入静坐行列。
黄大洲市长见状,觉得事态严重,主动和我联络,并约定在市长官邸,召集基督教周联华长老,市议员江硕平、秦慧珠,还有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署理会长慈容法师等人,大家共同协商,看这尊观音圣像到底要怎么走?走到哪里去?
会谈几度陷入僵局,这时慈容法师提到,南部的佛教信徒听说台北大安公园连一尊石雕的观音像都容不下,认为台湾竟然这样没有艺术水平,大家非常愤慨,已经包了三百多辆游览车,准备到台北来,要在现场以称念“观音菩萨”圣号的方式,诉求观音菩萨不要走。
出乎我的意料,慈容法师的话语一出,黄大洲市长立刻改变立场与态度。他说,你们的游览车千万不能进来台北市,三百部的游览车一到,整个台北市的交通就会瘫痪。最后他说,我们市政府同意观音不要走!
这话一出,决议底定,观音可以留下来了!这时已经是深夜将近一点钟。得到了这样好的结果,我立刻赶到明光法师、昭慧法师等人静坐的现场,告诉他们这个讯息。
明光法师在“佛光山第九任住持晋山升座法会暨临济宗第四十九代传法大典”上,礼拜我为师,成为佛光山第二代弟子(陈碧云摄,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大家闻讯,欢喜踊跃,现场立刻响起热烈掌声,久久不息,不少人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过他们还不敢相信,这么轻易就能获得“观音不要走”这样的结果吗?为了确认事实,他们一直静坐到第二天,直到市长黄大洲亲自到大安公园宣布,明光法师他们才放心撤退。
“观音不要走”的事件到此,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结果。因为当时有周联华牧师在场,基督教也就没有再抗议了。记得那天夜里离开公园时,望着天上一轮明月,高挂在无尽的苍穹中,不觉松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幸不辱命的欣慰。
经过这件事之后,明光法师和佛光山就更加常相往来,共同参与许多佛教的盛事,诸如法定佛诞节、恭迎佛指舍利来台、世界佛教论坛等等。
明光法师曾于一九九一年当选第二届“国大代表”,并于二〇〇五年获选为台北市佛教会第十三届理事长。他著有《初探佛教原理的系统观》、《台湾佛教儿童教育概况》、《佛教与生命》等书,可以说也是台湾佛教僧青年当中,不可多得的一位。
二〇一三年农历二月初一(三月十二日),适逢我出家七十五年,明光法师也在当天的“佛光山第九任住持晋山升座法会暨临济宗第四十九代传法大典”里受法,成为佛光山第二代弟子。我把象征法脉传承的念珠、法卷及袈裟等信物一一交到现场共七十二位法子手上,希望每位法子谨记,传法授记是一时,但度众、弘法是永远,要永不忘初心,期许人间佛教的种子在各地开枝散叶,利乐一切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