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九日 星期五(1 / 1)

男众学部学生慧杰,因感学部所排功课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想自我进修,要求我准许他办理休学。利用下午下课时间,找他来讲话。

慧杰的想法、感受,我昔时在栖霞山也有过。不过,我是从那些不会教书的老师处学会教书,从不会领导的老师处学会领导,人在学习的过程,要好坏全部接受再自我过滤、调整,凡是能接受人家的都会成功,在不顺遂、不甘愿下忍耐,是一种心志的磨炼。环亚总裁郑绵绵的家世大家都知道,但她刚进入公司工作时,是从扫地、擦玻璃中去体验生活,所以一旦做上总裁就能领导他人。

慧杰一再表示,他要的是实力而非学历……我想不拘学历那是因为境界未到的缘故,本山人事升等考核是依道业、事业、学业来评估的,勉其不可忽视学业的充实,平时应付课堂的考试外,多余的时间则可埋首于各经本笔记。举凡布教的、应用的、法务的,一旦步出校门对弘法的事物要能独当一面,而非仅止于片面的。常听有人感慨道:“书到用时方恨少。”要将自己心胸放大于日后弘法的大业上,不要拘于学院小小的一个范围内,有理想、有目标、有计划的人生,会过得忙碌且充实!

看慧杰点头愿意将最后一年学业完成,我有种牧羊人数羊一、二、三……没有失落一头羊的欣慰感。

后天(三月十一日),佛光山苗栗讲堂落成,今起一连三天在苗栗县立文化中心举行佛学讲座。常住大众对这所在客家地区的讲堂都非常护持,争相要来此结法缘,所以,这次的佛学讲座主讲人除我之外,尚有慈惠、慧德、依空、依淳等法师。

下午四时三十分,驱车前往苗栗。沿途看到不少招牌,如“佛光山砂石厂”、“佛光山加油站”、“佛光山大旅社”、“佛光山琉璃瓦”、“佛光素食馆”、“佛光山草莓园”……不仅徒弟,信徒也有不少人向我建议,对这些私自取用“佛光山”三个字为招牌者,应予取缔,免得让外界的人误以为佛光山在做生意。我想“佛光”本来就是普照的,社会人士会依“佛光”两字为名是可喜的事,想三十年前,在社会上要看到一个“佛”字都不容易。现代的人不仅懂得“佛光”之宝贵,并以此命名为吉祥,佛法在生活中能深入人心,多年来弘法之辛勤,终在大街小巷中获得回响。

晚上七时二十分到达苗栗文化中心,刚好可以赶上替慈惠、慧德主持佛学讲座。徒众都说,就算限时专送也没这么准时。(他们哪里晓得在高速公路上,我是如何的“快马加鞭”!)

讲座开始后,在永哲的指引下,参观了“苗栗佛光讲堂”,并听取报告有关后天落成事宜。后转往台北,到达普门寺已凌晨一时三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