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十六日 星期一(1 / 1)

上个月在美国,得知南京栖霞山的栖霞佛学院因经费问题将停办,我有心支持并复兴,今特提出议案,希望“佛光山宗务委员会”能在会议中顺利通过。

目前台湾佛教真可用“朝气蓬勃”来形容,到处都有人弘法讲经,对布教师的素质、涵养、德行,逐渐成为度众的要件。中国佛教史上,出家人都要经过甄试的,如:唐时玄奘大师要求剃度,因年龄太小而未予录取;宋、明、清各朝的出家人,也都要背诵几部经论方算合格。现在活跃于各处弘法的布教师,若没有经过佛教学院的教育,就如密医,不为人所信赖一样。故佛教复兴之道在于人才,而人才之训练在于教育。不忍栖霞山佛学院停办,除了心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更思及大陆佛教复兴需要人才,我很有心给予支援,但因缘能具备吗?

晚,大慈庵举行“布萨”,住持依谛法师请我出席指导,最近我在国外的时间较长,大部分时间都被信徒分割去了,如果有空档跟徒弟在一起,我总是非常珍惜。我现在最遗憾的是没有师父,荣辱无人共享的孤独感,有时会让我有“人生所为何求”之叹。

“大慈庵”和“大觉寺”是佛光山人众最多的地方,故佛光山的事业中心在大慈庵和大觉寺。俗云“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精神相依,思想一致,是大家共处的原则。清净、平等、和乐的身心是大家追求的生活方式。为维持大慈庵和大觉寺宁静的气氛,决议下班时间不接电话,公事电话以三分钟为限。并设立巡察制度,随时纠举人众行为、言行的错失。上下有序就是伦理,佛门是非常注重伦理的团体,如何让“佛光山的形象更好”是大家目前最重要的课题。一个团体的成就,自有使其成就的纪律。

对常住要爱护,不要任意批评。

对道业要精进,不要懒惰懈怠。

对学业要努力,不要放逸因循。

对事业要开创,不要苟且偷安。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过多的音声,常是是非烦恼的因由,故佛门常让我们要“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还有维摩居士的“一默一声雷”都是很发人深省的棒喝。

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有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导演说,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

苏格拉底说:“因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

俗云:“一言折尽平生福”,谨言实在是修身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