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十一日 星期六(1 / 1)

新竹一同寺住持如琳法师等七人,毕业于本山东方佛教学院的华藏寺禅林法师等三人,今天先后来访。

会谈中,如琳法师提到:“如何培养继承人?”

我觉得,身为住持,学问、能力不是先决的条件,只要属下服气即可,因为住持能力太强,属下无从发挥。除此,还要具有供养心(不怕人家吃),人缘必定会很好;凡事不居功、无私心、只有常住,没有个人。具备这三个条件,就是个称职的住持。

在财务方面,会用钱的人,不能有钱;肯给人的人,要有钱。也就是说,有权不能管钱;无权者,可负责常住的收支,如此财务才不致出差错。

晚上在高雄师大活动中心,继续讲《佛说遗教经》。

《佛说遗教经》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或《佛临涅槃略诫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内容叙述佛陀在拘尸那罗的娑罗双树间,入涅槃前最后垂教的事迹。佛入灭后,应以波罗提木叉(戒)为本师,以制五根,离嗔恚、憍慢等,勉励弟子不放逸而精进于道业。

佛说:有为法皆无常,人的身体是有为法,也是无常的,譬如房子坏了必须搬家,车子坏了不能再行驶。弟子如能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即使佛涅槃于常寂光中,也与大家常住;如果无人行道,即使佛陀住世,也无助益。因此奉法之处,就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

佛临涅槃时,侍者阿难尊者代表大众,请示有关正法久住的四个问题,这也是佛陀最后的遗教——

一、佛涅槃后,以谁为师?

二、佛涅槃后,以什么安住?

三、佛涅槃后,恶人如何调伏?

四、佛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令人起信?

佛陀回答:“应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遇恶人时默摈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就能令人起信,大家依法而行,就是我法身常在之处。”

《佛说遗教经》有人说是一本经,也有人说是一本戒律,出世思想非常浓厚,因为主要是专为比丘而说,嘱付弟子少欲知足是入道之基,须先具有出世思想,才能作入世事业。求道者,要严于约束自己身心,诫邪业、诫放逸、诫烦恼,勤求出道,应经常至诚诵念此经,道心自会增进。

最近有不少信众,发心捐助筹建佛光大学的善款,我就随缘写个毛笔字与他们结缘。今晚讲座结束前,信众王进财、蔡丽月夫妇和协峰钢铁有限公司,以义卖方式,分别以五十万、六十万请了我写的两张毛笔字,意义不在价钱多少,而在于大家护持佛光大学的发心,我很感动!

晚上临睡前,顺手拿起《爱庐小品》阅读,在《交友之道》一篇中,把朋友分为如下种类,甚有新意——

以道义相勉,有过失相劝的叫“畏友”。

有急难相助,逢生死可托的叫“审友”。

知面不知心的叫“面友”。

只知甜言蜜语、酒肉游戏的叫“昵友”。

遇到有利就相夺,有害就相轧的叫“贼友”。

因地位盛衰而友情冷暖的叫“华友”。

依利益多寡而辨厚薄的叫“秤友”。

“要做好人,须寻好友”,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是哪种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