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菩萨道的经论介绍(1 / 1)

佛·法·僧 星云 3049 字 1个月前

大乘经论里有许多蕴含菩萨道的思想,今列举《圆觉经》、《解深密经》、《胜鬘经》,《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菩提道次第论》等三经、三论,略说菩萨思想的经证。

一、《圆觉经》[1]

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朝罽宾佛陀多罗译。是唐、宋、元、明以来,贤首、天台、禅宗等教下、宗下[2],盛行讲说研讨的经典。

本经的内容,是佛陀为文殊、普贤、弥勒等十二大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主张人人本具圆觉妙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由于凡夫以四大、六尘作为身心假相,就像病目妄见“空中华”、“第二月”。

如何证得与佛陀平等无别的圆满觉性?佛陀对普觉菩萨说明:欲求圆觉,要尽一切虚空、一切众生,皆令入究竟圆觉。对弥勒菩萨开示:修学圆觉法门,应求诸善知识,发广大心,正立菩提愿,承受善知识教诲,能免于堕入邪见,不妄自修诸魔业。

佛陀最后嘱咐圆觉菩萨:佛陀灭度以后,末世众生求道不成,当精勤忏悔往昔恶业,安住大悲心,为诸大众施大饶益,才能圆满菩萨发心。

二、《解深密经》[3]

本经共五卷,分八品,唐玄奘大师译,以大乘境、行、果[4]甚深奥妙的法义为全经的宗趣。乃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十一论”[5]之一,更是大乘唯识学证知阿赖耶识的理论根源。

《解深密经》初四品明所观境,次二品辨能观行,后一品显所得果。在序分时,即明示如来庄严所依,“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依定慧等持之力,入三解脱门[6]。

《解深密经》的《地波罗蜜多品》中,佛陀为观自在菩萨说明六度为一切菩萨的学处,并以修学五法:一者,信解正法;二者,修十法行[7];三者,护菩提心;四者,近善知识;五者,勤修善品:作为资益六度万行的完成。

三、《胜鬘经》[8]

本经全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共十五章,立“如来藏”之说,以“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宣说如来藏的密意。本经融和《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及《华严经》“净心妙有”的思想,并集其大成。

全经的宗旨,有四种含义:一者,摄受正法,救度众生;二者,奉行大乘,胜二乘果;三者,破烦恼缠,显如来身;四者,净秽平等,解缚一如。

胜鬘以十大受、三大愿,开展菩萨大道,坚持净戒、不慢尊长、不瞋众生,以无厌心为众生说宁舍身、命、财,护持正法等,都显示菩萨的愿行就像勇猛的狮子,信受大乘,心无怯弱。

四、《大乘起信论》[9]

简称《起信论》,马鸣菩萨造,南朝真谛大师译,共一卷,以“一心、二门、三大”[10]为理论基础,建立一心二门、真妄同体、净染同一的思想,发挥真如缘起论“心性本净”的境界。

《起信论》主张“心性本净”,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但须种种方便熏修,才能得其明净。论中提出四种方便,可远离信心怯弱,毕竟不堕二乘之地:一者,信真如之理,起于大悲;二者,惭愧悔过,止一切恶;三者,爱敬三宝,能消业障;四者,大愿自在,遍一切众。还有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方法,成就四不坏信。

《起信论》总述菩萨发心修行的过程,是依“众生总摄一切法”,统合净染的分别。就如同《华严经》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五、《瑜伽师地论》[11]

本论篇幅很大,共一百卷,弥勒菩萨说,无著菩萨记,唐朝玄奘大师译,内容分五部分,其中以《本地分》的十七地义最为重要,说明三乘十七地所依、所行的境界。

十七地[12]概分为境、行、果。境即三乘人所观的境,行则为三乘行者的修行,以修习闻、思、修三种慧行为共法。在第十五地中的“菩萨地”提及:菩萨以发心为依止,并以平等分布,心喜施与;修和敬业,善顺他心;知恩知报,不怀怨结;难行事业,皆无畏惮;诸苦难中,悉能安忍;性不顽钝,性不愚痴等六波罗蜜多,满足福慧资粮,成熟菩萨种性[13]。

菩萨种性优于二乘,由大悲心熏发,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诸有情,于涅槃不多愿乐,于众生不生厌离。

六、《菩提道次第论》[14]

这是西藏宗喀巴大师所著。全论述说三士道,即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的修学过程。此为总摄佛教全体要义,故名《菩提道次第论》。

三士道共同基础有二:一、为亲近善知识;二、为思惟人身难得。下士道为离三恶趣,升人天之道。须皈依三宝、深信因果、止恶修善;中士道为涅槃道,以戒、定、慧三学,出离三界生死;上士道为菩提道,欲救度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由此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以六度成熟自身,以四摄法利乐有情。

“三士道”的修行是不分宗派传承,都要学习的善品道法,故又称“共同道”。

此外,与菩萨道有关的经论尚有:《华严经》[15]中菩萨以清净身、语、意成就愿海;《法华经》[16]中菩萨常以无畏施与众生;《维摩经》[17]中菩萨因众生病故病;《大智度论》[18]中明言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实践方法;《摄大乘论》[19]中,以增上戒学、增上心学[20]、增上慧学,为菩萨共遵学处;《入菩提行论》[21]中,则说先忏悔罪障,恭敬三宝、师长,并以随喜修学一切善法方便,方入菩萨广大行门,圆满菩提。

【注解】

[1]《圆觉经》的注释书,有唐代宗密大师所著《大方广圆觉经大疏》、《大方广圆觉经大疏钞》等多种。

[2]依佛陀的言教开解立行,重视教理教义的宗派,称为“教下”或“教门”,如华严、天台、唯识等即是。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宗则称宗下、宗门。以其“乃释迦文一佛教之大宗正趣”、“三学者莫不宗于此门”,故称为“宗门”或“宗下”。二者合称为“教禅二宗”或“宗门教下”。

[3]《解深密经》同本异译尚有南朝真谛大师所译的《佛说解节经》、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的《深密解脱经》。内容分为八品:《序品》、《胜义谛相品》、《心意识相品》、《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分别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如来成所作事品》。除《序品》外,其余七品均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至七十八所引收,此外《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亦引用之,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今本经注疏较著名者,唯存圆测《解深密经疏》十卷。

[4]“境、行、果”的“境”,指观照、信解的对象,系就一切法审其善、恶、无记等三性,观察其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行”,由观境而起信解的修行,即已知境界,则修习闻、思、修三慧,专致于五重唯识观。“果”,指因其修行而得的证果,谓有漏之修,能招感世间一切妙果;无漏之修,可永灭诸障,证得大菩提。

[5]六经指:《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译)、《楞伽经》、《厚严经》(未传译),一说为日照译的《大乘密严经》。十一论指:《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观所缘缘论》、《阿毗达磨集论》、《二十唯识论》、《辩中边论》、《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6]指得解脱证涅槃的三种法门。(一)空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二)无相门,又称无想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三)无愿门,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7]乃十种受持经典的方法行仪。(一)书写:书写经、律、论,使其广为流通。(二)供养:乃尊敬有经典或有佛塔之所在。(三)施他:指为他人说正法,并施与经典而教化之。(四)谛听:专注聆听他人读诵经文。(五)披读:自开经典读诵。(六)受持:指受纳教法,忆持不忘。(七)开演:指为他人说教法,使其起信解。(八)讽诵:指讽诵、宣扬经文,使他人产生喜悦。(九)思惟:指思惟佛陀所说的法义。(十)修习行:指修习佛陀所说之法。

[8]为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代表作之一。内容叙述胜鬘夫人对佛陀立十大誓愿、三大愿,并自说大乘一乘法门,阐释圣谛、法身、如来藏等。本经注释本甚多,现存有净影慧远的《胜鬘经义记》(缺下卷),吉藏的《胜鬘宝窟》,及日本圣德太子的《胜鬘经义疏》等。

[9]为真常唯心论系的重要论典。本论注疏不胜枚举,较著名者有隋代慧远的《起信论义疏》、新罗元晓的《起信论疏》、唐代法藏的《起信论义记》,三书合称为《起信论》三疏。本论为历来各宗所依的重要经论,三论宗的吉藏、天台宗的智亦对本论推崇备至。唐代时,元晓、法藏。

[10]所谓“一心”,即指众生的如来藏(真如)心。盖一心能摄万法,万法皆为真如的显现。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觉者称为“心生灭门”。由此一心的本体(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无差别相的性质)而言,称心真如门。由此一心的现象(具有生、灭、增、减等性质,为相对的差别相)而言,称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为宇宙本体的觉性,心生灭门为宇宙现象之不觉性。此种一体二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然二门毕竟不一不二,犹海水与波浪,虽因风动而起波浪,然于海水的本性则不生变化,故海水与波浪两者为毕竟不二。所谓“三大”,指众生一心的本体、相状、作用广大无限,故称体大、相大、用大。(一)体大,真如平等的法常恒不变,一切法不增不减,遍其体性。(二)相大,真如的相状具足大智慧光明等无量功德。依如来藏之义,功德之相如恒沙无量,故称相大。(三)用大,真如的作用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之因果。《大乘起信论》:“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11]系印度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亦为中国法相宗重要典籍。内容详述瑜伽行观法,主张客观对象乃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的观念,始能悟入中道,为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由于本论广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十七地,故又称《十七地论》。全书分为五分:(一)本地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之义,乃本论之主体。又十七地之中,尤以“菩萨地”为重要。(二)摄决择分,显扬十七地的深义。(三)摄释分,解释诸经之仪则。(四)摄异门分,阐释经中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五)摄事分,明释三藏之要义。

[12]“地”为阶梯之义,十七地即指从凡夫到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七个修行阶段,为瑜伽行派的瑜伽师所重。十七地是: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此说见于《瑜伽师地论》卷一至卷五十。

[13]菩萨种姓是指具有成佛可能性的众生,此类众生在久远劫中常修菩萨行,于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常勤修学,故有大势力,于未来劫中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因此,六根所现皆为菩萨相状,日常所行皆为六度四摄,此乃菩萨种姓所具有的殊胜。

[14]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著。本论系基于显教而阐说由凡夫趣证佛果所必须经历的修学次第,作者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要义,依据噶当派祖师阿底峡《菩提道灯论》以下士道(人天乘)、中士道(二乘)、上士道(大乘),由浅入深,次第撰著而成。本论特色乃详述三士道中每一道次的修行方法,并强调下士道并非只求人天福报,中士道亦非只求了生脱死的涅槃解脱,此二者皆为进求上士道菩提道果而作准备,故是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综贯成佛的菩提道次第。另外,作者为广传此论,省去诸所引教证部分,精简概括要义而成《菩提道次第略论》,相对于《略论》本,则本论又称为《广论》。本论在西藏盛极一时,并辗转流传于西康、甘肃、青海、蒙古等地,中国汉地则由法尊法师于1935年翻译完成,始刊行流通,渐为中国佛教所知。印顺长老的《成佛之道》一书所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修行历程方法,即参考本论三士道修行次第而成。

[15]为我国华严宗所依经典。系如来成道后的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此一华严经教乃教法中的根本法轮,内容记述佛陀的因行果德,开显出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妙旨。本经译本有三种:(一)《六十华严》,凡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二)《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为华严宗最主要经典;(三)《四十华严》,凡四十卷,唐代般若译,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新旧两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别译,内容记述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五善知识(或谓五十三参)而成就普贤的行愿。

[16]后秦鸠摩罗什译,共有二十八品。该经为把握佛陀的真精神,乃采用诗、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以赞叹永恒的佛陀(久远实成之佛)。称释迦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重点在弘扬“三乘归一”,即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归于一佛乘,调和大小乘的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今本文中“菩萨常以无畏施于众生”乃出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17]《维摩经》成经的因缘是维摩居士称病,欲令佛陀遣诸比丘菩萨探问其病,藉此机会与佛陀派遣前来探病的文殊师利等,反复论说佛法,因成此经。本经是基于般若空的思想,以阐扬大乘菩萨的实践道,说明在家信徒应行的宗教德目。

[18]凡一百卷,是诠释《大品般若经》的论著,为印度龙树菩萨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全论所引经典、论书极多,对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等之解说亦甚为详细,可谓为当时的佛教百科全书。本论立足于“诸法实相”的积极肯定立场,极力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波罗蜜等的实践,龙树以后大乘佛教等诸说,几乎皆以本书为中心而开展。

[19]印度无著造。汉译本有三:(一)后魏佛陀扇多译,凡二卷。(二)南朝真谛译,凡三卷。又称《梁译摄大乘论》。(三)唐代玄奘译,凡三卷,题名《摄大乘论本》。本书是解释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的《摄大乘品》,阐述大乘教义,着重瑜伽行派的观点,共分十章。因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的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为摄论宗及唯识宗的根本要典。本论的注疏极多,印度有世亲、无性二论师所作的注释,皆有汉译本。

[20]即三学中具有增上势力的定学,因能收摄散乱之心专注于一对象,进而远离欲望与邪恶,趋向见性悟道,故为能增进“心”之学,而称增上心学。

[21]为公元7、8世纪印度中观学派论师寂天所著。全书由九一七梵文偈颂组成,共分十章:(一)赞叹菩提心;(二)皈依三宝与忏悔;(三)誓发菩提心;(四)修道;(五)保护正知;(六)忍辱;(七)精进;(八)禅定;(九)智慧(般若)与波罗蜜;(十)对诸佛菩萨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