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1 / 1)

佛·法·僧 星云 1596 字 1个月前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踰阇国友称王的妃子。因受父母熏陶,皈信佛法。然而其弟琉璃太子,却因心怀释迦族的仇恨,兴兵挞伐迦毗罗卫国,大灭释迦族人。如此“一树花开有两般”[1]的因缘,实难意料。

“胜鬘”之名,是由于波斯匿王没有子嗣,祈求得女,全国欢喜,供献宝花珍饰而得。含义有二:一言形胜,美貌绝伦,花色不如;二言德胜,聪慧利根,通敏易悟。其胜过世间宝物,故名为“胜鬘”。

胜鬘夫人皈信佛陀后,对佛陀的敬礼赞叹,无以复加,并影响阿踰阇国友称王皈信佛教,二人共同以佛法教化人民,尤其重视儿童教育,凡是七岁以上儿童,定期召集进宫,授予教育,实是今日“儿童班”、“星期学校”、“童子军”的先驱。胜鬘夫人也非常重视妇女福利,教导妇女要注重胎教、相夫教子,尤其鼓励妇女将家庭建设成为一座乐园。

一次,波斯匿王致函胜鬘回到舍卫国听闻佛陀说法。佛陀赞叹胜鬘对佛法的虔诚、信心,并授记胜鬘于二万阿僧祇劫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由此可知胜鬘在佛法的修证上,已达七地或八地的菩萨之位[2]了。

佛陀曾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宣说《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3],经中记载胜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受”,亦即“十大戒”、“十大弘誓”: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绝对不再生起毁犯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尊长,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轻慢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众生,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瞋恚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他人福乐、美貌以及资生物品,我绝对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愿布施,有人来求,我绝对没有悭吝不舍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贫苦的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不为自己而行四摄法,为了一切众生,我要以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孤独、幽系、疾病、困苦的众生,我一定要设法以义饶益,令他们脱离苦难,我心才安。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一切损人利已的人事,我必维护正义,对这些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愿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此“十大受”与“三聚净戒”[4]关系密切,前五者同于“摄律仪戒”,第六至第九为“饶益有情戒”,第十则是“摄善法戒”。除此十大弘誓外,胜鬘夫人又发了三大愿:第一,愿持正法的真义;第二,愿传正法于天下;第三,愿护正法于不坠。

此经具有强烈的思辨组织和周全的理论基础,其宏广的修证内容和精湛的义理构思,可与《大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经》相互媲美。

《胜鬘经》在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被佛教学者视为“如来藏缘起论”[5]代表作。本经亦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即上承《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华严经》“净心妙有”思想,巧妙地结合此二部经的精神[6];下启瑜伽行派[7]《解深密经》阿赖耶识缘起论,对如来藏“在缠中”的论述,促使《解深密经》重视阿赖耶识开展杂染世界的研讨。

这位有“七觉妙鬘”之德的胜鬘夫人,她修一乘行,弘一乘教,是以功德鬘庄严一乘的佛果。我们不禁要赞叹伟大的信女“胜鬘菩萨”!

【注解】

[1]波斯匿王为佛陀时代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国。据《四分律》卷十八载,末利夫人原为舍卫城婆罗门耶若达婢女,名黄头,职司末利园。以供养佛陀功德因缘,而遇波斯匿王游猎至园内避暑。王见其聪慧端严,乃娶为妻。以来自末利园中,故称末利夫人。波斯匿王受到末利夫人虔信佛陀教法影响,成为僧团一大外护。生胜鬘夫人及祇陀、琉璃太子。胜鬘夫人、祇陀太子善根福慧具足,闻法信受,弟弟琉璃太子则否。《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琉璃太子八岁时,奉父王命至迦毗罗城学射术,时城中释迦族新建讲堂,预备于中供养佛陀及比丘僧,琉璃太子率领五百童子径登讲堂师子座,而被释迦族人怒斥为“婢子”,逐出门外,太子深恨,发誓消灭释种。后果真进兵迦毗罗城,杀害释种九千九百九十万人,血流成河。又捕五百端正释女欲加侵犯,彼女等峻拒,王瞋恚,尽截其手足着深坑中。释族终被灭尽。

[2]《华严经》中记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至成佛,共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修行阶位。其中第七地称“远行地”、第八地称“不动地”,可见胜鬘夫人修证已具高位。

[3]简称《胜鬘经》。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为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代表作之一。内容叙述胜鬘夫人对佛陀立十大誓愿、三大愿,并自说大乘一乘法门,阐释圣谛、法身、如来藏等。另有关该经的资料请参见第十九章“菩提道经论的介绍”。

[4]大乘菩萨之戒法。聚,种类之意。以此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含摄大乘诸戒,圆融无碍,故称三聚净戒。即:(一)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二)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谓修习一切善法,回向无上菩提,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三)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十大受”前五愿为息恶,故配属“摄律仪戒”,其次四愿中,第六系以财摄众生、第七愿以四摄法摄众生、第八愿系拔除众生苦果、第九为断众生苦因,因此四愿皆配属“摄众生戒”;第十愿为摄受正法,故配属“摄善法戒”,此乃根据《胜鬘宝窟》卷上(末)所载。日本圣德太子撰《胜鬘经义疏》亦采用此等配列法。一般以为此配列法乃源自于北魏昭法师的《胜鬘经疏》,唯该疏以第一愿配“誓持”,其次四愿配属“摄律仪戒”,再次四愿配属“摄众生戒”,最后一愿则配属“摄善法戒”。

[5]谓如来藏乃一切众生烦恼身中所隐藏的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的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的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的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胜鬘经·法身章》云:“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胜鬘经》主要的内容即在阐明“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如来藏”思想。

[6]《法华经》和《华严经》是大乘早期的经典,《胜鬘经》讲如来藏思想的经典则属于中期的大乘经典。《法华经》主要阐释一切众生皆以“一佛乘”而证得无上菩提,其他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法”,只是方便之说,是权巧接引众生,最终仍入一佛乘,皆共成佛道,故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而《华严经》则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以“法性本净”的观点来引述三界唯一清净心所造的“净心妙有”,强调解脱的关键在于心的用功,只要依五十二阶位的修行增胜,必能登入佛地。《胜鬘经》亦说到一乘法的修证、三乘必归于一乘法及“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如来藏思想。故言上承《法华经》和《华严经》思想。

[7]瑜伽行派乃奉行《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解深密经》等唯识教说之宗派,此派以为诸法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故称“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意译为“藏”,乃种子之义,意为微细不可知的一大藏识,能藏一切清净、杂染、善、恶诸法种子,是一切有情的根本所依。世间万象皆为此藏识所执持的种子所现行,此称“种子生现行”;与此同时,彼种子所现行之法,又于藏识中新熏其种子,此称“现行熏种子”,此即阿赖耶识缘起。由此特显出如来藏被客尘烦恼所缠缚的“在缠”情况,故知如来藏思想较唯识思想起源得早。因此,如来藏思想对唯识学说重视阿赖耶识杂染世界的研讨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