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大海,原同一味,只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因此佛陀不得不开设权实之教,乃至有先后次第之别。例如将佛法分为五乘,即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机众生的需求而依次施设的修行法。
所谓五乘,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陀依序为人乘者说受持五戒[1]法,可脱离三途而生人道;为天乘者说修十善[2]法,可生天界;为声闻乘者说修四谛[3]法,可脱离三界而成阿罗汉;为缘觉乘者说修十二缘起[4]法,可脱离三界而成辟支佛[5];为菩萨乘者说行六度[6]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无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换句话说,明因缘果报,轮回转生,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法,这是人天乘者;明白生老病死的缠缚,对人世生起厌离,希求了生脱死,依四谛法修行,这是声闻乘者;比声闻乘利根,无须闻法,但观十二缘起,即可靠自力觉悟,这是缘觉乘者;理解自己与他人同体共生,不但自求解脱,更发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众生,积极修习六度,愿为众生作马牛,愿拔众生之苦,施予众生快乐,这是菩萨乘行者。
人天乘是恋世;声闻、缘觉乘是出世;菩萨乘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其身。五乘佛法以人天乘为基础,次第进趋于大乘而直达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阶,而佛陀出世的真实意趣,主要在化导众生由人乘直入佛乘。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渐进修行,必定可以证得与佛同样的真如法身。
此外,初学佛者想要进入佛法堂奥,亦可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
信:就是信仰的意思。《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苦海里,唯有依靠信仰的大愿船,才能安然地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信仰的重要,如同树木的根本一样,依靠信仰为根,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可奠定人生的根基,更能到达解脱的境界。所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发心学佛的第一步必须要皈依三宝,这是信仰的确定。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若不皈依三宝,则无缘受用。其次,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
解:就是慧解。《大毗婆沙论》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有信无智,增长愚痴。”信心具足之后,接着必须对佛陀所教导的一切义理,生起胜解。唯有明白佛陀所开示的教理,才能使信心更加坚固,才能由信仰产生力量。
行:就是修行。佛经云:“虽有多闻,不制烦恼,不能自利,徒无所用。譬如死人,着金璎珞。”有了深刻的信解之后,更要力行实践;一个信解多闻而不能实践佛法的人,如同死人穿上华丽的衣服,是毫无用处的。因此,学佛要“解行并重”。
证:就是印证涅槃解脱,这是修行的最后目标,也是证悟的最高境界。在佛法中,修证是个人的工夫,他人无法替代分毫。有一分修证,就有一分体验,如果只在理论上“说食数宝”,或是“人云亦云”,终难证悟,唯有透过实践力行,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譬如牵引一匹饥渴的马到水源处喝水,如果马不开口,只有饥渴而死;同样的,佛陀的一切言教,是引导众生通往真理的罗盘,除了如是信解,更要如是行证,如此才能受用到甘露法水。什么是不生不灭、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唯有亲自参证,实际修行,才能体悟。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实践的依据。除了上述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信解行证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学[7]的修行次第、闻思修三慧[8]的修行次第、止观双修[9]的修行次第、四禅八定[10]的修行次第、境行果[11]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观[12]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这些修行次第都是为了引导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走向觉悟的彼岸,从黑暗的阴谷走向光明的大道,从污秽的世界走向清净的佛国,从迷执的凡愚走向解脱的圣道,一切众生能够如实奉行实践,最后终能证悟得度。
【注解】
[1](一)不杀生,指不随便杀害生命;(二)不偷盗,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取用别人的财物;(三)不邪**,不得破坏别人家庭的幸福,以及别人的贞节情操;(四)不妄语,不得说谎诈骗及毁谤别人的名誉与信用;(五)不饮酒,指不得吸食任何会妨碍身体健康及迷失理智的饮料或药物等。
[2]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的行为。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3]“谛”就是真理,包含有审察、真实不虚的意思。四谛即:(一)苦谛,就是以智慧观察三界是个充满痛苦、缺乏快乐的火宅;(二)集谛,是以智慧彻悟贪瞋痴等烦恼是所以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三)灭谛,是透过智慧,证得清净的涅槃自性;(四)道谛,是寻找出离苦得乐的出世法门。
[4]又作十二因缘。就是生命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所轮转的十二个程序。(一)无明,因为缘生,万法才生;缘灭,万法亦灭。一切法无常无我,人们不知如是法的真相,是为无明。无明是总覆一切缘生法的实相,亦即愚痴的意思。(二)行,行是能造作,能牵引三界的身口意三业的力量。(三)识,通指个人精神统一的总体。由于识的了别,使境增长,使思想等有所领导。(四)名色,名是受想行识的精神,色是物质的肉体,名色包括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物质。名色即五蕴的异名。(五)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触,内六根与外六境相接触,主观上所起的感觉作用,亦即根境识三种和合曰触。(七)受,对不欢喜的人事物生起苦痛感叫苦受,反之叫乐受,对中庸的人事物或修养能克服苦乐感,叫不苦不乐受。(八)爱,有爱财、爱情;又有欲爱、色爱,总指对所欲境上渴爱之贪念也。(九)取,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等,总之,取是于所有事物上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一切的追求,因此引发三有业的活动。(十)有,与业的意义相通,有业有、生有之谓,身口意对环境,表现为善的恶的活动叫业有,经过一度活动就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生有。(十一)生,人从母胎呱呱坠地叫生,五蕴我的主体展开对外的活动发展,直到老死,此一期生命叫生。生必然具有无常逼恼之苦,生是人间的苦相,一切艰难都与生俱来。(十二)老死,指人的生理机能衰退,最后呼吸停止,诸蕴因缘离散,无常事实终于到来,此谓死。死并非全部消灭,死亡之后,识与无明和行又再继续另一期的生命流转了。
[5]又作缘觉、独觉。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的圣者。
[6]为人生的善法,亦即佛教道德生活的规范。六度是:(一)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悭贪,亦令人受惠受益;(二)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毁犯,亦不毁犯他人;(三)修忍辱行,不但自不瞋恚,亦不瞋恚伤害他人;(四)修精进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五)修禅定行,不但自不散乱,亦教人不散乱;(六)修智慧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见,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见。
[7]戒可修善,并防身口意所作的恶业;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慧能显发本性,断除烦恼,见诸佛实相。此三学是佛教实践纲领,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三学是佛道的至要,一切法门尽摄于此,故当精勤修学。
[8]即简择事理的三种精神作用。即:(一)闻慧,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二)思慧,由思惟所闻所见的道理而生无漏圣慧;(三)修慧,是依修行而生的无漏圣慧。
[9]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的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一)为天台宗的实践法门。指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贯注于特定的对象(止),并生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二)据《大乘起信论》举出,修止观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那(观),以此二义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
[10]四禅,又作四静虑,即色界天的四禅。八定,系指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
[11]境,指观照、信或理解的对象;行,由观境而起信解的修行;果,指因修行而得之证果。
[12]即:(一)不净观:用来对治贪欲;(二)慈悲观:用来对治瞋恨;(三)因缘观:用来对治愚痴;(四)念佛观:用来对治烦恼;(五)数息观:用来对治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