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叶,在福建省的福州,有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姑娘,名叫郑十三娘。虽然她的年纪很轻,但是对于禅法的领悟却非常深入,不论机锋或应对,和禅师毫不稍让。
有一天,郑十三娘和一位年老的信徒,两个人共同去参访长庆大安禅师。这位大安禅师早年于湖南长沙的沩山,协助沩山灵祐禅师开山,晚年回到福建驻锡于怡山禅院。
当时,大安禅师正在佛殿内礼拜,见到有一老一少的两位女性走进来,就问道:“两位从哪里来?”
那位年老的婆婆即刻回答道:“我们是从福州的南台江边来的。”
大安禅师问了之后,再无别话,只是说:“去吧,去吧!”
老婆婆一听,瞠目结舌,不知所以地退到一旁。
可是郑十三娘闻言,反而走向前,合掌站立。
老婆婆不解,就拉住郑十三娘的手说:“那我们走吧。”
郑十三娘对老婆婆说:“禅师正在说法,稍安勿躁。”说后,便转向大安禅师顶礼。
大安禅师说:“你懂得佛法,去吧,去吧!”
于是,郑十三娘和老婆婆便作礼而退。
养生法语
大安禅师对老婆婆讲“去吧,去吧”,意思是说你不懂佛法,来此做什么,只有说:“去吧!”后来,又对郑十三娘讲“去吧,去吧”是表示你懂得佛法,你也可以“去吧,去吧”!
大安禅师前后两次都说“去吧,去吧”,可是却有不同的意义。一个是:你不懂佛法,留在此间,有何意义?一个则是:你懂佛法,何不他去,留在这里,又有何干?
所以,老婆婆听到“去吧,去吧”,非常讶异;郑十三娘听了则心领神会,当然作礼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