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不在(1 / 1)

养深积厚 星云大师 291 字 3个月前

唐末五代时候的南院慧颙禅师,是河北人,嗣法于兴化存奖禅师。得法之后,便迁住到汝州(今河南汝州)宝应禅院南院,人称“宝应禅师”或“南院慧颙”。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僧人前来拜会。

宝应禅师开口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僧人恭敬地回答:“学人从襄州(今湖北襄阳)来。”

宝应禅师又问:“你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吗?”

僧人说:“末学特地前来礼拜宝应和尚。”

宝应禅师故意摇摇头,说:“哎呀!宝应刚巧不在。”

僧人知道眼前正是宝应禅师的禅机,即刻回应说:“那我就把您当作宝应上座,现在向您顶礼。”

宝应禅师仍然不为所动,冷冷地说:“我已经和你说他不在了,你顶礼我有什么用呢?”

僧人就说:“我不必管你、管他,我心中只是向宝应禅师顶礼。”

宝应禅师拿起身边的香板,立即向年轻的僧人打去。

僧人挨了一个香板,豁然大悟,说:“谢谢宝应禅师赐我犍槌,让我了然心地。”接着当下就地礼拜。

宝应禅师点点头,说:“佛子可教也!”

养生法语

访客已经见到面,偏说宝应禅师不在,这对一个普通的行者来说,可能就蒙混过去了。但对一个诚意的禅者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过关了。

而这名僧人不管你怎样否认,他已经认定了;在此一来一往之间,禅者的答问就算相应了。你说不在,我已认定;你赐香板,我也欣然接受。如此相应,还有何事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