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作换位思考(1 / 1)

不是天与地之间的高度,也不是天涯海角的长度,而是两颗心之间的交融。相距再近的两个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可能是咫尺天涯。而很不幸的是,有些父母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往往就超过了天堑的宽度。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们无奈地说:“孩子有什么话也不对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听。”另一方面,孩子们也在抱怨父母:“爸爸妈妈光想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爸爸妈妈总当成是耳旁风。”这样的事情在许许多多的家庭中蔓延,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虽然一家人每天都会在一起。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经常说下面一些话:

(l)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刚睡过了,不可能累的。

孩子:(大声的)我就是累了!

妈妈:(有点生气)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就是累了!

(2)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快穿上毛衣。

孩子:我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大声的)不!我热!

(3)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它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别乱说,它很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有点生气)不许你乱说话!

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对话到最后几乎演变成了吵架。最后的结果怎样,不言而喻。

家长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我们不妨经常做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话,我会怎么做?我们心里问自己:“假设我就是那个感觉累或是感觉热或者感觉无聊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怎样的结果?……”

了解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这么回答:“虽说你刚睡过觉,但你仍然感到累。”或者“我觉得冷,但你觉得这里很热。”又或者是“你好像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它没有对错之分。

就像童话《小马过河》中说的那样:小马要过河,松鼠说河很深,老牛说河很浅,小马过去的时候河不深也不浅。难道我们能说它们都说错了吗?没有,它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说的,当然都对。但对于小马而言,当然都是错误的了。我们就像是那松鼠和老牛,说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感受,而完全忽略了小马(孩子)与我们的不同。

其实很简单,放下大人的架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交谈。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我们的一样精彩。

而换位思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解、和谐,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也养成换位思考的好习惯,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