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的孩子们被认为是最幸福、最甜蜜、在物质上能得到极大满足的一代,但他们却在方方面面生出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烦恼。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说,这些烦恼从“上小学开始就一天天增多”,而且层出不穷,有的孩子甚至感觉烦恼“堆得像喜马拉雅山那样高”。
成长必然会伴生烦恼的。全国少先队组织在少先队员中曾开展了“养成道德好习惯,解决烦恼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以期了解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关系时所碰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解决烦恼,从而养成道德好习惯。不是让“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强说愁”,而是不要让那些矛盾和问题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障碍,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孩子们的烦恼,被圈定在“自己日常学习、生活及成长进程中所遇到的不好处理的、不知如何解决的或不知如何解决才更好的”问题上。
按照孩子们的述说,他们的烦恼可以数出一百多种,我们根据上述四个关系,为这些烦恼“排排队”,发现他们产生最大困扰的是在人与人、人与自我方面。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这个规律在孩子身上也不例外。孩子们在与父辈、朋友、师长的交往中,遇到的困扰有时令他们难以梳理。大年初一,五年级的艾丽同学要和爸爸一起参加单位的团拜。她把自己打扮好后正在得意,却被妈妈“教导”了一番,最后不情愿地换了一身妈妈指定的衣服。艾丽说,“我简直烦透了,因为我从来都没有自由,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由妈妈支配,而我只是一个服从者,我无法去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除了成长中的孩子共有的对自身评价方面的问题外(如身材的高矮胖瘦,肤色的黑白等),孩子们的烦恼更多地集中在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上。其中,最大量、最强烈的便是学习问题——“自从升到六年级,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了,除了作业就是考试。”南京的一位同学说。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负担的加重,孩子们的不愉快情绪也越来越多。上海一位面临小学毕业的同学写道:“每天,作业和作业以外堆积如山的习题分析、测验练习、模拟试卷,让我满脑子都是写不完的汉字和字母单词;解不开的谜团公式弄得我晕头转向,连做梦都看见自己在数字草地上做‘语段分析’。抬头一望,太阳张着‘O’形的大嘴笑,一片片云朵上写着许多单词……”
正处于生长期的孩子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尚未健全。他们可能处理不好玩和学习的关系,上课老想睡觉、爱走神、爱说话,或者是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毛病,比如动作慢、粗心大意等。这些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常常受到成人的批评和教导,由此也引发了孩子的一些烦恼。
在其他有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许是因为孩子们年龄小的原因,有些烦恼没有前述两个关系中的问题那么有切身之感和“切肤之痛”。但是,孩子们的生活毕竟离不开社会,社会的问题有时也会折射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所以他们对有的社会问题有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尤其表现出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他们的烦恼多产生于“我在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如选举时,同学不能公平看待自己)、“我与社会对接中产生的问题”(如做好事反被冤枉,活动场地太小,上好学校要交很多赞助费),以及“我看到的社会问题”等;关于后者,他们的烦恼集中在“我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看到的自然与环境问题”等。
据对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00多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目前中小学生最大的苦恼是学习与考试引发的焦虑,排在第二位的是人际困扰,这在孩子们倾诉烦恼的活动中得到了印证。
孩子们的“愁”,主要来自我们的教育,来自家长和教师以及来自他们自身。
用反省和批判的精神来认识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其中的确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教育学博士郑新蓉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要学习许多他们毫无兴趣、对未来又毫无用处的东西?为什么有机会上学的学生当中,却有许多人想逃避学校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离开了分数,就不会评价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为什么每年七月的三天高考,都会牵动几亿中国人的神经,如同到了生死关头?为什么一些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一旦考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撕书?……“可见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价值观念、教育内容,距离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一个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使命应该是: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他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人类文化,而不是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其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助长他的个人主义;重视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这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这个话题似乎很大,但成人给孩子造成烦恼的许多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由此产生。
一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的调查》曾问到“你生活中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有19%的孩子列举的内容与父母有关。有几个数字很耐人寻味:分别有81. 9%和89. 3%的儿童说“爸爸很爱我”、“妈妈很爱我”,可认为“爸爸很理解我”、“妈妈很理解我”的分别只有36.6%和48.2%。
从孩子对家庭的消极体验中,可以看到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给孩子带来了烦恼。有位高中生总结了妈妈在自己放学后说了十年的十句话:
作业做完了吗?
别看电视了,赶紧写作业去!
上课要注意听讲。
听老师的话!
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记着玩!
这回考了多少分?
现在是竞争的社会,没学历行吗?
早晚你得去扫大街!
我们辛辛苦苦,还不都是为了你!
这么好的条件,你还不好好念书,我们那时候……
相信如今的大人和孩子听了这十句话都不陌生,想想孩子能不烦吗?可以说,孩子的一系列烦恼都是由学习压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引发、派生出来的。有媒体在对几千名男孩女孩进行调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烦听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孩子们回答频率最高的是“好好学习!”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晓春提出,家长的“超前危机感”、紧张心理最后都转化成了压力,落在孩子头上。单调的语言破坏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钝化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天天被数落得心烦意乱,而家长却想以此提高孩子的分数,真是南辕北辙。
从孩子主体性发展的角度看,升入小学后,“他律”的主宰除家长外,又增加了教师;交往的范围也大大“扩张”。此时恰值孩子的自我意识日益觉醒,主体性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他们对希望“爸妈能看到我的进步并肯定我”、“不要老说别的孩子比我强”、“考试成绩不好时不挨骂”的期望,都远远超过了对“多给些零花钱”的渴望。这表明正在成长的孩子对平等、尊重的要求日趋强烈。当自己的想法、主张与客观环境、现实发生矛盾时,烦恼就必然要产生了。
虽然,成长是要伴生烦恼的,但无论教师、家长还是社会,都不希望看见孩子们带着过多的精神包袱负重成长,天真烂漫、活泼欢乐才是少年儿童应有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在成长过程中,有些烦恼不可避免地要来到你的身边。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记者带着孩子们遇到并讲出的这些烦恼,特地请教了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
郑教授认为,目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心理负荷加大。选择机会多了,人们的焦虑也增多了,这在少年儿童身上也同样表现出来。我们成人尤其是家长能做的,是保持平和心态,别老想着要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其实只要把学习这件事放一边,孩子的烦恼就少了很多。只要把孩子培养成全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家长的责任就尽到了,家庭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要管孩子,就管住两条:一是不伤害社会;二是不伤害自己。让他们每天高高兴兴,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都能与人和谐相处,我们的教育就算成功了。
对孩子们的烦恼,郑教授说得很干脆:“所有烦恼都有外因,最后之所以变成你的烦恼,那是因为你的内因起了作用。所以说,自己的方法不对头,就会自寻烦恼。”当你有了烦恼以后,要学会排解。不愉快的心情如果长期压抑,不表露不释放,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郑教授给大学生讲的一些心理调节方法,也适合于中小学生。
升华:将能量引到正确的、创造性的方向;
阿Q精神:一定程度的自我安慰,只要不过分;
酸葡萄心理:对自己经过努力得不到的东西,就说它不好,这样不会太伤心;
甜柠檬心理:自己有的东西摆脱不掉,就快乐地接受它,认为它是好的。
郑教授告诉孩子们,排解烦恼的方法有很多。一旦有了烦恼,要想办法不让自己被它“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