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由于竞争激烈、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比较欠缺,需要得到发泄和理解,而网络可以使他们放下所有的顾虑,还一个无拘无束的自我。不少青少年在网络的虚拟情感中陷得很深,自我麻醉,自我安慰,就像吸毒一样,一天不在网上寻求刺激,真比死还难受。他们开始可能是觉得新奇,寻找一些安慰来弥补心灵的空虚,可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
俗话说,玩物可以丧志。好端端的上网,有些人偏会弄到“神叨叨”的地步。有报道,一名女生因在网上与网友发生争吵,引发精神抑郁而跳楼自杀。许多人可能对此不可理解,网友可能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觉得网上聊天很开心,随心所欲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约束自己,怎么会去死?简直不可理解。殊不知上网过度也会产生心理问题。
“网络综合症”的症状表现为:手指不停地动着,仿佛鼠标移动似的,生活只是一件事在他们脑中萦绕:“上网”。他们好像只是为了活着才睡觉和吃饭,他们不愿离开自己的电脑屏幕,而且人际关系淡漠,情绪波动,时常烦躁不安等。最严重的沉湎者会以自杀而告终,但不是虚拟的自杀,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杀,这些人正是“网络综合症”的受害人。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最容易使上网者成瘾的是“聊天室”,它是一个借助网络空间举行的“化装舞会”,对网友极具吸引力。上网者在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且长时间使用网络聊天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上网后行为不能自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来逃避现实,并时常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上网时间每次都不能得到控制。
“网络综合症”会使人失去自我,改变个性。尤其是网络情感上的交流,如网络爱情中充满了虚拟的性**,使人感到**难挨,沉湎于网络爱情之中而不能自拔。易患“网络综合症”的人在平时是一些希望得到关注、孤独感强而又有渴望交往的需要者,又是那些认为自己不能成功而感到压抑的自卑者;尤其是社会地位较低而社交面狭窄者,是最容易的成瘾者。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又表现得冷漠、自私或与人格格不入,造成了现实与虚拟社会中角色分离性人格的产生,被称为网络双重人格,其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中的表现有极大的反差。他们可以在同事和家人面前是“谦谦君子”,而在网络中又是粗话连篇的“率真人”,两副面具使他(她)越来越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越来越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达到走火人魔的状态。在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后,他们能成为掌握一定权力、富有智慧、勇敢而成功的英雄,凡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或失去的,在网络中都能实现。因此,他们错把网上的所有东西当成真的,而把现实生活当成假的。
在“网络综合症”的早期,患者先感受到上网的其乐无穷,然后上网时间不断延长,由此出现记忆力下降。有些患者晚上起床解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络上“溜达溜达”。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后来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该病晚期,患者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网络综合症”的发病年龄介于l5~ 45岁,男性者占总发病人数的98%,女性占2%,20~30岁单身男性为易患人群。
要帮助他们摆脱“网络综合症”,首先需要经常鼓励他的每一个进步,帮助他实现某个计划,改善与人交往的关系,体会在真实生活中的成功感,认识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还要做到对成瘾行为的后果有认识,并从控制自我行为上做起,约束上网时间。其次要重视现实生活对于个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做好实实在在的事情,破除沉迷于虚幻世界的心理。最后调整心理适应力,摆脱对网络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