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和水牛专家
有很多孩子想象力丰富,说起话来很有水平,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结果往往是一塌糊涂。所以,培养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很重要。
老水牛因为资历老、品性正直,颇受动物们的尊重。由于它生活在水边,熟悉河道的深浅,故而被大家尊称为“水位专家”。
有一次,小马要过河,被老水牛阻止了,理由是水流湍急,太危险了。小马不相信,执意过河,结果差一点淹死,多亏被老水牛救上岸。这样一来,老水牛“水位专家”的名号更响了。
这一天,一只小鸭子听说河对岸的沼泽地里有很多小鱼虾,决定过河觅食。老水牛见状立即阻止道:“孩子,河水很深,前些日子小马都没有过去,你就更不行了!”
小鸭子想了想说:“情况不一样,我会游泳,小马不会,我想我应该没有问题。”
老水牛听完后很生气,严厉地说:“如果连我这个水位专家的话你也信不过,那么后果自负,你爱怎样就怎样吧!”
在旁边看着的松鼠也插嘴道:“不信老水牛的话,我看你要倒大霉了!”
小鸭子迟疑了一会,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游过河,结果当然成功了。小鸭子在沼泽地里一边吃鱼虾,一边对老水牛说:“水牛大叔,不是我不相信您的权威,而是可能有些事情您也不了解呢。”
不可否认,专家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本专业具体情况的判断和分析都会很准确、很到位,但是有时候也难免出现一些不准确的情况。比如,他们如果并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就可能使判断失效。所以,要想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不妨自己试试,也许事情跟专家说的并不一样!
心中的顽石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40公分,高度有10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块石头没有想象得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不去做怎么可能知道真正的结果呢?犹如那块大石头,因为想象它是很大的,无法移动,所以一直都没有采取行动,自然就不可能发生改变与转机的。有时候,你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多试一试,也许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所以,做比不做重要!
小马过河
在尝试之前,我们往往很难知道自己的实力,只有尝试了,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达到什么程度。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喜欢“望难而退”,也许,听听《小马过河》的故事对他会有所帮助。
小马和它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美丽的小河边。除了妈妈过河给河对岸的村子送粮食的时候,它总是跟随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
小马过得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
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
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它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螳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它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小马高兴地跑回河边准备螳过河去。它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
小松鼠翘着它漂亮的尾巴,睁着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牛伯伯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只好回去问妈妈。
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它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这回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蹚过了河。噢,它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得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得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小马深情地向妈妈望了一眼,心里说:“谢谢你了,好妈妈。”然后它转头向村子跑去。它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实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人,无论多么志向远大,但不去实践,都只是妄想。只有在实践中去行动,去运用自己的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
“才高八斗”的狐狸
在森林里,住着一只见识广阔、满腹经纶、在社会上颇有地位的狐狸。这只狐狸熟读理论,常以专家自居,喜欢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大论。
有一天它外出,遇上一只从森林外边来的小花猫。闲谈中,小花猫仰慕狐狸的“才高八斗”,因此便虚心请教。
小花猫问道:“尊敬的狐狸先生,近来生活困难,您是怎样渡过的?”
狐狸说:“什么?你这只可怜的花猫,每天只会捉老鼠,你有什么资格问我如何生活!真不识抬举!你学过什么本领?说来听听!”
小花猫很谦虚地说:“我只学会一种本事。”
“什么本事?”
“如果有只猎狗向我扑来,我就会跳到树上去逃生。”
“唉,这算什么本领?我可是精读百科全书,掌握上百种武术,我身边还有满袋的锦囊妙计呢!你太可怜了!让我教你逃脱猎狗追逐的绝招吧!”
说着狐狸想从袋于中寻找妙计。刚巧,这时一群猎人带了四只猎狗迎面而来。小花猫敏捷地一纵身跳上一棵树,躲藏在茂密的树叶中。小花猫大声向正在惊慌得不知所措的狐狸说:“狐狸先生,赶快解开你的锦囊,拿出脱身妙计来吧!”
语毕,四只猎狗已扑向狐狸,将它抓住了。
小花猫叹息道:“唉,狐狸先生,你会十八般武艺,却不会使一招半式。如果像我一样懂得爬上树来,你就不会落到这种凄凉的下场了!”
很多人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似乎非常了不起,事实上,到了需要应用的时候却不知所措。其实,一个人空拥有多少理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呢?知识只有转化到行动中,才能解决问题!
琳达的点心食谱
美国人琳达有一次在保加利亚旅行时,深深地为当地的一位妇女制作的一种名叫“Garashtorte”的精美甜点所折服。为此,对其念念不忘的琳达特意讨要了这种点心的食谱。食谱上称需用10个鸡蛋和一些其他调料。回家后,琳达按照食谱如法炮制,结果竟弄得一塌糊涂。但琳达并未灰心丧气,在又一次旅行时,她请这位保加利亚妇女又给她演示了一遍,琳达详细地观看了甜点制作的全过程并做了详尽的纪录。可回家后,她又一次做砸了。
琳达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同样的食谱和方法,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后来,一次烹饪协会举办的聚会上,在琳达准确地描述了制作甜点的过程后,一位友好的烹饪爱好者直截了当地说琳达的配料太软了。“10个鸡蛋,太软,为什么不尝试减掉几个呢?”他认为可能是鸡蛋放得太多所致。
就在那一瞬间,琳达恍然大悟。“为什么不尝试减掉几个呢?”琳达马上想到,保加利亚的鸡蛋普遍较小,更像是美国的中型鸡蛋,而她每次做甜点时都是用10个大个美国鸡蛋。回家后琳达第三次按食谱去做时只放了7个大个鸡蛋,一番劳作后的报酬终于丰美——又美又香的甜点首次成功“出炉”。
“为什么不尝试减掉几个呢?”这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琳达前两次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太看重食谱,存在着思维的惰性。
仔细想想,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很难解决,但是实际上解决它们的方法并不太难,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主动地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成功其实就是跳出框框这么简单。
所以,要想你的孩子成功,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特别重要。学会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获得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