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1 / 1)

有专家分析:孩子做作业、考试时总看错题目;写字不是少了一撇就是多了一横;做事情丢三落四等表现都跟孩子的观察能力有关。实际上,孩子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这与后天的引导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孩子不善观察的原因归纳起来,可总结为几个方面——

(1)孩子的个性毛躁,贪玩,所以没有认真观察的耐心,自然也就做不好事情。

这个问题是年龄小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外界的**力对他比较大,他自己经常被事情之外的东西吸引。

(2)对自己做着的事情兴趣不大,导致孩子不认真观察。

这一点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很难想象,一个原本定力就差的孩子能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保持耐心与细心,对他们而言,也许能让他们认真观察的,只有他们喜欢、兴趣的事情。

(3)缺乏一定的引导,不明白什么才算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的意识,导致孩子不会观察,也不明白什么叫做观察,这将导致孩子做事不着边际、不知该从何着手、效率不高等问题。

(4)家长太急躁,老是催促孩子快点做事情,让孩子失去了观察的耐心。

事实上,孩子的观察能力是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缺乏耐心,孩子又怎么会养成做事情前先观察的习惯呢?

总之,孩子的观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需要家长有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1.要为孩子创造观察条件,启动孩子观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

孩子本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家长应很好地利用孩子这一天性,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尽情地玩耍之中,观察万物的悄然变化。去看春天的绿芽,夏日的鲜花,秋季的果实,寒冬的落叶,去听蝉鸣鸟唱,这些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思考。同时,家长在平时要指导孩子观察,开阔孩子的眼界,充实孩子的知识和生活。比如,让孩子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带孩子观察星空,讲讲简单的星系。白天观云,看到云的流动,讲一讲“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谚语的简单道理,这样做不仅使孩子从中学到知识,体验观察的乐趣,又能促使孩子多思考,从而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良好的观察能力。

2.要提醒孩子观察时的要点

有些观察不仅仅是要观察某个物品的外表的,还要进一步观察内部结构。有的孩子喜欢将自己的玩具拆下来看过究竟,还有的孩子喜欢研究日常家用品甚至家用电器。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情况,有限度地让孩子研究可以研究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是锻炼观察能力的一种途径。但是,不管是研究什么家用物品,都应当提醒孩子观察时的注意事项和要点。

3.引导孩子观察,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

观察前,让孩子明确观察目的。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观察过程中,培养孩子学会合理的观察顺序。告诉孩子如何看,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指导孩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大象时,就可边看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回答,如大象的身体大不大?牙长在什么地方?鼻子有什么特点?鼻子是干什么的?等等。只有经过父母有意识的启发,孩子才能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给孩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观察活动。例如,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需要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有时甚至要尝一尝,只有这样用多种感官去亲自感受,才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留下丰富深刻的印象。

观察过后,要求孩子口述观察结果。这一要求会大大促进孩子观察的积极性,并使观察过程变得更仔细、更认真。

抓住孩子好奇心理,培养孩子观察能力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

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越强烈,就越具有探索的眼光。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都熟视无睹,就不可能发现新事物。正如爱迪生所说:“谁丧失了好奇心,谁就丧失了最起码的创造力。”

一位男孩问父亲:“爸爸,为什么咱家阳台里的花和卧室里的花的叶子颜色不一样呢?”父亲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原理,特地找来碘酒,给孩子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碘酒滴在经过光照的叶子上,叶子变成了蓝色。父亲对孩子说:“这是因为叶子上有个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然后,他把碘酒滴在没有经过光照的叶子上,叶子的颜色保持不变。父亲告诉孩子:“这就是光合作用,阳台上的花经过阳光的照射,叶子上产生了淀粉;而卧室里的花由于缺乏阳光的照射,就没有产生淀粉。对植物来说,空气、水和阳光都是必需的。”由此,孩子学到了许多知识。

这位父亲的聪明就在于及时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感觉到观察的重要性。当然,在观察之前,父母应该教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为观察做准备的过程,同样可以激发孩子对观察事物的好奇心。

鼓励孩子学会多角度观察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

佛罗基奥并没有教他怎么画画创作,而是要他从画鸡蛋学起。达·芬奇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最后,达·芬奇终于无法忍受了,表现出极端的不耐烦。

目光敏锐的老师发现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如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达·芬奇听了,不由得信服地点了点头。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都能得心应手了。”

在老师的教诲下,达·芬奇茅塞顿开,他不仅学会了应该怎么观察事物,还学会了怎样去思考问题。从此,他苦练基本功,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多角度观察不仅能够提高观察效果,还能培养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做到像佛罗基奥那样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多角度观察事物,我们的孩子也一定能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教子加油站

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家长应忌讳的

(1)忌急躁。家长急躁、缺乏耐心,会让孩子有压力,孩子压力太大,对自己观察的事物必定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2)忌言语刺激。孩子最不喜欢听的就是:“你也太笨了,这都没有办法发现等类似的问题。”给孩子一点提示、一些小甜头,对孩子而言帮助更大,也更能激发他观察的兴趣。

(3)忌代劳。看到孩子没有办法观察出来,家长就急着代劳,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不利,容易养成孩子懒惰的性格。

(4)忌态度生硬。“这个你今天必需观察出来,做好了。”这些生硬的话孩子不爱听,而且话语干扰也影响孩子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