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就必须投入极大的热情;反过来说,对什么事情投入极大的热情,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孩子对学习的热情程度,孩子学习成绩再好,如果缺乏热情,终究也不会持久保持成绩。
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热情,对他们而言,学习就像吃药,苦不堪言,只要一提起学习,他们就情不自禁地皱起了眉头。在学习时,这些缺乏学习热情的孩子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内容上,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学习成绩比较差。那么导致孩子学习缺乏热情的原因有哪些呢?归纳起来,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热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愿望太容易得到满足。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想要什么很轻易就能得到,因此很多孩子看起来对什么都不在乎,成绩一般没关系,对班干部竞争没兴趣,比赛得不了名次也无所谓。
(2)缺乏学习的动力。有的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孩子,在学习上一定无精打采。
孩子缺乏上进心其实主要还是跟家庭教育有关。爸爸妈妈本身缺乏上进心,工作不思进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视孩子情感与智力方面的需要,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行为指导和要求,平时极少和孩子谈话、游戏、讲故事,压抑了孩子的上进心。另外有些孩子则因为年龄较小,生性好玩,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不能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因此,不能自我教育、自我激励。
事实上,孩子缺乏学习热情,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做家长的,只要平常注意言传身教,方法得当,孩子的学习热情就能逐渐被激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应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首先,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分享学习的快乐。
当父母着迷于一场比赛、一门艺术、一项科技成果甚至是一盘拿手菜时,别忘记了让孩子一起分享你的喜悦。如果父母刚为读了一篇好文章而感到兴奋,也应该把自己的兴奋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到底是什么让大人们如此高兴。虽然孩子还小,还不能充分感悟到其中的奥秘,但是这样做至少能让他感受到大人的学习热情,这样做还能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大人也喜欢学习,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其次,家长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
有的家长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把所有的课外书束之高阁,只让孩子接触课本与学习资料。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会缩小孩子的知识面,还会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热情。
第三,创设成功体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很多孩子之所以缺乏学习兴趣,是因为他们在学校没有成功体验。人智力的发展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一些在智力上发展缓慢的孩子,在学校很难出类拔萃,在同龄孩子当中难免显得“鸡立鹤群”,学习兴趣当然难以被唤起。因此,父母应该在家中给孩子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他看到自己的潜力,看到自己的优点。
第四,尽量少用奖赏做诱饵。
有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以奖赏作为诱饵,许诺孩子取得什么成绩时给予什么样的奖励。其实,通过物品或金钱作为刺激,只会减弱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得孩子把学习当做一个任务,而不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惊喜的活动。事实上,只有当孩子对一件事情由衷地感兴趣时,他才能学得又快、又好、又开心。
第五,鼓励和表扬是很重要的一个武器。
任何人都需要鼓励,需要表扬。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一定要看到。只要有进步,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就能激发孩子更大的热情。
父母不应该这样说:
(1)“你一定要,你必须……”
孩子的热情不是强逼出来的,“你一定要,你必须……”这样专横的话语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心理,让孩子更加不爱学习。孩子有其自身的需求与判断力,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也许能换来孩子对你苦心的理解。
(2)“好好读书吧,读书好了,才能找到好工作,以后才会有好的未来。”
这只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判断,读书为了实现功利的价值,如果孩子对“学习”的价值感产生了偏差的认识,是很难去纠正的。
教子加油站
(1)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
(2)保护孩子的求知热情。因为内心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孩子能把这些求知的热情化为前进的动力。他们会想方设法获取知识,从而倍感荣耀。
(3)不必逼迫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明白学习对他非常重要,而且是需要自身去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