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选故事任你挑(1 / 1)

博览群书,善于积累的鲁迅

只有广泛地多学科阅读,才能够在使用的时候得心应手。学习不能只学一科,这样所得到的一定比较有限。

有人曾经做出一个统计:《鲁迅全集》中引证过的古今中外的书约有555种之多,书中涉及的中外古今的人物有一千多个。可见鲁迅知识之广博。他的杂文旁征博引,在讲道理的同时,也能使人得到丰富的知识。

鲁迅从小学习就很认真。少年时代,他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励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它,然后用卖奖章得来的钱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天气寒冷,夜读难耐时,他就摘下一颗红辣椒放进嘴里咀嚼,直到辣得额头直冒汗,浑身发热,以此来抵御寒冷,让自己学习时更有精神。

年轻时候的鲁迅先生不但勤学、苦学,而且非常博学。他除了读学校规定的功课以外,所有天文地理、花鸟虫鱼的书他都读。在他看来,读书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很多花儿,才能酿出蜜来,如果只是盯在一处,所得的就非常有限。

不管什么书,只要鲁迅先生看到的,他都会拿起来翻一翻、看一看,如果觉得需要深入读的,他就会认真读,如果觉得可以粗略地看看的,就必然不会花很多时间。

鲁迅先生告诫别人:

不要只看一种书,而应该博众家之长;

不但要看专业书,也要看看非专业的书;

不要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也要看自己不感兴趣的书;

不要只看本国的书,还应该看看外国的书,以便受到更多的启发。

正因为鲁迅先生勤于涉猎,不断积累,才能写下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后人景仰。在学习中,我们总觉得写作文缺乏素材,那是因为我们不注意积累知识造成的。只要注意博览群书,就一定不会缺乏写作素材。

孔子拜师

一些孩子比较注重积累书本上的知识,以为只有书本上有的,才算是知识。殊不知,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大书,从生活中获得常识也是重要的。为了让孩子明白生活常识的重要性,家长不妨给孩子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是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时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孔子来到了燕国。刚进城门,就被燕国的一位少年拦住了。这位少年走上前来,非常诚恳地说:“我叫项橐,是燕国人,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

孔子笑着说:“请讲。”

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

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听了非常震惊。因为没有积累这一方面的知识,今天竟然被问倒了。哎,真是知识无止境那!任何知识都应该积累。

想到这里,孔子长叹一声,拱手作揖:“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孩子,像孔子这么有学问的人都知道自己不足,更何况是我们呢?知识是无止境的,如果只注重积累书本上的知识,而不知道积累生活中的知识,也同样会被社会淘汰。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一定要注意从各个方面积累知识。

隐世苦读的郑樵

郑樵是我国宋朝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通志》是一部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博大浩瀚,达200卷,五百多万字。《通志》一书包罗万象,不仅记载了古代社会的历史,还涉及动物学、植物学、文字学、音韵学等超越史学范畴的内容,把史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

郑樵是福建莆田人,父亲郑国器是当朝颇负名望的大学士。郑樵从小耳濡目染,学习勤奋,对诸子百家尤感兴趣。

郑樵16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家道中落,生活每况愈下。为了替父守孝,更为了不中断学业,郑樵走进深山老林,在莆田西北山下的一座茅屋内隐居起来,一边守孝,一边用功读书。

单调枯燥的读书生活十分清苦,但郑樵却乐在其中。遇上严寒天气,狂风肆虐,破旧的草堂四面来风,瑟瑟发抖的郑樵一边用单薄的身躯抵御门口吹来的寒风,一边燃灯苦学。相邻的村民深深地为他这种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所打动,纷纷主动关心他、帮助他。有时送来一碗米饭给他充饥,有时拿来一把茅草帮他修补破漏的茅屋。

郑樵在深山老林里整整隐居苦读了30年。无论炎夏寒冬,无论生活条件多么困苦,都未曾动摇他穷尽学问的雄心。他博览群书,认真地研究了历史、天文、地理、生物、医药和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学问。由于他长期不辍地学习,积累了无与伦比的丰富知识,为他晚年“集天下之书为一书”,撰写《通志》这部浩瀚的历史巨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郑樵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系统性,他常常花费很多工夫去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写成新的作品。他说:“善于读书的人必须懂得整理知识,把知识整理得有条有理,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郑樵力戒死读书、读死书。他总是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平时他重视实际观察、亲身体验。比如他在学习天文学的时候,除了熟记书上所说的各种星座的名字以外,到了晚上,还按照书上所说的方位,去寻找这些星座,把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亮度、特征,都一一记录下来,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又如他在学习动植物知识的时候,常常跑到田野里和池塘边,观察各种鸟兽虫鱼、花草树本,熟悉它们的形状、特性,留心它们的生活和生长过程。他还常常向农民、渔翁、樵夫、猎人请教有关各种动植物的知识。

郑樵自学成才,他钻研了一门又一门学问,弄通了一个又一个学科。他一生著作竟达84种,一千余卷。如此巨大的成就是来源于他对知识的挚爱、坚定的信念及顽强的毅力啊。

博学多才是每个人的心愿,只要孜孜不倦地求学,不畏艰难困苦,就一定能成长为一个多学科都精通的人才。郑樵的事例就是这样的证明。

南阳通人

东汉年间,南阳县有个叫石桥镇的地方,张衡就出生在这里。张衡的祖父虽然做过官,但是为官清正,家中并没有什么财产。等到张衡的父亲去世后,他家的日子就变得艰难起来。为了读书,张衡吃了许多苦头。因为当时纸还没得到推广使用,书的内容大都写在竹片或木板上,特别有钱的人家就写在绢绸上面。像张衡这样的贫家孩子,只能抱着一捆捆的竹简,一片一片地读。

那时候,用竹简写成的一部长书,能挑好几担,装上大半车。张衡把沉甸甸的竹简捧在手里,一会儿胳膊就酸了。他还要小心翼翼,生怕弄断穿竹简的牛皮带子。

就这样,张衡读完了家里的所有竹简,又到镇上的亲朋好友家去借。他学习特别刻苦,没过几年,张衡就读遍了镇上所有人家的书。

除了读书以外,张衡还经常观察工匠们干活。他在水力鼓风炉旁边,一站就是半天,把工匠们烧旺炉火、冶炼铁水、制作铁器的过程,看了个仔细,在石桥镇,张衡算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但是,他一点也不满足,他要到书多、有学问的人多的地方去学习,要到名山大川去游览,开阔眼界,这在古时候叫做“游学”。

张衡在长安停留了一年,他四处拜访有学问的人,听老人讲历史故事,看商人们做生意,观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张衡把听到和看到的事,都记了下来。沿着黄河,张衡来到了洛阳,通过朋友的介绍,他参观了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并且在这里读了许多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

三年后,张衡回到南阳,他把自己游历长安、洛阳的见闻写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二京赋》。为了写好《二京赋》,张衡写了改,改了又写,前后共用了十年的时间。《二京赋》写好以后,轰动了地方和京城,读书人都争着阅读。可惜,因为《二京赋》太长了,没能流传下来。

之后,张衡潜心研究了西汉大辞赋家扬雄的《太玄经》及墨翟的《墨经》,书中涉及许多有关天文、历算、几何学、力学和光学方面的知识。三年苦读的结果,使张衡从中获得了别人不可企及的丰富的知识,为研究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问题打下了理论基础。

张衡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但是文学上的歌赋大家,而且对天文、地理、历算、绘画等也很精通,被众人誉为“南阳通人”。

公元115年,汉安帝听说张衡在天文上有高深的造诣,就任命他为掌管天时、垦历的太史令。

接受任命以后,张衡高兴极了。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多地研究天文学,尽情施展他的聪明与才智了。不论严冬还是酷暑,每逢晴朗的夜晚,张衡都独立高台,记下星星在天空上的位置。为了掌握月亮圆缺的变化,有一个月,从初一到十五,张衡晚上没有睡过一次觉,记下了月亮盈亏的全部变化。

张衡把自己对月亮和星星的观察、解释都写在了一部叫《灵宪》的著作里。张衡在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对星月的观察,十分接近近代科学家的观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随后,张衡又研制出新的天球仪——浑天仪。为了使浑天仪能自行运转,张衡采用齿轮系统把浑天仪和计时用的漏壶连接起来,巧妙地使浑天仪一昼夜运转一周,把天象变化形象地演示了出来,也被称为水运浑象。水运浑象是世界上第一架有明确记载的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为了说明这个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张衡还写了《浑天仪图注》一书,一直流传到今天。

根据这本书,我们现在可以知道汉代的浑天仪是什么样子,汉代的人怎样理解天象的变化。这本古书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今中外能成就一番事业,有一番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博闻强记,多思多问的人,正因为他们勤于积累,善于总结,才学有所长。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认真学习,积累下扎实的基础,以后才能做成大事。知识的殿宇,是需要一砖一石慢慢垒成的。

每天挖一点点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河,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河边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朋友。

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没太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一个星期过去了,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看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等他看到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星期没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朋友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孩子,这个和尚知道积累就能成功的原理,他所做的也不过是每天挖一点点土,日积月累,居然就挖成了一口井,从此就不用下山挑水了。而一个和尚因为没有注意积累,5年过去了,他依然还是过着需要“挑水”的日子,这是多么大的不同呀?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每天学习一点点,天长日久,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