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酒。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你去外面帮我拿一下酒。”
小乌龟刚走两步,就不走了,回头说:“你肯定是支走我出去后,要把我的酒喝掉!”
“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
经大乌龟一再保证,小乌龟同意了。
1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等着……2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来……
3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回来。这时,大乌龟想:“小乌龟肯定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酒。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喝了!”
大乌龟刚端起小乌龟的酒杯,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地站在大乌龟面前。小乌龟气冲冲地说:
“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酒!”
“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
“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3个小时了!”
这就是消极论断,验证自我,根据自己的猜疑、臆测,主动寻找支持消极心态的理由和证据。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我们往往不以为意。比如听说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啦,首先就会怀疑某人(消极论断别人),然后观察、监视,越看越像(验证自我),你会发现那个“嫌疑”人说话走路都与以前不同了(实际是自我心态在作祟,是自己的精神、眼光、动作与以前不同了),还会进一步验证,“当然啦!他昨天与我对面走过,连头都不敢抬。他在躲我,肯定是做贼心虚了!”而结果往往是自己错的时候多。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就曾如是说。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乱人心智,甚至有时使你辨不清敌与友的面孔,混淆了是与非的界线,使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遭受无端的损害和失败。
人家本来对你怀有好感,或曾经还是好友,你却以人家的某一句无意识的话、某一细小的无意识的动作或一个眼神,便怀疑别人在搞你的名堂,在暗中捣你的鬼,在议论你,在说你坏话,从而对他生出偏见,或中断与他的交往,断绝与他的友谊。生活中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把一对男女的一次极为正常的交往,猜疑为**;也有的人把别的女人给自己丈夫的信或者把别的男子给自己妻子的信都疑为情书;如果没有任何把柄,就疑为精神恋爱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对爱猜疑的人来说,猜疑往往是造成朋友不多、事业无成的原因之一。有时,因一方无法忍受另一方长期的无端猜疑而产生厌恶和烦恼,以致最后决裂的事时常发生。
没有几个人愿意与一个好猜疑别人的人交往。大家都害怕引出一些无端的麻烦,大多对他避而远之。故喜好猜疑者多为孤独者,而这种孤独却不是哲学家高雅的孤独,而是被很多人视为“小人”而不愿与其往来的“孤独”。那是处在得不到别人帮助的一种孤独,一种卑贱的孤独。它会令多疑者处处行路难,其生命的能量无法施展,智力和才华无法展现,当然事业也就很难有所成就。
生性多疑,遇事犹豫不决,经常使这种人陷在进退两难境地。喜欢猜疑又行动果敢的人是很少有的,很多好猜疑者伴随着胆怯和畏惧的个性,更加不可救药,若不克服这种个性缺陷,就只能陷在人生的陷阱中空费岁月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猜疑常常平白无故地惹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端。
好猜疑之人,不止一味心思地去揣测、怀疑别人,而且也会经常捕风捉影般地猜疑自己,就像杞人忧天般地担忧灾难即将临头。
疑心病便是这种自我担忧的毒瘤,例如脉搏少跳了一下,怀疑自己的心脏出毛病;稍微有点不舒服,自己的腰有点僵,就害怕得要命;略微有点发烧,就愁眉苦脸。幸而大多数人的这种忧虑都不是长久的。但是真正患疑心病的人,无时不在忧愁自己生病了,他们到处求医,反复进行各种身体检查。虽然检查结果并不支持他自己对疾病的判断,但是他们却不相信这些无病的报告,仍坚持以自己躯体症状和自我感觉作为患病的证据。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可悲的是这样的病人确实不少见。
就像成语“杞人忧天”说的那个古代杞国人,走路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星星会掉下来砸在自己的头上,因此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夜晚不敢出门。
某大学曾对3200名男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你最害怕什么?”有2800多名学生回答是:“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如此高的比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多数青年总是猜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这反过来讲,就是这些青年人在社会交往中又总是对别人有疑心。
有这种猜疑心理的人自然而然地对别人总是抱有不信任态度,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生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因而很难有什么信任度可言。于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总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存有戒心,自己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这种心理实际上是不可能交到挚友的,往往会自囿于自己制造的灰色眼镜之中。因此,疑心是交友的大敌,它会使双方之间经常处于怀疑他人的紧张戒备状态,自我防范犹恐不及,哪里还有精力和心思去增进相互了解。
疑心,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数人由于其生理气质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健康正常地发展,没有乐观通达的处世态度和坚强的自信心理,结果忧心忡忡,一步一步地内向化,也使自己经常处在自我封闭状态。这种人不知道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独立完整的个性世界,哪里会人人都有闲功夫专门去搬弄别人的是非呢?更何况在当今这种“时间就是金钱”的高效社会中,谁会去替别人的闲事瞎操心呢?
其次是“心私则生疑”。这里所说的私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太强,对周围人们的议论比较敏感,担心别人背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便疑神疑鬼的,陷于一种自我恐惧、过度的自我防卫的错误中。渴望尊重和正面的评价,又怕得不到,患得患失,于是产生了无端的猜疑。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即使双方感情或友谊深厚,也难免有时会发生误解。于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轻信流言蜚语,造成疑心,形成裂痕。
总之,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往往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和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克服多疑,克服神经过敏的缺陷,就得从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把自己从内向的趋势拉转到外向的趋势,面向外部世界,面向他人,多交往,多了解,以获得对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被理解的,也没有一件事是不被理解的。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沟通,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就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一切了。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的沟通,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你才会拥有一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你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