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遇不可怕(1 / 1)

找人交涉时受到冷遇很常见。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或拂袖而去,或纠缠不休,或怀恨在心。这样的反应其实是不利于办事的,甚至有时会因小失大,影响办事效果。因此,了解受到冷遇的具体情况,而作不同的反应,是十分必要的。

若按遭冷遇的成因而分,无非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自感性冷遇,即估计过高,对方未能使自己满意而感到的冷落;二是无意性冷遇,即对方考虑不同,顾此失彼,使人受冷落;三是蓄意性冷遇,即对方存心慢怠,使人难堪。

当你被冷落时,要区别情况,弄清原因,再采取适当的对策。

对于自感性冷遇,自己应反躬自省,实事求是地看待彼此关系,避免怀疑人和嫉恨人。

常常有这种情况,在准备交涉之前,自以为对方会以热情接待,可是到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低调。这时,心理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

其实,这种冷遇是对彼此关系估计过高,抱太大希望而形成的。这种冷遇是“假”冷遇,非“真”冷遇。如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值,使之适应彼此关系的客观水平。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平静,心安理得,除去不必要的烦恼。

吴君到多年不见面的一个老同学家去拜访,想顺便请求老同学给他帮点小忙。这位老同学如今已是商界的实力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感到很疲劳,大有应接不暇之感。因此,这天对吴君的拜访,招待之时略显怠慢。

吴君心想会受到这位朋友的热情款待,不料遇到的是他不冷不热的态度,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慢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再不与之交往。后来才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这是老同学应酬太多。于是他改变了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老同学虽然仍是如往常般款待他,但还真为他办了不少实事。

对于无意性冷遇,应理解和宽恕。在交涉场上,有时人多,主人难免照应不周,特别是各类、各层次人员同席时,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是常见的。这时,照顾不到的人就会产生被冷落的感觉。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责怪对方,更不应拂袖而去,而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给予充分理解和体谅。

比如,有位司机开车送人去做客,主人热情地把坐车的迎进,却把司机给忘了。开始司机有些生气,继而一想,在这样闹哄哄的场合下,主人疏忽是难免的,并不是有意看低自己,冷落自己。这样一想气也就消了,他悄悄地把车开到街上吃了饭。

等主人突然想起司机时,他已经吃了饭,并又把车停在门外了。主人感到过意不去,一再检讨。见状,司机连说自己不习惯大场合,且胃口不好,不能喝酒。这种大度和为主人着想的精神使主人很感动。事后,主人又专门请司机来家做客,从此两人关系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更密切了。

这种主动谅解的态度引起的震撼,会比责备强烈得多,同时还能感召对方改变态度,用实际行动纠正过失,使彼此关系得到发展。

对于有意性冷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予恰当处理。一般来说,当众给来宾冷遇是一种不礼貌行为,而有意给人冷落那就是思想意识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予以必要的回击,既是维护自尊的需要,也是刺激对方、批判错误的正当行为。当然,回击并不一定非得是面对面地对骂不可。理智的回敬是最理想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国外某喜剧演员穿着旧衣服去参加宴会。他走进门后,没人理睬他,更没人给他安排座位。于是,他回到家里,把最好的衣服穿起来,又来到宴会上。主人马上走过来迎接他,安排了一个好位子为他摆了最好的菜。

喜剧演员把他的外套脱下来,放在餐桌上说:“外衣,吃吧。”

主人感到奇怪,问:“你这是为什么?”

喜剧演员答道:“我在招待我的外衣吃东西。你们的这酒和菜,不是给衣服吃的吗?”

主人脸刷地红了。喜剧演员巧妙地把窘迫还给了冷落他的主人。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有意冷落自己的行为持满不在乎的态度,以此自我解脱。有时候,对方冷落你是为了激怒你,使你远离他,而远离又不是你的意愿和选择。这时,聪明的人会采取不在意的态度,毫不在乎地面对冷落,我行我素,以有礼对无礼,从而使对方改变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