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许多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常常会生气:生怨气、生闷气、生闲气、生怒气。殊不知,生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伤害感情,弄僵关系,使本来不如意的事更加不如意,犹如雪上加霜。更严重的是,生气极有害于身心健康,简直是自己“摧残”自己。
德国学者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古希腊学者伊索说:“人需要平和,不要过度地生气,因为从愤怒中常会产生出对于易怒的人的重大灾祸来。”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清末文人阎景铭先生写过一首《不气歌》,颇为幽默风趣: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将命废。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研究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在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一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不料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这位专家进而分析:如果一个人生气10分钟,其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体内会合成一些有毒性的分泌物。经常生气的人无法保持心理平衡,自然难以健康长寿,活活气死者也并不罕见。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斯通博士,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遇上高兴的事,其后两天内,他的免疫能力会明显增强;如果一个人遇到了生气的事,其免疫功能则会明显降低。
生气既然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极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就应当学会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不生气,万一碰上生气的事,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己给自己“消气”。要学会息怒,要“提醒”和“警告”自己:“万万不可生气”,“这事不值得生气”,“生气是自己惩罚自己”,使情绪得到缓冲,心理得到放松。
把生气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认识到容易生气是自己很大的不足和弱点,千万不可认为生气是“正直”、“坦率”的表现,甚至是值得炫耀的“豪放”。那样就会放纵自己,真有生不完的气,害人害己,遗患无穷。
从前,有个脾气极坏的男孩,到处树敌,人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男孩自己也为自己的脾气而苦恼,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个钉子。
第一天,小男孩一共在栅栏上钉了37个钉子。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更容易,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父亲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掉一个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现在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了小孔,它们不会消失,栅栏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脾气之后,你的那些伤人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在别人的心中留下伤痕。你这样就好比用刀子刺向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
有位脾气暴躁的弟子向大师请教,“我的脾气一向不好,不知您有没有办法帮我改善?”
大师说:“好,现在你就把‘脾气’取出来给我看看,我检查一下就能帮你改掉。”
弟子糊涂了,说:“我身上没有一个叫‘脾气’的东西啊。”
大师说:“那你就对我发发脾气吧。”
弟子更糊涂了,说:“不行啊!现在我发不起来。”
“是啊!”大师微笑说,“你现在没办法生气,可见你暴躁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既然不是天生的,哪有改不掉的道理呢?”
生气就是用别人犯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糊涂的人都不爱生气,为人很大度很宽容,因为他们知道生气是徒劳的.犯错的人一点都没有反悔之意,而自己却气伤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