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材无大小,各有所宜”,那么,就应比较其长处短处,根据它的“大小”,取恰当之处加以利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并非如此,常有既知其“大小”,而又随意用者。因而造成“大材小用”:“材大用”,甚至错用人才的情况。因此,任人必须按照“唯器是适”的原则,切忌发生下列情况。
1.忌大材小用
《庄子·让王》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其意在讽刺那种得不偿失的做法。这种用“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在任人中则称之为“大材小用”,也即指把高能人才安在很低的职位上。宋朝陆游《剑南诗稿,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后汉书·边让传》也曾记述:“‘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可见,大材小用历来为任人者之大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材小用,不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造成大材小用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在一般情况下,有的是因为用人没掌握要领,正如王安石所说:“虽得天下之瑰材杰智,而用之不得其方。”所以造成大材小用。有的是出于嫉贤妒能,而有意识性的大材小用,从而使他有能力也无法展现。有的则是因为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所造成的。例如,当兵少官多时,不得已而降级使用;事少人多时,不得已而“委屈”求职;贫困潦倒时,不得已而暂且栖身等。还有的是因为讲求论资排辈等陈规陋习所造成的。
禁忌随珠弹雀,首先,必须认识“随珠”之高昂价值,使其深感失之可惜,必然引起厚爱。其次,必须知其所用而用之。古人言:“屠龙之会,非日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稀。”最后,必须有石子泥丸加以配合,以作小用,否则雀飞可惜。明白了上述这个道理,则用人之理也自明了。
2.忌小材大用
《荀子·荣辱》言:“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就是说短绳打不出深井水,比喻能力小,难以担当大任,也称之为“小材大用”之说。
同大材小用一样,小材大用在现实生活中也较普遍,有的学业不深,经验不足,然而被任为领导职务;有的只知一岗一职,而不知数业数职,却被委为“全面负责”;有的文化不高,而又不勤奋自学,却被授予他中高级职称;有的文字功底极差,却担当“秘书”,甚至“秘书长”之职;还有的甚至只认识几个英文字母,却被委为外文资料保管员。如此之事,不一而足。究其原因,一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矮子之中选将军”,择其高者而用,岂知“高”者不高,仍为小材大用。二是“狐朋狗友”,裙带之下皆为“人杰”,于是小材便为“大材”,“大材”理所当然大用,其实,仍为小材大用。三是醉眼矇胧,视小为“大”,嘴馋心软,指庸为“贤”,受其贿,则许以诺,吃其请,则用其人,所以小材便得以大任。四是不识虚华,以为“满腹经纶”;或受“高论”蒙蔽,视之为“才华横溢”,加以“爱才之心,人皆有之”,便以偶得“瑰宝”,奉若神明,委以重任。殊不知是“绣花枕头,外表虽美,内里却是满腹草包”。
“短绠汲深”,小材大用,弊端很多。一是“蜘蛛举鼎”,小力撑重,虽竭尽全力,心力交瘁而徒劳无益,一无所获;二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叩钟”,观察事物出入太大,处理事务失误多多,虽当大任,难成大事,即使是时间长远,在实践中学得一、二,工作稍有进步,也是以国家与集体的重大损失为代价,即所谓付之以“巨大学费”;三是“不才者进,则有才者之路塞。”“小材”挤了“大材”。“小材”占据高位,而“大材”就只有小用,甚至无所事事,如此而大小颠倒,上下紊乱,举事皆废。
因此,“人各有才,才各有大小。大者安其大而无忽于小,小者乐其小而无慕于大。是以各适其用而不表其长。”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叫做“能力阈值”,是指与某种工作性质相适应的智力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某一工作需要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一个值的,超过了则是“大才小用”;不够则是“赶鸭子上架”。人事心理学认为,每一种工作也有一个能力阈限值,即每一种工作都只需要恰如其分的某种智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效率尽可能的提高,同时又可避免人才浪费和人格异常现象。而导致人格异常心理功效的主要心理因素,就在于智商过高的人从事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从而对工作感到乏味,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反之,智力发展水平偏低或智力平庸的人,去从事比较复杂或比较精深的工作时,也常叹力不从心,从而产生焦虑心理和人格异常。因此,领导者并不一定要把智力最优秀的人全部投入某一项工作,也不需要让能力低下者去完成过重的工作,使其“短绠汲深,’勉为其难,而应该是合理地确定每一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阈限值,因事择人,选择与该工作相适应的人员。
3.忌用材错位
有这样一首古诗:“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负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知,慎勿多苛求。”可见,除大材小用,小材大用之外,还有一忌,即“用材错位”。
“用材错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外行当做内行使用,即不论其能力水平高低,是否对口适职,就委以重任,使之担负重要的工作,结果业务一窍不通;技术更是没门。正如《孙子》所说:“不知军之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可以退,而谓之退”,“不知三军之事,而同(干涉)三军之政”,“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这样的军队若不被打败,那么世上就没有胜败可言了。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工程师,在设计方面颇有专长,二十多年来,工作干得非常出色,曾受到有关部门的多次表彰。正当他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之时,他所在的工厂却要提升他当副厂长,主管厂里的后勤工作。这位工程师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厂长陈述了不必去的理由。厂长却说:“这是领导决定,不要不识抬举”,他只好苦在心中,硬着头皮上任了。试想,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其从未接触过后勤管理工作的情况下,担任副厂长领导工作,是不是“错位”?又何以能够胜任?
第二,“所学非所用,所任非所能”。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各有其用;人之才能,各有其适,如果“乱点鸳鸯谱”,必致“两败俱伤”。但实际上,任人随意,不考虑其长短处而用之多有发生。明人冯梦龙的《古今谈概》中记述这样一件事:吴郡人陆庐峰在京城一家商店里看到一方石砚,该砚上面有个豆粒大的凸面,中间黑如点漆,四周密密环绕着几千道淡黄色的晕纹,看起来像八哥鸟的眼睛,但因囊中羞涩,卖主索价又高,遗憾而拂袖而去。返回客店,陆庐峰终于咬牙跺脚,下决心取出一锭银子交给门生,嘱咐他速去买回那方石砚。门生捧着石砚归来,却不见其“眼”,陆庐峰认为门生买错了。不料门生回答:“我嫌它有点凸起,便请石匠帮忙把那‘眼’磨平了。”陆庐峰听罢,叫苦不迭。石砚贵在有“眼”,而外行却认为它多余,竞致磨平,一失千金,这实在是“任非所能”之害的典型案例呀。
用材错位的原因的确很多,有的因为领导者不善用人而又固执己见,硬要人们“姑舍汝所学而从我”,以至学用错位;有的是因为领导者嫉贤妒能,排斥异己,故意使其“骏马力田”、“坚车渡河”,以示冷遇;还有的是因为知人不全,知事却又浅陋,加之组织能力又不行,而致用人混乱,处事不准,多使部属学用错位。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用材错位呢蝌学合理的做法就是“因人而使,各取所长”。春秋战国时《逸周书·官人解》所提出的用人细则——“九用”任才法颇有借鉴价值:“平仁而有虑者使是治国家而长百姓,慈惠而有理者使是长乡邑而治你子,直憨而忠正者使是在百官而察善否,顺直而察听者使是民之狱讼,出纳辞令,临事而洁正者使是守内藏而治壤地而长百工,接给而广中者使是治诸侯而待宾客,猛毅而度断者使是治军事而为边境”。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公正、仁义,有智谋的人可当任国家官员和地方长官;仁慈、厚道且知事理者,可以担任基层领导;正直、忠诚、信用者,可作纪律检察官员;公正、求实,善于鉴察者,可做法官;凡事廉洁奉公者,可作财务官员;能谨慎鉴察并廉洁公正者,可做主管分配和赏赐的官员;善于谋划和经营事务者,可作农工、生产管理人员;善于交际并能广泛搞好关系的人,可作外交官员;勇敢、刚毅,善于估计形势和果断决策者可作军事统帅。用人如果能做到这样精细,这样的因人器使,那么任用人才就没有错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