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弱点——陈平的反间计(1 / 1)

范增是项羽手下最重要的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刘邦曾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但如此一位“智士”最终“一事无成空背疽”,这其中除了明珠暗投之外,是否还有什么蹊跷,导致了范增事业成空、忧劳而亡呢?

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阻断了外援和粮草通道。

刘邦向项羽求和,项羽不许,刘邦十分忧虑。这时,陈平献计,让刘邦从仓库中拨出四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让这些人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眛的功劳最大,但不能列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项羽的耳朵里,他起了疑心,果然对钟离眛产生了怀疑,以后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钟离眛商量了。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而渐渐疏远了他。

金钱总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力,所以陈平利用了人性的贪婪,用重金贿赂间谍以散布谣言,果然起到了离间项羽和他的部下钟离眛、范增的目的。

为了彻底孤立项羽,陈平还要把范增除掉,为此他不惜设计陷害范增。有一天,项羽派使者到刘邦营中,陈平让侍者准备了十分精致的餐具,端进使者房间。使者刚一进屋,就被请到上座,陈平再三问起范增的起居情况,大赞范增,并附耳低声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说道:“我们是楚霸王派来的,不是亚父派来的。”陈平一听,故作吃惊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人呢!”接着便叫几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满脸不高兴,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为气愤。

回到楚营后,使者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项羽。项羽本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听后便对范增更加怀疑,也更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但是项羽却一反常态,拒不听从。过了几天,范增也知道了说他私通汉王的谣言,并且感到项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于是他就对项羽说:“天下大势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好自为之。我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请大王准我回家养老吧!”

项羽十分薄情,竟然毫无挽留之意,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人护送他回家乡。范增一路走一路叹气,吃不下,睡不着,伤心不已。他已经73岁了,怎么受得了这么大的委屈?范增气得背上生了毒疮,从此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项羽手下唯一的谋臣,竟被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

陈平用的就是“反间计”。反间计就是“疑中生疑”,也就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对手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将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唐代杜牧将反间计解释得特别清楚,他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内楗》讲:“得其情,乃制其术。”要掌握对方的性情、脾气等情况,从而推知对方的心意和主张,然后才能控制他的行动。陈平就是向项羽之使者“示以伪情”,借助他们的话达到离间项羽和范增的目的。世人总喜欢“眼见为实”,对于眼前真实发生的一切,少有人想到是一场“假戏”,如果信以为真,也就意味着上当了。

此外,反间计的成功还要借助一点,就是对方的猜忌心。陈平之所以会使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陈平深知项羽之本性——狂傲自大、猜忌心重,最容易中反间之计。难怪有人在诗中评价项羽道:“容心绝少忌心多,背楚疑增自倒戈。”仔细看来,陈平的每一步谋划无不是深谙人性之弱点,所以才能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