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捉住敌人,首先要放纵敌人,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十步。处理问题既需要果断,也要善于忍耐,以等待最适宜的时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就是说遇到强大的对手,如果不能一招制胜,就要假装屈服,暗中积蓄力量,然后趁其不备,一举成功。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小国史称后蜀,乃十国之一,其开创者为孟知祥。孟知祥死后,其子孟昶继位,便是蜀后主。后来,蜀国被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所灭,孟昶也成为亡国之君。虽然如此,但是蜀地富庶,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却与孟氏父子的治理有着莫大的关系。
孟昶15岁即位时,接受群臣朝拜之后,正准备退朝,突然有人高叫:“陛下,我是托孤之臣,为保国泰民安,臣请求掌管六军,请陛下恩准!”
孟昶定睛一看,原来是李仁罕。他稍一思索,便答道:“朕准你掌管六军。还望你不负朕望,多为朝廷出力!”
退朝后,孟昶想,这李仁罕多年来目无法纪,横行霸道,贪赃枉法,霸占民田,私建屋宇……今天,又要掌管六军,看来他是欺我年幼刚刚即位,在朝中立足未稳,想趁机揽权。有朝一日,他必有夺权之举,看来此人不可留!可他在朝多年,亲信多、势力大,弄不好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对,欲擒故纵,然后再突然袭击!
不久,孟昶又拜李仁罕为中书令。李仁罕更加骄横,逢人便夸耀:“我是托孤之臣,圣上不仅让我掌管了六军,还拜我为中书令,还打算过些天封我为公呢!”
李仁罕的私欲越来越重,言行也更加放肆,孟昶感到他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
两个月过去了,李仁罕焦急地等待孟昶封他为公。一天,孟昶传旨召他入宫。李仁罕高兴坏了:“准是要封我为公了!”他趾高气扬地入了宫。
“李仁罕听旨——”
“臣在。”
“朕今日赐你一死!”
李仁罕一愣,马上大叫:“臣有何罪?”
“你图谋不轨,在禁军将领中宣称禁军只能听从你的指挥,其他无论何人的命令都不能听,把朕置于何地?你动用府库之银建私宅,还……”
李仁罕当时就傻了,连声高叫:“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拉出去,斩!”
就这样,孟昶欲擒故纵,终于将李仁罕除掉,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后来,他勤于政事,拓展疆土,发展生产,境内日渐富饶,百姓生活安宁。
孟昶曾经得意地对群臣说:“自古以蜀地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
孟昶暂时屈服,然后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正是一种“欲取反与”的谋略。
《鬼谷子·反应》写道:“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鬼谷子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变通思想,也就是以屈求伸的策略,即为了捉住敌人,首先要放纵敌人。退一步是计策,进一步才是目的。处理问题既需要果断,也要善于忍耐,这样才能等到最适宜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