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人们眼中一向被看作被管理的最下层,而在一些国家中,有的公司开始注重吸收管理人员和员工直接参加生产经营目标的制定工作,从而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他们是在为实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而工作。
参与管理意味着员工们享有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的,推选代表参加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20世纪初这种制度就已经在西方国家兴起,目前它已成为法定的公司管理形式。现代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正日益向民主化方向发展,而这种管理的民主化又突出表现为员工参与管理。所以说,员工参与制一方面是公司股份制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又是现代管理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包括咨询、谈判和参加生产经营目标的制定。企业管理委员会或职工代表咨询会议可以就公司的经营方针、劳动报酬、赢利及其分配、人事安排、职工福利等方面进行咨询或提出建议。
员工参与管理的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形式是集体谈判。工会或其他员工代表组织在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中,不仅在确定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维护员工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直接介入公司的投资、财务、人事管理等方面,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质量圈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形式。它主要是讨论质量方面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监督实施修正计划。
质量圈通常是由一组员工和监管者组成的共同承担责任的工作群体。他们定期或不定期会面,讨论技术问题,以及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他们承担着解决质量问题的责任,并对反馈意见进行评价。不过管理层一般保留建议方案,并拥有实施与否的最终决定权。由于多数员工都不具备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所以质量圈还包含了对参与的员工进行质量测定与分析技巧、群体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美国东方航空公司曾经实行过这样的计划:允许作业人员对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的决策有充分的发言权。在实施这项计划之后,仅仅机械技工的生产效率就有很大的提高,效益增值合计5000万美元。
充分让员工拥有所在公司一定数额的股份也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形式。它使员工一方面将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同时可以让员工在心理上拥有一种主人翁的感受。并且,员工股份所有制方案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员工除了具有公司的股份外,还拥有定期被告知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拥有对公司的经营施加影响的权力。当这些条件都具备后,员工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且会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满意。
让员工参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所以参与管理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参与管理并非适用于任何企业的任何情况。在需要迅速作出决策时,领导者还是应该保持适当的权力集中,而且参与管理要求员工具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员工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难度。